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歌 118 罪己诏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自古江南乃鱼米之乡,素有天下粮仓之说。//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如今,猛一遭此大劫,不光是江南不稳当了,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雍和帝大急,连夜召集臣工,商议如何救灾了。李鼎李嵎等也敢进了皇宫。人心惶惶中,并没有人注意,一直没当差的大爷李棣,也没留在府中,更没人知晓他的去向。

  这一商量,就整整一个通宵,连天色大白时,都没能得出定案,只是,互相拆台互相推诿的,大有人在。

  雍和帝气得脑门子青胀,偏这些吵闹,都有理有据,让他无法发火。只是,这事等不得,所以早朝上接茬吵,还是吵不出个名堂来。

  只是,不管是天子还是臣工,都是人身,虽然可以抗得瞌睡,却架不住不吃不喝以及五谷轮回。不得以,只得暂时放人回去,下午接茬来。

  李鼎等出了宫就是被下人架上马车的,回来以后还唬了家人一大跳,忙忙的上下左右服侍着,李鼎让各人都回去休息,只留着大孙李棣在身前伺候着。

  如此往复了三天,终于定下了应策的章程,只是在派去江南赈灾的人手上,大家又有了争执。一边说,该派能吏,如吏部某某,江南如今大灾,又几处的官员都殉难了,该派在这上头有经验的,把当地的架子个搭起来,没有这个架子,该怎么组织赈灾?又有一边说,确实该派能吏,但得是户部某某,这赈灾。是跟银两钱财大交道,得派个熟手。

  这一下,吵得比以前更凶了。这两边的推荐还在其次,可户部吏部的人明显在推委。吏部的人说户部经验不可缺,该是户部的,而户部的人说吏部履历不可少。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说好的,当然不会说理亲王乃先帝爷的嫡孙血脉正统,只说连皇上也亲口称理亲王仁厚,当得起这个差事。而说不好的,只挑着说理亲王毕竟年轻,也不说他平时啥都不作,只说他往日比较清贵,不沾俗务,忙忙得推荐恭亲王。

  雍和帝现在心里真像是一锅开说,不断地翻腾着。要说,这理亲王去,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现如今,那里是个险地,若理亲王去了,正好被余震所害,那么,多年的包袱就解决了。但,江南毕竟是那个废太子哥哥势力聚集的地方,当初先帝爷竟然害怕那个太子哥哥没钱花,默许他在江南培植势力收敛钱财,现在让这个侄子去,是不是冒险了?再说了,安抚民心,可民心看到的是这个理亲王亲涉险地,自己好好在这龙庭坐着,离得远着呢,还要写罪己诏,到最后,谁知道这小侄子怎么安抚的民心,又为谁安抚的民心?

  雍和帝真是头大啊,可是还真是左右为难得很。正吵吵得凶的时候,忽然老臣安国公李鼎出列,启奏道:“陛下,在老臣看来,这恭亲王殿下和理亲王殿下,俱是上佳的人选。各位同僚这样争执,一时也分不出左右。想来,陛下一时上头,也难以抉择。依老臣看来,不如先放一放,让各部先按先头的章程操办起来,等那些琐碎事操办的了,想来陛下这儿也有了决断了。”

  这话,真说到了雍和帝心里了,这样子,不但让他有了时间考虑,也有时间跟人商量了。只是,什么时候,这个李鼎这样向着自己了?难道说,他们这一批老臣,其实并不想理亲王涉险?

  雍和帝心里虽转着心思,面上却反应不慢,忙夸奖了老臣李鼎,而后,就着各部行事了。原本雍和帝打算散朝了,自己去找十三弟以及各心腹好好商量一下子,就见礼部的人忽然又跳了出来了,这礼部的人说话啰里啰唆,兜兜转转,可听到最后,就让人听明白了一个意思,万岁爷,您的罪己诏呢?

  要说,古代皇帝这点上是满身先士卒的,天下有个七病八灾的,他就要往自己身上抗,总归是他没做好,上天才下了惩罚,所以,要公开检讨,这个,就是罪己诏。当然,除了这些厉害的灾难,什么天狗吃日啦,血月啦,这叫做天有不祥异兆,是上天对他这个天子的警示,他也得检讨。

  雍和帝歪了歪嘴,心里咒骂了一声,才想着这摊子事情,这事情就跳出来了,还真一点都不让自己喘息啊。

  只是臣子已经提出了,而且这个自我检讨,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早晚要做的,就算雍和帝现在心里憋屈的要死,还是连连点头,还要违心地夸奖那个礼部臣子。不过,心里却死死的记住了,老小子,等着瞧!

  雍和帝这一点头,满堂朝臣就又马/屁如山,一连声地说圣上英明,圣上仁厚,圣上为了天下安泰,不惜自我检讨,等等等等。不过,这些马/屁,还是让雍和帝心里舒服了点儿,哎,朕的委屈,是为天下百姓,值了!

  这边雍和帝少有的晕乎了一下,就又有人不识相地跳了出来。雍和帝一看,气乐了,这回,改成是九卿的人了,好,好,朕的臣子中,还真有不少事儿妈呢!

  此人的启奏,就有点儿意思了。说是,天上发怒,降下了大灾,还是在鼎要紧的粮仓之地,既然万岁爷要下罪己诏,那就要好好思忖思忖了,到底,哪里有什么不对。或者说,陛下自登基来,在哪里有什么疏忽了

  这话一出,让雍和帝想得更多了,陈年的往事,嗖的就涌现在了雍和帝的脑中,那件事,连十三王爷也不知道,当年成事的那几个,都被雍和帝慢慢收拾掉了,那么,这个人是什么意思?是知道,还是不知道?雍和帝是累昏头了,多年前的往事,就算这臣子知道,也不会在眼前这样的情况下提及的。

  雍和帝眯着眼睛,眼神如同一把锐剑,直刺那个臣子,像是要把那人身上瞪出个窟窿来,又或者是想把这人看穿,让他明白,这人到底是知不知道。

  雍和帝这样盯着人看,那人不明所以,只觉得皇帝的眼神像把利刀子,看得他心惊胆战,背上冷汗直流,只后悔怎么会偷听到别人的说话,自以为得计,想要拍拍万岁爷龙/屁,弄了这一出,来出这个风头。

  却不想,雍和帝的这一举动,让李鼎看在眼里,顿时,意味深长起来。

  那个人虽然顶不住雍和帝的刀子眼神,可既然已经出来了,不说完回班,那就更糟,所以磕磕巴巴的,总算把事情给说完了。原来,他的意思是,陛下自登基来,一直忙于朝政,勤政爱民,也就没挤出时间,亲自去泰山祭天。是不是,就这个上头疏忽了?

  雍和帝听了这话,不自觉地呼了口气,整个人都柔和下来,还对这那个臣子笑了笑,又让那人从惊吓变成了惊喜。

  看着万岁爷温和起来,这钦天监的人也跳了出来,说是,请陛下三思,亲自去泰山祭天,而后在泰山上宣读罪己诏,告诏天下,再当场焚烧了,以告上苍,那是最为稳妥的了。

  接着又有几个人附和着。看着皇帝意动的样子,朝堂上附和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又要一直赞同了。

  李鼎仔细看着雍和帝的样子,知道,这些事情,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