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娘娘的现代村姑生活 第一百七十九章 柳家新变
作者:纸鸢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考完英语之后,高考也宣告结束了。此时的向阳一中陷入了一场疯狂的狂欢之中,哭声、笑声、尖叫声、怒斥声交织在一起,发泄着大战之后剩下的所有精力。

  柳七夕冷眼看着不远处,一群男生怪叫着将书本聚拢在一起,然后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一个男生脸上似喜还悲,喃喃的骂着“叫你祸害我三年”。

  她突然觉得压抑的很,这条青云路果真也是尸横遍野,流血千里啊!好在,她终于告别了漫长的应试生涯,听说现代的大学自由的很,自己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出了校门,柳七夕习惯性的朝旁边的树荫看去,谢民修果然不在。知道爸爸今天会来接自己回家,他便买好了今天下午回省城的火车票,算起来,送她进考场之后再过去火车站,时间刚刚好。

  心里不是没有一丝遗憾的,只不过这种心结不是单靠个人就可以的解开的。

  “七夕——”柳添福焦急的声音从前面的家长人群中传了过来。

  虽然七夕强烈反对家里人过来陪考,但是柳添福和陈竹怎么安得下心,连“美景”也无心打理了,昨天陈竹就非要过来看看,但是又怕让七夕分了心,好容易捱到了今天下午,就紧催着柳添福过来了。

  柳七夕看起来精神不错,柳添福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个女儿一直叫人放心的很,看样子,应该考得不错,不过这高考可关系着孩子的一生,所以心中也还是有些忐忑。

  柳七夕见柳添福欲言又止。心中他想要问什么,遂主动开口道:“放心吧,爸,我考的还不错!”

  柳添福见柳七夕一脸坦然,不像是只为宽自己心的,所以心中也踏实了。

  父女俩见四处吵吵嚷嚷的,也没心思说话,便直接去了住所收拾了东西,回家了。

  许是之前累狠了,柳七夕在家休养了两天。方才有了精神。

  柳添福和陈竹这几天也是忙得很,两年前,高林终于在千江开了分公司,乘着千江发展的东风,这两年也是风生水起,柳家的“美景”自然也就跟着壮大起来了。

  去年冬里,柳家又在村里弄了两块地,建了一个新厂子。眼下规模大增,每个月的产量自然也跟着翻了几番。但是摊子大了,柳添福和陈竹却越来越吃力了,就说这两天,高林那边催得紧,他们便恨不得吃住都在厂里了。

  柳七夕心中极不赞成这种做法。毕竟他二人在生意上委实没什么天分,而人的精力又有限,久而久之,只会让情况更糟。只不过之前她困在学校里,也顾不上这些。眼下高考事定,倒是可以好好筹谋一番了。

  晚上。柳添福和陈竹回来的时候,皆是疲累不堪。柳七夕也不耐烦做饭,早就打电话让附近的饭店送了饭菜过来。陈竹见此虽然口中念叨着柳七夕太过浪费摆谱,但是心中却是轻松了不少。

  柳七夕却是不以为然,挣钱不就是为了花么,不然挣那么钱干什么!

  柳添福倒是坦然多了,端起碗先吃扒一大碗米饭,方才慢了下来道:“等忙过了这两天,就可以好好歇歇了。”

  陈竹却是皱着眉头,一脸犯愁道:“哪里能歇的下来,你忘了,景观树那边可是等着你去买农药的!听说最近害虫呢!”

  柳添福面色一沉,不轻不重的叹了口气,便不再说话了。

  柳七夕看在眼里,心里慢慢有了计较。

  第二天,柳七夕吃过早饭之后,选了一套轻便的衣服,带着一顶精致的淡黄色宽沿草帽出门了。

  从院子旁边的侧门出去,便是原来的菜园子。这几年柳家的摊子越铺越大,陈竹终于在劝说之下放弃了伺候菜园子。这五六分地便被柳七夕接手过去了,她也不含糊,按照自己的心意挖了池塘,盖了凉亭,搬了假山,栽了花草,整治了成了一座小花园。

  为了营造出整体的效果,柳七夕又说服了陈竹将菜园子下面的斜坡也砌上了石阶,旁边种了好一片丁香,今年第一年开花,甚是热闹,远远的看去,仿佛是一大片紫色的瀑布,从石阶上走过,端的是如入仙境。

  不过柳七夕现在哪里有心思赏景,一路分花拂柳,直奔向了斜坡下面的花圃。

  老王跟从前相比,倒是精神好了不少。

  自从到了柳家做事,这才多少年光景,他们家不仅盖起了新房,儿子也讨了一房媳妇儿,两口子都被安排在农场里管着景观树,去年春上刚添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过的滋润的很。

  说到景观树,原先他还犯寻思了,这门的生意向来是掌握在有后台背景的人手里。据他所知,向阳的主要街道、各大工厂绿化用到的景观树都是从向阳花圃那边定下的,旁的人根本插不进去手。

  可是没想到的是,四年前,第一批景观树长成之后,就被向阳城市建设科的人直接定下了,当时可是有些吓到他了。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了,柳家早就拿下了向阳市城市改造绿化工程苗木采购项目,人家政府也是有人的。

  柳家对这批景观树也是花费了大力气的,自然顺顺当当的就完成了政府的要求。这之后,柳家和岑家合资建成的“锦色”花圃也慢慢有了名气,这订单自然是不愁的。

  当然这还不是老王最佩服柳家的地方,真正让他感叹柳家不寻常的还得数自己管着的这片花圃。别看这花圃才占地一亩多一点,可每年没少给柳家圈钱。

  这院子里大部分都是柳家姑娘带着人从留凤山挖下来的树根和树桩,经过师傅的修建和雕琢之后,竟然为那些有钱人追捧。

  就说这院中那盏“枯木逢春”的中型盆景,已经开出了数万的价格,不过柳家姑娘仍是两个字,不卖,虽说看着确实好看的紧,新奇的紧,不过在他看来不过是截榆树桩子,哪里就这么精贵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柳家确实厉害,这才多少年的功夫,硬是让他们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要不怎么村里老是传言柳家的祖坟埋的好呢!

  那年跟着种黄姜,大家伙儿都顶不住变化莫测的价格,提前一年将黄姜卖给了柳家,暗地里没少等着看柳家的笑话儿。没想到第二年风向逆转,价格回升,愣是让柳家赚了个钵满盆满,三组的赵青两口子精明,跟着柳家愣是拖到了第二年挖姜,结果也赚了一笔,让人眼红不已。

  不过这些都跟他们老王家没关系,反正他是看出来了,柳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只要跟着他们干,不怕没好日子过。

  正想着这些事儿,柳家姑娘七夕就来了,老王好像记得陈竹说是她最近高考,想是已经考完了,自然也关心了几句。

  柳七夕对老王父子也算是倚重,所以和颜悦色的表示了感谢。紧接着又和老王一起看了看花圃的情况,这玻璃花房是去年才建的,她也不是很熟悉,特意请的师傅这两天也回去陪儿子高考了,所以也没法了解情况了。

  柳七夕四处看了看,心里也有了谱儿。回到了花圃边上的小屋里,老王亲自给她端了一杯水,她道了谢之后,便低着头喝了起来。

  这半年柳七夕基本上没怎么回家,所以对花圃了解的并不多,老王便主动将花圃的情况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不过他只负责这花木的生长和进出,对银钱的往来却是不怎么了解。

  柳七夕倒也不担心,当初说好了这个花圃让自己来打理,陈竹和柳添福就真的放开手了,随着柳七夕的心意折腾。这花圃虽纳入了“锦色”,但是这会计报表却是每月都给自己留了一份,对它的支出收入,柳七夕还是相当清楚的。

  这也是柳七夕最欣赏柳家夫妇的地方,那就是不贪心,永远能看清自己的能耐。花木这一块,他们是一知半解,所以对柳七夕和岑尚荣的安排便只是认真的执行,从来不指手画脚,即便是有问题,也多是商量的态度,就算是意见被驳回,也不怎么在意。

  柳七夕原是想去农场看看情况的,但是被老王劝住了,说是那边这两天正在打农药,进去之后怕她受不了,最后只好作罢。好在老王对农场那边的情况也是相当熟悉的,所以柳七夕在他嘴里倒是了解到了不少信息。

  这么一来,柳七夕倒是心中也有了谱儿。看来柳家早些年下的本钱都没白费啊,现在慢慢都已经发挥了预想中的作用。眼下最为头痛的就是怎样将柳家这一摊子事儿理顺了,将爸妈从纷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也让柳家的基础能够更加稳固一些。

  柳七夕按了按有些发胀的眉心,心里也是有些纷乱,这事儿看着容易,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自己的那一套管理庄子的方式在发展初期还是有些效用的,但是随着一步步的壮大,倒是弊端不少。

  只可惜她在学校花费了太多时间,初高中又都是完全的书本教育,现在她也是见识浅薄了一些。要是谢民修在就好了,无奈之下,柳七夕竟然不由的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到把她自己吓了一跳。

  作者有话说:看文的亲亲啊!某兰深切的各种求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