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娘娘的现代村姑生活 第一百零六章 良辰危机
作者:纸鸢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过了端午节,柳七夕也忙着备考了。今年柳远要中考,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他身上,柳七夕的小升初考试倒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不过柳远的学校隔得远,陈竹也只能尽顾着柳七夕了。

  考试一天就结束了,数学仍然有些不尽人意,料想着入快班是没问题了。想到这里,柳七夕不免有些泄气。尽管她自己对上学一事实在是看的淡,但是架不住爸妈、老师的殷切希望,就是谢爷爷和张爷爷也都盼着她能够学习好,也罢,就当是宽了他们的心吧。

  考完之后便是长达两个多月的假期。柳七夕在家清闲了两天,便琢磨着找点事儿来做。可巧,谭威廉刚去苏州一带采风回来,带回了好些精致的花样子,柳七夕挑了些回来,这几天便一门心思的绣个小插屏,放在房间里做摆设,比买的要强上很多。

  天气越发的热了,柳七夕将绣架放到了二楼正厅里,又将大大的落地窗打开,阳台上的吊兰并一地的各色盆景让整个屋子绿意盎然,看的人心情格外舒爽。门外的老银杏树吹来的风虽然断断续续的,但是正厅颇大,倒是凉爽的紧。柳小三儿歪在沙发上边吃葡萄,一边陪着柳七夕聊天,姐弟俩倒是悠闲自在的紧。

  正说着柳远回来后,三人去外婆家玩几天,一阵蹬蹬的脚步声就从楼梯那边传了来。柳七夕下意识的往楼梯看去,正好碰见陈刚焦急的眼神。

  柳七夕不由得开口道:“小舅舅,你这是怎么了?”

  陈刚走过来,自己倒了一杯水,阴着脸一饮而尽后,道:“店里出事儿了。”

  “出事儿了?怎么回事儿?”柳七夕手上的针顿了一下,随即又平静的问了一声。

  陈刚丝毫没有注意到柳七夕的表情,语带懊恼道:“千江市里的陈老板这次付款迟了许多,前几个月咱们买了铺子,眼下只怕是进货的钱都有些不够了。我这里跟省城江老板约定的付款时间也快到了,眼下可是麻爪了。”

  柳七夕疑道:“咱们铺子不是只买了一中一小两间吗?上次舅舅你说的价钱也不是很高啊。你又找银行贷了十多万,应该不会到你说的这种时候啊!”

  陈刚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随即吞吞吐吐道:“七夕啊,是这样的,我原本想着陈老板的货款付了之后就能跟江老板结账。然后还可以补一次货,只要这回顺畅了,接下来就都好了,所以我就把手里的余钱拿出来在北正街租下了一个大铺子。”说完。陈刚又急忙补充道:“北正街的这件铺子正是我以前看好了的,正好在北正街中心地带,跟咱们的老铺子也隔得不远。眼下租金也合适。合约是签10年的。”

  柳七夕习惯性的拧起了眉毛,左手轻轻地瞧着绣架,右手捏着针无意识的戳着面前的绣布。陈刚见她面无表情,越发的有些没底了,更加自责了。这回是自己太冒进了,怎么就鬼使神差的答应了老宋呢?七夕之前不是说了东正街以后会取代北正街吗?眼下自己真是办了一件糟心的事儿啊。

  “七夕,我,哎!”陈刚丧气的低着头,满腹的话却只剩下一声叹息。

  柳七夕的心思却并不在铺子资金链断掉这件事情上。反而想的更深了。这事儿都太巧了,可是这世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巧合。看来小舅舅的动作还是引起了有心人士的注意啊。只不过不知道是何方人士。居然连他们这些小打小闹也放在眼里,不惜设个局让陈刚钻进去。

  柳七夕心念一动,问道:“小舅舅,你这一段时间买铺子的事儿可有其他人知道?”

  陈刚点点头,道:“自然是知道的,买铺子怎么着也要去找人帮忙的。”

  “那陈老板那边是怎么个说辞?”

  陈刚语气有些不悦道:“还能说什么,无非就说上个月店里的生意不景气,他又刚买了车,所以暂时要缓几天,都是老熟人,我便宽限到下个月,哪里想到江老板那里竟然一点情面也不讲。我有心退租,但是老宋却像是消失了,找不到他的人,钱也拿不到。哦,对了,威廉那边还要了一批布料,应该是下周一就会送过来,到时候的货款可怎么办呐?”

  柳七夕微微的抿了抿嘴唇,道:“那小舅舅可打听出来了,这投资的事儿可有什么进展没?”

  陈刚眼神瞬间亮了起来道:“这你可真是说准了,两个星期前,刚传来消息,说是南方超市已经决定在向阳投资,另外,政府也宣布将东正街这一块规划成城市经济新区。”

  陈刚犹豫了一会儿,又说:“我还听说了一个消息,说是千江师范学院要在向阳建一个分校区,地址就选在清河边上的东正村,年底就要开工了,不过现在还不知道消息是否确切。”

  柳七夕心下了然,道:“看来这个消息必然是确切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儿。”

  陈刚不解道:“什么意思?”

  柳七夕浅浅一笑,原本清秀的脸生出了几分冷意,道:“东正街眼见着就要发展起来了,眼下那边的铺子地皮可都成了香饽饽了,身价百倍,谁不想掺和一脚。我猜,我们必是碍着别人的如意算盘了。”

  陈刚本就是个聪明人,眼下被柳七夕这么一提点,哪里还有想不明白的,恍然大悟道:“你是说我们现在的问题都是有人下绊子?”

  柳七夕也不说话,只是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陈刚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语气也多了几分戾气,“我当老宋怎么这么客气,价钱也低的让我心动,原来是做好了套让我钻进去,想来这是要逼着我卖铺子啊!”

  柳七夕却不以为意,道:“他既做了笼子,没到底没留口子,这次非要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还要搭个笼子。”

  陈刚脸上顿时活络起来,道:“七夕,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柳七夕道:“既然他们算准了咱们‘良辰’现在已经是退无可退,那我们索性就将计就计。小舅舅回去之后,就立时放出良辰资金断流,现在要卖铺子。”

  陈刚惊道:“这可不行,现在东正街的铺面抢手的很,我可不愿意。”

  柳七夕推开绣架,起身给陈刚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水,方才慢条斯理道:“小舅舅,咱们这叫引蛇出洞,我们说卖铺子,可没说卖哪一间啊!”

  陈刚愣了一会,随即反应过来了,一脸纠结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是这铺子跟了我们这么些年,我实在是舍不得。”

  柳七夕轻哂道:“想不到小舅舅还是个念旧的人,只是这北正街眼见着就是明日黄花了,再说了,我看这巷子迟早也是要改造的,与其到时候凋败而亡,还不如趁着繁华的时候华丽谢幕,倒也成就了它的一段历史。”

  陈刚低下头,认真的想着柳七夕的话,半晌,方才苦笑道:“你这孩子,说话总是文绉绉的,你说的,我都明白,只不过心里打不过去罢了。想当初,‘良辰’还只是个小裁缝店,能到今天,中间吃的苦,哎……”

  柳七夕端着杯子也不劝解,陈刚对“良辰”的感情可不是一块招牌这么简单,现在“良辰”的一砖一瓦,一纸一线都寄托着他所有的梦想和努力,这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了。不过,“良辰”总是要发展的,这一步迟早要走。

  陈刚显然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心中才格外的怅然,做了许久,方才开口道:“这事儿我不能一个人做主,我得跟威廉商量商量。”

  柳七夕点了点头,道:“小舅舅心里有数就好,其实有舍就有得,不过就是巷子口到巷子里的距离而已。”

  “你是说老宋租给我的铺子就是以后的‘良辰’?那东正街的铺子做什么?还有眼下这一关怎么过?”

  陈刚眼里的忧虑不减,柳七夕却显得平静了很多,“货款这边,舅舅暂且不用担心,我想既然有人做了局,那么我们一旦喊出要卖铺子,然后再用谈价钱拖些日子,只要一日未能达成目的,我想他们也不好做的太过分,您才趁机跟江老板要求宽限几日,只要找到幕后的人,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到时候也就化被动为主动了。至于进货,小舅舅,我看暂时先不用补了,既然做戏还是做全套的好。”

  陈刚想了想,眼下这局僵得很,但愿七夕的法子能引出背后的人。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找两个姐姐、姐夫帮忙凑点钱预备着,免得到时候闹的不好收拾了。

  柳七夕又补充道:“对了,小舅舅,您再去打听一下,咱们东正街铺子周围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动静儿,最好找杨叔叔那边看看情况,他们的路子广,消息也灵通些。”

  陈刚心中也疑惑的很,自然是存了心。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具体的事宜,方才散了。柳小三儿在一边看得兴致缺缺,却又不好出口打扰,见陈刚走了,方才问道:“姐,你跟小舅舅刚说什么呢,我听着就心里慌。”

  柳七夕忍俊不禁道:“你这孩子,才多大点,就心里慌,这可是个大毛病,看来我得跟妈说说了。”

  柳小三儿嘟囔着嘴,嘀咕道:“你不过就比我大三岁,装大人。”

  毕竟还是有些怕姐姐,所以柳小三儿只是偷偷地说,见柳七夕将目光投向了他,忙用手捂住了嘴,惹得柳七夕大笑不止,心里的郁结倒是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