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生存手册 一五五 三年过侯府众人况
作者:北方西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沈思倩病情又加重了。

  高阳侯在自己的书房里听那个娇艳的美婢禀告着最近内宅的事情。

  “侯爷,您看,您还打算让表小姐进宫吗?”这美婢在高阳侯面前不像在沈思倩面前一般放肆,但也绝不是侍妾对待相公的模样,那态度倒是有些像下属对待主子。

  高阳侯一只手无意识的抚摸着自己的钢刀,叹口气道:“那孩子是个明白人,且看看吧。”

  最后接进皇宫的竟然是只有三岁的秦绾柔。

  转眼三年已过。

  这三年沈思倩一直窝在自己的落幽阁装病。

  三年里侯府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秦绾淑出嫁以及秦绍东成亲。要说秦绍东的这个妻子还真是出乎众人的预料。

  既不是单氏的侄女儿,又不是夏氏的侄女儿,而是当初秦绾婉及笄时与她正簪的李梅。

  这李梅的父亲是京城副总兵,她的几位兄长都是武官,因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娃,所以备受宠爱。就连当初她不喜女红偏爱拳脚,家里人也都随了他去了。

  李梅当初和秦绾婉是不打不相识。

  秦绾婉的才名早就传遍京城,李梅当初不服气,找秦绾婉比试,哪里晓得秦绾婉不过做了两首诗便甘拜下风。

  自此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对于秦绾婉有这样一个家里有权有势的闺蜜,单氏还是很高兴的。

  但是,这李梅成了秦绍东的媳妇儿,单氏就不高兴了,这样一来二房的势力不是又扩大了不少吗?

  夏氏也不高兴。一来这媳妇儿不是自己选的,自己的侄女儿没能嫁给自己的儿子,心里难免有个疙瘩。二来,也是夏氏最不中意的地方,这李梅整天动刀动枪的,哪里有个居家过日子的模样。

  可是,这门亲事是高阳侯亲自定下的,夏氏就算是心里再不乐意也无法子,最终含泪把自己的两个侄女儿送走了。

  最终,李梅还是热热闹闹的进了高阳侯府的大门,成了府里第三代的第一个少夫人。

  单氏也送走了自己的侄女儿,只是她只把单静莹送回了娘家。留下了单静萱。

  再有,就是秦绾婉两年前终于又怀上了,可惜的是生下来的是一个女孩儿。

  这期间秦绾婉多次想再找找个事端然后将沈思倩嫁给闻绮瑞。只是都没成。

  这不仅是沈思倩一直装病在床,最重要的是闻绮瑞不知道怎的晓得了秦绾婉的心思。他就是再没有成亲的打算,也不能娶个女娃娃,何况这娃娃还无权无势、无父无母。

  闻绮瑞在欧阳策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敲定了一门亲事,然后由闻绮瑞的祖母。年事已高的老信阳侯夫人前去提的亲。

  秦绾婉就算再不满意,也没有质疑的余地。

  闻绮瑞的妻子杨彩真父亲是内阁学士杨廷坚,只是她早年丧母,父亲又一直没有续弦,她是由父亲的侍妾,也是当初母亲的陪嫁丫鬟养大的。

  所以即使是内阁学士的女儿。她的亲事也是不上不下,杨彩真在府里蹉跎了几年直到老信阳侯夫人上门提亲,这亲事才算是定下来。

  这杨彩真的年龄比秦绾婉还要大上两岁。所以她与闻绮瑞成亲之后一直喊秦绾婉为夫人。而非母亲。

  让秦绾婉生气的是,她自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一直再没有怀孕,但是这杨彩真竟然成亲当月就怀上了,年底就给闻绮瑞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些对沈思倩来说都没什么。不管是秦绾淑和秦绍东成亲,还是秦绾婉生女儿。沈思倩都一律送了礼品。

  前两个人当然是胭脂,至于秦绾婉。沈思倩可没敢送胭脂,而是托人从京城的铺子里用一百两银子打了一副上好的长命锁。

  沈思倩知道这对秦绾婉来说不算什么,她也不会给她的女儿带,但是沈思倩不管,她只要是礼节到了就行。

  如果非要说这三年有什么事是和沈思倩有关的话,那就是翡翠如同打不死的小强般,又回来了。

  而回来之后的翡翠明显的比以前低调多了,她除了给李梅请安之外基本不出自己的屋子。这让沈思倩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挂心。

  通过三年前沈思倩与她的几次交锋沈思倩明白这种人就是属王八的,被她咬住了就是不死不休,她绝不会和你冰释前嫌。

  让沈思倩高兴的事自己的弟弟沈思浩终于不用再藏拙了。他和秦绍明还有秦启烨三个人在三年前就由高阳侯亲自指导,三个人无论在哪个方面的课业都很出众。

  尤其是秦绍明,这三年来虽然为人淡漠内敛却也锋芒毕露。

  高阳侯把越来越多的事情交给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处理,他每次都顺利的完成了,这让秦绍东几人越来越忌惮他,可是有高阳侯在后面撑腰,众人也是无计可施。

  沈思浩和大他们一辈的秦启烨两人俨然成了秦绍明的跟班。

  沈思倩一开始有些担心,她担心长此以往沈思浩会变得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凡事只知道听从别人的话。

  所以她跟沈思浩平等、民主的就此问题谈论了一次。

  沈思浩当时说的是:“姐姐,四表哥很厉害很厉害,我跟他学不对吗?”

  沈思倩当即愣了,是啊,她只是想让浩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不指望他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英雄,那他崇拜能力比他强的人都什么不对。

  何况,他还愿意去学,而不是望而却步,这样很好。

  沈思倩想通之后就不再管他,反正随着沈思浩越来越大,自己作为一个女子,能交给他的东西越来越少。

  对于高阳侯的做法,沈思倩想自己也许知道些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在他还有其他儿子的情况下,不是也直接传位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嘛。

  不得不说,沈思倩猜测的很准。

  到了现在,大房里有个做侯爷的女婿,二房里的嫡子也已经成了亲,而三房的女儿则是嫁给了六皇子,虽说只是个庶妃,可就目前来看,六皇子可是最有希望问鼎东宫的人。

  而高阳侯直到现在还没有立世子之位,只是一味的指导秦绍明,这就耐人寻味了。就连秦绍明的父亲秦启光有时也是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儿子。

  沈思倩想过,只有秦绍明继承了这侯府,那自己姐弟两人才不会被随意的算计利用。

  所以,沈思倩一年之前让沈思浩偷偷的把那加减乘除法则以及一些简单的数学定义定律透露给秦绍明。而秦绍明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他在把沈家姐弟两个排除在外的情况下把这件事透露给了高阳侯。

  他和高阳侯两人把那些法则定义定律在研究透之后上达天听。之后大燕朝当今圣上则是派专人把这些法则定律之类的编写成册,交给六艺部门,传于世人。

  高阳侯尽管在上凑朝廷的时候排除了沈思倩姐弟两人,但是他知道这件事自己的孙儿是从沈思浩那里得来的,至于沈思浩怎么知道的你还用说吗?

  为此高阳侯以探病为由亲自到过落幽阁。

  沈思倩知高阳侯早晚会找上门来,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她只说那些法则定律是由自己的父亲沈成文交给自己的。

  她因为自己一介女子用不到,而沈思浩已经长大,所以才教导给他。

  对于沈思倩的说法高阳侯倒是相信,毕竟这件事情太过伟大,沈思倩即使再聪明早慧再伶俐有心机,不过是个女娃子而已,这种事哪里是她能创造的出来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的女婿编纂的。

  高阳侯当时还问沈思倩沈成文有没有留下什么笔记书籍之类的,沈思倩摇摇头。把自己跟族里的纷争说了说,只说是当时自己的父亲刚刚去世,族奶奶和几位婶娘常到沈府,加上因为丧礼,每天迎来送往的,府里每天都有东西丢失。

  在自己整理父亲的东西时,已经少了很多东西。剩余的沈思倩全带来了京城。沈思倩甚至让杜鹃把沈成文所有的手札都拿出来让高阳侯过目。

  想到这里,高阳侯不五可惜,自己的女婿他是知道的,是个有大才的人,只是为人太过谦逊随和无心机。

  这样的人如若是做个富家翁,自然没什么不好,可是要做一方大员未免太过怯懦,容易让有心人利用。当时高阳侯也是看明白这点,所以才没有留他在京城,他当时想着想把他放回自己的家乡历练历练,有他自己的族人在一旁帮衬着,想来不会遭人欺凌。等他历练的差不多了自己再调他进京。

  高阳侯的想法不错,可是他哪里晓得自己的女儿是个没福气的,熬了好几年才生了一个儿子,却是接着去了。沈成文的身子骨也是不争气,他为人又多情,最后竟是随着自己那闺女去了。

  高阳侯不是不痛心,只是他一个铁血铮铮的汉子做不出哭哭啼啼的样子。他也只是把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女婿的惋惜都用在了沈思浩身上。

  当初因为高阳侯进落幽阁,落幽阁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只是赵氏她们实在是没从沈思倩嘴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