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第五十八章 新年
作者:郁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宛心不过勉强睡了一个更次,天就蒙蒙亮了。侍琴领了小丫鬟进来伺候宛心起床。

  忽然听得珍儿问,“琴姐姐,今年姐姐共得了几套衣裳?”

  侍琴在为宛心梳头,她说:“你问这个做什么,不是每年的定例一共两套么?”

  珍儿说“我们下面的小丫鬟怎么只有一套呢?”珍儿不解。

  侍琴笑道:“你还缺衣服穿呀?”

  珍儿说:“不是缺,而是感到奇怪。今年怎么就短下一套了。还以为姐姐和我们一样,原来姐姐们的并没有少。”

  侍琴道:“这个嘛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大奶奶。”

  珍儿忙摆手道:“怎么敢为了一套衣裳的事情去问奶奶啊。”

  侍琴笑道:“那么去问问太太。”

  珍儿说:“姐姐逗我玩哩,连奶奶还要听太太的吩咐,怎么好意思去问太太。太太知道还说我不懂事了。”

  宛心也笑了,“你侍琴姐姐给你说笑话哩。你要缺衣裳我衣橱里还挂着那么多,你喜欢哪件拿去穿去。”

  珍儿忙道:“姑娘更是逗珍儿了,我一个小丫头子怎么敢穿姑娘的衣裳。”

  说得屋里的人都笑了,宛心说:“我可不是逗你,到是真话,闲了的时候叫你侍琴姐姐找一两套我不穿的送你如何?”

  珍儿跪下说:“我不要了。姑娘也别拿珍儿开心了。珍儿受不起。”

  “都是女孩子,哪里就受不起了。”宛心说道。

  宛心的奶娘进来了,宛心忙起身让座,“奶妈怎么来了,宛心正梳头哩,还说过去给妈妈行个礼。”

  奶娘笑道:“都免了吧,姑娘别折我这老妈子的寿。”

  宛心对身后的侍琴说:“你快去给妈妈倒一碗茶来。”

  侍琴手里丢不开,对珍儿说:“小丫头,你去倒吧。”

  奶娘接了茶说:“姑娘今年又去得迟了,不要让太太不高兴。”

  宛心说:“昨夜一晚没睡好。反正年年我都是去行礼行得晚的,想必太太也未必怪我。”

  侍琴为宛心穿好了银红的洋绉袄儿,缃色的皮褂子,缃色的一抖珠儿的滚蓝边镶金线的棉裙。头上插着一只累丝金凤,一只碧绿的玉珠簪子。

  “姑娘向来不爱穿红色的衣服,然正月初一,人人都穿鲜艳的衣裳,穿得太素了也忌讳。今天这样一打扮起来,显得脸上的起色更好了,竟用不着脂粉了。”侍琴赞道。

  “二姐姐喜欢穿红衣裳,也只有她穿了才好看。我身子单薄些,穿这么艳的衣裳是有些不相配的。”

  侍琴马上就说:“姑娘本来也生得天仙似的,哪里就不配了。这些衣服若再不拿出来穿,就怕风出了毛就不好看了。”

  宛心见奶娘在此,又说:“奶妈该把姐姐妹妹们也带进府来走动走动。”

  奶娘笑道:“姑娘不知道,我们家里的那就个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害羞哩。”

  宛心笑了,她对侍琴说:“好了。我该过去了。你把昨日的酥酪给奶妈装上一盘。再有那几样小点心,哪里吃得到,将格子上的捧盒拿来,每样装些让奶妈带回去给姐妹们吃吧。”

  奶娘笑道:“还是姑娘回回惦记她们,过两天叫她们进来给姑娘行个礼。”

  宛心也不说什么,又交待了两件事才起身去了。

  宛心来到吴夫人房里,上去行了礼。接着在下面的椅子上坐了。吴夫人穿着枣红的皮袄,宝蓝色的镶花皮裙。端坐在榻上。程氏陪在右边。炕下设着两条横桌,桌上的盘子里盛着满满的糖果糕点。旁边还有一个小笸箩,笸箩里装着新出的铜线,皆用红线穿着。

  晚辈们和家里的下人都排着队,纷纷来给吴夫人行礼拜年。吴夫人命程氏在旁边行赏。

  这里正热闹着,戚夫人进来了。

  “嫂嫂新年纳福。”戚夫人给吴夫人行礼。

  吴夫人忙起身回了。

  接着晚辈们也来见过戚夫人,吴夫人让戚夫人在榻上同坐了。

  雪缎立刻捧了茶来请戚夫人吃。

  戚夫人道:“我从西侧门进来的,见园里红梅突然开了,那花儿开得真好。于是忍不住停下脚多看了一会儿。”

  吴夫人说:“还没过来就立春了,今年春天来得早,这花开得也早。这两天天气却比腊月里任何一天都冷,也实在不想出这屋子,所以许多事都让桐儿媳妇帮我去办了。竟也不曾到园子里看过梅花。”

  宛心立刻起身说:“太太要看花,心儿这就为太太折两枝来。”

  吴夫人笑道:“难得你有这一份孝心。我受用了,雪缎,将菩萨跟前的那只青瓷瓶拿来,贮好水好插花儿。”

  程氏忙笑道:“那我与四妹妹一道去。”

  “去吧,去吧。”吴夫人脸上虽然有些睡眠不足,但看得这两人如此积极也春风满面,甚是喜欢。

  程氏命了两个小丫头跟着,和宛心一道往园子里走去。姑嫂俩一路走一路说笑。

  程氏不住的打量宛心,倒让宛心有些不自在了。

  程氏笑道:“妹妹今天这一身打扮,真是让人叫好。平日里妹妹穿得太素了,都没今日这样出挑。”

  “不是大节下的,我也不喜欢穿这艳丽的衣服。”

  程氏说:“妹妹这话差了,妹妹正值青春妙龄就应该穿得漂漂亮亮的,更何况你是一个侯爷府里的千金小姐。”

  宛心也不顺着程氏的话说,突然改口道:“我还没给大嫂行礼呢,等折了花,我再道大嫂房里正正经经的给嫂子拜个年。”

  程氏忙说:“快免了,我可没什么好东西来送你。”

  宛心说:“不过行一个礼,要什么东西呢?”

  程氏笑道:“懒得和你说,你是在和我装憨了。”

  宛心道:“今年少了两位姐姐,就感觉少了许多人似的。大嫂日夜都忙,愈发没个说话的了。”

  程氏说:“等你再一出嫁,那时候我才叫孤独呢。”

  “谁说我要出嫁了,我要一辈子守在衣府。”宛心娇嗔道。

  程氏忙说:“哟,真要那样才叫罪过。难道我这小姑子想做一辈子的老姑子不成,像妹妹这般出众的品貌孤独一生太可惜了,再说老爷太太怎么会答应。”

  宛心红脸说:“就算我不在这府里还会有将来的槐嫂子,再说浅香也慢慢的大了。”

  两人已到了园里,宛心亲去折了一枝来,小丫头忙将贮好水的瓶子捧了来,宛心将花插好。程氏看着这梅花不住的赞叹,“开得多好,也开得正是时候,就如妙龄的妹妹一样。花期短暂,就如女人的青春一样,蹉跎几年不免又是白发满鬓了。”

  宛心听后不语,她也呆呆的看着这满树的花朵来,她想起唐代的杜秋娘曾有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再看这灿若烟霞一般,更是勃勃的生机,又想到了程氏硕大那些话来,不禁有些惊心。

  程氏也折了一枝,交给了一个小丫头,让她带回自己房去,交给锦儿。

  “妹妹想什么呢,该走了。”程氏说道。

  宛心才回过神来,几人齐到吴夫人的房里。

  吴夫人见了花果然十分喜欢,招手将宛心叫到跟前,“不枉我平日里疼你。”

  程氏打趣的说:“太太就知道疼女儿,不知道疼儿媳。”

  吴夫人也笑了:“你这是吃的哪门子的飞醋呢?”

  惹得屋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用过早饭后,大家约着要打牌,或是看戏。宛心推说身上有些累了,想回房歇歇,大家也不理会。

  宛心低头快步走着,很快就到了栖霞阁,她见炕桌上也供着数枝红梅,房里一个人也没有,不的跑到什么地方乐去了。宛心坐在炕上对着红梅发起呆来。

  “呀,正好好姑娘回来了。我正愁去找姑娘了。”侍琴手里拿了一个帖子。

  宛心见了侍琴便说:“这梅花是谁折来的?”

  侍琴说:“刚才我见后园一带梅花开得真漂亮,忍不住就折了两枝回来。看着也喜庆。对了,这是王府里派人送来的帖子,说是给姑娘的。”

  侍琴将红帖放在炕桌上便掀帘到里间去了。

  宛心看了一眼,便问:“是谁送来的?”

  侍琴在里面回答:“是后门上的婆子拿进来的,说是一个小子拿来的。”

  宛心觉得心里有些忐忑,忙拆开来看,帖子用的是很普通的大红笺子,上面印有祥云暗纹,上书“恭祝新春纳福。”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这字迹宛心认得,和上次的诗篇一模一样。左下方是一枚印章,虽然雕刻的是篆文,但宛心也能清楚的分辨出“世祯”二字。宛心觉得握着帖子的双手颤抖了起来,脸上也开始发烫。心中更是不安,她将帖子合拢推到一旁,别过脸去。

  侍琴已经出来了,看见宛心这幅模样心中也明白那帖子是谁写的。

  “姑娘看了我,我就拿去收了,让别人知道也不好。”侍琴说。

  宛心无话。

  “只是这份礼该怎么还呢,他可是尊贵的王爷。”侍琴嗫嗫自语。

  宛心依旧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