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谋略 第四十七章:上京风云
作者:戴唯0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郑都早朝议事大殿上,太子李煜正色厉内荏的弹劾着晋毅。

  “父皇,儿臣以为此次决不能在姑息晋毅,想我堂堂大郑十万精兵,竟一早被冠上晋家军的称谓,定是有人故意为之的,其用心众人皆知。”

  “臣启陛下,老臣不这样认为。”议事大殿里一片静默,众臣都有些呆呆的看向楼阳侯。

  “爱卿有何建议啊?”

  楼阳侯腰身微功,下颌轻抬,缓然道:“陛下,晋将军原是以亡之卫国人,当初来我郑国也是碍着陛下勤政爱民的风尚,才尽力与我大郑,多年来为我大郑保家卫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有了我大郑百姓这些年的安居乐业,故此深受百姓的爱戴,才又了今日之晋家军的封号!”

  “这也正体现了陛下唯才适用的美德,因此也就有了我大郑今日之朝廷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贤能之士!”

  李煜眼神犀利,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望着楼阳侯,昔日他的左膀右臂,往日他的参奏他总能默契的配合。在这个朝堂上,两个人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会知对方的用意,可如今.....

  “爱卿之言有理。”郑帝坐在威严的龙椅上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万不能因为往日的功勋就抹杀了晋毅今日之过!”

  “他此次虽然在榆林城成功突围,歼敌数十万有余,但我郑军整整数十万将士,所剩也不过四万,况且他本可以退至汾城固守,却放弃汾城,白白的送给了齐国,最后退至下邳,如此行为与逃兵有何区别,与卖国贼又有何区别!”

  “太子此言差异!”梁相国和楼阳侯铿锵有力的声音同时响起!

  梁相国和楼眼候同时对望了一眼,梁相花白的胡子抖了抖,眼角微眯,有些迷茫的审视着楼阳候。

  “二位爱卿难得意向相同,说来听听!”

  楼阳候上前一不道:“陛下,臣以为晋将军如此的作为,表面上是送出了两座城池,实际上是以进为退。”

  “何为以进为退?”

  “陛下,依您当年的誓言是要将连同下邳一同让给齐国的,如今我军却是已少胜多,大败齐军,并且奉送了两座城池给齐军,齐军本是败军之将,还如何开口向我军讨全陛下当日之诺!”

  郑帝点头道:“却是如此。”

  “梁爱卿一为呢。”

  “臣启陛下,晋将军虽然送给了郑军两座城池,但非我大郑原有的土地,我大郑即打了胜仗又全了陛下仁义,守诺的贤明,故此在颜面和声誉上我大郑皆都双收,岂不是皆大欢喜!”

  “父皇,那楚国以被齐国所有,在得我两座城池正与我大郑相邻,晋毅此次又得罪了齐国,齐国国力尤胜我国,以后我大郑安有安乐之日,故此儿臣以为必需严惩晋毅,以平齐帝之怒!”

  “陛下,臣复议。”

  “陛下臣也复议”

  “陛下,臣不敢苟同。”......

  整个议事大殿里复议声和反对声不断。

  郑帝蹙了蹙眉沉声道:“此时干系重大,各位卿家皆都有理,今日在争无意,都先退下吧,朕身子乏了,明日在议吧!”

  李煜站在正阳殿外,背对着楼阳候,待众人都走远才缓缓转过身,冷声道:“楼阳侯,你今日最好给孤一个合理的解释。”

  楼阳侯抱拳躬身道:“殿下,老臣以年迈,不想见到我郑国将来遭到大难罢了,晋毅乃我大郑的战神,守卫边疆必不可少,殿下乃我大郑未来之主,何不能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容之呢!”

  “谬论,谬论,没有他晋毅,我大郑就会亡国吗,难到我大郑芸芸众将之中就找不到与他比肩之人,可笑,可笑。”

  他目光犀利,面部扭曲,往日的风度不复存在。

  “难倒侯爷今日要与我分道扬镳吗?孤还真不知道侯爷的风向还能吹向哪里,孤还真拭目以待呢。”他说着衣袖狠狠一甩转身而去。

  楼阳侯拭了拭额头的汗,慢慢走出了这繁华的宫邸。

  不远处一辆豪不起眼的马车停在树下,深兰色的车曼,深黑色的马正昭示着主人的低调。

  “外祖父,外祖父,这里。”

  楼阳侯看了看远处的钟书民,心里的怯意顿消,随之一股浓浓的雀跃涌像心头!他在不犹豫,快步走向了马车。

  公子及今日换了身月白色的长衫,如雪的墨发依旧披在肩头,修长的手指正优雅的分着茶,马车里袅袅的茶香四溢。

  “侯爷今日辛苦了。”

  “公子之托乃本侯之荣幸,只是今日虽有我与梁相的力保,但也未是陛下立即就下决断,似乎也在犹豫,陛下心里即怕齐国做大,又怕齐国的怪罪,是以,是想着情而定。”

  “郑帝有此担忧也在所难免,若无晋毅郑国便更是危已,想必侯爷也明白,只是李煜却只想着排除异己,先除之而后快,安能当起大任。”

  “公子之言极是,只是本侯不明白,公子是如何得知那一位还活着的,并且一切都安好的?”

  公子及微微一笑,如春风般的和煦。

  “侯爷不必担心,那位兄台与及相交数年,乃胸怀坦荡的真君子,绝非泛泛之辈,非李煜之流可比耳的,况且据及所知,郑帝以暗中寻查那位以多年了,只是一直为外力所阻,所寻无门,终有一日凤鸟会还巢的!”

  “有公子在此担保,本侯岂有担忧之理啊!本侯还要多谢公子帮犬子事先谋得了后路,否者犬子虽暂时无性命之忧,但也是前景不妙啊!

  “侯爷无需客气,及这里还有一物,侯爷可私下里拿给皇上,他看后自会明白,届时侯爷在向皇上陈以利弊,想必晋毅之难也就解了.....”

  次日郑帝不顾多数臣下的反对之声,颁下诏令:“中军主将晋毅虽战功卓绝,保住我军威,但此次战役也令我大郑损失惨重,遂攻过相抵,概不相究,卓其即日起镇守汾城,无诏令不得还京,对此次战役将士多加褒奖,为阵亡的兵士善加安置。钦此......

  莫了,郑帝责令太子智计穷短,思虑欠佳,令我郑国白白损失了六万的兵将,却令齐国国力大增,给大郑平白的又树了劲敌,徒增后顾之忧。

  从尽日起,太子便在景阳宫思过,直至与齐国签完停战合约为止!

  李煜回到寝宫大发雷霆,宫内狼藉一片,众妃嫔远远相觑却不敢向前。

  “来人来人。”

  “殿下有何吩咐?”

  “去将那三个谋士给孤抓来,快去!”

  “不知殿下所指的是哪三个?”

  “献计围楚的那三个蠢货。!”

  “是。”

  片刻几个侍卫空手而归。

  李煜阴戾道:“怎么回事。”

  “回禀殿下,属下去了谋士的院子,但据其它谋士说,那三个人早在数日之前就已经不告而别了。”

  “什么,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片刻他便停息了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还有一个楼玉宇,看你哪里跑,还有楼阳侯,你们给孤好好等着,等着瞧。”

  夜幕在次降临,公子及挑了挑灰暗的灯芯,屋里顿时明亮了很多,他拿起了书,对玉墨说道:“玉墨你先退下吧,要他们也都退下吧,今晚不用伺候了。”

  “是玉墨蹙了蹙眉,但却没有反对,道了声是,便悄然退下。

  三更,公子及放下手里的书,抬起头,对着窗道:“你来了,为何只站在窗口,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