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麦加油 122兄妹同心
作者:解颐017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22兄妹同心

  可不是么?信用社旁边的潜家老屋已经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已经砌了一人高的砖墙。烈日骄阳下,师傅们甩开胳膊,分工协作,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潜小麦下了巴士,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眼睛急急在人群中搜索自家人的身影。心里疑‘惑’不已,不是说好暑假才开工的吗?

  师傅们马不停蹄故自忙着手头的活儿。巴士停下来的时候,只有正在递砖块的杨勇顿了一下,眼光扫过来,见是大‘女’儿放暑假回来了,行李包鼓鼓的。招呼一声,急忙脱下手套过来提行李。

   “爸爸,爸爸,开工多少天了?怎么已经完成这么多了呢?”

  “师傅们是姑父的工程队,还是村里的包工队?”……

  见父亲过来,潜小麦急忙迎上去,脱口而出就是噼哩啪啦一大串问题。

  杨勇洒然一笑,汗湿的脸上满满都是喜悦,接过行李,正想回答之际。手臂却被潜小麦忽地紧紧抓住了:“爸爸,爸爸。我的收藏品呢?就是楼上贮存室里那些小东西,有没有帮我收拾起来?”可千万千万不能扔了哈。

  看着大‘女’儿惊慌失措、急不可耐的样子,杨勇笑得更欢了,伸出另一只手和蔼地拍了拍‘女’儿的头:“你的宝贝,能不给你收起来吗?没想到,这些年你七七八八、东塞西藏,竟存了这么多玩意儿,让你妈好一顿收拾。”

  得到了确切的答复,潜小麦也跟着伸手拍了拍呯呯直跳的小心肝,夸张地吁了口气。

  杨勇见了好笑不已:“那天我跟你妈可高兴坏了,你自己收藏了这么多东西。我看,咱家以后连嫁妆都可以省了,随便给你添上几个面桶脚桶,就足足有十八抬喽。”

  潜小麦……瀑布汗……

  杨勇带着‘女’儿向潜家左手屋走去,现在整个右手屋都暂时搬到了这边。

  潜家左手屋的地基面积,与右手屋是一模一样的。前几年,潜松‘玉’潜松友兄弟一分为二,各自盖起了三层的砖瓦房。现在,潜松‘玉’家的堂屋装饰一新,临街开起了竹制品工艺店。潜松友夫‘妇’则带着儿子长年驻守龙泉,家里只留守着老母亲与‘女’儿,是以堂屋一直空着。现在,正被各种大小不等的铝合金‘门’窗挤了个严严实实。‘门’前屋后的空地上,也满满堆着小山般的钢材水泥。

  “爸爸,怎么一次‘性’就买齐了全部材料?这样可以打多少折呢?”

  杨勇听到‘女’儿的问题,嘴角不由持续上扬,打内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愉悦的自豪感。说:“铝合金‘门’窗。都是你四叔一个人送的。钢材水泥,则是你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姑姑们集体凑钱送的。”

  嚯嚯,这么大手笔。潜小麦惊诧不已。父亲与罗店的叔叔姑姑们关系亲密,她是知道的。但一次‘性’出手这么大方,几乎包揽了盖房子最贵的三样材料,这大大出了她的意料。

  其实,出乎意外的何止潜小麦一个人。

  杨勇潜丽琴是。

  潜家爷爷‘奶’‘奶’是。

  潜家的一干亲戚是。

  南江村的村民也是。

  似乎****之间,随着范英俊建筑工程队轰轰烈烈的开到,设施工程有条不紊的展开,以及各项材料源源不断的运到,南江村的人们仿佛才猛然想起,平时老实寡言的杨勇,他其实并非孤单一人。他的背后,还坚定不移地站着南江村人并不熟识的杨氏一‘门’。

  杨勇替‘女’儿把行李拿到潜小芬的房间,‘交’待了两句,便匆匆回了施工现场。

  潜小麦放下书包,也不多作停留,三两步走进厨房。母亲潜丽琴和大舅妈黄雪萍正在灶头汗流满面地团团忙碌着,煤气灶、蜂窝煤、土灶齐齐开火,三四口锅滋滋发响,已然飘出阵阵菜香。表姐潜小芬也不顾七月里炎热的天气。坐在灶后帮忙拣菜烧火。

  三人见潜小麦进来,都如释重负地笑了。

  潜小麦二话不说穿上围裙,走过去按潜丽琴的指示,快速帮忙煎煮烹炸起来。边说边做,一番口头‘交’流下来,才知道最近家里是忙翻了天。

  原来,上个月潜小麦回学校的第二天,杨勇就按计划去了华阳,和杨家爷爷‘奶’‘奶’关起‘门’做了很长时间的‘交’谈。没有人知道三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杨家小辈们只记得那天‘奶’‘奶’的眼睛一直都是红通通的。

  杨家爷爷失望之余,倒也觉得杨勇建百货店式新房的构想是可行的,于是一起打车去了小‘女’婿范英俊家。翁婿几个对照着建筑日程表一阵商量,当下拍板立马开工,并争取一个月内完工,好调出人手参加八月份新的项目。因为范英俊手里还同时进行着两个项目,能挤出的人手非常有限,于是干脆向同行多借了几位技术熟稔的师傅,决定加班加点加工资,争取早日结束工程。

  于是,夏至日这一天,整理一空的潜家右手屋,在铲土机轰隆隆的工作下,瞬间夷为平地。

  为了不耽误妹夫的工程,杨勇回家后,立马在南江雇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小工。开工后,两方人马互相协作,速度便翻了一番。

  潜家这种高效率的盖房举措,在南江村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每天公路上一溜烟儿跑得飞快的材料运载机,轰隆隆高效率大容量的泥沙搅拌机。夕阳西下晚间仍在挑灯夜战的施工队,等等等等,均引得南江村人频频侧目。

  晚上闲来无事,人们纷纷聚集桥头乘凉,近对着潜家飞快的砌砖速度,无不啧啧惊诧。

  据说,前两年南江首富孙红梅家盖别墅,所用的泥沙石子也只是雇小工从溪边一点一点往家里挑,师傅也单单只请了三五个,前后工程急赶猛赶也进行了大半年。人们想不通,一直低调的潜家突然这般高调盖房,凭的是什么?听说施工队是从华阳城里请来的,听说新房是经过专人设计的,听说单是楼层的高度就是普通民房的1.5倍,听说所有的贵重材料都是杨氏一‘门’亲戚馈赠的……

  一时之间,南江村人对潜家的一砖一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好奇……

  但潜家人却顾不得这些,每人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连驻足应酬各类恭喜言辞的时间都显得份外奢侈。

  粗粗打包搬到左手屋后,杨勇每天早出晚归,事无巨靡,全面接手了盖房事宜;潜丽琴负责一天三餐,外加点心宵夜。每次足足都要备上三十个人的份量,光是做饭一项,就忙得她恨不得再生出个三头六臂;就连教书开店多年,并不擅农活的潜家爷爷,这阵子也赶着羊到上山巡视起了天麻庄稼;潜家‘奶’‘奶’有心下来厨房帮忙,但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阻拦,老人家即使闲闲呆在房里,也会挖空心思帮着剥上一点蚕豆。

  这种人手短缺的情况,随着前两天潜小茉、潜小海考完试,稍稍得到了缓解。如今,办事更为老练沉着的大‘女’儿潜小麦归来。不能不说是一个急时雨。

  就在潜家所有人为新房高兴地奔‘波’忙碌着,为材料的获赠与工程的受助欣喜不已时,除了杨勇,没有人知道,杨氏一‘门’在送出这些东西时的酸涩心理。

  那一天,在范英俊家商量停当各项事宜,杨勇赶着末班车急急回了南江。杨家爷爷回到家后,和红着眼的杨家‘奶’‘奶’相顾无言。老两口迟迟用了饭,辗转反侧,****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杨家爷爷就拨通了去罗店的电话。于是,中午吃饭时间,几位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就齐齐聚在了华阳的餐桌上。

  和历来所有的家庭会议一样,仍旧是杨家爷爷做的开幕词。

  “昨天,老2来华阳了。说是暂时没能力在城里买房,想先把南江的房子拆了重建。尽管不乐意,但我们也只能同意。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个事儿。你们一众兄妹中,唯有对老2,我没有做到尽心尽责。他是你们爷爷最疼宠的孙子,到头来却世事‘弄’人流落到了外头。于老2,于你们爷爷,我和你母亲都有愧啊……”

  杨氏兄妹听了唏嘘不已。杨家老2就是杨家老爷子的心头疤,平时不觉得,但敏感的时候随便碰上一碰,就是伤心一大把。是以,大伙儿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劝说,只得静静听着老人家继续说下去。

  “我和你母亲昨晚一宿没睡好,想着老2既然下了决心在南江盖新房,那我们老两口怎么说都得支持一点。这些年,把老龙湾的大水塘租出去,我们也攒下了几个钱。老2他没要罗店的东西,我和你母亲也早就琢磨着另外补点。现在我们有意把那点钱‘交’给老2家,盖房子出份力,留给小海也是个念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见?”

  杨氏兄妹听了恍然大悟,都长长松了口气。餐桌上的气氛顿时明朗起来,大家漫不经心。齐齐动手,埋头就是大快朵颐。该吃菜的吃菜,该喝酒的喝酒,就是不置一词。杨家媳‘妇’也都是聪明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马上就明白杨家老两口为的是顾及她们的心情。对自家儿子‘女’儿说话,他们从来都是“圣旨口”,哪用得着这么拐弯抹角。

  作为长媳长嫂,杨家大媳‘妇’很识时务,忙堆着笑说:“老爹老娘你们的钱,自己作主就行,哪用得着过问我们。我们长房虽然不富,但日子还过得去,现在哪会吧唧你们那点钱……说起来,我们也是占了几位兄弟的便宜,二弟、四弟、五弟都没要罗店的东西,房子、山和田地现在都让我们和老三家接了。这几年我们家种瓜种水果批发着卖,钱赚得还可以,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几位,但比二弟家轻松多了。盖房子是大事,我们家理应也该支持一份。”

  “可不是么?我们罗店盖房子的时候,二哥回来可没少出力。现在该轮到我们帮他们家一把了。”老三媳‘妇’也是笑‘吟’‘吟’地跟进。

  老五媳‘妇’季丽芳比较腼腆,不似两位嫂子能说会道,只轻轻说了句:“我家的事向来都是杨顺作主,他说好就行,我没意见。”

  杨家老两口听了欣慰不已,满口称赞媳‘妇’们体贴入微,尤其是对大媳‘妇’,更是满意得不得了:“弓剑他娘,你这么顾大局识大体,为底下兄弟姐妹们考虑,是我们杨家之福啊。把罗店老家‘交’给你我们很放心。都说长嫂如母,你们以后凡事都要听听你们大嫂的意见,知道吗?”

  “知道了。”杨氏兄妹满口应下,继续向一盘盘美味佳肴进攻。

  普普通通一句夸奖的话,羞得杨家大媳‘妇’红云满面,直摆手:“不敢当,不敢当。咱们自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现在是咱们帮二弟,以后二弟生活好了,我若想在城里给弓剑买房的话,他也一定会上前帮忙的。大家齐心,互相帮助,才好办事情嘛。”

  这时,肚子垫了五分饱的杨顺放下了筷子,环视了一圈说:“其实二哥家并不缺钱。我更想做的是表达一份心意,我上高中时家里困难,兄弟姐妹多开支也大,学费大部分都是二哥帮我付的。二哥这份情,我领了!小麦的事我会全力以赴帮她办好。二哥盖房子我也会出一份力,为的是告诉南江的人,二哥背后有咱们顶着,谁都甭想动他一根‘毛’。”说到‘激’动之处,嗓‘门’不由提得老高。

  杨水莲拍了拍旁边小哥‘激’动的肩,也柔柔地开口了:“二哥若知道你这么想,会很高兴的。我也一样,小时候,二哥给了我不少零‘花’钱呢。早在二哥委托我家帮忙时,我就打电话跟四哥、姐姐商量过了。四哥出大头,我和姐姐在后面跟进。”

  “你们家不是出人力了吗?那钱就甭出了,总不能由你老幺撑大头,我们长房跟尾吧。”杨家老大道。

  他的问题立马得到了范英俊的解释:“我们其实没帮多少。人手大部分从其他工头那里借的,机器工具也只是空着的时候拉下去用一用,二哥坚持要按市场价算给我们费用。他请我们帮忙,为的是工程质量多份保障。”

  “能理解。”杨顺微微点了点头,对自家二哥的犟脾气再清楚不过。从不肯占自家兄妹一分便宜,自尊心强烈到固执的地步,对道理原则的坚持都可以作示范上教科书了。在如今这个熙熙攘攘名利纷争的社会,这样的‘性’格,真不知道是福是祸。好比当年和老爹的关系,明明是没有隔夜仇的亲父子,摊上了他那几近执拗的牛脾气,竟搞出了离家出走的事情。尽管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为人处事都成熟圆滑了很多,但骨子里的那份执拗还是一点都没变。

  “你们看这样行不?以二哥的脾气,给他钱,他以后肯定还会勒紧‘裤’带,攒了还回来。要不,趁现在还没开工,咱们直接送材料好了。把钱都‘交’给水莲夫妻,他们熟悉情况,找个好的供货商,直接给南江发材料。”

  杨顺的提议,立马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好。

  看到儿‘女’们这么团结互助,杨家‘奶’‘奶’欣慰地笑了,眼里不知不觉却又噙满了泪‘花’:“这盖了新房啊,你们二哥的根算是一辈子都要落在南江了……”

  “不会的。二哥不是说了吗?先把小侄子小侄‘女’培养出来,以后赚了钱会第一时间在华阳买房的。小麦以后肯定会到华阳来,二哥买房是迟早的事,我们兄妹一定会聚到一起的。”杨顺宽慰着老母亲。

  “是啊。娘,你看你,这华阳到南江,公路越造越好,两个小时就到了。二哥会常常带小海来看你的,你身体吃得消,也可以随时坐车过去看他们。很容易的事。就这么点距离你就舍不得,小心老四吃醋。他们大老远的隔着半个地球,三个小孙子常年不见,都没见你这般舍不得……”杨家老三还是一如既往地嘻皮笑脸,吃饱喝足,闲闲打趣起了老母亲。

  杨家‘奶’‘奶’破颜为笑,小声地嘟囔着:“我也没日没夜地想他们呢。”

  杨家的午餐时间飞逝而过,众人都还得赶回去上班上工,见事情商量得有眉目了,杨家爷爷醒了醒嗓子,老规矩地做起了总结陈述:“今天你们大家能这么说,我们老两口很高兴。不管是老2,还是你们之中的谁,以后有了困难,就都要像现在这样相亲相爱有商有量。老祖宗的话是不会有错的:‘兄妹齐心,其利断金’。只要你们七兄妹团结友爱,勤劳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火的。做兄妹,有今生,没来世。这份情,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知道吗?”

  “知道了。”嘎嘎,一群中年男‘女’在‘精’神矍烁白发苍苍的杨家爷爷面前,被训得宛若小学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