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千金 第七十二章 突发要事
作者:梅子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且说这日午晌后,六少爷齐悕达随二夫人从内阁大学士田大人府上出来。

  二夫人坐了一抬四人抬的青呢小轿,六少爷骑一匹棕栗色毛发的骏马,一前一后拐出田府所在的巷子,沿大道而回。

  这内阁田大人不是旁人,正是二夫人的娘家堂族兄弟。田大人之祖与二夫人之祖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家虽已分了家,各过各的,但逢年过节、闲来无事时时走动,并不显得疏远。

  而且因着分了家,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关隘,反比没分家时还要亲热几分。

  今儿二夫人带着儿子前来拜访田大人,正是看中了田大人的才学人品,以及内阁学士身份的便宜,希望他能指点一二。

  田大人年少时也曾与二夫人一处玩闹过的,一听是他们母子二人前来,忙携着自己夫人到二门口相迎,请进去叙话。

  这些暂不细表,如今要说的是母子二人行了有大半个时辰,眼看着齐府就在前边不远了,顶多一盏茶功夫的路。

  齐悕达自来京城之后,除了跟着五少爷出去闲耍过一回,几乎连府门都没踏出过一步。今儿难得出来,少不得要东张西望,一览京城景致民风。

  天气颇好,柔和的阳光驱散了初春的寒意,万物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连街市上,都比往常热闹不少,临街的铺面、摆摊的小贩,都竭力吆喝着,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在一个南北大道和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有个挺括轩昂的茶楼,足有三层楼高。

  门口进进出出的俱是锦衣华服之人,连站在门外迎客的小二都穿着八成新的青布褂,戴着瓜皮小帽,笑眯了眼,精神极了。

  再看那黑漆镶金边的匾额上,大书“嘉木居”几个龙飞凤舞的行草,应是取得南方有嘉木之意,倒不负了这茶楼。

  会稽也是繁华的地方,可比起京城这样的大都城来,自然是差得远了。

  在会稽,连有这一半大的茶楼都不定能找出一个来,齐悕达目不转睛地朝里边张望,欲要看看里面情形。

  这一看不打紧,朦朦胧胧瞥见靠窗一个座位上,只坐着个竹青衣袍的年轻男子。男子临窗而坐,从外面的角度望过去,只能看到个侧面,竟有几分七少爷的品格儿。

  齐悕达一愣,慌得勒住马头,定睛细瞧,果是齐悟道。

  不知七弟这会子跑这儿来作甚,他不是应该在家里温习功课吗,还一个人没带,莫非……

  须臾之间,他已打马上前,挤到二夫人的轿子旁,隔着帘子小声说了几句。

  随即,二夫人揭起车帘往茶楼里扫了一眼,眉心一蹙,冲儿子连连点头,示意他进去不需顾自己。

  齐悕达嘱咐了从人几句,无非是小心注意的话,才跳下马,大步往茶楼而去。

  “七弟,你如何一个人在此处吃茶,也不叫哥哥一起?”

  茶楼不止外边看着宽敞,进到里边,才知进深不小,前前后后统共摆了二十来张桌子,每张桌子上几乎都坐满了人。看那穿戴,至少也是京里有点身份的人家。

  而墙壁上,廊柱上,时不时书一副画,或一行字,倒是使整个茶楼显得风雅起来。

  齐悟道低头把玩着茶碗,听到有人唤他,不由一怔,忙抬起头来,方知是堂兄。

  “六哥……我读书累了,出来转转,偏逢着口渴,看到这家茶楼,便进来吃点茶解解渴……”他说着,眼睛却似躲避着齐悕达的目光。很快,又站起来让道:“六哥快坐,咱们兄弟难得一起聚聚。”

  他的性子,齐悕达有什么不了解的,最是个爱玩闹的,不是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人。何况,他自小就不喜饮茶,常说茶味太淡,不合他的脾胃,要烈酒方能尽人生之妙。

  齐悕达并不点破,笑坐在他对面,向小二叫了一壶茶。

  “母亲领我去拜见田伯父……本是要带七弟一同去的,可四婶娘说……叫人见了,还当咱们兄弟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咱们家的子弟不用靠着那些,又说我是亲戚情分,来了京城自该要给长辈磕头。

  ……平白让人辱没咱们齐家的门楣,宁肯不去。七弟可是怪我?”

  齐悟道一味低头,双眼茫然地看着桌子,居然没把话听进去。

  “七弟……七弟?”

  “嗯,六哥,”他愈发无措,脸上闪过明显的慌乱表情。

  这下,齐悕达反而闹不明白了,不知他是出了什么事,弄得这样失魂落魄的。

  他左思右想,没有半点头绪。

  这个七弟,在众兄弟中,性子尤其大大咧咧,从小到大,无论是四老太爷的打骂,还是四老爷的斥责,事后他都能一笑置之,从不放在心上。

  究竟是什么事……

  齐悟道猛地喝了一口茶,嘴里大声问道:“六哥,功名真个那么重要?没有功名,难道我就是那落魄无能的人了……凭谁也可以瞧不起……”

  他的话,越发说得齐悕达云里雾里。

  他自忖,别看七弟凡事不萦于心,可论起才学来,怕是胜过自己不少。自己被人誉为才子,都是因为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一点一滴得来不易;而七弟不同,他机敏善变,擅于举一反三,若肯多加功夫,不愁功名无望。

  可眼下,又是怎生回事?

  “不过半月,就是大比之期了……我偏要给他们看看,我齐悟道不是任人羞辱的。他们瞧不上我,我还瞧不上他们呢,一个小小的五品官,真当自己了不起了……”他说到怒气上头,狠狠拍了一记桌子,吓得周边的人都回头冲他看。

  齐悕达被他这一惊,重新回味起他的话来,方知事情因由,估摸着是生吴家的气呢。

  这实在不能怪七弟,换了谁,摊上吴家这样的亲家,都不会好受。

  当年落魄时,千方百计要把女儿嫁给别人;一旦得了势,就生出不该有的龌龊心思,连自家女儿的清誉都可以不要。

  齐家再不济,再及不上从前,也轮不到他吴家来挑挑拣拣。

  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在那故意拖延着时间,算是个什么意思。

  话说那日四夫人遣人去吴府请安没有见到吴夫人后,昨儿又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媳妇过去送礼,不料那吴夫人依然只叫几个管事媳妇支应着,自己不露面。

  按说齐家去得是下人,可她们是代表主子前去请安的。吴夫人再忙,总得见见才是礼数。她不见人也算了,还叫人回了礼,和齐家送去的一般厚薄,这里边的深意,只有她自己明白了。

  这事,也不能怪齐家心急,齐家此次进京,一则为春闱,二则是要尽快替七少爷完婚。

  毕竟,齐家来了这么多人,总不能一直在京城住着,最多一年半载,就要回南的。

  照四老太爷的意思,要在中秋前完婚,然后赶在入冬前回去,不然一旦遇上寒冬,路上很是不好走,而且族里也有事等着他们。

  本应是吴家给女儿送嫁的,可考虑到吴大人是京官,轻易不能出京城。吴家族人又少,吴夫人一介妇孺,千里迢迢送嫁实在有些为难她,是以才趁着春闱之机,主动前来商议婚事,谁知吴家不但不领情,还两次三番驳齐家的面子。

  整个齐府,表面上喜气洋洋的,暗地里,不知多少恼恨呢。

  齐悕达虽然气恨吴家,可一想到这是茶楼,大庭广众的,若是被吴家的相识至交听去,不但于七弟脸面有碍,也影响齐家声誉。他忙按住他的手,附耳低声劝道:“七弟,六哥理解你的心情,只是……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有什么话,大可回去再议。

  大丈夫,何患无妻?

  小小的吴家,咱们还不稀罕呢。”

  “六哥,咱们兄弟自来投机,无话不说的。我与你实说了,那年相看时节,夫人偷偷叫我在外面看了吴小姐一眼……不然,你当我为何难过?”他摇头苦笑,早知今日,宁可当初不相识。

  齐悕达再料不到还有这一层瓜葛,能让七弟为她这般伤心的,必定是个佳人了。可惜了,那样的女子,沦为胭脂俗粉,竟也以身份取人。

  当然,他绝不会把话说出来,只是又劝慰了几句。

  兄弟两个喝了足有三壶茶,才结了茶钱回府。

  刚到大门前,却听见疾驰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二人一同回望,暗暗吃了一惊。

  齐家以才学名世,想不到……十二弟的马术,也这般精湛,到底是在京城长大的啊!

  齐恪纯一路狂奔,急得后头几个小厮跑得腿都快断了。

  他翻身跃下马,将马缰绳一扔,快步冲过来。

  二人忙叫住他道:“十二弟,出了什么事,你这么着急?”

  “两位兄长,此事说来话长,我先去找我姐姐,回头再与二位兄长细细解释……”他脚下不停,风一般奔了进去,留下一缕尘埃。

  两人对望一眼,都紧跟着进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