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食 第三十四章 两厢准备查内外
作者:月满西楼1980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人,属下隐约看得,自那姑娘脖颈间掉出的牌子,是‘豹房’的腰牌。”睿琪一脸凝重将今日所见之事,飞报回府中的老爷。

  “嘶~~~怎么会这样?”这件事可算是意料之外,那位老爷抽了口凉气,蹙眉思量了半晌,有些不确认的反问睿琪:“你可看清了?”

  睿琪自知这块牌子的重量,若真是“豹房”的腰牌,那么这丫头的身份,就有可能是掌管“豹房”的江彬江大人麾下之将。“豹房”的管理是隶属于司礼监,可实际却是江彬管理,他斟酌了一下,拿捏着分寸,小心的道:“小的离得虽远,那牌子又小,看得不甚清楚却也八九不离十。老爷,若这丫头真是‘豹房’的人,吴家的酒楼只怕也姓江。老爷,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是有人要站在您这边,那您便不再是孤军奋战啦!”

  老爷沉吟不语,又过了半晌,摇了摇头,如自语般的喃喃道:“若真是如此自然是好,可又有谁能保证,不是那些人想引老爷我上当,套我出头呢?自从内阁重组之后,老夫一直韬光养晦,不发一语,明面上对刘贼阿谀奉承,暗地里想办法扳倒他。这些日子,我接连暗中在刘贼刀下救了数人出京,杨廷和被他暗算贬到南直隶,也是我暗中通气告诉了圣上,又借圣上之口将他调回。凡此种种,想必刘贼有所察觉,想对老夫一试也不好说……”说到这里,他抬头追问睿琪道:“吴家酒楼的案子,你查得怎么样了?这二天也没有再向我汇报,卡住了?”

  睿琪面露难色,低头思量着要怎么来说。

  这位老爷只看他脸上淡淡的愁绪,立时觉察出了此事难人之处。要知道,睿琪跟了他也有十年以上了,办事效率那是极快的。平时想查什么,有半天工夫,就能收集不少信息回来,超不过三天,想要的东西基本都能搞定。如今,一个酒楼命案,都查了快十天了,问起来竟是停滞不前的状况。只能说,这案子把控的人太牛了。

  “怎么,有什么难的吗?”

  “查到一些,并不多。”睿琪说着,将这些日子查到的信息,向自家老爷絮絮的说着,“是有人下毒,菜里和死者喉间都有,可这并不可能说明就是吴家下的呀!于是,我想看这案子的审理书纪。既然是在五城衙门审的,我便借着与五城衙司佥事赵大人书童的关系,提出借审案书纪一看。”睿琪想了一下,还是将这几日查案时遇到的奇怪之处说了出来。“赵大人的书童是我叔伯家的一个小兄弟,我们又一直常有走动,关系很是密切。他二话不说,就带着我直接去了档案局。不料,这一年案子的书纪都拿出来了,偏是这案子的审案书纪,我们俩翻遍了柜子,连张纸片都没看到。”

  老爷一怔,是没有记录还是被收藏了?佥事审案是不可能不做书纪的,可现在找不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被转藏到别的地方。里面写了多贵重的内容,竟然要被转藏?那么,转藏到了何处?何人需要?

  “而后,我想既然看不到书面的东西,就问问怎么审的吧!谁知,赵大人的书童说他不知是哪天审的,可能是哪天夜里赵大人亲自问的,问完就结案了。大人,我当时就想,这案子哪有这么严重,需要五城衙司正五品的佥事亲自审理?审完,连书纪都没有?”

  老爷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还是在夜里?”

  “是,于是,我便去了吴家被封的酒楼和府第。”

  这样做很对。老爷赞赏的点点了头,并示意睿琪说下去。“可有什么蛛丝马迹?”

  睿琪不得其解的道:“酒楼和府里除了所有的东西都被搬走外,墙体都被拆得满是洞,跟蜂窝似的。酒楼还好,只是墙被拆得没法看。府里的地面,青砖一概被橇翻,院子里的地面也没放过,连后院那个小小的荷花池,都被排干了水,清出来的淤泥堆了一地。”

  老爷冷笑了一下,大明朝自建立,太祖皇帝对贫富官民有着严格又明确的礼法规矩。这才过去一百多年,小小的商贾之家,竟敢雕梁画柱的大兴建府,还敢修荷花池子。如此大逆的逾制,在民间已是屡见不鲜了。

  “如此说来,他们是在找东西?”放下那些逾制之事,又说回睿琪所见之事,老爷低声问了一句,不像在问睿琪,倒像在问他自己。

  睿琪摇了摇头,皱紧眉头道:“看那样子是,可又不像。因为,酒楼和吴宅自外面可是半点都看不出来。而且,吴家名下的铺子和地都转承出去了,只有这酒楼和吴宅,不知转给何人,至今天还没有接收的竟思。”

  是谁在找什么东西呢?二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屋里一片寂静。

  过了良久,老爷突然微微一笑:“如今,有人要整江彬也好,还是他们自己内哄也好,最为关键的一件事,就是要查清如今吴家老爷子收押于何处。知道了这个,就大体知道是什么人在背后做什么事。”

  睿琪点点头,垂手道:“大人放心,我加紧查!”

  老爷又点点头,对睿琪一笑:“这事两厢准备着,一方面查里面,还要同时查外面。”

  这话听得睿琪又是一愣,何为里外?

  老爷笑笑道:“快到十月初八了吧?小燕儿南飞的时候,初雪那丫头的生日就要到了。呵呵,咱们也不愿大肆铺张,不如就请各把个厨子,给小丫头做顿好的当是庆祝吧!”

  这位初雪丫头是自家老爷六小姐大前年新添的闺女,生日正是十月初八。

  睿琪入府服侍老爷十二年,听闻过这位六小姐的光辉事迹。为何这样说呢?关键在这位六小姐的亲事之上。老爷府上有四位公子,二位小姐,其中的大公子与这位最小的六小姐是大夫人嫡出。自这位六小姐出生以来,就深得老爷夫人的喜欢。

  生在老爷府的嫡亲六小姐,家世就不用提了,莫说京城,就是这大明天下,也有无数人愿意攀这门亲。六小姐生得样貌娇媚,更是精通于琴棋书画,当初未到及笄,媒人就快把府门踏破了。不知为何,六小姐偏偏谁都看不上,只道天下最为黑暗的就是这大明的官道,死活不愿与有一官半职的人结亲。最后,更是任性的自己挑了京城一户商贾人家,最终不顾老爷的反对,下嫁于厮。当初这门亲事,气得老爷当时便说与她断绝父女关系。这门亲事一直是老爷心头的刺,睿琪虽小也能觉察得到。直到,六小姐新添了小闺女——初雪,这对父女才又重相来往,到今年算是将原来的裂痕抚平。

  可是,这好好的在说案子的事,怎么会又扯出小外孙女的生辰之事?

  看着睿琪目瞪口呆的样子,老爷一笑,指着自己鼻端道:“我想去会会那个做面的小丫头。可现下并不知她的底细,若贸然请入我府,只怕会惊动她背后的大人物。二丫头家里是商户,没沾过我任何的光,又早已对外说明与我断绝了关系。这些大家都瞧在眼里,把做面那丫头请到她府里头,给个三岁的丫头做顿生辰饭,应该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就趁着这个空儿,便装前往,略谈几句便可知一二。”

  老爷这一解释,睿琪才算明白了过来。连连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要如何来请这位小丫头。要知道,六小姐所嫁之人虽然只是京城商贾,但却是目前京城首屈一指的首饰商家——谢家。谢家开设的首饰坊名曰:点翠坊,正如其名,他们最好的手艺正是点翠法,以小小的翠鸟之羽,点在金银首饰之上,一派雍容华贵之像,深得京城淑媛们的喜爱。如今,六小姐的小叔又在今年才刚上位,如今在外巡淮,谢家在不沾自家老爷官威的情况下,还能光耀门庭,自己若只是送一个在市集上做饭的小丫头过去,只怕是对六小姐和谢家的不敬。那自己就要想办法让这小丫头栖居在一家大酒楼,到时再想办法让她随办生辰宴的店员进入谢府,一切才能名正言顺。

  算算时间,今天已是十月初二啦,曲指算来只有五天的时间可用,要办的事还多着呢!想到这里,睿琪对老爷施了一礼,退出房去。

  当然,给大户人家办生辰宴这是后话,此时这位苦命的厨娘,正背着伤重的弟弟往家赶。不过,好事是,她也苦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有位故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