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第三十章 风雨欲来
作者:郁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嫣然疏懒的靠在软榻上,让个小丫头给自己捶腿,巧珠在旁边打扇。

  “今年的夏天可真热啊。这几天快累死我了。又是进宫,又是回家,又是认这个公主,那个娘娘,这个郡主,那个诰命的真是忙死了。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坐下来好好休息了。”嫣然不住的抱怨。

  “是啊,姑娘这一辈子都没这么忙过。”巧珠说。

  “我就搞不清楚他们的皇室的关系怎么这么庞大复杂。现在我都还闹不清楚自己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我也不怕别人笑话,本来那么多的人怎么能让我在短短的几天内弄清楚了。现在娘娘也回宫去了,府里总算清静了。我也得好好的休息两天。”嫣然说。

  “也好,王爷也怕姑娘累出病来。现在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外面已经不是太热,那姑娘要不要去园子里逛逛。”巧珠提议。

  “好啊,好啊。”嫣然起身。

  主仆两人来到爱莲亭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子下面是一大片的藕塘,眼下荷花开得正好。碧绿的荷叶,红白相间的花朵,清香溢远。正好是夕阳西下,那抹绚烂的霞光洒在荷叶荷花上更添了别样的风情。

  巧珠忙让人拿来了芙蓉簟,嫣然倚着栏杆坐下。轻风拂面,心情也大好,一扫刚才的烦闷,正感叹着这满塘的好景色。

  “王爷今天怎么还不回来呢?”她问着旁边的巧珠。

  巧珠说:“想来快了吧。以前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该回来了。”

  “屋子里热,今晚何不将晚饭摆到这里来。你再去招呼一壶好酒来。今晚又是月圆之夜,不能在此美景下喝酒,岂不是辜负了大好的时光。”嫣然说。

  巧珠答应着去了。

  世祯刚好回府,见嫣然坐在爱莲亭里,他摇扇走来,“难得娘子有如此雅兴。看来我们今晚是要在这月光下面,荷塘中饮酒赋诗了。”

  嫣然起身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要不要我去招呼把莲船备下,我们荡舟赏荷不是更好么。”世祯提议到。

  嫣然忙眉开眼笑的说:“好啊,好啊。好久都没坐过船了。”

  世祯便传话下去让人准备。

  很快,两个驾娘就从花坞里摇出一只莲船来。世祯先让嫣然先上,接着自己上去。

  “别怕,这船很稳的。”世祯看出嫣然有些担心。

  驾娘说:“请王爷王妃坐好。奴婢要划桨了。”

  世祯拉着嫣然坐好,低声问她:“娘子觉得这荷花如何?”

  “世上的花有千百种,能在水中开得这样艳丽的只有它了。”

  世祯轻声朗诵起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嫣然在家也听孟老爷朗诵过多次,但不都不及世祯这样声情并茂,百转千回。船桨过处,惊起一滩鸥鹭。嫣然站了起来,莲船在荷花从中穿过,那荷花的清香更加醇烈。

  世祯笑道:“以前再美的景色都是我一人欣赏,自从身边多了一个你,还真是有些不一样了。”

  “那也是,一人孤孤单单的,再美的景物也没什么看头。还请你原谅我的粗笨,那些诗句我也不会吟诵。以前在家的时候,虽然在老爷的教导下也读过两本书。可是我一直认为这吟风叹月的雅致实在是不合适我。我也不敢去效仿。”嫣然谦虚的说着。

  “孟侍郎的才学父皇还经常在朝中夸奖,他教导出的女儿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世祯说。

  “我是真的不会。到是对于烧菜方面的事很感兴趣。”嫣然笑道。

  “哦,这到很意外。”

  “我今晚就在何师傅的指导下做了一道珍珠荷包鱼。王爷不嫌弃可以尝尝。”嫣然说。

  “你大可以不去做这些事的,只要每天在家里乖乖的等我回来就好。何必让自己累着了。这府里下人这么多,你爱使唤谁,就使唤谁。”世祯说。

  亭子里已经摆好了饭。驾娘将船靠了岸。世祯伸手拉嫣然下来。嫣然说:“我在家的时候我们太太就说,我是一个烧火的丫头,将来嫁不出去。果然王爷也不喜欢我做这些事儿。你又很少在家,我一人岂不要闲出病来。”

  世祯说:“怎么会啊。你可以和我一起进宫去找我那些可爱的姐妹们说说话,你也可以去陪陪母亲。当然,你实在是很喜欢做菜我也不阻拦你。只是千万不要把自己累着了。”

  嫣然笑道:“真的,你不反对我下厨房?”

  “当然是真的。既然是你的爱好我当然不会剥夺。”世祯说。

  “王爷真是个好人呢。来我敬你一杯。”嫣然主动为世祯斟好了酒。

  世祯说:“我都说过了,在家就叫我世祯吧。”

  不管叫什么,嫣然心里都是高兴的,她正感谢老天爷赐给了自己一个好丈夫。此时月亮已经挂在树梢了。塘里的青蛙也呱呱的叫着,仿佛在给他们奏乐了。两人推杯换盏,嫣然有些微醉了。世祯让家里会乐器的婆子在对面的假山石上吹着笛子。笛声悠扬,穿过荷花。越显清远悦耳起来。嫣然托着腮帮,静静听着这笛声。此时不管有多少的烦恼,多少的委屈,多少的疲倦,统统都荡然无存了。

  世祯突然说:“还记得我去你们府上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那时你正在放风筝。我就觉得你与众不同。毫不矫揉造作,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那时我就在想,若是娶了你这样的姑娘做妻子想来也不错。嫣然,你要答应我。无论过了多久,你都要保持现在这份乐观热情的天性。”

  嫣然说:“我生来就是这个性子,喜怒哀愁全写在脸上,还怕你不喜欢。听见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以后我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两人就这样一直聊到月移西楼,绣绫过来说:“王爷,王妃。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了。明天再聊也一样,明天月亮也好。”

  世祯说:“可不是,太晚了就不像了。”

  于是两人进屋休息。自有丫头打扫亭子。

  有一句话在嫣然心里存了好久了,今天才说出来:“王爷。我来这府里算来也好几天了。冷眼看去,这么多丫头里就绣绫生得最好。王爷待她似乎也有些特别。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爷早就看上的人。”

  世祯见问得奇怪,有些不解的说:“何出此言呢?”

  嫣然说:“我看她是个出挑的。说话办事也极好。这样的人正好给王爷收在屋里。过了明路,我也好有个臂膀啊。”

  世祯笑道:“我到不知道你是这样的贤惠。好了也别想太多了。先前我怜她可怜,才让她进屋来伺候。想着你进了府,屋里没几个丫头也不成事。绣绫也只是个大丫头而已。就和你带来的巧珠是一样的。这些美人恩我可消受不起。”

  嫣然听见他这样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接着有丫头进来伺候他们睡觉。两人刚睡下不久,突然宝砚在门外喊:“王爷,王爷快醒醒。宫里来人说皇上突发急病,请王爷赶快赶过去。”

  “什么?”世祯突然坐了起来。

  嫣然也起来说:“你先别急。把衣服穿好。让宝砚去张罗车子吧,天这么晚了,就别骑马了。”嫣然也顾不得那么多,帮着世祯穿衣服。

  世祯心中甚是着急,忙问:“是哪位公公来传的话?人在何处?”

  宝砚在门外回答:“回王爷,是敬公公来的,公公说了话就赶着回去了。”

  世祯便知道事情有些不好。这时巧珠和绣绫得了消息也忙着赶来伺候。

  世祯对嫣然说:“好了。你先在家里等着吧。我一个人先去探探消息。若明早过了卯时还没回来,你再进宫去。一定要让巧珠和绣绫陪着。”

  嫣然答应着:“我都知道了,你一路要多加小心。”嫣然心中有些放心不下。

  此时的德亲王府灯火通明,下人都还没睡下。院子里的人跑来跑去的,忙着为世祯张罗着出门的车子。世祯突然有一种风雨欲来的预感。且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他心中又急又慌。突然听得马厩里的马叫,忙对身边的宝砚说:“你快去看看是怎么呢?”

  宝砚忙去看了。跑来对世祯说:“回王爷,马厩里的两匹马在争草吃,不要紧的。”

  世祯心中满是狐疑。家丁将马车赶了来,请世祯上去坐了。嫣然出门来,又在世祯耳边再三叮嘱,又让车夫尽量小心,又多添了几个灯笼。

  世祯说:“夜里天气凉,小心冷着。快回房去吧。”

  嫣然答应着。目送着世祯的车辆远去。方回到屋里,也不再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