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万万岁 光芒——BY 千龄雪
作者:玄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光芒

  Don’tyouknowthatyouarethebest(你不知道,你是最美的)。

  ——题记

  很久没有来起点了,也不知玄大还记不记得我,呵呵。

  我当初看的第一篇玄大的文是《武林萌主》,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直追下去,最后就只草草看了下结局;第二篇就是玄大久负盛名的《皇家幼儿园》,这篇就是从头追到尾,还买了实体书回家珍藏;后来又去看了《天外非仙》,发了第一篇给玄大的长评。现在又看到了《公主万万岁》,心里不是不惊喜的。

  同为历史类小说,《皇家》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童话,没有过多的权利纷争,只有美丽聪慧的公主、可爱又性格各异的正太萝莉、温馨而细腻的真情和最美好的大团圆结局。而再看《公主》时,我才惊觉,你成长了。

  同为公主,一个是货真价实、尊贵优雅;一个是被逼假戏真做、从头开始。一个是在王朝的鼎盛时期,不会面临内忧外患;一个是在末期乱世,勉励自保的同时还要辅佐弟弟登上皇位、全国奔走寻求世家支持。一个只需面对一群可爱的小孩子,另一个却要同一大帮不怀好意落井下石的人周旋。一个可以逐渐与喜欢的人心意相通,一个却被当成了别人的替身。可以说,《公主》中的秦思思,远比萧紫依来得郁闷。正因为如此,玄色敢挑战这么困难的题材,本身便需要一种极大的勇气。

  但你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反而让我们看到了更加自信、光芒更加耀眼的你。

  或许是我的错觉,在《皇家》中,玄色似乎对政治戏非常苦手,所以《皇家》在没有揭开南宫笙是否是李隆基儿子、叶寻神秘的武功来源及以后回大漠的去向等问题时就收了尾。而且,也不大敢轻易尝试让紫依走天下。不过也是,紫依贵为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公主,似乎在文中并没有出皇城一步,要真出了,也就是狩个猎什么的,范围不免显得局限。《公主》在阅读时,函谷关、古都洛阳、京杭大运河、杭州随着主角的足迹,历史风貌被玄色很好地勾勒出来。如“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馀里,开路於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而在长乐女皇时期,又改称回了函谷关。”等,如同情景再现,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让人不由拍手叫好。至于政治戏方面,如今也才12W字左右,剧情还没完全铺设开来,就现在看,个大世家的不同态度、宫中的虎视眈眈及玄色暗中埋下的伏笔,也可见前景大好。

  如果真的要说,《皇家》与其称为“历史类”,倒不如说是“宫廷生活类”。但一路走来,玄色用《公主》,便可以自信地说:它是一本历史小说。

  同样让我很高兴的是,《公主》不仅在架构、剧情和人物上下了大工夫,而且保留了《皇家》的优点。随处可见的哲言智语、生活道理,各种不显突兀的历史常识,生动有趣的现代创造及传统的吟诗作画对对联,都让读者充满了新鲜感,随时等待着接受玄色不经意间抛下的惊喜。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人物。《公主》里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各有特点、生动鲜明,我便谈谈我对他们的感想吧。

  我对女主角秦思思的印象就是:懒散而富有洞察力。用玄色的话来说,“她是懒,但并不是懒得动脑筋。因为她懒,所以才必须在做一些愚蠢或者无谓的动作前,用她的脑袋来考虑下是否值得去浪费卡路里。”正是因为懒,所以更多时候她只会静静地观望,也没有过多地去想过如何主宰今后局势的发展,她只是听从谈沧羽的指挥,并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确定了方向,便不会再想第二条路。而这种性格往往会形成人群中的倾听者,即使是最安静的,却能最了解大家、最清楚局势,因此她有令人讶异的洞察力,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典例就是在谈沧羽和萧润在下跳棋时,她敏感地察觉到两人政治思想的理想化。有句话说得好,“政治,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起的”。成功的政治家,往往都是睥睨、翻云覆雨、杀人不见血的狠角色,而仁义的政治理念,适合治世,不适合应用于乱世。当然,不排除思思有着更长远的现代眼光,但这一点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思思与其说像紫依,倒不如说像独孤皇后。但是她并不怯懦,在发现未来计划可操作性不强,或影响到她自己的话,她就会果断出击。比如说,夏侯小和尚对她心事的点破,她就会暗暗记下来,并巧妙地奉还。个人认为,女主角的性格塑造得很好。

  而至于男主角谈沧羽,我对他的印象就没有女主角来得那么深刻,可能是更多时候他只在分析局势,而进行角色扮演的思思反而在演出中大放异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形象塑造。我认为,他是一个还只会为他人牺牲的理想政治家。诚然,他足够厉害,在京城一趟浑水里仍能风生水起,但也说过了,他的政治觉悟还不够。我一直认为,想在乱世闯出一番事业,先要学会自保,自保后就是要学会掠夺。即使是帮助萧润重夺皇位,也带有被逼无奈的色彩。虽然这是帝师的责任,但我个人却怀疑,挚爱之人雅公主的死亡才是他受的更大刺激。将雅公主的遗愿独自揽在身上——却牺牲了他自己原本拥有的一切。觉悟未够和不得不为,这两点交织出谈沧羽个人独有的挣扎性格。在试图斩断萧润对思思暧昧不清的情愫时,反被萧润点破,他不过是个胆小鬼而已。不相信自己能完全走出痛失挚爱的阴影,不相信思思真的喜欢他,不相信两人间真的有未来——所以,思思的情路坎坷都是你的错啊(严肃)!

  但我还是觉得,比起雅公主,思思更适合谈沧羽。文中也有写到,即使他稳重淡定、运筹帷幄,但时不时泄露的腹黑和无赖特性根本骗不了人啊口胡!而那隐藏的不轻易示人的恶劣性格,并不是能对雅公主毫无顾虑地展露的。说到底,雅公主也不过是个端庄守礼的普通古代公主。谈沧羽希望她更加活泼、更加勇敢地冲出牢笼,这是他的期待,她却因责任的束缚,只能默默地枯萎在宫廷里。而能对他这种性格做出反应甚至反击的思思,或许才是他一直在等待的人吧?并不是只有思思等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他与她的相遇,本就是彼此的奇迹。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那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担忧吧。

  首先是男女主的感情。比起《皇家》快到结局归宿才尘埃落定,《公主》却是早早地定下了男主。很多人害怕太早定男主角,就是因为担心感情历程没有阶段性的变化。之前两人尚未确定关系时还好,一旦关系确定,就很容易走入死胡同。就如今《公主》的进展来看,谈同学芳心早沦陷了,就是差个双方认清自己的感情,估计也不会很久了吧?在这之后的情路,趋势差不多就平稳了,但没有起伏读者看起来还是会郁闷的,这时候就需要不断有催化剂来激化矛盾、感情升温,男二号女二号什么的来得更猛烈些吧!呵呵,还是希望到时候玄色不要让咱那么快失去兴趣哟~

  其次,就是剧情的发展问题。我不知道玄色估计大约几万字的时候完结,但这才12W字左右,夏侯家、独孤家、叶家、李家好像都与主角们建立良好关系了,就剩个苏家,之后再上演个逼退幽妃重夺皇位就没啥大事了?个人觉得《公主》不适合写中篇,架构很大,那么快完结有虎头蛇尾之嫌,玄色加油好好把握,让剧情更波澜起伏、应接不暇,字数方面,个人认为至少要跟《皇家》有一比吧?

  最后的最后,还想对玄色说:

  “对读者而言,看着作者一步步成长,是幸运,也是幸福。虽然我未能全程参与,但我仍看见了你努力到现在的坚持,你如今的光芒。作家如夜空中的星星般繁多,但我在数以亿计的星星中发现了你,你穿越了无数光年,直达到我眼底。”

  希望你光芒永驻。

  发表人:千龄雪(初级VIP)发表时间:2010-8-3114: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