琐窗寒 第二十一章 探府
作者:郁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嫣然拿了针线在窗下做,可半天也理不出头绪来,未免也些焦急了。

  “姑娘,你怎么坐立不安的?”巧珠过来说。

  “这些丝线实在是可恨。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针也太细小了,我竟也拿不住。”嫣然抱怨道。

  巧珠将嫣然做的东西拿过来看了,只见绣布早就花了,各色丝线也完全缠在了一起,乱糟糟的一团。

  “我就知道自己没这个天赋,怎么也学不来。这次我算是死心了。再也不要学这烦人的劳什子。”嫣然已经泄了气。

  巧珠觉得好气又好笑,于是说:“我记得前两天姑娘还信誓旦旦的说要认真学,要讨老爷太太的欢心。这绣花本来就是细致活儿,要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做,马虎不得的。姑娘性子太急躁了,怎么能做好呀。我将它拆了再重新做,可好?”

  嫣然眼睛只是看着窗外,也不说话。忽然见一阵冯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便眉开眼笑起来:“有了,恰好起风了。巧珠我们去放风筝吧。”

  “可早已经过了春天了,放什么风筝啊?”巧珠解释道。

  嫣然却不以为然的说:“它叫风筝,不叫春筝,也没谁规定非要在春天才能放,我想只要是有风的日子,不管是什么季节都可以。”嫣然提着裙子已经走了出去。。

  巧珠在屋里说:“可是姑娘。今天王爷要来,还是避一避吧,太太知道了可不好了。”

  嫣然说:“我做这样他们要管,做那样他们也要管。我还能做点什么。王爷要来就来他的,有哥陪着,不管我的事。再说若是遇见了他,我正好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物。家里都快把他夸成神仙了。”

  “姑娘,真的不妥。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房里比较好。”巧珠咕哝着。

  嫣然完全不管她在说什么,临走前对里面喊了一句:“我去沧月亭那边等你。你要快些取了风筝来。”说完就跑出了院子。

  巧珠知道嫣然的脾气,千万不能惹恼她,若是让她不高兴了可是件非常糟糕的事。于是只得起身去找不知放在什么地方的风筝。

  时值初夏,园里的色彩也变得活泼起来。树上的桐花和石榴花开得正好。白色的桐花花瓣中还带着些许橘红。真是雅淡中带着娇艳。再看荼蘼架子上已经翠叶满架了,倒是沿水的紫藤架子上,挂满了紫色的花朵,锦重重的怒放着。嫣然见这园中风光无限。不免想起自己在屋里闲坐,竟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巧珠已经取了风筝来,嫣然理好了风筝线,命嫣然将风筝举过头顶。嫣然开始跑动,渐渐的风筝已经飞了起来,慢慢的就升高了,而嫣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姑娘,差不多就回去吧,现在不比春天,呆久了就热了。”巧珠在后面喊。

  “你怕热你回去。再说这园子里花开得正好,为什么要闷在屋里。”嫣然说得头头是道。

  景然早早的就在大门外迎接德亲王的到来。盼了好半天,才终于见着德亲王世祯骑着一匹彩鞍雕辔的白马走来。景然忙迎了上去。请王爷下马,自己先行过礼。接着就有仆人牵了马去。景然领德亲王进府。

  “王爷可来了,景然早就恭候多时了。”景然满脸堆笑。

  世祯说:“本说昨天过来的,偏家里事多,腾不出身子。”

  景然恭敬的说:“王爷是贵人事忙。”

  世祯笑道:“我们也算同生死过,怎么老说这么见外的客套话。”

  “王爷身份高贵,小的怎能高攀。”

  “难道上了战场的时候还要先想想身份地位么。你也是名勇将。现在安定了,就非得把这些虚情挂在嘴边么,实在没什么意思。”

  景然说:“可见王爷是看得起小的了。”

  世祯也难理论,问着景然“孟侍郎在家么?”

  景然回答:“我家老爷因有事要和彭侍郎商量,一早就过府了。”

  世祯笑道:“偏我来得不巧。本说拜访他老人家,况他又不在。”

  两人一路走一面说。景然走在世祯的正前方,为世祯引路。两人下了烟波桥,走过了静廊,绕过了雨花抱厦。世祯猛一抬头,见上空有个鸭蛋大小的影儿,忙指于景然说:“快看,那天上飞的是什么东西?”

  景然定睛仔细看了一回,方笑道:“可能是风筝。”

  世祯奇怪的说:“春天已经过去了,谁还会在这季节放风筝呢。”

  景然也疑惑的说:“恐怕是我那顽皮的妹妹。”

  世祯觉得新鲜。两人继续走着,前面不远处已是沧月亭。果见有两个年轻姑娘在那里放风筝。先是巧珠发现了他们。她忙拉拉嫣然的衣袖说:“姑娘,该走了。大少爷来了。”

  嫣然玩得正酣,听说哥哥来了。知道有客人在,避也来不及避。只好将手里的风筝交给巧珠。提了裙子上前来见过。

  “哥哥。”嫣然唤道。她见哥哥身边站着一位明显比哥哥高出一头的陌生男子。嫣然知道这位就是所谓的德亲王爷。她并没有半天的怯弱,大胆的打量着。只见他身穿一袭杏色的织金暗花袍料的普通衣裳。只是自然带着一股天然的贵族气质。

  景然忙说:“嫣儿,还不快来见过王爷。”

  一句话正好提醒了嫣然。顿时满脸通红,忙上前施礼。而世祯脸上始终都带着笑容。料想这女子不过十四五岁,然而她身上所散发出别的女孩没有的健康活泼,还有那双眼睛里所带有的神采也是他从没见过的,于是怔怔的出神。

  景然说:“这大夏天的放什么风筝啊。你不怕热么?”

  嫣然答道:“今天天气多好啊,没有太阳,又有风,再说园子里花开得也好。为什么不出来,不然也太辜负这大好时光了。”

  景然不悦的说:“亏你还是个闺阁小姐,不好好在家呆着,就知道撒野,哪里找像你这样的疯丫头。

  巧珠已经收了线,上前来请安问好。

  嫣然说:“巧珠,怎么不放呢?“

  巧珠说:“好了姑娘,该回去了,你也累了。“

  嫣然说:“谁累呀,你不放,我自个儿放去。”

  景然说:“嫣儿,别闹了。回房吧,再这样下去我可给太太说了,看她不说你。”

  嫣然一听景然要告状,她已经软了下来,“嫣儿知道哥哥疼我,好哥哥千万别告诉太太。”“那你乖乖听话回去。”景然见德亲王在场,也不好十分责问嫣然。

  “好吧,我就回去。哥哥答应了的,不许到太太面前去告状。”主仆两就告辞了。

  景然陪笑道:“我这妹妹调皮得很,失了礼数,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世祯莞尔:“怎么会,令妹身上倒有难得一见的活泼。”

  景然说:“只因爹娘这这么一个女儿,未免溺爱一些。”

  世祯说:“世人都是如此。”

  景然说:“王爷请跟我来。”

  因沈老夫人是葛妃的姨妈,算起来世祯该叫一声姨姥姥,所以决定先去探望沈老夫人。

  沈老夫人知道德亲王要来,少不得穿戴整齐。见着德亲王欲要行礼。被德亲王一把扶住,“姨姥姥怎能这样。该让孙儿给您行礼。”

  沈老夫人忙说:“折老太婆的寿了您可是尊贵的王爷。”

  沈老夫人请王爷上坐,世祯可不敢,两人再三推让。最后德亲王才在一张面西的椅上坐了。

  德亲王说:“为什么不将表婶请出来见见。”

  沈老夫人说:“让王爷见笑了。我那媳妇没见过大场面。她也当不起,再者她事情也多,暂不见吧。希望王爷不要介意。”

  世祯笑道:“我来孟府是来走亲戚的,姨姥姥别见外。”

  沈老夫人笑道,又问:“贵妃娘娘可好。”

  世祯答道:“她身子还好,就是挂念姨姥姥,特意让儿子来请安,她出门又不方便。”

  沈老夫人忙说:“老太婆实在是当不起。”说完后端起旁边的茶喝了一口,放下又说:“昔日贵妃还是姑娘的时候,她娘将她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算命看了,算命先生说娘娘命好,天生就是享福的。现在果然不错。现在儿子已是王爷,这一辈子的荣华也享之不尽了。再说娘娘面相好,也该有这样的福分。”又说:“我这孙儿不成器,多亏王爷教导他。真是托皇上的福,托娘娘的福,托王爷的福。”

  世祯笑道:“都在自家人。照顾是应当的,再说景然人也能干,帮了我不少的忙。

  沈老夫人笑道:“王爷肯抬举他,是他的福分。“

  世祯说:“姨姥姥太客气了。“

  没坐多久,沈老夫人便推身上不爽,让景然好生相陪。景然于是请世祯在大书房里坐着说话。

  临走前世祯说:“明日我约了温融将军,景然也来吧。到我王府好好聚一聚。”

  景然欣然领命。

  世祯想想笑问:“刚才那位放风筝的姑娘真是你妹妹?”

  景然见问得奇怪,只得回答:“是我嫡亲的妹妹。”

  世祯说:“是了,她哥哥是英雄,妹妹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让王爷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