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幻世妖颜 第十七章 大神与曙光(下)
作者:时晓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它的诞生本应是完全不可能的。要了解这一切,还得从最开始说起。

  全球首台生物电脑问世于21世纪40年代末,虽然只是简单融合了某些优势生物机能,提高了数据容量和传输速度,但也正式拉开了智能化电子时代的序幕。

  拥有初级智能的生物电脑最终成型在21世纪的最后几年,但是,这种智能仍然是机械式智能,简单来说,它的智能的实现是建立在数据库和数据语句上的,是对大量人类思维、行为数据快速分析,然后选择出的最恰当的回应,再简单点,就是,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创新。

  随着智能生物电脑的诞生,人性化的发散创造性思维成为所有人工智能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人性化指数也作为评价智能化程度的重要参数被定义下来。

  晨星集团的前身,是建于21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家生物科技研究所,由国内某著名电子集团投资创建。

  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曙光的祖父卫淮。卫淮在当时是国内生物电子学界新一辈中的翘楚,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也很有预见性,投资商看中了他的实力,为他投资成立了研究所。他明智地把主要研究目标放在了生物电脑的智能化上,带领着研究团队,在几年之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就在此时,由于研究资料被混入研究所的奸人恶意泄露,让获得资料的国外某家研究所抢先一步发表了有关智能生物电脑构建的研究论文,并迅速地进行了智能生物电脑的成型建设。

  没有察觉到泄密事件的卫淮,默默地接受了晚人一步的事实,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进行研究。

  可是投资公司失望了。对商人来说,利润是摆在第一位的,失去新一代生物电脑的专利权,让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在智能化的研究上,国内的技术暂时还无法达到世界平均水准,再进行研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没有回报的投资。于是建议研究所改变研究方向,否则他们将撤回投资。

  而此时,泄密事件暴露,将研究资料泄露的竟然是卫淮的其中一名学生。已经年迈的卫淮虽然不甘心放弃进行到一半的研究,可是面对被信任的学生背叛和资金不足无法进一步研究的双重打击,心灰意冷的准备放弃研究,可他的另几位学生代替他做出了新的选择——保留研究所的所有研究工作,以研究所为技术后盾,利用剩余不多的投资经费,成立了名为“晨星”的小科技公司,经营研究中产生的各种“衍生物”:适用于生物电脑的各类软件,并且接受特定应用系统的开发。

  最初,他们的转型并不被看好,特别是撤资的投资商们,无不为他们的固执感到惋惜。

  幸运的是,这几名科研出生的年轻人并不是只会埋头做学问,他们中也真有人拥有经商的天赋。研究所靠着经营所得的资金,和几名年轻人另拉来的入股资金,各项研究得以继续,虽然在智能生物电脑上没有取得突破,但研究过程中所得的其他产物又被作为商品卖出,在大批科技公司出现的年代,晨星靠着研究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绝佳的商业视角,稳步发展着。

  直到二十年前,现在“奇迹”的雏形,当时编号为KY-00468的生物脑核,在没有进行数据存储激活之前,便产生了微弱的生物电感应,预示了真正的智能生物电脑的诞生,老所长近半个世纪来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在奇迹第一次被检测出有生物电反应之后的半年里,整个研究所的人对所有可能影响到它的因素都进行了调查和复制,依然没能折腾出第二个“奇迹”。最终,现任所长,卫淮的儿子同时也是他得意门生的卫元,在查看培养室监控记录的时候意外发现并且不得不承认,“奇迹”的制造者就是他年仅六岁的女儿——卫曙光。

  虽然卫曙光小朋友,在六岁那年的暑假只是因为无聊所以做了那么一件事,但正是这件事,让“奇迹”诞生了。这件事说来也十分简单,可却是谁也不曾想到过并做了的,那就是把装生物脑核的大型培养皿当成垃圾桶说心事……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未激活的生物脑核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接收数据就像教导婴儿。生物脑核的瞬间接收量远大于人类大脑,所以可以接收数据传输,可一旦使用数据传输,大量的信息进入,将打破生物脑核的那种微妙的生物平衡,生物脑核也就从“生物”变为“机器”。形象点来说,就好像小婴儿发烧,烧坏了脑子,长大之后,脑子里东西是有,但是只能按指令来做事,没有自理能力了。而卫曙光小朋友那大半个月的废话,恰好在生物脑核数据接收的平衡点上,既没有破坏掉生物脑核的生理机能,也让它接收到了“成长”需要的数据,所以,它“长大”了。

  曙光怎么也想不到,她只是想学故事上说的那样,找个树洞来尽情的倾诉心事,因为找不到树洞才不得已将就了一下某个古怪的玻璃罐子,对着罐子说了大半个月废话,就这样,竟然造就了新一代智能电脑?!这样的事实,在她长大懂事之后,除了感叹一句:“这个世界玄幻了!”之外,再没有第二种想法。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还因为,之后研究所也采用过类似的办法,例如:对着培养皿朗读、放广播,甚至把整个培养装置秘密安放到员工休息室,让它“听”各种牢骚和废话,可依旧没有第二个“奇迹”出现。

  可以预见,在生物脑核的数据接收临界点被发现之前,“奇迹”是不会再次发生了的。

  “大神”是曙光对奇迹的称呼,表示了奇迹神迹般的存在,和近乎神般的强大,这个称呼随之迅速风靡晨星总部。

  也许是因为意识生物特有的“雏鸟情结”,奇迹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和所有电脑一样的完美无缺,甚至拥有超过目前所有超级电脑数百倍乃至数万倍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偏偏“意识”上对曙光有一种格外的依赖和莫名的信任,这使曙光即使没有表面上的授权,却仍然拥有奇迹自行授予的唯一最高操作权限,而这一点更让她成为晨星中仅次于奇迹的重要存在,同时也是那所谓“晨星最大后门”说法的由来。好在曙光本身就是公司高层的继承人,卫家的教育也很成功,她虽然生来性子古怪,也还不至于对自家的宝贝生物脑动坏心思。

  生物脑进化计划,是卫元在十余年的研究之后得出一个培养生物脑的计划,整个计划分为“复制奇迹”和“奇迹进化”两大块。

  “复制奇迹”的中心思想用通俗的方式来说,就是:既然傻子也能被教到听得懂人话,那些已经被“烧坏”了的生物脑,也肯定是有教育的空间的,只要能吸收到足够的信息,也是有提升智能的希望的。

  “奇迹进化”则是对奇迹主脑的一种完美化构想:天才儿童可以跳级去学习更高级的知识,那“奇迹”在已经有意识的情况下,接收更多更复杂的数据,也是有可能更快速的“长大”的。

  刻板的收集海量资料,对生物脑进行数据传输已经是被证明无效的举动,如何对生物脑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成为这项计划的重点。而全息模拟网游的出现成为了计划的突破点。作为直接接入了人类脑波的网游,全息模拟网游主脑接收到的无疑是最纯粹的人类思维信息,复杂、多变、海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理想的传输数据。于是,幻世由此而生。

  让初级生物脑化身为NPC,去体验人类无限的想象力,达到生物脑升级的目的,确实是疯狂而又富有想象力的做法,而这做法也的确让卫元看到了希望。初期,通过主脑接入游戏的初级生物脑,在担任高级NPC之后,人性化指数的提升速度是正常情况下的数倍。

  于是,晨星高层决定正式实施这项计划,并架设分流节点服务器,以便让奇迹使用最少的资源,接入更多生物脑核。

  奇迹不同于普通生物电脑,人性化指数高达97%的奇迹,可以说是新生的生命模式了,而且是它所属种类中的唯一。对其进行进化操作,是否会造成揠苗助长的反效果,不但无法预先试验,计划失败的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奇迹主脑的强大,让它在担任幻世主脑的同时分出极少量资源在幻世中担任NPC是完全可行的,但是这对高人性化的奇迹来说并没有多大作用。“复制奇迹”的计划顺利开展,分流节点服务器基本架构完成,只待最后确认,即可进行幻世的大规模升级,正式步入全智能化,但“奇迹进化”却迟迟没有任何动作。

  曙光此时完成主线任务,提前了全智能化开启的时间,即“复制奇迹”计划的提前启动,而知晓生物脑进化计划的她,在这当口灵光突现,提出了实施“奇迹进化”的方式:将奇迹带入幻世,但是是以玩家宠物的身份,正式融入到玩家的冒险历程里,这种方式比担任单纯的NPC有更高的复杂多变性,对提高奇迹的人性化指数是更有帮助的。

  不可否认,曙光的这项提议包含了她的私心在内,但在“奇迹进化”空有理论却无法无计可施的现在,总算是带来了突破。何况,最终决定计划是否可行的决策者正是卫元,宠溺女儿的他何尝不是看出了曙光的那点私心,但计划总归是利大于弊,于是曙光作为奇迹会无条件配合又能保证奇迹不会被“带坏”的唯一人选,成为这个计划中的最大获利者,成为有“大神”附身的神兽吞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