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265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收费章节

  265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古话说的果然没错。又有谁能够想到,贾瑾将已经完工的攻城车等利器就藏在了书院里面?皇帝看着那些被书院的士们当做是坐凳的长条状物体,嘴角隐隐地抽了抽。

  没错,巨大的藏里,随意摆放的,被人当做是各种别开生面的条凳的,就是攻城车的各个部件。那边两个坐在身下的不是攻城车的撞锤吗?他们面前的桌,不就是攻城车的挡板吗?还有靠窗的那个隔绝出来的雅座,看看,那些凳、桌、护栏和藏里各式各样的奇奇怪怪的装饰,皇帝刚刚还亲手拆过那些模型,怎么会忘记了自己刚刚摸过的零件的样?

  更不要说对这些攻城器械很有占有欲的璐国公英国公两个。他们也认出来了。

  贾瑾笑笑,命人,将几样东西搬到藏书楼后面的一个偏僻的、被人造假山挡住了视线的独立院落,并指挥着,将那些零件拼成了一台投石车。

  这下,连工部尚书和顾太傅也反应过来了,在这个占地千余亩的书院里,藏书楼的每个楼层、每个院落的转角都有必备的小读书间,那里摆放的凳很多都是攻城器械的大型部件。只要有人一声令下,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变成一台台的攻城利器。而方才他们参观过的那个山坳里的庄,就在书院的后头,隔着一片小小的竹林。

  皇帝也发现了,虽然那个庄离书院很近,可是要将这些攻城车等器械安装起来,那是避不了人的。就好比方才,贾瑾让人抗了那么些东西过来,就有不少士探头探脑。只要自己派一二探,就可以将这书院里的动向掌握在手里。

  皇帝稍稍放心,又听得贾瑾道:“圣上,其实这些大型的木质部件的加工方法,还可以改进。这是臣女让下面的人制造这些部件之时,发现的改良之法,请圣上过目。”

  皇帝接过贾瑾高举过头顶的册,随手就翻开细看,良久,看完了,这才交给工部尚书:“陈爱卿,你看看这个。”

  陈尚书连忙恭谨地用双手接过皇帝递过来的手札,细细地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偶尔还击节赞叹。待陈尚书看完册上记录的东西,已经是日薄西山,陈尚书合上书册,双手奉与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梁公公,口中却道:“臣一直听说,青和郡君在农事上很有天分,尤其是几样高产作物,更是天下闻名。却没有想到,青和郡君对工部的这些事情也了如指掌呢。”

  贾瑾赶紧欠身,赔笑道:“尚书大人过奖了。其实青和的本事平平,能有今天,不过是舍得花钱、又托赖圣上鸿福而已。在农事上是如此,而在此事上也是如此。那些部件的煅造方法,青和不止找过一家工匠,还让数位工匠一起努力,用不同的方实验过。光这些模型,送到青和手里的,每种就不下二十件。~青和玩熟了这些模型,自然就知道很多以往不知道的事情。”

  贾瑾见陈尚书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赶紧道:“也就青和这样的女孩,家里得宠,父母开明,能够像如今这样由着青和的性来。可是朝廷可不一样。朝廷里的每一个铜板,都是百姓们的血汗钱,每一个都来之不易。如今天下多事,周围的蛮夷们又蠢蠢欲动,如果不先下手为强,怕是反遭其害。可是,厉兵秣马是需要银钱,也需要粮草的,天下多灾荒,朝廷的赋税自然也少了,哪里有余钱来琢磨这些东西?”

  太道:“青和,琢磨这些东西很花银钱吗?”。

  贾瑾道:“回太殿下,是的,琢磨这些东西很花银钱的。不说别的,就好比青和的那些试验田好了。青和在京师南郊,还有这书院附近都有试验田,专门研究各种作物的种植方法。不过,这些试验田大多不出产什么东西,就是有出产,也不值什么。相反青和每年在这些试验田上要砸下去很多银钱。那些在试验田里忙碌的老农们就不要说了,要替他们缴税,为他们的家人安排后路,如果数年没有进展,还不能心焦,反而要去安定人心。这些田地,还要缴税。光光这书院附近的这片试验田,每年就要花去青和数万钱粮,换了青和的那个庄上同等大小的的土地,青和一年至少进项上千银,还能够养活近百人。一来一去,这里面的差距就很大了。”

  太道:“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贾瑾笑而不答,又道:“这些攻城器械的零件也是,光收集足够的铁矿就花费了青和不少力气,加上这些零件,就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是收起来,让人定时保养而已。还有防着下面的人监守自盗,将好好的东西拿去融了,做了农具去。那些工匠也是,为了让他们足够听话、干活又能够卖力,这里面话花的心力就不少了,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太不曾接触过这些事情,可是陈尚书却是深有体会。每一次的工艺改进,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哪怕是一点点东西,哪怕是外人看不出来的一点点,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不少了。

  陈尚书道:“青和郡君,那个车床,似乎可以用在很多很多地方。”

  贾瑾道:“是的,尚书大人。其实,若是用来加工箭矢是最好不过的。根据车床的刀片不同,用处也不同,在这书院里,还有一台车床,一直被用来加工各种木料。其实,青和曾经想过,利用数台不同的车床加工箭矢一事。像这书院里的这台车床,将一块三尺的木板锯成数条三尺长的木条,所需时间,也不过是数个呼吸的时间,比那些工匠们用手削,花费的时间和人手就要简单得多了。”

  皇帝表示他很想看看这台车床。

  在书院的一位老杂役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西南角的一处院落里。这里好些木匠师傅在忙碌着。自从书院开始投诸使用以后,周围的商铺也越来越多,盖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书院的这个木匠作坊的活计一直就很多。虽然能够这么忙,大家真的很高兴,可是要不是有一台利器,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地完成这么多的活计。

  因此,听说有人来参观那台宝贝,木匠作坊的头头就有些不高兴了,加上还要清场,他们更不高兴。不过,青和郡君是他们的正经主,他们不能不让。

  皇帝来到的时候,就是所有的工匠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跪伏于道路两旁的样。皇帝一进这座作坊,就要求见见这台车床。皇帝知道,如果贾瑾说的,可以节省这么多的人工的话,那么朝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起足够的弓矢,对付北面的骑兵,也有了更大的把握。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笔账,皇帝还是会算的。

  叫过一个工匠,让他演示过车床的使用方法,皇帝这才领着一串人回到了书院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揽月阁。

  皇帝先落座,又让众人坐下之后,才道:“众爱卿有何看法?”

  陈尚书第一个离座道:“圣上,臣恳请圣上,在工部也添置这样的车床……,不,臣恳请圣上,将方才的那处庄收为国有。那庄上铸造零件的手艺,可以用来铸造箭头,而方才那台车床可以用来加工箭杆,再加上箭尾的制造,工部每年提供给边关的箭矢至少可以翻上一番。”

  璐国公一听,也跟着离座请命,英国公也表示,他的部队需要大量的箭矢,不然不能有效地打击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皇帝将目光移向了贾瑾,贾瑾起身,跪伏于地,道:“圣上,每种车床,臣女可以赠送朝廷二十台。如果工部需要铸造零件的工艺,臣女也不会藏私。只是,臣女曾经答应过庄里的那些人,他们可以不入匠户。如果朝廷决意将庄收为国有,臣女会很为难。”

  璐国公道:“青和郡君,那些人,不过是一些贱民而已。”

  贾瑾道:“国公,即便是贱民,他们也是华夏儿女,是我们的同胞。青和不想失信于同胞。圣上,其实,青和的庄上的车床并不多,每种也只有一台而已外加一些备用的零件。就是将这些车床全部都用上了,也不够使的。不如,乘着青和为朝廷制造车床的空档,让工部的师傅们也来看看这些车床的使用办法,顺便看看青和的这些庄丁们是如何制作零件的。工部的师傅们都是行家里手,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法呢。”

  陈尚书若有所思。

  贾瑾道:“其实,车床的那些部件,最是要紧,不然,就很容易坏了。所以,车床就不能用方才青和的庄上那种办法来制造,反而只能靠着老师傅一点一点地煅造出来。也许看过了车床的制造工艺,工部的各位大人们会制造出更好更得用的车床也不一定呢。”

  陈尚书道:“制造这么多的车床需要多少时间?”

  贾瑾道:“至少三个月。”

  陈尚书道:“这么久?不能短一点吗?”。

  贾瑾道:“尚书大人,这车床可不能马虎。车床是要用很久的,不像箭矢,是消耗品。车床做得越是好,将来加工出来的箭矢也就越好啊。青和的那个庄说用的铸造法,只适用于制造箭矢这类东西,像是车床这等精细物件,还是要老师傅们一点一点地手打出来的,这可马虎不得。”

  英国公道:“不错不错,磨刀不误砍柴工。车床越是好,这箭矢也越好,将士们也更放心。”

  贾瑾道:“圣上,其实,臣女的庄上还从来没有制造过箭矢这样东西。是否先试着做上一两百枝,看看能否合意?”

  皇帝道:“不用了。虽然两军对阵之时,可能会让武将用到弓箭示威。可是弓箭的威力在于,如果工部能够提供更多的箭矢,那比其他的都强。”

  皇帝都这么说了,贾瑾也只好表示,她会尽快将车床做好进上。陈尚书也表示,他会专门挑人来学习有关车床的一切工艺。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城门都已经关了,如果不是事先打了招呼,城门守将一直等着,恐怕这一天,连皇帝都只能在城外过夜了。

  回到顾太傅家里,邢夫人已经回去了,却留几个女孩在顾太傅家。其实邢夫人早就知道了,像顾太傅这样的人家,原本就跟贾家不是一路人,两家又不熟,邀请自己母女外加林黛玉还说得过去。如今却连二房的三丫头和薛宝钗都捎带上了,可见今天的事情就不简单。所以邢夫人就拿出了她在贾母面前的态度,装聋作哑,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顾太傅夫人其实猜到一点。因为皇帝来他们家的事情,她是知道的。所以,后来皇帝带着自己的相公和青和郡君一起出城的事情,她也不意外。与青和郡君有关的事情,绝对不能小觑。这是顾太傅夫人的观点。

  不过,顾家也有人很不高兴,那就是负责招待林黛玉等女孩的三房大少奶奶。泽大奶出身跟林黛玉相仿,家里的父亲兄弟都是高官,就连外祖家,也很是显贵。虽然她的公公是庶,却是打落地就养在顾太傅夫人身边的,她的相公又素有才名。可以说,泽大奶是个很骄傲的人。

  可惜,今天,她却被那个薛宝钗弄得一肚的火。回到自己的屋,泽大奶就忍不住了:“碧蕾,你说,那个薛宝钗是个什么人呢?当着我的面还那么嚣张,对着贾四姑娘指指点点,老是说贾四姑娘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她又不是人家的正经姐姐,也不是教养嬷嬷。何况,人家胡嬷嬷都没有说贾四姑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碧蕾道:“奶奶何必跟这么个人计较呢?婢也听说了,这位薛姑娘不算是青和郡君的表姐妹,只不过是那荣国府二房太太的外甥女儿,陪着那个贾三姑娘来的而已。一介商家女,上不得台盘儿的人,奶奶何必跟她一般见识?”

  泽大奶道:“别的,我倒还罢了。可是这个薛宝钗,话里话外都在打听太爷的事情,还几次借口更衣,想往前头跑,这叫什么事儿啊?若是传出去了,我们家的脸面都没了。今天,可是有好几位大人来探望老太爷的。”

  碧蕾道:“奶奶,消消气,为了这么个玩意儿生气,不值当。”

  泽大奶道:“看来,那贾赦贾大人还真是好脾气。以前,我还以为是人家以讹传讹,故意说得那么夸张的。如今看来,还是大家嘴上留了口德了呢。”

  碧蕾道:“可不是,奶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商家女呢。论身份,商户可是贱籍,要不是有个当官的舅舅,还有个嫁入国公府的姨妈,这个薛姑娘怕是跟婢这样的丫头一样呢。可是看她的样,在外做客,尚且对人家贾家的正经嫡系嫡姑娘如此无礼,那个贾三姑娘又是习以为常的样,可见她在那荣国府里是何等的张狂。”

  泽大奶道:“碧蕾,你是我的心腹大丫头,那个薛宝钗可比不得你呢。不过,你说得没错,她实在是太嚣张了。人家贾四姑娘到底是他们贾家的嫡系嫡小姐,就是那贾家的太夫人不管,可是荣国府的太太们也管得,再不济,人家贾四姑娘跟青和郡君清苑郡君住着,两位郡君身边都是有宫里赐下的嬷嬷陪同的,哪里轮到她显摆来着?她的规矩再好,能好得过宫里的嬷嬷去?”

  碧蕾道:“奶奶,你也说了,这个薛宝钗实在是不像话。婢也听说了,因为荣国府里那位太夫人老糊涂了,所以荣国府里乱得不成样,连带着,连上下尊卑都没有了。”

  泽大奶道:“这倒也罢了,毕竟是人家家里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不过,我很好奇,那个薛宝钗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一个劲儿地往前头跑,后来却来缠着我来了?”

  碧蕾道:“奶奶,我知道。方才红菱对我说,那个薛宝钗在更衣回来的路上,问起了奶奶的事儿。大概是听说了舅老爷是户部侍郎的事儿吧。上回,太夫人将奶奶们叫去,不就说了这薛宝钗家里犯了事儿,被摘了牌吗?”。

  泽大奶道:“原来是这个。我当她前倨后恭为了什么呢,原来是这个缘故。可惜,她打错算盘了。外面男人的事情,我这个妇道人家怎么还插手呢?况且我已经出嫁了,就是回到家,也不过是个客人,这样的事情,与我也不相干。看紧一点,不要让她惹出了事情。”

  碧蕾道:“好、这还用拿侬说?红菱早就安排下去了。分给那个薛宝钗的丫头婆都是最厉害最有力气的。”

  泽大奶道,“我只知道不要出事儿就好。对了,老太爷可回来了?”

  265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265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