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姻缘天定 第四章 孺子拜师
作者:子玉119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

  三人来到“小圣贤庄”的侧门处叩门,禀明来意后,被带到了庄内。

  此刻正在“六艺馆”练剑的伏念和颜路,听说儒家来了三名少年拜师,其中还有一位是韩非举荐而来的,他们也放下剑往“闻道书院”而来,想看看是到底怎么样的少年才子。

  这二人皆是青阳掌门的弟子,也是儒家一等一的高手,伏念是大师兄,一个将近而立之年的男子,他的佩剑“太阿”在剑谱上排名第三,他还独创了一套“圣王剑法”与此剑相合倒是有些相得益彰。

  颜路是他的师弟,一个弱冠的年轻人,他精于医道却不喜追名逐利,喜爱淡泊,所以他的名气不大,不过他的武艺修为绝不在大师兄之下。

  他们走进“闻道书院”的时候,只见三名少年年纪不相上下,相貌英气俊朗,并且谈吐不俗,都跪拜在青阳掌门的桌案前。

  青阳掌门正捋着白须,慈眉善目地看着他们。

  张良拱手说道:“晚生张良!曾听得好友韩非讲学儒家教义,心中甚往,故不远千里而来,求学解惑之道,还望青阳先生不弃!”“几天前,我收到了他的信函。”青阳掌门见他气质不凡谈吐不俗,略作赞赏道:“你就是韩非举荐而来的宰相之子张良?”

  “正是晚生!”张良毕恭毕敬地答道,他与韩非达成的协议就是进入儒家听学。

  “嗯!果然气宇轩昂!”青阳掌门赞许地对他点点头,他再看向京子函,见他衣饰华丽温文儒雅也非凡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晚生京子函!”京子函拱手说道:“素闻儒家教义名闻天下,是矣慕名而来!还望青阳先生能垂爱晚生求学之心!”青阳掌门微微一笑,点头说道:“你可上过学堂呀?”

  京子函回答道:“回先生的话!家父曾骋请教书先生在家教学,子函认为学海无涯,故而慕名而来,以求更高更广的平和之道。”青阳掌门满意地笑道:“好一个学海无涯的赤子之心!”他转头看向韩若水,他虽然是一身布衣却是难掩其一身的傲气,问道:“你叫什么呀?”

  韩若水也学他们拱起手,简洁地说道:“晚生韩若水!也是慕名而来!”青阳掌门细细地打量他,问道:“你可曾读书识字?”

  “晚生家境贫寒,只在私塾外偷听过。”韩若水被他这般打量,心里自然有些不愉快,“听过几卷书,识得几个字,可不比他们宰相之子,公子少爷的识得多。”他的眼中尽是不屑的余光瞄了他一眼,甚至不愿正眼看他。

  青阳掌门一听,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的神色,冷声说道:“在私塾外?!哼!没进过书塾的就是差一点。”他也并非对这个晚生有什么偏见之处,只因他实在是太过傲骨了,不容人半点质疑,这样的少年即便有着满腹经纶,终究也难逃被排挤的命运。

  韩若水“嗖”地一声站了起来,说道:“哼!原来闻名天下的‘小圣贤庄’,也不过如此!”所有的人听了他的话后皆是一惊,他的狂傲似乎有些激怒了青阳掌门。

  果然,青阳掌门神色不悦地问道:“你这话是何意?”“何意?哼!先敬罗衣后敬人!先生一定听得明白。”韩若水投给他一个鄙视的目光,冷冷地说:“呵!既然你们狗眼看人低,这‘小圣贤庄’不进也罢!告辞了!”他说完就大步往门外走去。

  所有的人又是一惊,这名少年也实在太过傲气了。

  (2)

  “站住!”青阳掌门面带怒色地站起来,“哼!你这么一走,别人还真以为我儒家正如你所说的,是趋炎赴势之徒。”韩若水悠然地转过身来,很不屑地问道:“那你想怎样?”

  青阳掌门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凡进我儒家门下,必先考试。合格者给予进入。”他又特意地补充了一句,说:“若是不合格者,不管你是宰相之子,还是有钱公子,都要请回。”他倒要看看这个少年凭什么这样傲慢。

  “那我就留下来,考这一回呗!”韩若水低眉带笑地看向张良和京子函,他们都以一种惊讶的目光看着他。

  “子路!给他们准备竹简笔墨。”青阳掌门神情严肃地叫道。颜路恭谨地应道:“是!掌门师尊。”伏念也在旁帮忙,把一切准备就绪。

  “你们就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作一首完整的七言诗!”青阳掌门在四卷竹简上各写下几个字就交给了伏念和颜路,让他们把这些试题给三名少年发下去,又说道:“这其中的奥妙……你们先选好题目,稍后我会写出一个例子让你们作为参考。”

  伏念和颜路一看题目,低声说:“掌门师尊!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了?他们……”颜路也说道:“是啊!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青阳掌门眉头都不抬一下,就是要挫一挫韩若水的傲气。

  张良和京子函还有韩若水都坐到了一块,看着竹简上的题目,第一卷是春景,第二卷是夏景,第三卷是秋景,第四卷是冬景,他们各选定了一卷,然后都看向青阳掌门。

  “师尊!”伏念见他们都看过了题目,就把第一卷取了回来交给青阳掌门。“嗯!”青阳掌门低声地应了句,就在竹简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首春景的七言诗,让伏念交到他们的手中。

  张良和京子函还有韩若水细细地读着上面的诗句,曰:“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啼莺。”青阳掌门神色严肃地说道:“春景十字诗: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这就是例子。把你们选好的题目作出来,写得工整的自是留下来,若是不得要领的自是另拜师门!”

  张良拿的是夏景卷,他想了想,然后在竹简上写道:“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张良首先把竹简交到了青阳掌门的手中,“夏景十字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青阳掌门看后,赞许地点头说:“嗯!好!写得好!诗中意境盎然,字迹又苍劲有力,很不错!确是个少年才子。”他说着抬头看向京子函和韩若水。

  京子函见张良已经交了试题,而且看样子他已经过关了,心里不免得有些焦急起来。

  韩若水见他这副模样,就低声对他说:“别急!其实这个题目很简单,这其中的奥妙就是把十个字反复来回逐句成诗,你静下心来慢慢的想想吧!”

  京子函经他提醒,就豁然开朗了,不禁笑道:“对呀!若水谢谢你!”所以,他在竹简上写道上:“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京子函写完就起身把竹简交到青阳掌门手中,“秋景十字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嗯!不错!”青阳掌门对京子函倒是有几分信心,看完了诗中意,再看他的字迹,却是娟秀圆润缺少气魄,心中给他评价是略逊张良一筹,他抬眼淡淡地看着韩若水,他虽然不是想刁难于他,却是韩若水的傲气甚高,只是想挫挫他的锐气而已。

  韩若水毫不在意他的眼光,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写道:“红炉黑炭炽寒冬,炭炽寒冬御雪风。风雪御冬寒炽炭,冬寒炽炭黑炉红。”韩若水写完,把笔随意一扔就丢在桌案上,弄得桌案上满是墨迹,青阳掌门正冷眼地看着他走过来,把竹简交到他手中。

  “冬景十字诗:红炉黑炭炽寒冬御雪风!请青阳先生过目!”韩若水淡淡地笑了,眼中尽是不屑之色,毫不把他放在眼里。青阳掌门接过竹简细细地读完,心中倒是挺赞赏他的,这诗中意不但有景有事还有意,其蕴藏得又恰到好处,这韩若水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少年才子,只是他太过傲慢,锋芒太露了。

  “你们再以百行为题,说说自己心中的看法吧!”这时的青阳掌门倒是对韩若水放下了几分的成见,他还想再考考他们。

  (3)

  “百行孝当先!”张良听后拱手念道:“莫道天高远,不见人作为。天只在头上,昭然不可欺。白头堂上亲,莫把言相触。但尽生前孝,强如死后哭。”

  京子函随后也念道:“父是人之天,母是人之地。人能孝父母,即是敬天地。买食喂妻儿,用钱都不论。劝他孝爷娘,一文如性命。”

  韩若水见京子函最后的一句,透出了人世的冷漠,他接着念道:“人若近贤良,譬如帛一匹。以帛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谬,譬如柳一枝。以柳穿鱼鳖,因臭而得臭。”

  青阳掌门听到韩若水对人情世故的直白,无不感到凛然,这正是君子坦荡荡的胸襟,他见韩若水虽然傲慢,但也是个孺子可教之才,于是把他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