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无良王妃 第二百一十七章 早已落定
作者:絮语幽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适逢黑夜,陆续有几人或坐着马车或乘坐轿挑着僻静的小道赶往一个地方,个个都相当谨慎。//78小说网高速更新//=小=说,

  康王府书房里,已经坐满了朝堂上位高权重的几人。

  “父皇明面上帮着我,背后总是在帮着二哥,现在老七不在,我二哥优柔寡断,老十根本就是个废物,十一弟好玩成性,这几人根本不足为惧,现在起事,不正是时候吗?”顾昀扫视座下的几人,个个都是沉默不语。

  “逸王不在?康王是哪来的消息?”吏部尚书陆世承也不表态,只是对顾昀说的话办的事还有那么点观望的态度。

  “本王安插在宫里的人,就不劳陆尚书打探了。”顾昀以为陆世承是自己的舅父,少说应该支持他,没想到这么犹豫,处处相对。

  “康王,这件事,时机还未到。”陆世承摸着胡须,摇了摇头。

  “那你说什么时候才是时机?”顾昀有点不愿意听,脸色已经很不好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然拂了他的意思。

  “圣上龙体无病无灾,这时候起事,怕惹来非议。”陆世承苦口婆心地劝道。

  “那就给父皇找点病灾。”显然,顾昀没听进去,也没打算听进去。

  兵部尚书祝和鄞见两人僵持着,开口劝和了一句:“康王,这事情陆尚书说得对,急不得。”

  “急不得?我要是再不急,以后坐上那位的可就不是本王,要是这样,你们也别想好过。”

  霎时,陆世承、祝和鄞和其他几人脸上就难看了。受了气,想发,但对象是个王爷,无可奈何。

  “康王,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陆世承还是觉得顾昀太过草率,不能附和,底下几人皆是为陆世承马首是瞻,如今陆世承如此。几个将身家性命都压上的人自然不敢乱来。

  “父皇身骨硬朗,根本没打算退位,二哥已经是太,他也没有急得必要,可本王不能等,要么太换成本王,要么准备跟本王逼宫!”顾昀扔了两个选择给众人,可这两个选择都不是轻易就能成的事情。

  逼宫二字一出。底下一般人哑口无言,议论着要砍脑袋的事情,任凭谁也不会那么轻率地插上一句,更何况这里的人都是官场上混过来的。

  见底下几人越来越拿捏不定,顾昀已经没有耐性了:“别忘了,律州的事情。父皇早已洞悉,他已经盯上我了,你们也休想逃脱,就算二哥意外身亡,太之位也不一定落在我的身上,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哪个才能一劳永逸。”

  几人脸色顿时有变,抬起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那康王准备怎么做?”陆世承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真的被顾仲辕知道律州饷银被吞一事。那么。顾仲辕很有可能会借着这个借口将有二心的人一网打尽,好稳固太的地位。

  “父皇手握重兵,我们的兵力根本不够,只要支开父皇。二哥根本不足为患。”

  陆世承觉得有点道理,继续问:“怎么支开皇上?”

  见陆世承已经有点摇摆,顾昀说出自己的计划:“父皇向来以孝为先,如果说皇奶奶身体垂危,父皇不可能不会离开皇宫。而且,皇奶奶在前往藏光寺之前,已经病了一阵,现在发生点什么,不足为奇。”

  “这倒是个好借口。”陆世承点了点头,觉得顾昀虽然冲动一些,但头脑还是没有混乱,“不过,这得与藏光寺通好口径,还有,必须得有一个皇上信赖的人上报,皇上才有可能会相信。”

  “当然。”顾昀看向祝和鄞,“这得麻烦祝尚书了。”

  祝和鄞了然一笑:“想来康王已经盘算很久了。”

  “胡劲融是你的侄儿,如果由他出面,父皇不会不信,再加上秦端的诊断,父皇一定会相信的。=小=说,”

  “这样倒是最好,皇上向来倚重胡统领,如果由胡统领的配合,这件事肯定能成。”陆世承越来越有几分底气,一众人也不像刚才那样畏畏缩缩,“皇上离宫之后,康王准备怎么做?”

  “自然不能让父皇安然达到藏光寺,不然父皇得知宫中一事,必定调兵遣将,返回宫中。皇爷爷手里有一支兵马,想来已经落在父皇的手里,所以,必须暗中截杀父皇。”顾昀的眼里,已然将一切都泯灭,剩下的,只有对帝位的渴求。

  “这事,必须得一击就中。”陆世承谨慎地交代。

  “这还用陆尚书说吗!本王早已安排好两拨人手,一拨是本王的死士,一拨是江湖上亡命之人,本王就不信这样还拿不下人。”

  “既然康王想得如此缜密,老臣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太虽然不够果断,但是也深得宫里人爱戴,想要拿下皇宫,也不是容易的事。”陆世承不动声色的赞同顾昀的事情,但也没有忘记给他提醒。

  “舅父,宫里有母妃里应外合,你觉得还不够吗?”

  陆世承终于露出一笑:“能得陆贵妃帮助,自然事半功倍。”

  “你们知道就好。”顾昀一一扫过众人,已然没有人再反对。

  御书房里,顾仲辕坐在日常休息的软榻上,一手执着白玉棋,一边观看着棋盘上的局势:“守疆,你说老五他们这次会跟朕玩什么花样?”

  镇国大将军陈守疆已经是六旬老人,可神态上的大将之风并没有被岁月侵染。

  “康王他们这一次,注定逃不了皇上的掌控。”

  “怎么,爱卿好像有点惋惜。”顾仲辕将白落在棋盘上,抬头看了眼陈守疆。

  “皇上这些年把太和康王捧到高峰,若不是皇上早将打算告诉老臣,老臣还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皇上会从太和康王两人之中选择一人。”

  “他们那帮人自然想不到朕把老二和老七推到风口浪尖。”顾仲辕的表情很淡漠,仿佛并不是在谈论翻手覆手就能掀起腥风血雨的事情。

  “皇上当真舍得?”陈守疆落下一,问道。

  “爱卿。朕得先懂得舍弃,才能得到。”

  御书房的门被人轻轻的推开,张贤全手臂上挂着个拂尘,走到御座前,低声回禀:“皇上,陆贵妃求见。”

  “哦,她来了,宣。”顾仲辕放下手中的棋。却还是坐在软榻上没有起来。

  “老臣先行告退。”陈守疆知道这个时候陆烟蕤过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便起身告辞。

  顾仲辕也没有阻拦,便让陈守疆退下了。

  “臣妾参见皇上。”陆烟蕤端着一个托盘,里边盛着一个瓷碗,走到顾仲辕面前,微微矮身,给顾仲辕行了一礼。

  “爱妃求见。所为何事?”顾仲辕倚在软榻上,翻起旁边的古籍来。

  “皇上日日为国事操劳,臣妾特意让御膳房顿了一碗银耳莲汤,给皇上补补身。”

  “难得爱妃想得周到,呈上来吧。”

  顾仲辕放下古籍,从陆烟蕤的手中端过银耳莲汤。温度正好适宜,他舀了一勺便送进嘴里。

  “嗯,不错,爱妃还有什么事吗?”顾仲辕喝了一口便搁在软榻上的小案上,见陆烟蕤还立在那里,问道。

  陆烟蕤跪在地上,给顾仲辕磕了一个头,继而抬眼对着顾仲辕:“皇上,臣妾想要一道免死圣旨。”

  “免死圣旨?”顾仲辕眼神一闪。哑然失笑。“爱妃,自朕登基以来,还从未有人向朕要过免死圣旨,不知爱妃拿去何用?”

  “皇上。臣妾知道你早想铲除昀儿,想要拔出与太为敌的势力,所以逼着昀儿步步走上逼宫的死路。”

  顾仲辕眼眸一冷:“看来爱妃知道的还不少。”

  “皇上,臣妾在宫里这么多年了,也与皇上同床共枕这么多年,还能不知道吗,臣妾只想恳请皇上念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给臣妾和昀儿一条生路。”陆烟蕤的脸上倒是没有悲更没有喜可言,表情冷静,完全不像是个在谈论生死的人。

  “爱妃倒是个聪明人。”顾仲辕的态度,看不出愿不愿意放人活路。

  “皇上励精图治,不会甘愿将江山输给列袭言,所以,皇上的帝位继承人,绝对不会是做不成事却觊觎帝位对帝位构成威胁的昀儿。”

  “朕倒是低估爱妃了。”顾仲辕坐直身体,正视跪在地上的女人,那眉目上的疏冷,倒是像极了雨若。

  “等皇上扯断昀儿的羽翼后,臣妾请皇上念在臣妾平衡后宫势力的份上,放过臣妾和昀儿的命,臣妾保证他不会成为逸王的绊脚石。”

  “逸王?爱妃又是怎么知道的?”

  “皇上对楚淑妃刻骨铭心,怎么可能对逸王视若无睹,皇上越是宠着太和昀儿,臣妾就越觉得不可思议。”

  顾仲辕一听,倒是挺赞赏陆烟蕤的聪明:“皇后可没有爱妃的这种想法。”

  “那是因为皇后姐姐觉得自己谋害楚淑妃的手段已经瞒天过海了。”

  陆烟蕤的身上俨然有几分傲气,她说的越多,越契合顾仲辕的盘算,顾仲辕便不能无视:“要是朕不答应呢?”

  “那臣妾只能请求师伯相救了。”

  “师伯?”顾仲辕还真想不到陆烟蕤的背景这么复杂,“爱妃的师伯是谁?”

  “白云弄宓茹。”

  顾仲辕挥手就打碎银耳莲汤:“你敢威胁朕?”

  “臣妾不敢,臣妾之所以来皇宫只是为了帮助皇上平衡势力,等待命定之人出现,让逸王浴火重生,成就一代帝王之业,既然命定之人已经出现,之后的事情与臣妾就再也没有关系,臣妾只想保住自己和昀儿的性命,万望皇上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