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嫡女的逆袭 027 血浓于水
作者:姬月关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027血浓于水

  第二日,杜氏有些迫不及待的跟老夫人杜景氏提了话。

  “娘,阿好那丫头性子燥,我昨天瞧过晋阳县伯的长公子。他俩似乎不相配啊。”杜氏的嘴,没留下一点口德。说着话时,不忘记推销一下她的夹私货,道:“阿好是个任性的,晋阳县伯的长公子,瞧着是个蛮力劲大的样子。若是将来小两口吵起来,万一动起手来,阿好那丫头还不得吃亏。我这做姑母的,心里还是心疼外甥女。”

  “娘,不怕你笑话我痴心妄想,我倒觉得春瑜和晋阳县伯的二公子,挺合适。他俩人站了一起,就是天赐良缘。”杜氏说了来意。老夫人杜景氏天天给杜氏洗回脑,对于亲闺女的盘算,没有十分了解,也有九分九的了解了。

  “闺女啊,晋阳县伯府是给长公子提亲事的。”老夫人杜氏提醒了话道。

  “娘,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咱母女俩都知道详情,晋阳县伯府的长公子,那是娶过嫡妻的,现在到杜府来提亲,是想娶了继室填房。”杜氏撇了撇嘴,心中有些不削的说了话,“要我说啊,杜氏也是书香门第,这门婚约,还不如落在二公子的头上呢。”

  “继室再好,在嫡妻的牌位前,还得执了妾礼呢。”杜氏吐了这句话,不忘记打击打击继室的地位。

  老夫人杜景氏神色有些松动,半晌后,她说道:“嗯,为娘也在思量着,长房媳妇难为啊。更不用说,一过门就是后娘的长房媳妇。二房媳妇不挑府务大梁,日子倒是轻松些。”

  “娘,当年你说嫁景氏好,女儿没有半分话。我知道娘的意思,杜府景府联姻,亲上加亲。”杜氏不忘记提了老夫人杜景氏心头在意的娘家,才是又给景春瑜说了好话,道:“女儿一辈子,开口真心求娘一次。晋阳县伯府的二公子,跟我儿春瑜,实在是太配了。我就求娘,你给小儿辈一个恩典吧。”

  杜氏说着话时,不忘记起身后,趴在了老夫人杜景氏的膝上,做出了小儿女的姿态。老夫人杜景氏一时间,心中有些情绪激动了。“你是我亲闺女,我不疼你,还会心疼谁啊。你这孩子,不是让娘为难吗?”

  “娘,我是没法子。春瑜她爹去得早,女儿一辈是没个其它的指望了,就求亲哥给口饭吃。可春瑜还小,她的一辈子还长着,女儿不能给她个好家世,女儿就想着给她求门好姻缘。”杜氏说到动情处,是眼泪娑婆。

  “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女儿恨自己无能为力啊。娘,阿好有哥这个当爹的,有嫂嫂当娘的给撑腰,没有了晋阳县伯府的婚事,还能觅得别的好姻缘。可春瑜她......她除了女儿这个不中用的,还能指望哪儿啊?”杜氏是想着以亲情感动亲娘老夫人杜景氏的心。

  说着说着,杜氏是吐了一席的心底话。老夫人杜景氏是做娘的,自然也是心中越发的心软。

  “闺女啊,娘为难啊。娘把婚事直接给了春瑜,那是害了你,也给春瑜招惹了事情啊。”老夫人杜景氏叹道,“娘还能活多久,指不定今天吃得饱,睡得香,明天就去了菩萨那儿。可你呢,还有半辈子要过;春瑜去了婆家,就得有几个亲近疼她的亲眷,给她撑腰啊。”

  “娘,您得长命百岁,女儿和春瑜,都得给您尽孝道。”杜氏哭着说了此话道。

  良久后,老夫人杜景氏抚了抚亲闺女杜氏的背,叹道:“也罢,也罢,娘豁下脸面,跟你哥提了这事情。”

  杜氏听着老夫人杜景氏的应诺后,她是埋在亲娘杜景氏的膝上,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当晚,夕食后,老夫人杜景氏留了儿子杜仲胜说话。

  “娘,可是夫人哪儿不对,惹您生气了?”自古婆媳不对路,老夫人杜景氏告于秀娘的黑状,不是一回两回了。所以,老夫人杜景氏一留下杜仲胜,不怪杜仲胜想偏了问题。

  老夫人杜景氏的脸色,顿时不太好看了。她不认为是她做多了这类事情,给儿子杜仲胜留下了固定印象。相反,在老夫人杜景氏的心里,给媳妇于秀娘,又是记了一笔坏帐。

  老夫人杜景氏的心里,想得到的方向嘛;就是八成于秀娘这个媳妇,又给儿子杜仲胜吹了枕边风,坏他们的母子感情啊。

  “儿啊,娘找你,是有一个大事情。要儿你拿定了主意。”老夫人杜景氏,是单刀直入的切开了话题道。杜仲胜忙是恭敬的回道:“娘,您讲,儿听着。”

  “晋阳县伯府和咱们杜氏有一门亲事,儿啊,你是清楚这件事情的。”老夫人杜景氏开了口道。杜仲胜点头回道:“儿清楚这件事情,娘,可是今日又发生了什么意外?”

  杜仲胜自然就是想到他娘找他,九成出了状况。要不然,是顺顺利利的话,他的夫人于秀娘,应该欢喜的给他报信才对。

  “儿啊,娘瞧着阿好实在不般配,晋阳县伯府的长公子。阿好是何等性子,儿啊,为娘清楚,你当是也清楚。咱们跟晋阳县伯府结亲,是结了亲家。可不能因为儿女亲,最后闹成了仇家。”老夫人杜景氏不管是不是有私心,至少在说话时,她的担心是占住了脚跟的。

  “那娘,您的意思是?”杜仲胜知道他娘既然提了这件事情,必然是有决定了。

  “晋阳县伯府的长公子,是娶过亲的。为娘知道晋阳县伯府的二公子,还未娶亲。儿啊,娘说句实在话,这长房长媳难为,继室后娘更加难做。阿好,怕是担不起那个担子。”老夫人杜景氏不忘记再提一遍她的根据原由来,“儿啊,娘的意思嘛,这门亲事,不妨让春瑜这孩子;让春瑜和晋阳县伯府的二公子,结了姻缘。”

  杜仲胜听过他亲娘的话,愣了好一下,不知道为何,杜仲胜想起昨个晚上,他的夫人于秀娘给他上的眼药来。

  杜仲胜看着他娘杜景氏的决断,忍不住的想到,景春瑜那孩子,真有面上瞧着那么好吗?

  血浓于水啊。景春瑜再好,在杜仲胜的眼里,不过是他的外甥女;杜齐好再差,在杜仲胜的眼里,那是他的亲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