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颜枫露晚 第十一章 一梦经年
作者:沐昔颜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但让她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同陆尧楠并肩进来的,还有一个人——言辰诺,二人看起来交情匪浅。按常规来讲,身为士英总裁的陆尧楠并不用参与每一场招聘会,这次的面试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是填补市场部和财务部的一些空缺的岗位,陆总着实没有必要特意前来探班。

  巧合的多了,自然就不是巧合了,更何况,慕惜是相信事在人为的女子,巧合和缘分之类的,她总持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言辰诺在这里面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慕惜不得而知,但她却敏感地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险气息。

  这场招聘会慕惜发挥得一般,除了心底的那番缠斗纠结之外,她生出了些许退缩的心思,当她面临着凭她一己之力无法解决的事,她就宁愿选择当鸵鸟,把头埋进沙子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看。

  一周后,她还是收到了士英的录取通知,这一刻,她找不到缘由的,生出了些绝望,捏着那张薄薄的,已被手心的冷汗涔湿的纸,她已没有力气再做无谓的挣扎,任由自己在漆黑的深潭中越陷越深,既不自救也不自苦,就顺着粘腻的沼泽慢慢地滑下去,她知道,当污泥湮封住她的口鼻,掩埋住她的身体,一切终会尘埃落定。

  而到那时,要么光明坦途海阔天空,要么遁入地狱神形俱灭,但是她,却一早便失去了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权利……

  第一天到士英上班,慕惜与其他上班族一样聆听领导的训诫,他们是新人,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探索。

  坐在最上首的,是士英的现任董事长和创始人——陆英麒,而在右边下首入座的,便是陆家未来的掌舵者,陆董事长最得意的儿子——陆尧楠。

  父子二人长得很像,都有一双炯炯傲然的瞳眸,似乎对尘世的一切都能看得通透,洞若观火,周身散发出来的清贵气质使得整场为之黯淡,这种气质是自小就培养熏陶出来的,任何人都模仿不来。

  董事长陆英麒率先训导,讲得不多却是字字珠玑,不由得让慕惜心生钦佩,一位老先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体悟到的道理确实是他们这些稚嫩而又浮躁的年轻人所忽略的。

  他说,治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企业亦然。

  他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最先顾及的应该是自己的素养,如果连修身都做不好就着急去治国平天下,就如同广厦楼宇缺了地基,终有一天会轰然坍塌成为一堆无用的废墟,谁都挽救不了。

  他说,人生没有捷径可走。

  陆董将话题停留在员工个人身上,对于他们应该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则是只字未提。他无疑是聪明的,因为一个企业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中员工的素质和人心向背,人心齐则泰山移,企业一时的亏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久持续的科学发展。

  无端的挑衅和内讧损耗容易造成企业最无谓的失利,在大潮流中落了下风,他的眼光放得够远饵放得够长,第一天的训诫就提到了公司的风气和文化,在这样的大企业中,竞争避免不了,但是这番话却能对一些恶性竞争起到警示的作用,树立了企业应有的正确价值观。

  他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多言,他成功地白手起家打下半壁江山就是士英所有员工学习的榜样。

  陆董简短地发完言后就将整场的主动权放心地交予陆尧楠,自己则潇洒起身挥手示意离开了会场,陆尧楠坐上首席之后,全场多了一分凛然的气息,每个人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正襟危坐。

  陆总的讲话也恰到好处,不显冗长也不比陆董般简洁精练,他承继了父亲的话题具体列了几点要求和训示,也提到了公司各个方面的情况,点到辄止并不赘述,最后结尾时加了一句“我就不打扰大家工作的时间了,今天就到这里,散会。”随即率先立起身和有限的几个会议人员一一握手,大方得体地步出会议室,语气和举动中的亲和力不容小觑。

  而那日,她在陆总的办公室“首次”见到言辰诺的情形,她依旧历历在目,不由得遍体生寒……

  约莫过了半个钟头,车队才渐渐挪动起来,驶过了一段儿堵塞最严重的路,车子总算能提些速,不像早前般堵得水泄不通,车窗外的隔音板嗖嗖地往后倒移,后视镜中还排着一长列的轿车,但彼此的间距拉开了许多。

  过了交通的汇聚点,车流就像旋开了闸门的潮涌,瞬时往四面八方奔腾着散去,车轮掠起滚滚烟尘湮灭了隐约的背影,让人不由得慨叹,红尘之中人们皆是奔着各自的目的地去的,只要心里有了一盏明灯,路途中就多了一分光明的希望。

  但是,她的指路明灯又遗落在何方?

  尧楠转下高架便往公司的方向开去,慕惜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言辰诺自从在咖啡厅交予她五百万前金后,便如人间蒸发凭空消失了三年,这三年中慕惜基本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四平八稳,一帆风顺地毕了业,拿到西方经济学硕士的学位证书。

  而母亲顾晴的医药费,这笔不小的款子也暂时救了急,她们母女俩的日子不再像早先那样窘迫。但慕惜明白坐吃山空的道理,只花不赚即便是金山银山也会被挥霍一空,因此她稍加思忖,便从剩余的钱中支出一部分印了一套名片,上头影印了她的姓名、寝室电话、所在年级以及可以教授的课业。

  那时家教业方兴未艾,城市里大多数家庭的条件相较前几年转好许多,社会上又盛行“知识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读书的风气日渐滋长,于是有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物色家教,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能超越别人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