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园田居 第四十六章 前因后果
作者:默小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闲暇下来的妇人们,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八卦着最近的事情。

  “哎,你们说,这顾家和牛家到底怎么回事啊?这次村长说的法子跟他们有没有关系啊!”一个眉眼粗大的妇人道。

  “谁知道呢,我瞧着有些猫腻在里边呢!”挨着她的一个嘴有些大的妇人道,她是村头的李家,挨着顾家近些,大约是猜到了些。

  眉眼粗大的妇人歪着头,凑过去,一脸好奇,“你且说说?”

  大嘴妇人横了她一眼,然后缓缓道,“说什么去!我可什么都不知道!”

  另一边的人听见,也好奇的凑了过来,“说说啊,别藏着掖着的啊,说出来大家乐呵乐呵!”

  “就是!”眉眼粗大的妇人接话道。

  大嘴妇女见两人都凑了过来,抿唇一笑,慢慢道,“我哪里知道什么啊,不过是瞧见两人经常一起串门子去……”

  两人闻言,立时凑了过去,满眼的好奇。

  大嘴妇人缓缓道,“那日,我瞧见她们两人……”

  两人闻言,立时瞪大了眼睛。

  当然,八卦的不止这一家,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左不过是讨论这几日的事情。

  却说这事件的几个中心人物此时正在一起说说笑笑,似乎高兴的很。

  “姐姐,姐姐,你看!”顾蓝追着顾琴道,显摆着手里的刚得的玩具。

  顾琴见了笑道,“挺好的,谁给你的?”

  顾蓝歪着头,一双眼睛充满了崇拜,“是张家姐姐!”

  顾琴看了看手里绣的花样,觉得很是精细,咳咳,对于她这种缝个衣服都扎手的人,这种细致的活,她是一辈子拍马猛追都赶不上。

  把东西还给顾蓝,顾琴问着屋里的状况,顾蓝想了想,道,“大家都很好,对蓝儿也很好,嗯!”

  顾蓝对于外人的态度是极其敏感的,她这样说,说明屋子那群人对她确实不错,顾琴也安下心来,庆幸当初选的一些人家的人品不错。

  拎着烧好的热水去了偏房,一推开门就觉得跟外边差出些温度来,不热但也不冷,挺舒适的。屋里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还夹杂着顾氏少有的笑声,顾琴不觉笑了,果然,这个决定是对的。

  见顾琴拎着水进来,刚才顾蓝说的张影张姐姐就接了过来,“劳妹妹送过来,快给我!”

  顾琴笑了笑,“无妨,张姐姐小心些,别烫着,刚烧好的。”小心的把水壶递给张影,顾琴嘱咐道。

  这时,屋子里的人纷纷给顾琴打招呼,顾琴略微羞涩的应着,然后站在顾氏身后,似是很害羞。大家纷纷打趣说是大姑娘了,顾琴也只是笑笑低了头。

  顾琴不爱说话,却懂事稳重,这些日子大家都瞧在眼里,眼见着她躲在顾氏身后害羞,纷纷笑了,也不打趣她了,省的羞得见不得人。

  其实,顾琴只是不想让大家问东问西,所以说话少了些,至于羞涩什么的,都是故意的啊,不然面对众人各种问题,她真的会头大的。

  张影比顾琴大了三岁,便凑了一起,说着女孩子的话,大部分时间是顾琴在听。其他大人们则重新聚在一起,说起了话。

  正说着的时候,院子里响起牛氏和小五娘的声音,顾氏赶紧迎了出去,“你们俩怎么一起来了?”

  小五娘一如既往的利索,“我家小五想你家顾琴了,非吵着过来,这不,半路就碰见了牛大嫂,便一起过来了。

  “别咋外边愣着了,赶紧进来吧,怪冷的。”顾氏赶紧掀开帘子,把三人迎进来。

  多了三人,屋子更热闹了,大家能说的话题更多了,孩子们也能聚成团了,一时间屋子是热闹非凡。宋氏来的时候,被吓了一跳。

  “呦!今儿是什么日子啊,怎么都来了?”小五娘见宋氏也来了,捂着嘴笑道。

  众人闻言,轰然笑了,可不是,这么一会儿工夫都来四个人了。

  宋氏见大家笑了,心头也是一松,跟着笑了,“我想着很长时间不来顾妹子家了,说来瞧瞧,没想到,大家都想一起了,呵呵。真是好日子呢!”

  “可不是,真是凑巧呢!”牛氏也笑道,心里却有些计较。

  顾琴赶紧端了杯子过去,心想,还好别人家带来些,不然还真是不够用呢。

  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时间过的飞快。

  宋氏似乎有些心事,看起来兴致不高,倒是小五娘一如的伶俐,和一屋子人说说笑笑,看起来开心的很。见大家都在听小五娘讲笑话,没人注意她,她才拉了拉顾氏。

  顾氏见她似乎有话跟自己说,便和她一起去了主屋。

  “怎么了,宋嫂子,我瞧着你有心事啊。”顾氏问道。

  闻言,宋氏眼底闪过一丝不满,但是太快了,顾氏没瞧见。

  “也没什么,就是家里的琐碎事情。”宋氏慢慢道。

  顾氏也没戳破,笑了笑,捡着别的话问了几句。

  “顾家妹子,我听村子里人说,这大锅饭的法子是你跟牛氏提出的。”宋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

  顾氏先是一愣,然后笑了,“宋嫂子怎么跟他们一样啊,怎么会这么想呢,妹子我是什么样的,嫂子不是很清楚吗?”

  “可是村子人都这么传的啊……而且,村子里就你家和牛家这般做了…若是妹子做的,怎么不叫着我呢,我家…”宋氏有些别扭的说出口,说完也觉得不合适了,便止住了。

  顾氏笑笑,解释道,“宋嫂子,你向来跟我好,我也给你交个底。”

  听到这里,宋氏心里的小八卦登时燃烧起来了,身板都直了一下。

  顾氏想起那日的情景,似乎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法子竟然是顾琴提出的,只是外人不知,只当是她好心才做这些。因为一个女人不便做这些,便找来牛氏一起,好有个照应。

  实际上,那日顾琴提出自己的担忧,顾氏还吓了一跳,她不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也不明白自己的女子怎么突然变聪明了,一时间有些惊讶。直到顾琴说自己生了场大病,得了观音菩萨的照拂,所以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但是为了不泄天机,所以很是低调。

  这样的理由,换做别人或许不信,但顾氏却信了,因为自己这个女儿自醒来以后,就不时的味自己这个家操心,是真的对这个家好,她是看在眼里的。

  她按着顾琴说的,先是找牛氏商量了下,两人商量妥帖后,才寻了村子家境不好的,去探望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把人聚在一起,好节省资源。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毕竟,贸然寻去,却是唐突了。而且,日子过的不是那般紧迫,谁愿意凑一起过啊。

  后来,雪越下越大,一家人的房子坏了,顾氏赶紧去了,说为了孩子,也要过来啊,那人才知道,顾家是真心帮忙。

  只是这事做的隐秘,大家都不知道,况且这大雪的天气,大家都不怎么出门,哪里知道别人的状况。再后来,就是陆陆续续的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因为顾家特殊,所以都选了些没有男人的或者家风比较朴实的,像孙和那般的人就被顾氏排除了,毕竟顾琴家全是女人,他们来不便之处颇多。

  再后来的慢慢转移,慢慢商议,到牛氏给村长提意见,瞧着顺利,其中的坎坷也只有他们这些人知道。不过,这结局却是极好的,因为救助的人都是知恩的,断不会是白眼狼。

  这事情,顾氏挑着不碍事的大体给宋氏讲了讲,“宋嫂子,觉得我这话可信不?”

  宋氏本来还是有些怨的,但听顾氏说的这般,心里也有些愧疚起来,自己是怎么了,就听自家婆婆说道了几句,就来顾氏这里寻不痛快了。

  “顾妹子真是好厉害。”没有应顾氏的话,宋氏夸了顾氏一句。

  顾氏近日都听惯了,闻言微微一笑,“怎么嫂子也来打趣我了?做这事,不过是为了大丫跟蓝儿俩丫头…以后在村子里也好有个照应不是…至于瞒着大家,也是怕大家一时都来凑乱,到时候反而帮不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闻言,宋氏一下子就联想到俩孩子的亲事,心里的那个疙瘩迅速磨平,她也是母亲,自然知道顾氏这般说的原因,为了孩子,娘亲有什么不能做的。

  “再说,这做好事积德呢,既然有能力就帮帮,指不定哪日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呢?”顾氏转头对着宋氏说,眉眼间说不出的舒服。

  宋氏先是一愣,然后点点头。

  “其实,你们都想多了,这事还是村长出力最多,没有村长前些日子的提示,我们哪里会想到这些。估计村长也是察觉到了我们的做法,才提出那么好的法子。”见宋氏似乎信了,顾氏把功劳全推给了村长。

  宋氏只好接口道,“嗯,村长大人确实很厉害。”

  顾氏拍拍宋氏的肩膀,安慰道,“想那么多干嘛,先过了这段日子再说!”

  “嗯!”

  待宋氏走后,牛氏悄悄问顾氏,宋氏来干嘛。

  顾氏笑笑,低声道,“左不过近日村子里传的那些呗。”

  牛氏跟顾氏是知道这事情根本的,闻言,道,“理他们作甚,让他们说去,指定是他们羡慕没选着对付的人家,心里不舒坦呢!”

  牛氏这话不错,这大锅饭有利有弊,只是此刻利大于弊,大家也不便说什么,平日里多忍让些便好了。

  “不行,我得找村长去!”顾氏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