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家有小农妇 第十一章 买地(一)
作者:海晃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正月十五过后,新年才算真正结束。正月二十日李小剑便要起身前往济南府考试。于是整个新年里,李小如便和林陌一起准备李小剑外出需要用的东西。

  李小剑走的前一天,林陌便和李大萧一起到小剑屋里。李大萧只说些注意身体之类的话。林陌把一个包袱交给李小剑:“这里面有三十多两,还有两套新衣。你哥哥还放了些药物进去。”林陌和李大萧一样不会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把一些事情略微交代了一下,便离开了。

  第二日,在晨曦中,李小剑便离开了,走上了远行之路。林陌和李大萧、李小如站在村口,看着载着李小剑的驴车越行越远。林陌看到李小如的眼里闪着泪光,连李大萧的眼眶都红了,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古人的远行不像现代人那样轻松,几个小时就到了,即使跨越太平洋也不过数十个小时。李小剑这一走没有几个月是回不来的,路途的漫长不说,路上还极其凶险。林陌在心里为李小剑默默祈祷,不求功名傍身,只求平平安安。

  李小剑走了七八天了,可是家里还是被一种莫名的低气压环绕,大家心里都为李小剑担心。可是生活还得继续,李大萧又开始忙起了田里的事情,林陌又开始去宋大娘家学习手艺了,李小如虽然也会去宋家,但是去的不会像林陌那样频繁。

  二月十二日是王细柳的生日,因为今年是王细柳的及笄之年,所以李大萧、李小如都送了礼物。林陌并没有什么过生日的心思,这生日本来就不属于林陌,再说自从上了大学,林陌几乎都不过生日了。可是看李大萧和李小如的乐活样儿,林陌也就没有阻止了。

  中午,林陌炒了拿手好菜,和李大萧、李小如三人边吃边聊。林陌煨了一壶酒,把酒壶递给李大萧:“相公,你说现在小剑到哪儿啦?”“如果没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快到济南府了吧。”李小如夹了一口菜,接过话:“这回哥哥肯定能蟾宫折桂。”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林陌和李小如都站了起来,李小如抢先跑了出去,还回过头:“嫂子,我去吧。”不一会儿便传来了小如欣喜的声音:“大哥,大嫂,是涛子哥哥来了。”

  只见邓涛手里提着一袋肉,大步走了进来:“萧哥,嫂子,我来了。”李大萧和林陌都站了起来,林陌接过邓涛递过来的肉:“你别每次来都带东西,怪不好意思的。”邓涛摸了摸头,憨厚地笑笑:“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带东西回家有什么不对吗?还是嫂子不把我当自己人?”李大萧忙拉邓涛入座:“你今儿来是由什么是吗?”李小如也跟着坐了下去,林陌便拿肉去厨房放好。出来后便听见邓涛讲:“萧哥,我家不是有五亩地吗?我进城里卖猪肉后,便把地留给了我岳父。他只有一儿一女,女儿跟了我,苦命地去了。儿子空有一身力气,脑袋瓜却不甚灵活。你们结婚的时候,因为他病了,所以我就没来参加你们的婚礼了,如今他年纪也大了,我那小舅子痴痴傻傻,所以我想把他接到镇里和我一起住。那几亩地就留给你们吧。”“这不行,即使是亲兄弟我们也不好占你的便宜。”李大萧坚决反对。林陌也附和道:“断然没有这个道理。”

  李大萧说:“说实话,这几天我和你嫂子还商量着要多买几亩地,毕竟我们家几口人却只有一亩地。我们还是要有地傍身的才好啊!”虽然邓家的地不错,但是李大萧并没有接受,只提出了一个法子,就是按照租种村中富户的地的价格付给邓涛田租,大概是四成左右。林陌也觉得李大萧说得很有道理。邓涛却不同意,最后在两人的商量下,将租金降到了年收入的三成。

  虽说这样李大萧就有五亩田可供耕种了,但是林陌和李大萧买地的心愿却没有因此减弱。很快李大萧就联系了村里一个要卖地的人刘大叔。刘大叔家里没有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嫁到了邻村,还有一个嫁到了邻县。刚巧邻县的女儿怀孕了,可是女儿的公公婆婆已逝。而且如今刘大叔和刘大婶都上了年纪,也干不了什么农活了,便和女儿合计了一下,卖了家里的田地,搬过去跟女儿一起住。本来刘大叔在村里住惯了,也不乐意搬走,可是刘大婶却想去陪女儿,所以只好离开了。

  刘大叔家的田正好就靠近李家的田地旁,虽说不是上好的水田,但是也不差,林陌估计一亩十两左右。刘大叔有四亩地,李大萧和林陌只想买一两亩,可是刘大叔是打算一次卖完所有的地,不希望几亩地还要找两个买家。李大萧刚想说好好想想,林陌就答应都买下了。看着李大萧略微为难的眼神,林陌说:“刘大叔,这四亩地我们打算都买只不过不知道价格如何?”刘大叔思索了一下:“干脆的说,我也不饶弯子,一口价十两银子。这价格可是很公道了,何况这地还就在你们家地的旁边,耕种起来也很方便。你们买真是最合适的了。”林陌看了看李大萧,不说话。李大萧只好说:“大叔,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到底买还是不买,明日一定给你一个回音。”刘大叔点了点头:“那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吧,过了明日我可就另找买家了。”

  两人走在田垄上,李大萧一言不发,林陌拉了拉李大萧的袖子:“相公,你莫不是生气了吧?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李大萧无奈地笑了笑:“哪来的那么多的气?我只是在想哪里能凑出40两来。我没怪你,这地我们能买下来,还真是不错。”“我的嫁妆里有20两,家里有10两,还缺10两,要不向我娘家借?”“万万不可”李大萧断然拒绝。林陌看他那不悦的神色也就不说什么了。

  第二日林陌起来的时候,李大萧已经起来了,听到林陌起身的动静转过头对林陌说:“我今儿去镇里找涛子借20两银子,年底连租金一块给他。”林陌心想原来他心里早有主意了,问:“那你早饭吃了吗?”“还没,我带了几个馒头打算在路上吃。中午你和小如不用等我了。”

  早上林陌做完早饭,见李小如还没起来,就一个人带着吃食去找宋大娘了。如今林陌的技艺越发精进了。纺织做衣都不错了,只是刺绣却仍没有太大的进步。林陌经常是看着宋大娘刺出来活灵活现的绣品称羡不已。宋大娘总是劝林陌不要着急,说这样的手艺即使聪明人也要三年五载才能上手呢。不过打络子林陌倒是学得很快,还会好几种花样。

  林陌到宋大娘家的时候,宋大娘已经起来了,正在喂鸡,林陌捧着吃食进去:“宋大娘,我带了些吃食过来,你尝尝,看看我的手艺最近有没有进步?”宋大娘看见林陌进来说:“难怪你最近没来学,原来去研究厨艺去了,那我肯定得尝尝。”两人便搬凳子到院子里,坐下。宋大娘吃起了林陌做的早点,林陌打起了络子,边打边说:“大娘,我现在打了四五十个络子了,打算哪天去镇里卖。你有什么东西要卖的吗?”宋大娘抬头:“这里手工业不发达,都是农业,这边的人不像南边的人爱汗巾啊、络子啊,不好卖啊。不过刺绣哪里都有人要,当初为了供希和上京赶考,我卖掉了几幅我做了很久的刺绣,竟凑足了一百两银子。”林陌惊呼:“刺绣竟如此值钱,不过这上京赶考花费也的确多。宋大哥有什么消息吗?”宋大娘回答:“只有去年来了封信报平安。今年到没有。”林陌真后悔提起宋希和,又引出了宋大娘的伤感,忙转移话题。林陌大学的时候曾经去过苏州、南京、镇江一带玩,便和宋大娘聊起了江苏的名胜,把宋大娘的思子之情冲淡了。只是聊了许久,宋大娘惊奇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江苏的事情呢?”林陌整了整头发,说:“这些都是我家小叔讲的,大都是他从书上看的,他就是爱看这些闲书。我啊,和小如都爱听他讲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