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麦加油 127双喜临门
作者:解颐017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27双喜临‘门’

  时序进入八月,潜家百货店式新房正式落成。,。

  高挑新颖的外观设计。实用宽敞的超大面积,结构造型的天‘花’板,统一铺设的地板砖,等等等等。每一个富有特‘色’创意的地方,都引得来来往往的路人驻足称赞,每天更有不少村人进来参观“取经”。

  这个时候,一向卧病在‘床’的潜家‘奶’‘奶’,总会‘精’神焕发地坐在‘门’前,不厌其烦地回答每一个来人的问题。潜家爷爷则天天拿着清洗用具,小心翼翼地,把里里外外都擦洗得纤尘不染。

  当然了,潜家的青年劳力军肯定也不会闲着。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杨勇潜丽琴便开始着手准备乔迁宴客。请柬已经发出去,潜小麦独出心裁的DM招租广告和超市国庆开业广告,也已经贴得全南江人尽皆知。这让夫妻俩喜不自禁,更是争分夺秒,忙得脚不沾地。

  潜家三姐弟则主动承接了搬家与布置新房的工作,一点一点,蚂蚁搬家似的,往三楼新居挪东西。

  新居隔成了宽敞的五房两厅,都只做了地面与墙壁的简易装修。但潜家人都已经很满足。家具擦拭一新摆放整齐后,金黄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已然有了十足的家的温馨味道。

  令潜氏两姐妹最为狂喜的是,倾听了她们强烈的愿望后,杨勇破格把卫生间装饰得超极豪华。浅蓝‘色’的墙砖洁净舒爽,热水器、洗手台、‘抽’水马桶等生活设备一应俱全。而且除了蓬蓬头,还有一个特大号的影青陶瓷浴缸。一开水龙头,清澈冰凉的泉水哗啦啦地喷涌而出,潜氏两姐妹从此彻底摆脱去集体浴室洗澡的尴尬。

  潜家人正喜孜孜地各自忙碌着。午间,一曲悠扬的后,广播里传出了南江人民非常熟悉的方言‘女’声:“下面播放一则通知,南江村的杨勇请注意,你的兄弟刚刚打来电话,请你带上证件和大‘女’儿,明天去华阳一趟。请各位父老乡亲帮忙互相传话。下面再播放一遍……”

  于是,几分钟内,南江乡十村九坳的人们都知道,明天杨勇要带大‘女’儿去华阳了。

  南江乡不便捷的东西很多,其中一项就是民用电话尚未普及。与后世的免费安装不同,现在农村架设一部电话,足足要‘交’上四五千块大洋。是以,现在全乡仅有乡政fǔ通讯室一部电话。如若不是提前特意等在外面,临时打进的电话均由工作人员接起。而后,不管远近,一律用大嗓‘门’的广播广而告之。所以,南江乡的人们似乎很少有隐‘私’。

  放下手头的活儿,杨勇站直了身。很快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同时,却也皱了皱眉,以后招租、开超市,自家少不得要靠电话跟外界联系,总不能自家稍有动作,就搞得全南江都知道吧。看来,得去找南江村家境富裕的几户人家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联合起来,向县里申请安装民用电话呢。

  第二天,在老五杨顺的带领下,杨勇父‘女’直奔华阳山脚月湖畔。

  如果说华阳山是无比威力的男子汉,那么月湖就是柔情似水的美娇娥。如今,在这片风景优美、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正酝酿兴建着华阳的新区。

  按着潜小麦的要求,杨顺几番奔‘波’比较,看中了月湖畔的新城店面,今天是特意让杨勇父‘女’过来签合同办手续的。杨氏父‘女’对杨顺非常信任,二话不说就签字盖了章。

  当然,父‘女’俩对店面也非常地满意。据说,这是杨顺熟识的某位金田归国华侨投资开发的项目,因为隔了江。又地处偏僻,现在并不为人看好。是以,经有关部‘门’批准,新城临街的双层店面均是挑高的13米。‘交’房后,业主可以自行设计,中间再衍生出一层。

  简而言之,就是买二送一,得房率相当高。

  站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杨顺指着月湖远方,细细对杨勇父‘女’分析道:“这房子你们放心好了,亏不了。为了谨慎起见,我还特别咨询了建设局的领导。他们说,按着‘一江双城’的指导思想,以后这边会建设成华阳的教育园、写字楼办公区、和旅游购物中心。前后还会再铺设五条大桥沟通南北,到时候江北、江南就完全融为一体了。”

  果然,大部分情况都跟前世差不多。

  潜小麦微微一笑:“谢谢五叔。这房子我很满意。如果说华阳是一张邮票,那么华阳山和月湖就是邮票上的邮戳。陈年的邮票,会因为这特别的邮戳显得更珍贵。有华阳山这座深具人文‘色’彩的名山在,这房子绝对会水涨船高。”

  杨顺听了很高兴,对这个举止适度又很会赚钱的侄‘女’很是欣赏:“有见识。不愧是我杨某人的侄‘女’。好好读书,以后有事尽管来找五叔,五叔一定鞠躬尽瘁帮你。怎么说,咱们老杨家也要培养个‘女’大学生出来。”

  午餐饭桌上,看到久未‘露’面的孙‘女’,杨家‘奶’‘奶’非常高兴,使出十八般手艺,饭菜满满地摆了一大桌。杨家爷爷也早早备下了一大堆的水果和零食。

  欣闻杨勇父‘女’要来,范英俊和杨水莲也抱着‘女’儿来蹭饭了。

  众人听说潜家过几天就要举行乔迁宴客,都觉得与有荣焉。纷纷表示要提前下去帮忙。一阵觥筹‘交’错、家常里短后,不知不觉地,话题就转到了潜小麦身上。

  “什么?小麦买房?”杨水莲满脸的不可思议,挥着筷子哇啦哇啦大叫:“潜小麦,你抢银行了啊?”

  就知道会这样。自己这么安静地缩在一旁埋头苦吃了,还是躲不过盘问。于是,偷偷向父亲抛去求救的眼光。杨勇欣然会意,三言两语就把潜小麦替艾薇尔服饰公司设计服装的事简要说了一遍。除了杨顺,大家都是一副听天方夜谭的神情。

  快人快语的杨水莲问出了大家的疑问:“小麦,你什么时候去学服装设计了?”

  潜小麦咬着筷子呵呵傻笑:“我自学成才。领入‘门’的师傅就是我妈和两位姑姑。还记得我以前常常写信,向你和大姑姑请教缝纫问题吗?”

  杨水莲将信将疑,以前小麦有一阵子的确常来信问这问那的,但她和姐姐杨新莲一直以为她是帮嫂子问的:“这也太……难以置信了。就凭那三言两语,你就能设计出服装?那我学了三年,又做了两年,咋就没赚多少钱呢?”

  面对杨水莲抛出的一连串问题,潜小麦决定先发制人:“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天赋异禀、刻苦钻研、临池学书、宵旰攻苦、悬梁锥骨……这么用功还不赚钱,那就是老天不开眼了。”

  背成语果然是个英明决定,最起码反驳别人的时候,信手拈来就是一大把。

  杨水莲被一大串的成语砸得瞠目结舌,眼前这个说话老气横秋的家伙,还是那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小侄‘女’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精’悍了?真是‘女’大14变啊。

  众人见了杨水莲吃瘪的样子,均是哄堂大笑。

  看着‘女’儿的伶牙俐齿。杨勇也是好笑不已。于是,清了清嗓子,帮小妹解围:“小麦读书做事的确很努力很坚持,甭看她小,单是书法画画就是一学七年呢。”

  众人接受了这个说法,纷纷为杨勇家双喜临‘门’欣慰不已。

  杨水莲也是一样,对自己一手带大的小侄‘女’能练得现在这样一身本事,很是自豪。却忍不住酸酸地又揶揄了几声:“好吧,你的确算得上‘驽马十驾’,但我看‘天赋异禀’还是算了。想当年,我和你大姑姑拉拔你的时候。你可是笨得让我们‘操’碎了心。三岁的时候,嘴馋去偷西瓜吃。结果西瓜没偷到,小脚却被瓜砸了个通红出血,哭着让瓜主送回来了。四岁的时候,拿起篮里的苦瓜就咬,还好意思哭丧着脸问我:‘为什么黄瓜这么苦?’……”

  对小姑姑的揶揄打趣,潜小麦装傻到底,故自埋头吃饭。好吧,让劳苦功高的姑姑念叨几句是应该的,谁让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全让她逮入眼了呢。但是不是太过份了,居然一爆就爆了这么多,而且还越爆越兴奋。好吧,那我也说几个,谁让咱们“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呢。要说糗事,小姑姑你可不比我少。

  在杨水莲端饮料解渴的刹那,潜小麦趁隙而入,满脸无辜地问范英俊:“姑父,你一定很难想象吧?小姑姑读书时语文常常不及格呢。有一次写作文,是描写语文老师外貌的,小姑姑愣是写成了‘她有一张爪子脸’。那位语文老师差点被气疯掉。”

  见一大一小两人拌嘴拌得不亦乐乎,杨顺觉得蛮好笑,于是也气定神闲地‘插’了一脚:“最可悲的是,那位语文老师家就住在罗店口大道旁,三不五时逮着了写错别字的学生,就会提起小六的事迹,机会教育一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搞得小六每次回罗店,都要辛辛苦苦绕道去走田埂路。”

  沉封多年的糗事被挖出来,杨水莲不由窘红了脸。倒是恍然大悟的范英俊,一直抿嘴轻笑个不停:“可以理解,她就是缺根筋。有次算总账的时候,她还给我掉了个O呢。”

  竟有这等事?众人皆是一副不可饶恕状,看弱智儿童般的眼神,让杨水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果然是欺人者人欺之,自己损人不成,现在反而成了笑柄。

  见状,潜小麦窃笑不已。小姑姑几十年如一日。还是这副大呼小叫、‘色’厉内荏的样子啊。年纪大了,语文成绩可还是老样子。最大的证据,就是她怀里那个粉嘟嘟的小表妹了。找个老公叫“范英俊”,生个‘女’儿还拼死拼活要叫“范美丽”。这种天兵的事,一众亲戚中只有小姑姑做得出来。真是服了她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用完了饭,该上工的上工去了,该上班的也上班去了。

  杨勇又坐了一会儿,便也起身坐末班车回南江了。杨家爷爷‘奶’‘奶’很久没见潜小麦,硬是要多留她几夜。想着‘女’儿这阵子的辛苦,又考虑到‘女’儿回去后马上要升毕业班,以后忙起来就鲜少有时间玩了。于是,杨勇欣然同意,叮嘱潜小麦务必小心,乔迁宴客那天陪杨家一众亲戚一起回南江。

  而此时,走进办公室的杨顺,坐下打开手提包一看,里面赫然放着N张华阳市的机动车加油券,顿时哭笑不得,二哥居然偷偷来这一套。也不想想,换了这么多,都足够他用一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