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缘田歌 第047回 教书先生
作者:沐紫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翠色湖,果然是湖同其名,翠色的湖面,绿得有些泛蓝,或者说压根就是清澈得如同水洗过的蓝天。只不过因为倒影了碧绿的一圈翠柳这才发出翠色的光泽。

  “果然好景致!”甜心伸了个懒腰,做了一个深呼吸,感觉那带着淤泥的特殊味道的风扑鼻而来,格外的神清气爽。

  “阿姐并不是第一次来翠色湖啊!怎么表情如此夸张,语气如此感慨?”牧笛撞了撞惠儿的肩膀,悄然问到。

  “咱们阿姐啊!自从得到那个致富机后,变得特别有气质了,而且点子特别多,不过好像对以前的事情记得不清楚。”惠儿还专门指了指自己的头。

  牧笛捂着嘴,偷偷笑着,甜心早看见两人的小动作了,假装没有看见。

  笑笑颠颠地跑过来,小马尾上下的晃荡,拉着甜心的手,甜腻腻的问到:“阿姐,到底什么时候开湖仪式才开始嘛?真是的,麻烦不麻烦,把栅栏打开,然后就完了呗,每年都这么麻烦。”

  甜心看着笑笑洋娃娃般的大眼睛,觉得特别的好笑,这个小妮子,倒是猴急,猴急的。

  “一会儿就开始了啊!这世间所有的事啊!都有一个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白吗?有了这个仪式,大家才能更好的珍惜翠色湖啊!”甜心正说着,一群穿着花衣裳的水鸭子,扑通扑通的跳进了湖中,一边洗着澡,一边不停的逗弄着身上的羽毛。

  笑笑瘪着嘴,看着鸭子,好生羡慕。那呆萌的样子,好生可爱。

  御风围着鸭子团团转,但是好像有些怕水,虽然有些奇怪,狗不是会游泳的吗?狗刨式,狗刨式,只是不好看,但是挺管用的。

  但是御风怕水,甜心估计着御风是因为被主人抛弃在了水里也不一定。

  翠色湖分为两个湖,其实不应该说两个湖,应该说是一片深一些的水域和一片浅一些的水域,深一些水域,湖面清澈,并无太多的水生植被,倒是听说鱼特别的大,虾子也是透亮的。

  翠色湖的鱼和小溪里面那种一卡来长的小鱼儿可不是一回事儿,用来做鱼羹味道可是美极了。

  小溪村的村民,鲜有吃红烧鱼这种整鱼的,村名胆小,村里有一个人被鱼刺卡了,大家便都害怕了。但是鱼是这么好的蛋白质的来源,所以也没有放弃吃鱼,只是在想该怎么吃。

  于是聪明的小溪村村民想了个办法,就是把大鱼捞起来后,把比较显而易见的鱼刺和鱼骨头都剔除了过后,用作糍粑的大木槌,槌成泥状。

  合上面粉然后捏成丸子,往水里一扔,飘起来后,扔点葱花便是一碗好吃的鱼丸子。

  这还是甜心从“菜婆婆”给的食谱里面看见的。

  当时看的时候还在想,这大鱼到底在什么地方?就小溪里面的那种鱼,做成鱼羹或者是鱼丸,那得多腥味儿啊!

  看着眼前的翠色湖,总算是结合在一起了,就眼前的湖光山色,里面长的鱼一定肥厚极了。

  浅水水域便是孩子们的最爱了,五月的浅水水域里面挤满了荷叶,还有刚刚冒出尖尖角的荷花。

  甜心还没有赏够深水水域,就被笑笑和壮壮拉着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了浅水水域,因为还未开湖,所以整个翠色湖被简单的围起来。

  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在标记的外围,并没有凑下去。

  “阿姐,快看,荷花好美!”惠儿拉着甜心凑近了浅水域然后高声叫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是眼前的景象了吧!”甜心说完便看着没有小舟在里面穿梭的纯净的荷塘。

  “好诗,可是姑娘自己所做?莲叶挨肩接踵,荷花俏皮可人,两句诗便道出了眼前的景象,让人回味悠长,别有意境”一个眉清目秀,穿着长袍的男子站在离着玲珑有十几厘米的地方感慨到。

  甜心,正在纳闷,小溪村怎么还有这样的文质彬彬的人。

  便听到笑笑毕恭毕敬的喊到“先生好!”

  先生,原来是教书先生,算是整个小溪村最有文化的人了,吴鸿虽然读过很多书,但是多是药典,药典甜心只读过《本草纲目》,现在遇到一个可以咨询古代文化的人了,一时间有点激动。

  “原来是笑笑的先生,您好,我是笑笑的长姐,刚刚先生所听的诗并非我所做,我没有这样的才华,是一位名叫杨万里的诗人所做。”甜心毕恭毕敬的回答到。

  “喔,原来是这样。这诗可能是一首七言绝句,可否吟出整段?”先生瘦长的身材,躬身一拜。

  眉清目秀,皮肤白得有些发腻,果然不用田间辛苦,皮肤还真是白嫩,而且说话还真是透着一股子酸味,看来以往看的小说倒是也没有完全瞎掰。

  甜心想着些别的有的没的,笑笑见甜心不搭理自己的先生,有点不乐意了,喊到:“阿姐,我的先生在跟你说话呢!你能不能专心一点啊!”

  “喔,没事,只是觉得先生博学,这都能够听出来,便停顿感慨了一番,确实是,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完整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甜心望着眼前还未盛开的荷花,觉得自己第一次念诗,如此的有感觉。

  “先生”也微微一愣,被诗里的情绪感染了。“好诗,果然是好诗,这位杨先生,真是博学多才的人。你能认识他,想必你也不差!”

  甜心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和这些真正手不释卷的读书人比起来,自己不过是因为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人,记得一些诗词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却获得的都是真诚的赞美。

  “没有,我只是恰好看到过而已,并不认识这位作诗的人,也是觉得意境极美,便也就记下来了。”

  “你是铜丫的阿姐,可还在读书?铜丫的功课挺好的,但是后来没有读书了,真的很可惜。”

  “先生,我只读了一学期,你都记得我吗?我现在不叫铜丫了,我叫笑笑,田笑笑,阿姐说我笑起来好看,希望我一直笑。”笑笑说起话来就噼里啪啦,没完没了。

  “嗯,我当然记得,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我都记得。有机会后,一定还要读书,知道吗?”先生摸着笑笑的头,看着莲叶,微笑着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