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楼 第十八章 亲疏有别
作者:效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到了荣国府的角门,外面喊着下车的时候,黛玉这才有些惊醒过来——

  在船上她还知道小心收敛,但在短短的路程里,她竟是不小心的对青玉说了许多六岁时的她绝不该知道的事!

  幸亏路程短,否则她还不知道是不是会说出更多的事。也幸亏……

  黛玉觉得,幸亏青玉年纪尚小。似乎她并不认为,她能说出那些故事来,是什么奇怪的事。

  她心中松了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将注意力彻底集中到了荣国府上。显然,已经有人回来报信了。角门外就只剩了媳妇嬷嬷,没了小厮。

  而在角门下车,在等着墨玉的时候,黛玉自然也看到了装行李的车马——最沉稳的朱鹭跟着这车子。

  当那些搬行李的婆子问朱鹭有些什么行李,要注意些什么的时候,朱鹭自然明说,这行李大半都是书籍。听得这话,眼神颇好的黛玉分明看见了那些婆子变化的神情。

  真是只差就没在脸上写上“穷酸”两字了!

  ……也罢,这样的看法,至少对一个巡盐御史来说不是坏事。哪怕说是沽名钓誉都好……

  等墨玉到了,兄妹三人就一起往贾母的房中去。这其中的大部分路,是黛玉也不曾走过的。不过这次虽要走远路,却有兄妹在身边,做兄长的虽不算太亲密,但撑腰的架势很明显。她心中的舒畅,却也是前生“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时难以比拟的。

  现在她心中唯一的忐忑,大概只在宝玉身上。

  而这唯一的忐忑,就足以让她忘记观察荣国府这片地方没见过的景致了。甚至她也没注意到,自己走了挺长一段路,却并未觉得气喘疲累。

  就连身子先天壮健的青玉,有婆子扶着的情况下,也有些气喘起来。

  倒是墨玉注意到这点,更注意到黛玉并没有半点叫累的意思,不免更加怀疑起贾府来——林家之豪富他是已经知道了。那《红楼梦》里黛玉只是一介孤女……什么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什么叫财帛动人心?他也一样是知道的!

  他虽没认真看过书,但如今这年代,女儿家十五六就要嫁了。

  反推一下,在书中,还不曾议亲就亡故了的黛玉,是在最多十岁出头时,失去的父亲。

  就是在后世男女平等的年代,一个失去了庇护伞的、十岁出头且继承了庞大遗产的小女孩,也十有八九保不住自己的财富!

  贾家这门亲戚……

  墨玉心中更是默默思量起来。

  不一时,已过了垂花门,到了贾家老太君贾母的院子。熟悉的景色让黛玉有些惊醒过来,而一侧的青玉到底人小力弱,额头竟已微微见汗。

  又过了穿堂并三间小院,便是正房大院了。

  姑且不说黛玉见了那恍如梦中的画面,心中如何思量。当青玉见书上的一切变作画面展现在面前的时候,一时间却也忘了疲累,有些愣住了。

  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她当然见过。她还去过故宫参观。古代的人类,有多少有这样的机会?

  而穿着古装的人,也不知在电视里看了多少。电影电视里,大场面早不稀奇了。

  若要青玉说,现代人的见识,远不是古人可比的。

  然而,没有主人的房屋,给人的感觉和有主的房屋永远是不一样的。影像中的布景、人物,总有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会被忽略,而演技也终究无法取代现实……

  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甚至可能只是她自己对这些人与物形成的认知、付出的情感附着在了眼前的人事上,成了它们的气场、气质,又反过来影响了她。

  总之,在她见到贾母正房的那一刻,在她的脑海中早已经模糊了的、她也从来没觉着自己记住了的一段文字忽然就冒了出来,眼前的一切和这段文字遥相呼应,竟让她一时间模糊了虚幻与现实——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鬟,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好吧,现实中绝不可能只说一句“林姑娘到了”。

  回话的人回的是“林家的少爷、姑娘们到了。”

  青玉这才醒过神来。

  她想起了前生看到过的一段评论——

  如果说副十二钗之首的香菱被拐,是拉开了《红楼梦》舞台的帷幕,那么,作为正十二钗也是红楼诸钗之首的林黛玉,她走进贾府的那一幕,就是舞台被搭好、布景被摆好后,正戏开锣的标志。

  书中的文字再精彩,终究不如眼前所见的真实。

  是这样的吗?

  青玉就瞥了一眼黛玉。

  ——这样看,倒是真难以觉得她在紧张。

  有了兄妹,她进贾府时的心境也该不同了吧?说到底,他们兄妹三人,其实也只有她一人,真是贾府的亲戚……

  而等到随着黛玉与墨玉两个走进了正房的大门,眼睛四下一扫,青玉就觉得有些奇怪——

  这房里是不是多了几个人!?

  &

  看来是晚了些时候。

  黛玉的心中却是了然。这么一路走来,肯定是比前生的速度要慢了不少。又或者,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的儿子,和林家独女的分量到底有些不同?

  黛玉眼光一扫之间,早看见了几个熟悉的人物,却是前生的她不曾一眼见全的——

  贾家现任明面上的掌事人、贾琏之妻王氏熙凤,她那一身张扬奢华的衣饰,让人想当没看见也不可能。

  而贾家剩下的几位小姐,打扮一般无二的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也已在座。

  便是迎春,如今年龄也还小着,丫鬟婆子们又不敢挡了她们,哪能看不见的?

  但黛玉到底无暇思考这些了。

  正如她前生一般,她鬓发如银的外祖母已经被丫鬟们搀扶着过来,还不等她见礼,已是一把将她搂住了,心肝儿肉的哭起来。

  黛玉虽才想了“是不是墨玉的分量更重”这样的问题,此时却早抛开了。

  外祖母此时是真心动情,她哪有不知的?想到在前生,此后的十年里,外祖母对她的多方维护、教导谋划,还有她临终前的愧疚痛惜……哪怕是黛玉觉得这辈子眼泪少了许多,也不由得落下泪来。

  只是她的哭,却不是哭母亲,而是哭她前生死不瞑目的外祖母,和身不由己,明知绝路也无计可施的自己。

  见她们这样,一边的熙凤看看墨玉,又看看被撇在一边的青玉,忙抢先上来,与邢夫人王夫人二位做舅母的将贾母与黛玉劝住了,又拉着黛玉道,“常听见老祖宗说大妹妹最像姑妈,我还不信,今日一见,竟也险些晃了眼。怨不得老祖宗这般,想来倒以为见了嫡亲女儿一般。”

  熙凤这么说,自是为贾母描补。

  不管青玉自己怎么想,墨玉青玉两个,也都该算是林夫人贾敏的儿女。

  贾母这样,倒像是只见了黛玉一人,如何使得?

  不过,熙凤这话,倒也是真心话。

  她年少时也曾见过贾敏,对其风姿也是多年不忘。黛玉的面貌也委实是酷肖其母,小小年纪,早露出日后无双风华的端倪来。且通身的气度,也确实不像是一个六岁的女娃儿……

  熙凤那么说时,早不着痕迹的将黛玉并青玉墨玉打量了一番,心中也是诧异。

  看看黛玉,再看看有着一张圆脸,长得很是可爱却没有大家闺秀气度的青玉,她也不得不承认——进来两个女孩儿,贾母却是全没考虑过“哪个是黛玉”,就直接奔着正主去了,即使撇开血脉亲缘的联系,也是极正常的。

  贾母哭了一会,被凤姐这么一说,数十年来风风雨雨历练出来的气度也就回来了大半。

  真正得她心疼的固然只有黛玉,面上却也不能忽略女儿的继子和庶女。

  一时失态已是够了。

  当下便接帕子拭了眼泪,道,“凤丫头最知道我。黛玉这孩子,看着就和敏儿小时候一模一样。这些儿女,我最是疼她,谁知她竟先一步去了。”

  这么说着,到底又留下泪来。

  只是与之前的恸哭不同,这时却是老人家的无声悲泣,白发人如此,实在是令见者心酸。旁边的人连忙又劝,贾母这才把泪又敛了,受了黛玉三人的见礼。又才把目光真正的在墨玉、青玉的身上扫了一圈。

  “都是好孩子。”贾母就道,“你们父亲写信来,你们母亲的事,多亏了墨玉。有了你,你父亲也就香火有继了,你两个妹妹日后也有了倚靠。”

  墨玉对贾母不以为然,只觉得她在做戏,但自然还是应是,举止彬彬有礼,似乎却也有些拘谨。

  贾母又向青玉道,“日后你和你姐姐就在这儿住着,也不用见外。”

  一边就指着房中诸人一一介绍了。

  青玉早知道,贾母若在他们之中有真正在乎的人,那只能是黛玉。可进了门来就被忽略在一旁,心里哪里高兴得起来?

  她原本自觉自己的使命就是改变黛玉的悲剧命运,又对“见到剧情人物”有着抑制不住的期待和好奇。

  但在这一刻,不管是被介绍到她没感觉的邢夫人与李纨,还是讨厌的王夫人,抑或是欣赏、喜欢或者可惜的凤姐与贾氏三春,心中竟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

  期待也好喜悦也罢,原本的情绪竟都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