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食 第四章 易反易复小人心
作者:月满西楼1980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街头一片寂静,谁都不知道这名书生是干什么的,纷纷窃窃私语,猜测着这书生的身份。

  谢小姐也是轻笑一声,轿边的小丫环马上有眼色的杏眼一翻,轻蔑的道:“哟,这位先生是做什么的?吴家的事,你怎么能知道的如此详细?”话语中的轻佻扑面而来,引得街边的人群想入非非,俱都含笑的看着他俩。

  书生也不以为意,呵呵一笑,手里一把素面折扇“唰”的一声打开。“在下不过是吴家一名小小的账房学徒,无足轻重,报了名姓出来,也凭白污了谢小姐的耳。倒是玉如意引出的一部账头与谢家密不可分,谢小姐若想知道玉如意的下落,咱们就要从这账头上说起。”

  小丫环一怔,回转身对着轿里低语了几声,点了点头,转身朗声道:“你知道什么?想来污蔑我谢家吗?说出来,让大家也都听得清楚!”谢小姐掂量了一下,只怕若是大事,这一个小小的学徒定然不会知道,他能知道的不过是些鸡毛蒜皮。再加上这书生这样大咧咧起了头,四周百姓都听得一清二楚,若是自己不让他说出来,街巷之上的人定然会放大猜忌,到时传出无根无据的流言倒于谢家不利。

  书生摇了摇扇子,缓缓道:“吴家酒楼虽是勤行儿,流水账面却并不多,每日维持在一千两上下,由于这两笔账头,数额巨大,又是走得极快,在下才记忆犹新。去年八月秋围前一月,谢家账头上支出了一万两银子到谢家,随后十月头上,又有三千两再次支出。这两笔银两的支出,至今再没有见到过谢家返回。不知,谢小姐可知这两笔银子做何之用?”

  轻描淡写就让人拿走了一万三千两,吴琣差点当街捶胸顿足,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投生在那个时候。同时,也很奇怪,谢家借走了这么多的银子,是要做什么用?这谢家是生意人用来周转吗?想来,当街的众人也正在这样想,都瞪大了眼睛看向轿里。

  小丫环傻了眼,愣了一下,脱口而出:“你胡说,你凭什么说我家借了这么多钱?你的账头何在?”

  书生又是一笑:“账头在府里,如今已被封府。但各位街坊邻居可以帮我回忆一下,当年八月之后,谢家的大公子,也就是我家三小姐的未婚夫,可是当上了国子监的贡生,离家开始了仕途?”

  此语一出,街头看热闹的人都肯定的点起了头,去年九月谢家为了这事,还在吴家的鸿兴楼大摆了三天的宴席,大肆庆祝了一番。吴琣听了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谢家借了钱去买贡生的名额加打点去了。要知道,当时的国子监收两种学生,一种名为贡生,一种名为捐生,顾名思义一个是公费的自己考上的,一个是自费的成绩不合格插班,这在当时已是习以为常。

  “再接着,十一月点缺时,谢大公子一举得到翰林院的垂青,入职做了个小小的翰林,这事大家也都记得吧?”书生转身向着不明真相的群众说道,引得大家都点头表示记得。去年谢家一举得官,庆祝之事延续二月,到了当年春节之时,都还是街头巷尾议论之事。

  轿里的谢小姐终是忍不住了,冷哼一声道:“你不会想说,我大哥这官是靠吴家出钱捐出来的吧?”

  书生折扇一合,指向小轿笑道:“哎,在下对于这两笔钱的去向,和谢大公子当官之事思来想去了一年,都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关联。不想,今日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事实摆出来,谢小姐冰雪聪明的一下就猜到了这笔钱的去向,实在令在下佩服。”这话一出,倒好似谢小姐所说是真的,气得轿子里的娇小姐把脚一跺,才要开口反驳,却听书生一笑接着道:“随后,春节前谢家便提着三茶六礼前来与吴家结亲。在此之前,连亲都没有提过,怎么纳名问吉却如此快速?再想也知,以你谢家一个小小的首饰铺,若不是吴老爷以酒楼商会会长之名替你家大公子上下打点,贡院又怎么会看得上他?如今,谢小姐,可否先给大家个解释?”

  原来自己老爹还曾是京城餐饮业的行业会长!吴琣惊呀,再次感叹生不逢时。

  由此,推理出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谢家为了不还吴家的钱,用结亲将吴家的嘴堵上。而今吴家败落,便落井下石退婚,既可与吴家摆脱关系,又不用还钱,一举二得的损人利己。吴家老爷被押在大牢,一家人焦头烂额,府门账头被封的情况下,上哪里查账要钱?这谢家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响!大街上一时都是鄙视的眼神,众人都纷纷指责谢家的不良行径。

  不管事实是不是这样,此时轿里的谢小姐气得结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就算她想说什么,一张口又哪里辩得过大街上的数十张口。

  吴琣看这情形,不由得手指用力,捏了自己的大腿一下,泪水立时流了下来。但她却略低头,呜咽着不出声,既让大家能看到凄惨的泪水,又不会太过夸张。一时,大街上的同情泛滥开去。

  书生叹了口气,话峰急转直下:“如今,谢大公子不出面安抚也就罢了,竟然还让自己的亲妹子抛头露面的当街要聘礼?以你与三小姐自小长大的情份来看,你就真的下得了这手?”书生说到这里,显得痛心疾首,吴琣都不由得佩服他的口才与演技。要不,说服他领导农民群众推翻封建制度的大山,提前实现个共产主义?在这种时候,吴琣还在胡思乱想。

  “谢小姐,咱们言归正转,说回玉如意的下落。当初你家上门提亲,不过是提了三茶六礼,礼金礼单在下有幸也曾窥一二,我来报报?”说着,也顾不得小轿里那双小脚不住的跺踏,朗声念道:“礼金三十六吊……”这第一句才一出口,大街之上响起一片抽凉气之声,闻者不由得都嗤笑起谢家的小气,之前拿了人家一万三千两,到了下聘之时却只用了三十六吊!这天壤之别,可真是……

  “礼定玉如意一只,玉镯一对,金钗一对。喜饼聘饼二担,两雌两雄两对三黄鸡,猪肉双飞(一片猪切成二片),三斤鲮鱼二对,京城醉仙居的状元红四坛,四生果,四京果,四糖果,茶叶芝麻各四包,帖礼盒一对(装得百合莲子等),龙凤花烛一对。谢小姐,当日下聘礼你也来了吴家,我说的清单可还对?若不是看到你与三小姐自幼长在一处,情如姐妹,你以为你家的下聘会如此顺利?你如今当街为了一只如意,竟要纵家丁伤人,你可还记挂半点与三小姐的情份?”书生气若贯珠说了出来,气愤的看着轿里,由着街头的议论如潮响起。这一堆的礼金礼单加在一起,也超不过一百两去!

  如此一来,谢家势利小人,攀附权贵的形象丰满而全面。坊间立时开始流转起了,谢家对恩公一家人绝情无义,落井下石的全本传记!

  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全亏了书生的一番理论说得有紧有松,留了白让看热闹的群众议论。他待街头的议论声略缓,又大声道:“谢小姐,事到如今玉如意三小姐断不会留,吴家与谢家的交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吴府被封,所有物件都不得带出,如今只怕早就被查封的老爷们搜了去。我劝你,若真想快些找回,不如去求求查封的老爷,自然能寻得到。若是在三小姐的身边物中找出,咱们必定敲锣打鼓的给您送到府上!你放心,吴家不会赖着你谢家的!”

  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唬得谢小姐急忙抢道:“敲锣打鼓倒不必了,你若如此做,我哥哥……我哥哥可怎么做人!我……我便回去再等几日好了……”谢小姐说得有气无力,只想快些离来这里。

  被退亲还理直气壮,谢小姐实在转不过这个弯来,自己明明是吃亏被拿了东西的那个,怎么如今反倒如罪人一般。

  书生冷哼一声,点点头道:“好,暑气重,谢小姐快请回吧!”说着,拉起还呆若木鸡的吴琣与吴琀,在满大街的注目礼下,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