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267 厉兵秣马须眉夙愿 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收费章节

  267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薛宝钗道:“可是,这粮草的事情,不是户部和兵部的事情吗?怎么国公不去兵部和户部,反而到这里来了?”

  贾瑾道:“因为国库里没有钱粮啊。//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这连年的灾荒,赋税收上来的少,赈灾的钱粮却不能少,一加一减,还不把国库掏空了?还好北燕已经灭亡了,不然,朝廷的财政怕是更加艰难。”

  薛宝钗道:“那为何不让城里的那些富户们捐输一些呢?”

  贾瑾道:“这可不行。那些富户们虽然身为商人,位于四等之末,可是他们也是正经缴税的。而且按照国法,他们的各项赋税已经高于普通百姓,既然他们守法、知本分,缴足了税,朝廷又有什么理由要他们出钱呢?”

  薛宝钗道:“可是,可是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贾瑾道:“理所应当?什么是理所应当?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这些商人们既然按照国法,缴了税,国家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再出一份捐输?这里是京师,京师一向是地方的楷模,如果京师率先向商人们要求额外的捐输,那么地方上也会有样学样,甚至强迫到底富户‘自愿’捐出全部家产。那么‘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就不在是前朝流传下来的故事了。”

  薛宝钗道:“可是朝廷缺银钱,不是吗?”。

  贾瑾道:“越是如此,越是不可以松懈。商人有钱,但是多金有财不是错,如果开了此例,恐怕天下从此多事。”

  薛宝钗道:“可是,不是说朝廷缺粮草吗?”。

  贾瑾道:“会有办法的。”

  薛宝钗道:“郡君一直都在为朝廷筹措粮草,不是吗?郡君做的不就是跟捐输一样吗?郡君的封爵不也是这样来的吗?”。此言一出,薛宝钗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怎么又说错话了。

  贾瑾看了看薛宝钗,道:“不一样。当初,我得封乡君,是因为我摸索着,种植出了红苕,而红苕可以替代米粮,让百姓们更容易地度过灾荒。而我晋位郡君,是因为我救了皇长孙殿下。至于我为朝廷筹措粮草一事,我已经得到了报酬。”

  薛宝钗原本以为自己的话,会让眼前这位青和郡君生气,毕竟自己先冒犯了对方,而且对方的身份也比自己要高很多。如果对方让身边的丫头训斥自己,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贾瑾偏偏解释给她听了。

  “如果你认为我收留流民是为了向上邀宠,那你就错了。我收留流民,是因为我不能够完全相信下面的那些庄户们。偌大的一个庄,每年的租,居然不到五千,还有的还要家里贴补种农具。这田地是我们贾家的,下面的佃户们也是签了契书的,可是问下面要些东西,居然还要花银钱。没有比这个更好笑的。我收留的流民,只要管两口饭,他们就会给我干活,还任劳任怨,不会挑三拣四。比那些佃户庄头什么的可靠多了。打出的粮食也完全归我,不需要再出银钱买米粮。你说,一边是老实肯干的流民,一边是奸猾的挖我墙角的佃户庄头,你说我会选哪个?”

  薛宝钗想了想道:“所以,郡君不停地收留流民,就是为了节省开支?”

  贾瑾道:“对。我收留的流民,那些佃户庄头们也就老实了。因为,我不是非他们不可,没了他们,还有大把的人排队等着为我干活。相反,如果他们不愿意为我做事,我也可以请他们离开。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面对那么多的虎视眈眈地等着找事儿做的流民们,他们自然也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儿了。~”

  薛宝钗道:“那,那么种痘改良法的事情呢?我曾经听说过,如果不是郡君高价悬赏,根本就不会有人来种痘。郡君的赏钱可都收回来了吗?”。

  贾瑾看了看四周,示意茈茹将顾家的丫头们和薛宝钗的丫头带下去,等顾家的人和莺儿都走了,屋里只剩下贾瑾、薛宝钗和金嬷嬷的时候,贾瑾才对薛宝钗道:“宝姐姐,想必你也知道了吧,我们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不合一事?”

  薛宝钗点点头。

  贾瑾道:“其实,现在看起来已经好多了。以前的话,两房看上去分歧还要严重。当初,二房可以说占尽优势,不但住着荣禧堂,就连祖宗们传下来的人脉,也都在二太太的手里,就连姑爹也偏向二叔。而我们大房,除了一个名头,什么都没有。可是,经过了那次推广种痘法以后,姑爹和二叔算是彻底分开了。也就是说,我挖了二叔的墙角,让姑爹对二房的人敬而远之。”

  薛宝钗愣住了。她一直以为,在荣国府里,作为女眷,只要拿着管家大权就好了,完全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花钱,而且是为了人,去花大价钱。

  薛宝钗道:“这就是人和?”

  贾瑾点点头。薛宝钗明白了,原来在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里,有钱有权的确很只要,可是人脉却比权利和钱财更重要。怪不得自己之前会连连栽跟头,原来是因为失了人和。

  薛宝钗道:“那郡君领头赈灾、立娘娘碑的事情,也是为了人和?”

  贾瑾点点头,道:“不错。”

  薛宝钗道:“那么,北地边疆的城塞呢?既然连年灾荒,朝廷也没足够的钱粮,又哪里有钱财建城塞?我听说过,那些城塞的很多材料都是郡君的庄上出的。”

  贾瑾道:“你可曾听说过买青苗?”

  薛宝钗一愣:“青苗钱?那不是商户们常用的手段吗?”。

  贾瑾道:“一样。我供给材料,加快边疆城塞的建立,而这些城塞未来的十年里,他们的牛羊则必须优先货与我手下的商队。边关的牛羊的价格与京师的牛羊的价格的差异,想必宝姐姐也是知道的。靠着这个,我才能挣大钱。不是吗?”。

  薛宝钗没有想到,传言果然是真的。京师超过三成的牛羊是由眼前的这位青和郡君提供的,这一消息居然是事实

  薛宝钗道:“那么那些西洋玻璃镜呢?为什么将玻璃镜送给朝廷?”

  贾瑾道:“镜的方的确在朝廷手里,可是玻璃的方却在我的手里。朝廷要造镜,就只能从我的庄上拿玻璃。而且朝廷拿了镜的方,为了保证镜的供给,就必须保证我的玻璃作坊不会出事情。一张方,保证了我的庄的安定。有什么买这个更划算?”

  薛宝钗道:“那,那您为何又买了一大块土地,不好好耕种,反而拿来挖坑?这个上面,你应该得不到什么好处了吧。”

  贾瑾道:“错,这个上面的好处是最大的。每逢大灾之后,必有瘟疫。那个庄既然开挖湖泊,需要的人手自然是极多的。如此一来,那些流民也就往那里去了,瘟疫也不会随着流民进入京师。京师也就安全了。还有,我善于理财,可惜二太太似乎对此很有意见。有了这个庄,那么二太太想问我要银的时候,我就有了理由拒绝二太太了。”

  薛宝钗道:“二太太问郡君借银?”

  贾瑾点点头,道:“没错。想必宝姐姐进京以后,往二太太屋里送了很多银钱吧?不少字不知道有没有回去的?”

  薛宝钗道:“郡君为何不借银给太太?”

  贾瑾看看薛宝钗道:“我为什么要借钱给二太太?借了银给她,让她上下疏通,给我的父亲母亲添堵?我可没有那么笨。”

  薛宝钗道:“那么,这次,您打算怎么解决粮草的问题?”

  贾瑾看了看薛宝钗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薛宝钗道:“我,也许我们家能够帮忙。”

  贾瑾道:“不用了。支持一场战争所需要的粮草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是你薛家再有银钱,以你们家的实力,还是玩不起的。宝姐姐,你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好了。”

  薛宝钗道:“二妹妹怎么就知道我们家不成呢?我们薛家可是被称为珍珠如土金如铁的金陵薛家。”

  贾瑾道:“可是,你们是商人。你家里有钱是没有错,可是这不一定就能够说明,你家里的粮食也足够多。宝姐姐,你还是回去吧。”

  薛宝钗道:“请等一下。二妹妹,没错,我们家的土地庄的确不多,出产的粮食就更加少了。可是二妹妹,你不要忘记了,我们家的铺很多,完全可以收购到足够的粮食。只要能够进圣上的眼,我们家就是举家孝敬都可以。”

  贾瑾道:“宝姐姐,不是我说,我很想知道,你们家的那些掌柜都值得信任吗?请你不要急着回答我,也请你想一想,在你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你们薛家是什么样,再看看现在,你们薛家又是什么样。宝姐姐,你的哥哥是个不中用的,你又是个女孩,至于你的母亲薛姨妈完全是个软耳朵。你们能够保证,你们手下的掌柜的,对你的命令会一五一十地照办吗?”。

  267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

  267厉兵秣马须眉夙愿盈仓丰储巾帼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