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御医 第七十七章 红袖添香
作者:镜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心如海底针,饶是你思路再清晰,道理再深邃,遇上一个十一二岁执拗的孩子,那也是说不通的,今儿跟我弟弟去外婆家吃饭就碰上这么一个,我不由感慨呀,我原本自恃是个好姐姐……所以说,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性格是最强大的武器啊

  这两日收藏减退,可能是有人觉得女主在惩治贪官,救灾治病上表现不尽如人意,于是稍微解释一下,我准备将女主定格成一个活人无数,心襟开阔,不分国界民族,无论是谁尽最大能力救活的人,可以说接近圣母,可是又实实在在是凡人的人,她绝不会是智计百出,决胜于千里之外。大医精且诚,若是不诚,那么所掌握知识必是害人之利器,况且如果把心思都放在旁处,也没时间研究医术,不可能成为大医,我想给大家呈现一个这样的大医,而非政客,朝政军国大事,自然男主男配们去掺和,我在本文中塑造了两个腹黑角色,但我功底有限,不奢望多么经典成功,只勉励一试罢了。不为名医,即为名相,能两者都算上的,我往回数也没见着半个。当然我本人不是这样滴性格,不然早拿全额奖学金出国了,我的性格,更偏进于毓淳公主一点,所以我会给这位公主安排一段很凄美的爱情滴,大家拭目以待吧,晚安!

  ----------------------------------------------------------------------------

  噗!灯烛爆出一个明亮的烛花,便是愈燃愈暗,到最后只剩下一线火苗垂死挣扎一般。

  一方红色衣角拂过朱漆门槛,软绸弓鞋轻挪,烛光投在鞋面上,波光粼粼,连那一尾红鱼都似扑打着鱼鳍,摇头摆尾游动了。

  火红石榴裙随步履漾动,精细缝制点缀米珠的裙褶一折覆过一折,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柳腰欲折,红纱袖下一双柔荑更加皎如细瓷,一手轻轻揭过松月清风刺绣薄绢罩,一手执起银烛台边的蜡扦,剔去燃尽的烛芯,重又罩上灯罩。

  从腰间莲花鱼戏荷包里拣出一片沉水香,掷入博山炉中,整串动作和谐流畅,悦人双目。

  摇光!斜倚在矮足罗汉床上的俊美男子只觉额上一片细汗,如触电般挺直上身,视线在女子一凝,很快又泄了下去,一双丹凤双目中似蒙上一重雪绫纱,又似泼上淡淡牛乳,迷糊着失却焦点。

  红衣女子缓步挪过来,素手覆上男子额头,一点樱唇轻启,语声婉转动人:“瞧,出了这一头的汗!总该多燃一只灯才对!”

  男子任由她柔抚自己头顶松绾的发,吃吃道:“阿姝……”

  窈姝将他拉入怀中,语调出奇的温柔,像是安抚一个尚未足月的婴孩:“栩哥哥,河南督察贪污案,你会去么……”

  萧栩抬起双臂,束紧美人纤腰,疲倦的阖上惊艳绝伦的双目:“不会,皇上已钦点成国公……”一晌又添了句:“却也只怕未必如愿。”

  窈姝一诧,问:“哦?莫非成国公敢抗旨不成?”成国公是开国宿将宁春之后,年逾八旬,在朝中德高望重,近些年虽避身朝外,却仍保留耿耿忠心的本色。

  萧栩语声沉重如一声叹息:“他只怕也看出来,办的重了,河南一境上下官员只怕均受牵累,不说这些人为官数十载,旧识同僚遍布京城各部司,许多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即便百姓,也如何经得起这样的大折腾,反之若办的轻了,雷声大雨点小,不仅这一趟徒劳无功事小,折损他累积数十年的威信,被责成办事不利就得不偿失了。其实府道上下沆瀣一气,并非罕见,只是这些人时运不济,事态恶化一发而不可收拾,百姓力量虽弱,可牵连面一广,除了隋炀帝那般的暴君,任谁都不能等闲视之。如今情形,已为困局,进退维谷。成国公早已上折祈准回乡养老,由长子袭爵,如今又怎会去接这烫手的山芋。至于那名小小主事,最后只怕落得个晁错的下场。”

  窈姝微微颔首,又道:“这事分寸的确需要把握得极巧妙,只不知成国公如何能从这乱局中全身而退?”

  萧栩道:“又有何难,他患有陈年旧疴,推病固辞也是可能的。”窈姝眉梢露出一丝轻蔑,又道:“那皇上该头疼了……”

  萧栩笑了一声,一张脸却依旧如封冻千载的冰川:“你我认识皇上也非一日,他是个极有城府之人,既做这般安排,想必已有八九分把握能搬动这枚老将出山,更何况……”

  他说着睁开了双目,宛如黑珠般两颗眼珠中央闪烁夺目一点寒光,却是话锋一转:“阿姝,我最近总是很没精神,有时一觉醒来,恍惚觉得已经不在这世上了一般。有时候又会想我一觉睡去,还会否醒来?”

  窈姝娇俏的脸上闪烁一重光辉,直若黄昏天际一缕霞光照在那碧青万丈之上,柔柔劝道:“栩哥哥,你太闲了,该去找些事情做……太后千秋已过,我也要离京折返云南,你同我一起去散散心吧。那美丽可爱的山水定能治愈你这种怪病。”

  窗外月光铺陈,穿透竹间碎隙,如乱琼,如碎玉,透过竹影去看,那弯明月也似于蓝天鹅绒面上摇坠起来。

  这千竿翠竹隐映着半间门脸,雕楞窗,飞斗檐,古色古香,正是谢宅后院书房。室内灯火通明,谢泽涵与父亲正坐着闲谈。

  乃父谢谦年逾五旬,精神矍铄,端坐于板壁前太师椅上,稳若空谷之老松,胡须修剪的极为整齐,身上一件半旧绛色家居袍,头簪一只犀角簪。

  谢泽涵在父亲面前,已收敛平日锋芒,低眉顺眼坐在左手椅子上,浅青色袍子被灯光调和的有些发黑。

  “你受圣命前往河南,为父不得不提点一句,此事看上去只是桩贪腐案,内中却含着极深的牵扯,办不好便会引火烧身,你要知道‘量力而为’四字之中蕴含的道理。你如今经验尚嫌不足,人脉也很局限,只凭一腔孤勇,是难以成事的。”谢谦边说边凝视着儿子。

  谢泽涵神情却很是从容:“父亲所说,孩儿都曾想过,可是,吾辈苦读诗书,不就是为经世济民?如今河南全境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孩儿如何能心安理得置身事外?

  《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孩儿如今在部司按部就班,实难有所作为。

  《尚书》中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埋头书卷,却深感书多人惑,如今能有此良机出去历练,深感幸甚。”

  谢谦捋须一叹,道:“你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只是此去前程多艰,你须要格外小心,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虽圣人亦难以避免,圣人却是知机,随便而通。”

  谢泽涵点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定然谋定而动,不任一时意气,灾祸也将消弭于无形。”说完又叹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不应忘却以修身为本,可如今面圣方知,陛下处事轻狂草率,偏听偏信,实非大周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