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娘娘的现代村姑生活 第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难为
作者:纸鸢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谢民修见柳七夕的神色似有松动,忙建议道:“不如这样,咱们出钱买下这些人地里的黄姜,明年产出通通归我们,这样咱们也赚了钱,他们也不用担风险,岂不是各得其所?”

  柳七夕双目微合,耳边一缕细碎的头发散落在如玉的脸庞上,细长的睫毛微微抖动,似乎在思考着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柳七夕原本的意思是将张钰的调研结果转告给姜农,至于他们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最多柳家协同张钰帮他们找个好点的门路,价格也不会低的太狠了,总是小有赚头。这样张钰和柳家也算是脱了干系了,就算他们心中不喜,也实在是没理由当面说嘴了。

  谢民修的这个提议倒是让她有些心动,去年黄姜的产出相当的不错,据张钰说,今年的长势比去年还好,照这个势头,到了明年,亩产基本上能到五千斤以上,除开自家的地,整个仙柳村还有二十多亩地,这就是差不错十万斤,如果价格回升,这中间的利润就可观了。

  谢民修道:“张钰哥一向靠谱,既然相信他,不如就手笔大一点,这样才有意思。”

  柳七夕缓缓睁开眼,眼底露出一丝笑容,道:“你当这是赌博呢?农事上的事儿,除了地利和人和,更多的还是天时。”

  谢民修眼底浮起一丝意外,道:“你今儿怎么了?你可不是个依靠天时的主儿。”

  柳七夕玩心顿起,故意板着脸,训斥道:“你能有多了解我?庄稼人就是靠老天爷赏饭吃,你说我能不靠天时吗?”

  “啊?”谢民修瞠目结舌的看着柳七夕,似是没反应过来。

  柳七夕却并不跟他玩笑了。一脸认真道:“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这中间的难处可不止一点呢。首先,咱们现在没法挖姜,无法确定产量的话,怎么跟大家结算清楚?第二,到明年挖姜还有整一年的时间,这地该怎么管理?耽误了大家明年的收成又要怎么算账?第三,买这么多姜,咱们拿的出这么多本钱吗?虽然我家现在是不缺钱,可是冷不丁的抽出大几万块。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柳七夕原本是想讲给谢民修听得,结果自己倒是越来越心惊了,这笔生意诱惑虽大,但是这中间的阻力也太大了,看来是做不得的,眼下只能顾着自家的几亩地了。

  谢民修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只低头思索了片刻,便抬头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这些问题也好解决。咱们今年先找人来预估一下现在的产量。按照市场价给他们结算清楚。到了明年挖姜之后,咱们用总量减去现在的产量,剩下的那一部分也按今年的价算给他们,如果价格上升的话,咱们再分他们一成的利润,算是给他们的土地使用费。至于本钱。我出一半。”

  听到这里,柳七夕心下吃惊,按照她刚才的估计,这批黄姜可有十万斤。就算是按照现在最高家9角钱来算,也要9万块钱呢。一半就是差不多五万块钱,他不过才十五六岁。说有个万儿八千的她也不奇怪,可是眼下他竟然眼睛都不眨的说出了五万块钱,真看不出来他居然还是个财主。

  谢民修也看出柳七夕的疑惑了,得意道:“这几年我跟着我叔叔炒股,挣了点小钱。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大用,不如钱生钱。”

  炒股这个词对柳七夕来说并不熟悉,只不过在书上看到了几回。看样子,谢家叔侄俩在这中间收获颇丰,看来她也要抽时间好好研究研究了。

  柳七夕有些疲惫的对谢民修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眼下我还要再寻思寻思,这中间的细节可是不少,你也回去在参详参详,我先听我爸今天出去的结果。”

  谢民修见状也不好多说,只说回去之后再找张钰好好问问情况,回头再细说。

  柳添福回来的时候,柳七夕他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因为之前已经有所决定了,所以陈竹的神色还算正常。柳七夕正端着杯子出神,心里想着谢民修的主意,这事儿可为的地方太多了,只要张钰判断的没错,那么明年他们家又会多一大笔进项。

  柳添福的脸色绝对称不上是好,显然是被气着了。陈竹最是了解柳添福,遂撇撇嘴道:“我就知道,这些人只相信捏在手里的钱,你八成是吃了闭门羹了。”

  柳添福也没吱声,今天他挨家去跟大家说的就是让大家放宽了心,且等明年价格回身。

  有些人家厚道,只是说家境艰难,等不到明年了。有些人家模棱两可,也没放准话,有些刻薄一些的人家只差没指着柳添福的鼻子骂了,言语中的尖酸不说也罢。有些心思灵活的就开始让柳家作保了,明年价格继续下跌的损失可是要让柳家负担,柳添福自然是不肯的,双方又是不欢而散。到最后,还是到了老大家里,柳添荃和祁田玉都表示老二一家子怎么干,他们就跟着干,就是亏了,也只当是自己倒霉了。

  柳七夕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了,也不觉得意外。谢民修的想法中虽有些不成熟的,但是点子倒是好点子。眼下除了自家跟大爹家的地,总共也只剩了十四五亩地,这中间坚持挖姜的估计至少有十亩地,这么算下来的话估计成本要降一半,两万五千块钱的话,四处筹措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么一想,柳七夕越发觉得可行了,在脑子里细细斟酌了一边,柳七夕便开口将下午跟谢民修商议的结果细细说了一遍。

  柳添福和陈竹自然是不同意的,这等于是自家帮别人家扛了风险了,更何况,自家原本都还悬着呢,眼下哪里顾得上这些。

  柳七夕故作无奈道:“我这也是没办法啊,爸,您今天也看到了,大家都把黄姜卖不上价怨到咱们家了,虽说当初我们也没逼着他们,但是架不住大家这么想啊,眼下这么着,一来呢,可以帮帮乡亲们,他们也是生活所迫。二来嘛,咱们家也能多条生钱的路子,况且……”

  说到这里,柳七夕停顿了一下,见爸妈的眼光果真被吸引了,又慢条斯理道:“其实这个主意本是谢民修给出的,他还说要出一半的本钱呢。你们想啊,他一个孩子哪里来的钱,肯定是长辈给的,他们家路子广,说不定真有好的门路呢!听说谢叔叔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总不会做些亏本的买卖吧。”

  “真有这回事?”陈竹果真被打动了,谢季礼谢处长的名字他们也是略有耳闻的,既然他都认可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吧。

  柳七夕却在心里暗道,这谢季礼未必知道这件事儿,眼下他可是忙着操心向阳购物广场那一摊子事儿呢,哪有功夫看顾这些小钱,不过是借他的名头用一用,还别说,效果还不错。

  柳添福这几年的厂长也不是白干的,既然决定干了,自然是细细的考虑了一遍。眼下最重要的是钱和核定产量的问题,这两样哪一样出了纰漏,这生意就完了。

  柳七夕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核定产量的事儿可不能由柳家出面了,必须由姜农自己找人,最好还找个公证人,这样到时候也没那么多皮扯。

  柳七夕一想到某些翻脸不认人的行为,心中又是一阵不悦,皱着眉头道:“爸妈,这回咱们可得跟大家把合同签订清楚了,免得明年挖姜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柳添福前些年也吃过口头交易的亏,自然知道生意场上真朋友少,凡事还是提前做个预防好。不过想到这回的对象是相处多年的邻里乡亲,他又不由的生出了几分感叹,做人,做生意人更难!

  一家子商议了半夜方才各自歇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谢民修就赶到了柳家,看的出来,他对这件事上心的很。柳七夕又将头天商议的结果跟他说了一遍,谢民修边点头,边补充道:“既然你们都商议的差不多了,我看咱们也还是先请个懂法律的人帮咱们拟个合同,既然弄了,就务必让人挑不出错儿,日后,咱们也少很多麻烦。”

  柳七夕深以为然,不过今天下午她就要去学校了,所以这边的事儿肯定是无法完全兼顾了,只好又跟谢民修好好商议了一些细节,又特意嘱咐谢民修多向张钰打听一下黄姜市场,多收集一些资料,也好做参考。

  下午,柳七夕一直磨蹭到快五点钟了,方才让柳添福送她去学校。

  柳家收购黄姜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有人暗笑柳家是钱多烧的慌,败家来了,有人则是偷偷打听起现在市场的价格了,有的人则琢磨起柳家这般行事的目的。

  这几天上柳家打听消息的人真是络绎不绝,连柳小三儿都被堵着套了好几回话。整个柳家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再一次对“商人难为”这四个字进行了深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