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252 统筹规划南北布局 双管齐下软硬兼施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收费章节

  252统筹规划南北布局双管齐下软硬兼施

  这一天注定了是个不眠之夜,后宫里的妃嫔们也知道了,即便已经星光满天,可是那福宁殿里依旧不见人散,连太后和皇后都有些奇怪,为何皇帝到现在还在福宁殿,甚至还叫了大臣进去,却不见有人出来。//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如果是其他的日,也许太后皇后就找借口或者派人、或者亲自去福宁殿打听消息了。可是今天,她们也只是坐在自己的宫殿里面,静静地等着下面人传消息过来。

  太妃也一样,她坐在自己的宫殿里,一面做针线,一面等着太的归来,至于那些嫔御,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福宁殿大殿两旁,早就点上了两座连盏灯。因为今天的特殊,连盏灯上所有的灯芯都点着了。贾瑾已经向皇帝及诸位大臣说明了参知军事府和军区划分及将军轮换制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利弊,正在跟皇帝报告她的湖广开发计划。

  贾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国家能够摆脱赋税依靠江南道、粮草亦依靠江南道的困境,她选择的地方,就是湖广。此时的湖广地区,就跟中国历史上那样,包括了湖北湖南以及广西广东等广大的区域,贾瑾的计划,包括了处于内陆的长江沿岸的两湖方略和处于沿海的岭南方略。贾瑾讲了两地的重要性,更讲了自己的担忧,她怕当地官员贪图政绩反而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所以,她的提议是由她先在当地建立庄,摸索适合于当地的耕作方式。

  贾瑾还道:“圣上请看,这长江沿岸,多是山区,地形多变,两岸同一个县,乃至同一个村落里,水田与水田之间、旱田与旱田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而且,这里的水流较急,就是打了粮食,运送至江南道还可,若是要运送至京师,那就不容易了。倒不如这岭南附近的,这里也有一条大河,这里和这里都是良港,而且靠近崖州的这一代,大多是平原。臣女曾经多方打听,此处冬暖夏热,若是种植水稻,一年可以三熟。而岭南最大的灾害,不在于那些苗人山民,而在于每年的大风季节。”

  此时的中原朝廷对岭南的了解还是不多的,岭南在朝廷重臣的眼里,还是也流放政敌的钓鱼之地。贾瑾说的这些,他们曾经听说过,却不曾想过要改变当地的状况。

  贾瑾道:“臣女想在这里,靠近海岸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和这里在这条大河上游,距离入海口大约一百里的地方,分别建两处庄,试行两种不同的方式,从而挑选一二适用于岭南的耕作方式。”

  此时的岭南,还没有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的那个岭南那么发达。历史上的岭南,因为蒙古南下,汉人南迁,所以,岭南得到了开发,并为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可是这个时空是没有南宋的,北宋灭亡以后,本朝的开国皇帝就领着自己麾下的兵马,拦住了金兵南下的路程,而本来是南宋新君的赵构却死在了乱军之中。金兵在战场上失去了他们的皇帝,和两位最出色最年长的皇之后,就陷入了内乱,无暇南下,也给了汉人一个喘息的机会。这才有了新朝的建立。新朝的开国皇帝登基以后,依旧在战场上拼杀,终于夺回了北宋的旧疆域,把金兵赶回了北方。

  所以,此时的岭南,还是那个钓鱼的圣地,它还没有进入大家的眼里。贾瑾说,要在那里添置庄,说要开发岭南,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皇帝还是有些犹豫的。贾瑾却道:“圣上,岭南也有不少山民,还有不少不知道朝廷的蛮夷。那里物产丰富,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只不过,那里的山民苗人这等不知道朝廷的土著实在是太多了,加上汉人数目少,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个样。这样的地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要控制它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皇帝听说控制岭南不会很难,也来了兴致,要贾瑾快说。

  贾瑾道:“圣上,您看这里,如果走陆路,山路崎岖,若是有个耽搁,东西白白地坏在挑夫的担上,那还是小事,若是半路上多个什么事情,根本就是无回路。可是这里却临近大海,只要有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在岭南和中原之间运送各种物资,也包括军队。没了军队的保护,当地百姓与那些山民们起了纷争,肯定是我们汉人要吃亏一点。有了军队的保护,就不怕那些山民下来妨碍我们的百姓的生产生活了。”

  贾瑾指着地图道:“更重要的是,这里与那些番邦很近。臣女听说,那些番邦都是拿牛车运送翡翠珠宝的,可是每年的进贡上来的,却是一些没人要的草席之类的东西。他们对朝廷的恭敬程度,可见一斑。还有,不断骚扰那些沿海地区的海贼们,据说,有不少,都跟这些番邦有来往。”

  贾瑾低垂着眼眸,静静地听着福宁殿里骤起的议论声,皇帝看向刑部尚书,韩尚书道:“禀圣上,青和郡君所言非虚。在天牢里的江洋大盗的口中,的确提到了此事。尤其是安南,那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土地,原本就属于秦汉时期的象郡,后来中原战乱,才落入安南手中的。”

  兵部尚书也道:“圣上,根据兵部文书,自古以来,安南就贼心不死,时常有骚扰边境之举。”

  皇帝道:“那么,朝廷有没有这个实力,平定安南呢?”

  兵部尚书道:“禀圣上,安南国,国土狭长,而且大多靠海。如果有足够的船只、水师,安南自然就不是威胁。只要圣上一道旨意,在崖州建立码头,扩建南海水师,就可以北定岭南,西镇安南。”

  户部尚书道:“此法虽好,可惜国库没有这么多的银。”

  兵部尚书将目光转向贾瑾。

  贾瑾沉思片刻,道:“建造船只需要多少时间?目前来看,可能需要新建一百艘海船。请问,如今的造船厂都在那里?造船的材料又出自哪里?花费几何?”

  工部尚书道:“如今朝廷的造船厂大多集中在金陵附近,而造船的材料,大多来自湖广一带。从湖广的山林中挑选最好的木材,顺流而下,运至金陵,在金陵的造船厂加工、建造船只。以金陵造船厂的规模来看,一年最多能建造二十艘普通船只。虽然工匠们都是贱籍,不用花费多少,可是这口粮还是要的。如果需要一百艘海船,那么扩建造船厂,就成为必须之事,这工具也是不可少的。所以,一年至少需要三十万两银。”

  兵部尚书接口道:“三十万两银,建的是普通的船只,如果是海战的话,需要的是龟船,还需要大量的铁甲覆盖在两侧的船舷,才能保证应对大海上的重重危机。”

  工部尚书道:“圣上,工部已经没有多少能够用来做龟船的铁甲的材料了。这龟船是不是能够少做一点,或者干脆不做?”

  兵部尚书道:“龟船的战斗力可比得上两艘普通的船只,在海战之时,龟船必不可少。不过,一般也不需要每艘船只都造成龟船,一支船队里,有三成是龟船就差不多了。可是也不能少于两成,不然,到了海上可能会有麻烦。”

  户部尚书马上站在工部尚书一边,表示户部没有多少余钱,连建普通的船只都紧巴巴得了,更不要说龟船。

  皇帝看着贾瑾道:“青和,你怎么看?”

  贾瑾想了想,道:“茫茫大海上,将士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船只,船只的事情,不能打折扣。不过,因为连年灾荒,国库空虚,也是事实。圣上,臣女认为,这船只的事情,不妨从现在开始筹备,争取在来年,建造上不能打折扣。至于说的银钱的事情,青和来想办法。”

  皇帝听贾瑾这么说,也有些忧心。不过时间也不早了,宫门已经落鈅,皇帝让诸位大臣退下,回值班房休息,却留下了贾瑾。

  “青和,你说由你来筹备造船的银钱,若是朕没有弄错的话,你手里富余的粮草可不多了呢。你如何弄到这造船的银呢?”

  贾瑾躬身行礼之后,就将自己的花魁计划说了,其实就是在花魁中选超女。贾瑾将其中的细节都跟皇帝说完以后,才道:“圣上,臣女不敢保证这最后能够收到多少银钱,不过除去本钱,三十万两银是少不了的。只是这做事的人,需要斟酌。”

  皇帝道:“那青和有什么好人选吗?”。

  贾瑾道:“臣女认为五皇殿下与北静王两人强强联手,共同主持此事,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这时候,连太殿下都明白过来了,五皇与北静王擅自跑到荣国府,还做出那样的姿态,让这位青和郡君不高兴了。如果五皇和北静王真的出面主持这件事情,失败了在皇帝面前自然没了好印象,可如果成功了,两人的名声也完了。

  皇帝和太殿下都有些啼笑皆非。青和这丫头的心眼儿也太小了。

  不过,两人都同意了贾瑾的话。至少,这件事情不花钱,还能多个乐,还能维护朝廷正统。皇帝也乐意在饭后茶前多份谈资。

  252统筹规划南北布局双管齐下软硬兼施

  252统筹规划南北布局双管齐下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