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族 第七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
作者:微醺浅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紫苏自进紫龙谷来,这是第三次到紫龙塔,前两次都是匆匆而过,只留下粗略印象。紫苏绕着塔根走了一圈,紫龙塔基呈四方形,塔外南北两块空地广场呈半月牙状,合起来刚好是个整圆。整体象是古代铜钱,外圆内方。东西向对着塔墙,只看到两条与南北向一般的通贯坡底的马路。

  北广场的地上整齐地铺满了一块块篾席,有村民往席子上倒蒸熟的红薯片晾晒。正北方向有根石柱。石柱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铁钩。两根油条粗细的钢索从石柱这头系到北山密林中的那头。两根钢索呈锐三角形上下错开,看它倾斜的角度,可以想见那是用来吊索物品用的。

  当紫苏绕回南广场时,典长老引他们走下正南方向的马路。下到第二层石屋。

  “第二层石屋住着除武长老外其他的十二位长老。猎,冶,造,织等长老白天一般都在工坊中,只有晚间回来休息。正南方是我,术长老与棋长老居所,文,画,药三位长老住在东边石屋,西边石屋是猎,造,冶长老,北方是乐,织,衣长老。”典长老介绍完大致布局,引紫苏二人走进马路边第一间石屋。

  紫龙谷的石屋依坡势微扇形排开。每排被马路隔开的石屋间并无间隙。唯一可分辨户头的是厅堂,所有石屋布局一致。要进石屋首先从厅堂过,典长老家的厅堂跟李家布局一样。进门抬头就是香案与壁画。典长老家的壁画极为恢弘,三面墙壁全都绘满图案,看内容是个盛大的祭祀场面。香案正中画的仍是个女人,从她眉间的竖眼睛可以推断是大祭司。在她面前摆着个祭台,台子上放着一只刍狗。大祭司双臂伸开成一字,头仰向天,嘴巴微张,似在祷告苍天。以祭台为中心点,黑压压地跪着一圈圈的人群。虽然都是跪姿,但每个人的上半身或俯,或侧,或直立,姿态各异。除大祭司外,另有一个站立着的人,在祭台的另一面,面对大祭司,只画了个背影。执剑挥舞,似在画什么符文。严谨的构图,丰富的色彩,复杂的人物形象均都体现出该壁画画师的水平。

  “这个舞剑的人应该是典长老吧?”紫苏指着那背影问道。

  “是的,这场面下午你们就可以看到了。还是随我进屋吧。”典长老并未叫人奉茶招待,直接将紫苏二人引进后室。厅堂后面依然是甬道及两边并排的石室。与寻常村民家不同的是,石室里不再只是床榻家具。而是依墙摆满了木架,木架做成格子形,每个格子里摆着卷成筒状的竹简。

  “你注意到没?紫龙谷居然没有纸!”紫苏传意念与逻各斯。

  “前天我上茅房就发现了……好在里面有树叶!”紫苏不由地扑哧一笑。引得典长老诧异地望着紫苏。“竹简记文很好笑吗?”

  “不是的……您误会了!我……我们……”紫苏一时竟不知从何解释。

  “也正常,所有刚进紫龙谷的人都觉得没有纸和印刷术,是由于紫龙谷的封闭与落后。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向大祭司谏言要造纸。但试验过后就停止了。因为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工艺后的污水对环境影响很大。纸虽然轻薄方便,但易撕会燃。它的使用周期太短,资源浪费过大。而且会占用不少人力。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不造纸。”

  “大祭司要我们来这,是要我们读这些竹简吗?”紫苏随意地拿起一卷竹简,发现上面的文字居然是繁体字,根本看不懂!

  “每个初来紫龙谷的人都需要先留下回忆录。会写字的自己写,不会写字的,口述,我来替他们记录。以便紫龙谷了解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当代社会的缩影,相信你们的故事也一定很精彩。”

  “呃,怪不得这竹简层层叠叠这么多……”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这所有的石室,还有紫龙塔二层全部都是……”

  “这个人的故事也挺长的,这卷竹简这么重……”紫龙捧着手中的竹简,不敢随便展开,因为若真展开,估计比这十几平米的石室还要长。

  “你手上的是紫龙谷交易法典。不是个人故事录。”典长老指着一卷更厚重的竹简说:“这是婚姻法典……”

  “婚姻法典?”紫苏依稀记得铁蛋说过紫龙谷有一套极为完整系统的计划生育法。若是当天让铁蛋说的仔细明白些,或许就不会有与玉兰之间的误会。

  “所有初来紫龙谷的外来人,起初都觉得紫龙谷古老,落后。但是久而久之便会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先进的文明!通过历代外来人的讲述。我了解的外界历史,也许你们二人都未必有我清楚。”紫苏望着满墙的竹简,由衷地点头认同。

  典长老双手后背,昂首慨然:“外界人判断文明是否先进,总是以工具制造水平,人造资源是否丰饶,人类生活习惯是否贴近当代为衡量标准。却不知正是因为如此,外界人类的文明发展才会偏离自然道,而只为人类服务。所谓的科技发展都建立在满足人类越来越复杂多端的物欲需求上。为了多生产东西而多生养人力,为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又必须生产更多东西。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紫苏闻言心中一震,这番言论以前从未有人说过,但仔细想来的确如此。不由肃然,继续洗耳恭听。

  “控制人口,优化基因,尊循自然,保护资源,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久远生存之道才是真正的文明。若没有认识到这点,就算有再厉害,再便捷的工具,就算有再发达的科技,人类终将从如何精彩生活回到如何长久生存的原点。当代人类自以为是的先进文明其实才是真正的愚昧无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紫苏不由地想起这么一句话来。暗虽然跟她提过现代人类科技发展带来种种弊端,但听人类自身言及还是第一次。而且是在这么一个看似封闭的空间。怪不得紫龙谷到处是石屋,木制品极少,任何东西都是结实耐用的。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的思想精髓竟然在这里得到了如此确切精准的体现。

  “紫龙谷将控制人口摆在第一头等大事的位置。所以几千年来只延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三种技能。因为以紫龙谷的资源来看,人口必须控制在两千人以下。比如若要增加造纸与印刷,相应工人必要增加三四十人以上。这三四十人的口粮,衣,药等等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会带动其余行业也必须增加产量与人力……紫龙谷不仅没有造纸,也没有车船、瓷器,没有家禽养畜……不是不会造,不会养,而是人的生存本来就很简单,无须要与生存无关的多余事物而已。”

  “您刚刚提到说优化基因?”基因这个词是极现代化的词语,从一个身穿仿汉服,长发髯须,道人气质样的长老口中说出,给紫苏一种极不协调的虚幻感。

  “基因,是前几年一个外界文化馆长写在回忆录中的词语。紫龙谷以前称之为遗传元素。为了让后人能与外来人很好的沟通。紫龙谷的文字与语言一直与外界同步。优化基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紫龙谷虽然不断有外来人口,但外来人一旦与紫龙谷人联姻,所生的孩子有一半血缘就带着紫龙谷土著人的基因。所以凡外来人必须选一固定姓氏入姓,是为了避免近亲血缘混乱,减少与生俱来的疾病。紫龙谷婚姻法典规定,凡第一代外来人,可多生子嗣。男性在原配认可下,可一夫多妻。”典长老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紫苏与逻各斯:“所以,玉兰才会觉得即使你是他的妻子,她也有成为逻各斯第二位妻子的可能。更何况你当天否认了你们的关系。”

  “……”紫苏只能缄默无言。入乡随俗,看来典长老这还有许多需要了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