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勇往直前 第19章 西安之行(三)
作者:懂事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办完了正事的盈盈每日里就是和安逸到处闲逛,钟鼓楼、大雁塔、兵马俑、古玩街、动物园等等。只要是能想到的,能去的,都逛了个遍。当然,美食也吃了个遍。

  香辣热乎的胡辣汤,滑而不腻的葫芦头,酱香十足的肉夹馍,色黄味甘的柿子糕……盈盈开心的不行,这味道和十几年后的简直没得比。

  而陪同她的安逸则被盈盈的食量和饿的速度惊呆了。某天他试着记录了盈盈的进食单:

  早餐:胡辣汤一碗、肉夹馍一个

  午餐:葫芦头一碗葱油饼一个

  晚餐:羊肉20串、牛肉20串、馄饨一碗、瓤一牙

  别以为这样就完整了,要记得在各餐之间,盈盈还吃了些被她叫做零嘴的东西,例如:绿豆糕、玫瑰镜糕、油炸柿子饼以及油茶一碗酸梅汁若干。

  每吃一样,盈盈总会带上一点。美其名曰是拿回去孝敬马奶奶他们,可实际上大半还是进了她的肚子。可是安逸并不戳破,只是觉得好笑。还有什么比看她吃东西更有趣的事了呢?嘴巴虽小,手却很快。每次都是吃一个拿一个,生怕别人抢了去。这时候的盈盈才是原本的她吧,纯真可爱又有些调皮。安逸突然想到那张和潘总谈话的严肃面庞。却怎么也不能把二者合二为一。不是因为盈盈一直呆在他身边的缘故,他都怀疑是不是有两个不同的人存在。

  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夏蕙和徐国忠两人也赶来西安。告别了安逸一家,就搭上一辆小巴士向城外开去。车摇摇晃晃的,加上柴油味也很重。盈盈可是超级晕车晕机的类型。所以她萎靡不振的窝在了夏蕙的怀里,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她只隐隐约约的感到好似转了2次车。

  当身体停止摇晃,空气变得清冷,有凛冽的风钻进脖子的时候,盈盈睁开了眼睛。她睁开眼看到的是泥巴路、矮草墙、土砖房。屋檐上悬着一排约三指宽的冰柱子,透明晶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泥巴混着雪,一路泥泞,路上不时有土狗猛的向他们狂吠,也时不时有在门口聊天的村民和自己的爸爸聊天,寒暄中隐约可以听到,“这可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挺有福的还娶了个城市媳妇”、“城里人穿的就是不一样”的悄悄话。盈盈的听觉越来越灵敏了。

  走了大约20分钟,终于走到了一扇半旧的木门前,徐国忠边拍着门边激动地喊:“爸、妈,国忠回来了!”

  院子里先是传出几声狗叫,接着听见脚步声,最后门吱呀的开了。一个用手帕包着头发,额头上爬着深深几条皱纹的妇女,伸出了头。

  “妈,我回来了。”国忠激动地走到那妇女的身边,两只抓着肩膀的手因为激动而颤抖。

  “回来了好,回来好。老头子,咱国忠带着媳妇儿和娃回来过年了。”那妇女把门完全打开,扭头向院子里喊着。

  跟着向里面走,盈盈发觉这里和记忆中的样子基本上一样,只是看起来要新一点。门对着的地方有一块类似屏风的遮断,左手边的小篱笆里圈着只狗,右手边是块小菜地种着葱蒜。往里走有一草和土混合质地的小房子,房顶上的烟囱里正冒着烟,似乎应该是厨房。正对着的是正屋,总共三间,中堂的正中台子上摆着一张黑白照片,前面供着几小碟食品,有自家蒸的寿包、苹果和小点心。左手边的屋子里走出来一位大约60岁的穿着厚皮袄、带着雷锋帽、长胡子的老人。

  “这就是盈盈吧?!”老人笑眯眯的走到盈盈跟前,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摸摸她的脸,“这3年没见就长这么高了。”

  “怎么不叫人?”夏蕙扯扯女儿的手,“爸,这几年太忙了,这丫头身体又不是很好。这么久没来看你和妈,你们还好吗?”

  “爷爷,抱抱!”盈盈觉得,拥抱最适合这个场景。前世,等她懂事以后,爷爷早就因为胃癌去世了。

  因为这可爱的童音,和盈盈娇嫩的笑容,立刻把气氛由伤感转变为温馨,把每个人的眼泪都逼回了眼眶。

  进了里屋,盈盈就爬上了暖和的炕头,钻进了被窝里。奶奶则从五斗柜里取出一堆像豆子大小的白色颗粒装进了一个盘子里递给盈盈。哇,棋子豆!小时候每次爸爸从老家回来都会带一大包这样的小食,他说,这是奶奶特意做给盈盈吃的。他还说,这个东西做起来特别费事费火费油。

  中午的饭是夏蕙和奶奶一起做的扯面。看着一手往灶里添柴火,一手拉风箱的妈妈和旁边往大铁锅里下面的奶奶,她似乎真的回到了记忆的深处,隐约的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看着这样的场景。她记得妈妈说,当时她只有3岁,爸妈因为去北京上海等地方旅游,把她放在奶奶家。爷爷专门买了头小山羊,每天早上挤羊奶给她喝,还专门买了几只下蛋的母鸡,只为了每天早上喝的牛奶里有只窝好的荷包蛋。

  吃饭的时候,门外来了好几个小孩子,似乎是自己的姐姐妹妹和弟弟。听着自己妈叫了一遍,她才分清楚,原来是自己爸爸两个弟弟家的孩子。爸爸的二弟,也就是盈盈叫的二爸,因为前两胎都是女孩,一直想生个男孩的怀孕的二妈为了逃避计生委员躲去外村,结果还是女孩,年前还被罚了不少钱。三爸在县城的某个政府部门当小科员,生了徐家唯一的男丁。

  农村里对男丁极为重视,因为盈盈的爸妈是双职工,只能生一个。如果生两胎,当时的政策是要罚款并且双双开除。盈盈记得自己妈妈说曾经自己有个小弟弟,可惜,4个月的时候流掉了。

  因为徐国忠这个老大没有生儿子,老二家就很想生个儿子,这样以后分地分宅基地分财产就多一点。而因为生了7年都没生出个儿子,二妈就有点恨二爸,顺带着对自己公婆的态度就更差了。

  这个二妈是村上有名的泼辣的女人,几乎没人敢和她正面冲突。婚前还好,婚后就一直唆使二爸分家,先是把老屋前留给3个儿子的宅基地占了一大半,后来还用自己的差地换走了老两口的好地,最后甚至不愿意给老人家送饭。自己在家里躲着吃肉,也不愿意给自己公婆送点汤。还好两个孙女有时偷偷拿点好吃的给老人。有一次发现的这个女人开始一天到晚的在村里说,自己的公婆唆使孙女们从她家骗东西。

  两个老人不想太计较,反正自己还有胳膊有腿,还能下地做活做饭,也从没打算靠着这个二儿子家养老,再说他们也不想弄得老二两口子过不下去。

  徐国忠因为隔得远,只能每个月寄上几百块回家,老人家有什么病痛,有什么不适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不止一次的找过自己的二弟,希望他能够替着自己孝敬父母。可是,自己这个二弟耳朵软、性子绵,被自己的老婆管得定定的,家里的事一件也做不了主。为此,徐国忠和二妈家也发生过好几次冲突。

  盈盈不记得现在这家里的矛盾是不是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她隐约的记得今年过年似乎是有什么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天越来越冷了,又要下大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