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一瓢饮 第六十七章 周家祖孙
作者:青草戒指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小小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老一少两人正坐在床边束腰圆凳上,关切地望着自己。

  说话的是那个少年。只见少年略带稚气的圆脸呈健康的小麦色,饱满的额头上全是汗,浓淡相宜的眉毛下一双黑亮的眼睛,整个人看起来干净纯粹、神采飞扬。

  个头有一米七左右,穿了一身土灰色葛布短褐,袖子高高挽起,露出晒成黑红色的胳膊,足下蹬了一双蒲鞋,鞋上沾了一些泥土和草叶。

  周远卓见小小在打量自己,清澈明亮的眼睛顿时露出一丝羞涩。他“嘿嘿”一笑,抬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吱吱唔唔地说道:“是爷爷让我来看看。”

  他偷偷看了小小一眼,匆忙留下一句:“我去告诉爷爷!”接着起身跑了出去。

  那头发花白的老妪状似无奈地摇了摇头,嗔道:“瞧瞧,毛手毛脚的,一点都不稳重。”老人转头看看小小,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温暖和蔼的笑容,亲切又自然。

  她见小小不错眼地看着自己,便轻轻拍了拍小小的手,小心地问道:“姑娘可觉得有何不适?”

  小小摇摇头,微微一笑道:“谢谢奶奶,我还好。”

  她转头打量着自己所在的房间。房间不大,房内布置极是简朴,不过一张八仙桌,两张交椅,外加自己所睡的床,床脚处放着几只漆柜。

  身旁的老人头上带着墨绿色镶黑边抹额,一根竹簪将白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身上着青色棉布交领襦裙,腰间一条淡青色汗巾子,显得极是干净利落,丝毫不见衰态。

  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人家,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被救了?还是,又穿`越了?

  小小拿不准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不好贸然开口相问。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帘被掀起,一个白发老者走了进来,先前的少年紧跟其后。

  周方在老伴让出来的圆凳上坐下来,细细为小小诊过脉后,转头对老伴儿说道:“你去,将家里那只老母鸡杀了,给这丫头补补身子,远儿去给你奶奶帮忙。”

  等祖孙两人出去之后,周方捋了捋胡须道:“丫头,老朽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他看了看小小诧异不解的眼神,忙“哦”了一声解释道:“你现在伤势已然痊愈。不瞒你说,老夫之前在鹰鸣山见到你时,曾为你诊过脉。”

  小小点点头,示意老人继续说。

  周方接着说道:“那时你脉像散乱,弱而不稳,分明是绝脉。老夫虽医术不精,可这么多年,从未出过大的差错。”他老脸微红,期期艾艾地说道:“丫头能不能,看在我老人家年纪一大把的份儿上,为我老人家解解惑?”

  小小看着老人可爱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可以感受得到:老人这样说绝无恶意,纯属好奇与对医术的痴迷。

  仅从老人不计得失、将垂死的自己救回家悉心照料来看,他必定是一位医德高尚、心地良善之人。但是灵魅一事太过离奇,民间传说亦神乎其神,她该对老人实话实说吗?

  周方看到小小犹豫的表情,呵呵一笑大方说道:“是老夫贪心了,丫头只当老夫不曾问过便是。”

  “爷爷,我不是这个意思。”小小咬咬嘴唇,低声说道:“爷爷听说过灵魅吗?”

  “你是说?”周方瞪大了眼睛,看着小小,见她微微点头,连忙起身跑到门口,掀起门帘往外看看,又到窗前看了一眼,回到小小身边低声说道:“姑娘,老夫相信你没有说谎,但这件事事关重大,言止于此,切切不可对他人提及。”

  周方点点头,长长喟叹一声道:“如此,老夫心愿已足。”接着又问道:“不知姑娘家在何处?家中有何人?”

  “我家?”想到上官灏越,小小心里满是伤感。他现在已经有了蝶舞,而且,自己的落崖,一定是蝶舞做得手脚。她与上官灏越之间,还能像过去一样吗?

  “我娘亲眼见我坠崖,一定急坏了。”小小黯然回道:“可是,我也不知道,我家在什么地方,只知道距离祖什山庄不远。”

  “祖什山?”周方奇道:“这老夫倒是知道,只是需绕过鹰鸣山,距离这里足有二三百里路程。”

  他见小小面露难色,遂呵呵一笑道:“不管姑娘家在哪,只当这里便是你自己的家,且安心住着,总会有办法的。只是你要想办法给家中递个消息,免得你娘为你担心。”

  小小点头称是。她知道小灰灰一定会找到她,到时候只要唤来白凤,她就可以回家了。

  夜间,周方与周远卓去了药铺,小小便与周奶奶歇在了正房。

  周奶奶见小小并无睡意,轻声问道:“不知姑娘是哪里人氏?怎会到了鹰鸣山?”

  小小想到周方曾再三嘱咐自己不可再对他人提及灵魅之事,故思忖半晌才轻声说道:“我家在祖什山附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若非得遇恩人相救,我怕是已经……”

  周奶奶很是嗟叹了一番又问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叫林靖瑶,奶奶叫我静瑶或是瑶儿都可以的。”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十几年后,再一次提及自己曾经的姓名,小小有种恍如回到前世的感觉。

  周奶奶好奇地问道:“可是哪三个字?”

  小小十分为难,她会写的文字与这个世界截然不同,该怎么解释这种奇怪的文字呢?无奈之下,小小红着脸,声若蚊蝇般说道:“我也不知道,我……不识字的。”

  周奶奶并未怀疑小小的话。当初她见小小身上那件衣衫虽然破旧,用料却极讲究,且生得细皮嫩肉,一看就是娇生惯养的大家小姐。

  像小小这种相貌如此出色,却不识字的姑娘,定是家中不受`宠的妾室之女,许是碍了某些人的眼,阻了某些人的路,才会被人所害。

  她握着小小的手,唏嘘不已,直叹道:“多可人的好孩子!究竟得有多狠毒的心肠,才能下得去这样的狠手!好孩子别怕,到了这里,就跟自己家里一样,千万不要拘着自己,知道吗?”

  小小心里感动不已,她点点头,轻声说道:“谢谢奶奶!”

  小小伤势痊愈,自然在床上躺不住,便自告奋勇地帮主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跟在周远卓身边为他打下手,翻翻药材、为药田拔草浇水、帮周奶奶洗碗扫地。

  平日里见着小小就吱吱唔唔、面红耳赤的周远卓在讲起各种药材的药性药理时滔滔不绝,并非常热心地教给小小识别一些最基本的草药:比如甘草、黄连、连翘等等。

  只是,小小除了黄连不会认错,其余的总会混淆,将周远卓急得直跳脚。

  周远卓也给小小讲一些外面的传闻,见小小满眼好奇向往的样子,周远卓在经得奶奶同意后,许诺带小小去城里逛集市。

  明水城大集市这天天还没亮,周远卓已经背着一只背篓,站在院子里等着小小。小小艰难地睁开眼,哈欠连天地穿好衣衫,眯缝着眼出了门。

  集市在城南,从药铺步行要一个半时辰。等两人赶到的时候,集市上已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周远卓小心地牵着小小的手,唯恐将她挤丢了,拉着她一路向东市小吃街走去。

  周远卓带着小小来到一个面摊儿上,拿出五文钱买了一碗馄饨,又去隔壁摊儿上买了两个包子。他递给小小一只包子说道:“肉馅儿的,香得很。要趁热,快吃!”等馄饨做好端上来之后,周远卓照旧将碗推到了小小面前:“尝尝,里面滴了麻油,味儿正得很。”

  小小看了周远卓一眼道:“你怎么不吃?”

  周远卓习惯性地挠挠后脑勺笑道:“我不饿,在家吃过了呢。”

  一看就知道在撒谎。小小抿嘴一笑,回头喊道:“掌柜的,再拿一只空碗。”等空碗拿来之后,小小将馄饨一分为二,推到周远卓面前说道:“这么大一碗我吃不下就可惜了,我们一起吃。”

  周远卓有些犹豫,但馄饨的香味时刻都在诱`惑着他,让他忍不住直咽口水。

  小小看在眼里,心里有些酸涩,她取过一只汤匙,硬生生塞到他手里,板着脸一言不发。周远卓才“嘿嘿”一笑,细细品尝起来。

  小小又将手里的包子掰成两半说道:“我是女孩子,胃口小,你帮我吃一些。”两人你推我让了好半天,最终还是周远卓妥协,十分不好意思地吃下了小小递给他的半个包子。

  吃过饭,周远卓对小小说道:“前面是酒楼、戏院和茶馆儿,有说书的先生呢,你要不要听?”见小小意兴阑珊,他歪头想了半天,眼睛一亮提议道:“北市有杂耍,我带你去看。”说罢,拉着小小的手,重新挤入人群,兴致勃勃地向北市跑去。

  两人如水中鱼儿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路旁捏面人儿的、卖糖花的。周远卓又给小小买了一只以她的肖像捏的面人儿,继续向北市走去。

  身后不远处一间二层茶馆上,一个手摇纸扇的华服男子斜倚着栏杆,两眼满是兴趣地盯着小小的背影,直到她拐过街角,从男子的视线中离开。

  那男子头也不回地吩咐道:“去看看。”身后接着便有人应是离开。

  一家仆模样的男子哈着腰谄媚地说道:“爷,那个是西城周家药铺的小子哩。奴才听说前几日周老头儿和那周家小子救回来一姑娘,想来就是这个了。”

  那华服男子眼睛一亮,转头看着家仆,家仆肯定地点点头。男子抬起一只手摩挲着下巴,意味深长地看着那男仆,“嘿嘿”地笑了起来。

  对于这一切,小小和周远卓却丝毫不知。周远卓分开人群,带着小小挤到围观的人群最里面,又站到小小身后,张开双臂,为她挡开不断前涌的人群。看着小小兴高采烈的样子,少年的心渐渐飞扬起来。

  正午时间,日头已经十分毒辣,两人购全了周奶奶嘱咐的菜蔬等物,高高兴兴地往回走。

  西城大多是平民百姓所居之地,深弄窄巷比较多。等两人走到一条幽静的小巷子时,突然从前面走过来四个打手模样的人,拦在了两人面前。

  周远卓本能地感觉到不对劲,拉着小小的手就往回走。刚转过身,便见一个华服男子带着三个家仆模样的人笑眯眯地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