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重生 明朝货币
作者:公子秦淮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另外:1石米=1两白银(在当时白银也称作白金)

  1文钱=人民币0.2元

  明朝时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大数额交易用银,小数额交易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也发行一种纸币叫做大明宝钞。具统计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为了避讳皇帝朱元璋的元字,明代所有钱币都叫做通宝,而不叫元宝。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大米0.0028两银子一斤,菜籽油0.05两银子一斤,猪肉0.02两银子一斤,牛肉0.015两银子一斤,羊肉0.015两银子一斤,白糖0.04两银子一斤,煤0.001两银子一斤。明朝的“两”也是36克,“斤”则跟现在的市斤差不多。

  一张百元钞能从万历十八年的北京市面上购买140斤大米,或者七八斤菜籽油,或者20斤猪肉,或者25斤牛羊肉,或者10斤白糖,或者400斤煤。很明显,大米、肉、煤比现在便宜,别的都比现在贵。猪肉都比牛羊肉贵。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榨油技术落后,植物油的成本很高,价格很贵,老百姓习惯用肥肉里面的动物油代替菜籽油,所以越肥的肉越受欢迎,越肥的肉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