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园田居 第三十五章 顾氏娘家
作者:默小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顾家的房子依旧盖着,期间村长也来过几次,摸着花白的胡须站在门口,赞叹了几声就走了。顾氏瞧见,赶紧赶了出去。

  “村长大人,真是麻烦你了,大老远还跑过来一趟。”顾氏有些不自然的笑着,塞给村长一块碎银。

  村长本来是很不乐意的,本来村子里就自己家是青砖房子,突然多了这么一家,比自己家的新,比自己家的好看,所以心里不自在了。眼瞅着房子快盖好了,村长干脆跑来转转。

  捏捏手里的银子,村长眼睛就眯起来了,没想到这顾氏挺上道,心里对于顾家盖房子这件事就不那么闹心了,“嗯,回去吧,上大梁的时候还别忘了老夫。”

  “额,哈哈,那肯定的,到时候村长可别推辞啊。”顾氏一愣,继而笑道。

  见村长冷淡的样子,顾氏有种想把银子收回来的欲、望,但看着村长明显轻快的步伐,尤其是听到他最后那几句话,顾氏心里乐了,这老东西,果然是来蹭东西来的。

  只是没想到他居然主动提出来吃饭,这算是给顾家面子了,不,是给那银子的面子了,也许,他更想的是来蹭饭吃。当然,这话也只是在顾氏心里转了一圈,没有说出来。

  村长走了后,大家说话明显的就随意多了,这家长那家短,叽里呱啦的,谁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来,明明两个男人也能成戏,咳咳,不是武戏,文戏文戏……

  在古代建房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上梁。上梁的日期和具体时辰通常由瓦匠或者主工人提前告诉房主,一般的时辰都是选择在午时。上梁时间确定后,顾氏就遍告亲友。

  这日,村民来的很早,带着礼物参加上梁,有的人拿的红布,称为“挂红”,也有人拿了些各色粮食包成的布袋,还有一些顾琴都不认识的东西,据说都是有寓意的。

  顾氏笑呵呵的迎接着来客,和顾氏交好的宋氏和牛大嫂就去厨房帮忙。

  到了中午,就听见门外传来一声大笑,“哈哈,妹子,哥来啦!”

  顾氏脸上一喜,赶紧迎了出去,对上来人,“二哥,你怎么亲自来了?”

  “怎么,妹子不欢迎?”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朗声笑道。

  顾氏闻言,赶紧道,“怎么能呢,不是说你忙呢,没想到二哥能来。”

  一旁一个穿浅蓝色布衫的中年妇女听了顾氏的话,掩嘴笑道,“你二哥一听今日是你家上大梁的日子,立马放下手头的活就来了!”

  顾氏微微一笑,冲着一旁的妇女道,“嫂子,你怎么也不劝劝我哥,这么大老远的,俩孩子咋办。”

  妇人笑了笑,安慰道,“没事儿,有他们奶奶照顾呢。就是你大哥挺忙的,也抽不出时间,你也知道,你大嫂子又怀上了,身子也不方便。”

  后边的话,明显是解释,顾氏脸色一顿,她自小就跟大哥关系不好,大哥不来很正常。扬起笑脸,顾氏把人请了进去。

  这是顾琴第一次见顾氏娘家的人,不由有些好奇跟忐忑,她还认不出谁是谁呢,好在通过刚才的谈话,她也猜出了对方是谁。

  “二舅,二舅妈。”顾琴脆生生喊了声,顾蓝也跟着喊了一句,虽然不及顾琴大方,但也说不出的可爱。

  “呦!”顾氏的二哥李京和李氏闻言,眼中一亮,“这?是那俩丫头?”

  顾氏拉着有些害羞的顾蓝,脸上浮起一丝骄傲,“是的,小的时候见过。”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啊。”李氏见顾琴大大方方,顾蓝乖巧可爱,眼里一阵冒光。

  顾氏连道,“哪里哪里,调皮的很。”

  “瞧你说的,我看着都是好闺女。”李氏道,携起顾琴的手,问起顾琴一些事,见顾琴说话有条理不慌不忙,心里大为惊讶。

  顾蓝躲在顾氏身后,瞅着面前那个个子很高、说话声音大的人,脸蛋红扑扑,心想,这人好高啊……

  李京正和顾氏说着话,就看见顾氏身后那丫头时不时的偷看自己,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脸蛋圆乎乎红扑扑,一脸崇拜仰慕的望着自己。登时觉得比自家的臭小子好看多了,笑呵呵的抱起了顾蓝。

  顾蓝惊呼一声,然后咯咯笑出了声,原来是李京把她高高的举起来,然后放在了肩头。

  顾蓝不记得父亲是什么样子,只见过其他小伙伴的父亲,她也幻想过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但是她年纪小,记不得了。见李京亲近她,自然开心的。

  李京见顾蓝笑出声,也笑了,道,“这丫头,看着文静,原来也是个胆子大的啊。”

  “赶紧下来,在这上面算什么样子。”顾氏板着脸低声道。

  听顾氏这么一说,顾蓝赶紧抱住李京,一副不肯下来的样子,此举惹得李京这汉子的心都化了,想他家里的那两个小子,不躲着自己就算是好的了,哪里肯亲近。

  李京赶紧把顾蓝抱到一边,好容易看见一个不怕自己的孩子,而且长得这般可爱,他怎么舍得放手,忙道,“怕啥,我领着呢,你去忙吧赶紧,不用招呼我。”

  这时,又有人来了,顾氏一见,实在是脱不开身,就叮嘱了几句,去招待人了。

  快中午的时候,就有几个大汉,抱住大梁进了屋子。

  大梁上贴着“上梁大吉”,在脊檩的正中,横扎着两双红筷子,筷子寓意快发财的意思。上面的一双,横排三枚铜质钱,从两双筷子的正中,垂下一条红绳,红绳上系着五枚铜钱,形成一个钱串子,钱串子再系一块一尺见方的红布,红布下端的两角各自缝一枚铜钱。所有的铜钱,最好带着太平或者康字的为佳。

  而红色在古代代表了喜庆辟邪镇宅的意思。

  吉时到了,顾氏找人在房架四周燃放鞭炮,与此同时,全体木匠何前来帮忙的人就一起拉梁上架,订上椽子,只留下脊檩不钉。

  大厅放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上一对红烛,上面放上猪肉水果等贡品,中间放上香炉,插上三炷香。顾琴一家拜过之后,再拜脊檩,然后撤去脊檩。

  这些仪式完了后,木匠瓦工便唱喜歌边上房架,两边一边一人,垂下红色的绳子来,然后由顾氏亲自挂上脊檩。然后脊檩在鞭炮中升上房顶,放好后,两人再放下红绳。然后把准备好的斗打翻,斗里早就预备好了铜钱,栗子,糖,还有小饽饽。早在下面等着的人群,纷纷去抢饽饽,一派热闹景象。

  连顾琴都抢到一个,塞进嘴里啃了两口,虽然饽饽有些硬,也不好吃。

  随后的是一群人在新房之下,欢饮庆贺,一醉方休

  连不善饮酒的顾氏都喝了几杯,脸都有些红了。

  有些晕乎的顾氏对着李京,有些结巴道,“二哥,我真的高兴啊,真的,我快熬出来了。”

  李京只道顾氏是盖新房高兴的,连忙接口,“恩恩,我知道。”

  顾氏瞧见一旁的顾琴和顾蓝,眼神说不出的柔和,“二哥,我从来不怨老天夺取我什么,因为我有两个好女儿,真的,我知足了……”

  李京知道她想起逝去的夫君,笨拙的他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他自小和顾氏关系亲近,但终究男女想法不同,有些事情,他们是没法沟通的。

  倒是一旁的李氏,闻言红了眼圈,她早就听说这个妹子过的日子不好,只是当时自己家那会儿过的很糟糕,也顾不上她……眼见着她的日子好了,心里的愧疚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