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第三十六章 计策
作者:郁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到了晚上大家依计行事,大家都等着要捉拿盗贼,无奈这晚并没有人来偷。第二晚,第三晚依旧如此。

  祝军师说:“我们这里面出了内奸。”

  世祯感到头疼,觉得一筹莫展。

  温融说:“不把这贼拿下怎么好。”

  祝军师说:“放心,时间长了总会露出马脚的。”

  世祯说:“依旧派重兵把守,皆要可靠的人。”

  温融说:“这是当然。”

  祝军师起身说:“我们去拜访一下当地的百姓吧。”

  世祯笑道:“我也正有此意。那么这样我和军师同去,温将军留守营地。”

  温融领命。

  世祯说:“我和军师还是化妆成平民百姓的好。”

  祝先生笑道:“将军虑的是。”

  南方的冬季来得较晚,虽然温度比北方高几度,但时常阴雨绵绵,空气中阴冷潮湿。世祯刚走了没多久就发现这一点了。他们看见在地里忙于耕作的农民,部队进来的时候就宣传过,不许践踏地里的粮食。他深懂得爱民之道。北方到了此时已经不耕作了,于是他亲切的走进了一块农田,他躬身笑问:“老人家,今年地里收成可好?”

  老农夫见他们的打扮,又听口音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眼中竟是防备的神情,只是支吾着:“不过靠天吃饭。”

  世祯也看见了老农夫的戒备,心中有些疑惑。但又转念一想他们是屡次遭受蛮夷的滋扰,多一份提防也是应该的。知道自己也问不出什么来,临走的时候给了老农夫一块银两。老农夫几时见过这样的事,顿时就跪下来了。

  “官人救命啊。我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妻儿,没有别的活路了。守着地里这点粮食,要交官粮,要交军粮,还要交给那些强盗。这日子怎么过啊。”

  世祯忙扶他起来,心中一酸,“老大爷,有话好好说。”

  老农夫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好人。我们这里恶人太多了。都处都在烧杀抢夺。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老农夫满脸泪痕。

  世祯说:“我们就是来解决你们的困难的。有什么委屈都可以给我们说。”

  老农夫惊讶的看着世祯和祝军师,说:“你们也是那些做官的么,做官的都没有一个好人。”

  世祯很是不解。

  祝军师说:“老伯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事情尽管可以说。我们就是朝廷里派来整顿这里的。”

  老农夫又跪下了,泣道:“青天大老爷,这里已经没有一个好官了,蛮夷凶狠,这些当官的更狠。这里简直被他们已经刮地三层了。”

  世祯甚为诧异,他回头看了眼祝军师,祝军师说:“我们走吧。”

  世祯又多给了老农夫一块二十两银子。老农夫在地里不住的磕头,“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

  世祯将他扶了起来,并说;“老人家请起。”

  世祯和祝军师告别了老农夫。一路上也没什么交谈,但心中各自有事,气氛很是沉闷。他们来到了一个市集,来往的人也少,有许多人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世祯感到一阵一阵的心酸。他想,就是打退了那些蛮夷这里的百姓的生活依旧不会有好转。街面上十分萧瑟,天气似乎变得更加阴冷了。世祯和祝军师来到一家面馆里叫了两碗小面。老板见他们陌生,也不敢十分的招呼,不住的打量他们。

  草草的吃过面,两人又随便走了走,就再没有心情继续逛下去了。回到营地以后,世祯一脸的忧虑,他说:“看来这里满意扰民到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官风太甚。”

  祝军师说:“大将军说得是。”

  世祯说:“前两日,那提督景然将他女儿送到我房里来。我说了他几句。那桌酒席,那上等的卧房,不知us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得来的,现在想来却不能安心了。”

  祝军师笑道:“想来那提督还在想没有把我们招呼好。也难怪,像我们大将军这样的权势,那个官员不想多巴结一下,所以走到哪里都有美人恩。”

  世祯说:“我都快愁死了,你倒还有闲心说笑话。这军中还有一两千当地的士兵。这其中的底细你我都不知,说不定粮草就是他们里应外合给偷运出去的。”

  祝军师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为何要这样做,目的何在。让人费解。”

  “也不费解。走访了一上午回来,心中也大约有底了。目前虽然还不敢下结论,但应该是蛮夷和这里的官员相互勾结。”

  祝军师更加纳闷了:“那为何还要报告朝廷剿灭呢?”

  世祯说:“这很简单,他们的算盘是让朝廷给他们拨银两下来,他们再各自分派。却不知道新皇登基,百废俱兴,要做些政绩出来。没有拨银子下来,而是派了我们来。”

  祝军师点头:“也亏他们想得出这样的两全其美的点子。”

  世祯道:“可不是。所以你看我们来这里这几天,没有听见有蛮夷出没,必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他们偷了我们粮草就是让我们开不了战,无法主动进攻,想置办粮草必要靠他们筹备,他们可以以各种理由来拖欠。等我们粮草殚决,好让我们早早的打道回府。”

  祝军师说:“还是王爷分析的是,看来得先惩治官员,再开战了。”

  “就算我们办了官员,这里依旧民不聊生。需要朝廷重新派人来这里戍边,更需要好好的整治。”

  祝军师笑道:“难怪我常听先皇快将王爷是如何如何的好。以前老夫还只以为只是一名猛将而已。相处这些日子下来,也真心佩服王爷,看来王爷胸中有大丘壑。以前还仿佛听见说先皇临终前是想改立。王爷怎么不……”

  还没等祝军师说完。世祯正色道:“我们胸中是食君之禄,解君之忧。”

  祝军师说:“原是老夫多嘴了。论说王爷也有这样的才气,也罢,王爷休要怪罪。”

  两人正说着温融进来了。

  世祯问他:“军中可有什么情况?”

  温融答道:“回大将军,一切照旧。”

  世祯在温融耳边低语了几句,温融便下去了。世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只是眼前这一步棋有些不好走。对方不动,我们也只能不动。”

  祝军师说:“那我们得想个办法来,让他们露出狐狸尾巴。”

  世祯听见军师这样说,就知道有了计策,心中也安定了下来。他便依军师的计策拟了奏章让人连夜送往京城。又是半月过去了,京中来旨,将提督及府尹一并提拔。

  王提督不料到有这样的好事,于是连忙差人来请世祯他们三人。世祯也应约而来。不过留下温融照管军营。

  王提督热情的为世祯斟满了酒,满面春风的说:“小的能有这样的升官机会多亏王爷的提拔。”

  世祯笑道:“哪里,提督和府尹大人治理有功,理应得到如此的待遇。”

  王提督更是喜欢。又和府尹送了许多黄金白银以及珍珠首饰给世祯,口里还说:“不曾备得厚礼送与王爷。知道王爷是如此的尊荣,别的也瞧不上眼,横竖别嫌弃。”

  世祯口中虽然在说些谦辞,心里却想,这也是你们的一项罪证了。

  几日过后,王提督和府尹高高兴兴的去京中赴任。

  温融有些没明白过来:“他们这样的人为什么将军还要奏请皇上提拔。”

  世祯笑道:“这都是军师的主意。”

  祝军师说:“这就叫做调虎离山。我们已经搜集好了足够的材料,也一并汇报到京里了,放心,等待他们的是牢狱,而不是高官。”

  温融说:“军师这一步棋走得妙。要不然这样贪婪的人也不好办。”

  世祯问这温融:“军中都清理干净呢?”

  “大将军请放心。”

  世祯点头,又说:“他们送我的这些东西,都拿去充公吧,也算是为当地办了一件事了。”

  祝军师说:“现在官员是惩治了,可是这里的政务也需要人处理,不知道朝廷会派什么人下来。”

  世祯说:“朝廷会考虑的,再说我们还在这里。蛮夷没了保护伞,想来他们也会尽快动手来滋事的。这段时间要加强士兵们的训练,还有粮草的填补。”

  温融一一答应了。

  世祯又问:“向我们报信的那名士兵呢?”

  温融答道:“我已经做了其他安排了。”

  世祯说:“将他叫进来吧。”

  温融便传话下去。

  随后就进来了一个小兵,身材也瘦小。

  世祯便问:“你如何想着要来给我们汇报你们提督的事。”

  小兵答道;“回大将军的话。提督大人待我们士兵苛刻又严厉,经常克扣我们的俸禄。稍微做错了一点事就是对我们杖刑。经常打得未开门下不了床,队伍中的士兵都怕他。兄弟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才让小的来投主。”

  “你对这当地的环境可也熟悉?”

  “小的在这里长了十几年,自然熟悉得很。”

  “那好。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没有名字,他们都叫我王狗儿。”小兵憋红了脸。

  营帐里的人拼命的忍住笑,世祯接着说;“我记下了,你先下去吧。以后自然有用你的地方。你好好的干。”

  “是。多谢将军提拔。”王狗儿作了一揖便退出帐去。

  世祯对祝军师说:“军师,我这样做还不知道对不对?”

  祝军师笑道:“将军确有其才,我这个做军师的倒省了不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