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269 论律令公平为根本 话承恩知度方长久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收费章节

  269论律令公平为根本话承恩知度方长久

  贾母想着,自己这个孙女,现在就能够让内医正和御医上门,是不是说,将来这个孙女会有更加体面,更加风光的未来?

  王夫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她心里冒着火,却还是恭喜了贾母、邢夫人和贾瑾。//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等众人离开了荣禧堂,她下砸东西,却担心吓着了西套间里的贾宝玉,又怕被人发现她的心事,最后只得在佛前跪了一夜,这才想办法亲手写了一封信,通过薛家的人脉看,送到了贾元春的手里。

  如果说谁最嫉妒贾瑾,那就非贾元春莫属。

  以前,贾元春很高兴自己的名字里面有个元字,这个字不是一般人能够使用的,而元春二字也意味着万物之始,是个很吉利的名字。可是进宫以后,贾元春才知道,其实,自己的名字并不好。因为世人都认为,名,应该是单字为贵,两个字的名,不算是好名字。而且,自己个女用了元字,那完全是找死。因为,元,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的。

  而且,贾家的规矩,只有嫡长房的嫡出的姑娘才有资格过了六岁就上族谱,而旁支的姑娘或者是庶出的姑娘,也只有定了亲,准备出嫁的时候才能上族谱。自己虽然名为荣国府的嫡长女,可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次,所以,自己的名字根本就不在族谱之上。可是贾瑾的名字早在数年前就上了族谱,这叫贾元春怎么不嫉妒?贾瑾可是按着男孩的排行起了正经名字而不像她,始终只有一个乳名。

  这次也是。自己就住在东宫,可是一个月能够见到太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清。可是自己的那个堂妹,却被太挂在了心上,还巴巴地派了心腹,给她送去了药材。

  贾元春不知道这是因为皇帝的吩咐,还以为是太自作主张,所以才更加嫉妒,她以为是自己的堂妹抢了太的注意力。~

  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宫里很多人都明嘲暗讽地拿话刺激贾元春,使得贾元春在背地里更是生气。而王夫人的信件更是让贾元春觉得,是自己的堂妹的不是,她不该勾引太殿下。

  王夫人的信件是通过薛家的路进宫的,自然,薛宝钗也知道了王夫人的信件内容。她抄写了一份,记下日期,这才将信件传了出去。这就是这份信件,让薛宝钗认识到,贾瑾在宫里的地位有多高。

  所以,中元节的时候,薛宝钗特地准备了一份厚礼,亲自给贾瑾送去。

  此时的贾瑾正抱着惜春,跟林黛玉商量着中元节礼的事情。除了自家姐妹和各自的小伙伴之外,林黛玉还要准备一份礼物给梁丞相家送去。林如海既然已经娶了梁丞相的外甥女儿做继室,那么梁丞相就是林如海的长辈,也是林黛玉的长辈,这节礼可不能马虎。

  虽然从关系上来说,梁丞相要比贾家要远一点,可是梁丞相的身份、年龄、资历在那里摆着,这中元节节礼就要好好地斟酌了。林黛玉本来拟了八色礼物。不过,这具体的礼单,她已经增增减减几次了,却还是不能定下来。

  薛宝钗来的时候,就看见林黛玉坐在贾瑾屋里的大炕上,对着一张纸头皱眉。

  薛宝钗道:“林妹妹这是做什么呢?看这眉毛,都快打结了。”

  林黛玉道:“我在想,到底要送些什么东西给梁丞相呢。”

  薛宝钗一头雾水:“梁丞相?妹妹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请梁丞相帮忙吗?”。

  贾瑾道:“去年年初,姑爹奉旨迎娶梁丞相的外甥女儿为继室。~所以梁丞相自然也是林妹妹的长辈了。去年林妹妹还在南面,这中元节节礼自然是黄氏夫人准备的。今年,林妹妹可是要自己准备了呢。嬷嬷们也说,让林妹妹试着自己拟个单出来。”

  薛宝钗本来还想给林黛玉一点建议的,听贾瑾这么一说,只好闭嘴。她就是再能,她能得过宫里的嬷嬷?而且这事儿,分明是人家嬷嬷在训练林黛玉呢,哪里有她插手的地方?

  薛宝钗道:“既然这样,那就请林妹妹自己好好参详参详吧。对了,二妹妹,这是我送二妹妹的,还请二妹妹笑纳。”

  惜春闹着要看礼物,薛宝钗笑道:“四妹妹,林妹妹正在忙着呢。何必这会打开,解了某人的燃眉之急?所以,林妹妹,你也快别看了,好好忙你的罢。四妹妹,我们也等一下再看,免得影响了林妹妹的思路。”

  惜春点点头。贾瑾听薛宝钗这么说,就知道薛宝钗送的礼物不简单,不过,她也不会说破。贾瑾知道,像闺阁女间的往来,送出去的礼物一般的惯例是怎么样的,如果超出一成两成的,大家也会一笑而过,如果其中的一份的礼物比其他的高得多的多,那么,就说明对方有求于你,那个时候,就要小心了。

  贾瑾知道薛宝钗一直在为自己家的事情而努力奔走,她以为,薛宝钗是为了皇商招牌的事情走她的门路,却不知道对方是有意讨好她。薛宝钗看过王夫人写给贾元春的信件之后,才知道,贾瑾有可能会成为贵人。所以,加上不久前太殿下专门派心腹来送物件的事情,薛宝钗总算知道了,贾瑾的这个青和郡君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所以,她送上了厚礼。

  等到了晚上,贾瑾这才想起了薛宝钗送来的礼物。薛宝钗送的物件都很名贵,摆放也很有讲究,看着就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贾瑾笑笑,将东西合上了。回头,贾瑾就让人将前些日刚拿到钗拿上来。

  对于贾瑾来说,即便她再有钱的同时,也不能够乱花钱的,就好比她刚拿到是首饰来说吧,她几乎就没有出过钱。那些钗,有顶钗、侧钗,还有对钗,更有发簪步摇,和各种配饰。除了打底的那些金和银,那些镶嵌的宝石,大多是玛瑙、黑曜石、金曜石、石榴石,当然还有一些是琉璃和玻璃的。贾瑾还让人做了一批粉彩陶瓷发簪和青花陶瓷发簪。这些东西,都是下面的庄送的,根本就没有话什么钱。

  不过,就是贾瑾这么省,在贾家三姐妹里面,她的衣裳首饰也是最奢侈、最精美的。因为,她是朝廷册封的郡君。

  像探春惜春这样的豪门千金小姐,平日里戴的,大多是嵌了珠玉的金银首饰,玛瑙和琉璃之类的首饰,她们也见过不少,可是那陶瓷的簪她们见得就少了。所以,贾瑾的那些陶瓷发簪很快就被下面的妹妹们给分了。

  贾宝玉也很喜欢贾瑾定制的这批发簪,这天,看见探春头上簪着一支,就凑过去细看。探春见此,少不得将头上的簪取了下来。

  贾宝玉道:“真没想到,这陶瓷簪也别有韵味。”

  探春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呢。不过是一支簪而已。”

  贾宝玉道:“可是如此娇艳的陶瓷发簪可是很少的呢。”

  薛宝钗也道:“可不是。不说别的,这颜色上来看,有好几种都是珐琅彩,光这一项,普通的作坊根本就做不了。还有这簪,明明是陶瓷的,却有一种温润如玉的韵味。据说,要想得到这种色彩的陶瓷可不容易呢。”

  探春原本还以为贾瑾拿着几样不值钱的东西打发了自己,听薛宝钗这么一说,放知道,其实这样的陶瓷首饰也是极难得的。她这才收拾了心情,跟贾宝玉嬉笑了起来。

  家里的姑娘们对陶瓷发簪的评价如何,贾瑾根本就不关心。这批陶瓷发簪本来就是给陶瓷作坊里的那些师傅们练习的产物,贾瑾让人从里面挑选了一些出来,用来送人而已。至于其他的,她根本就没有想过。

  林黛玉倒是很喜欢贾瑾送的陶瓷发簪。她也是郡君,就是她随手扯下一根枯树枝盘头发,她也依旧是郡君。虽然林黛玉是个很清高的人,可是也不妨碍她享受权势带来的好处。

  而中元节过后,梁丞相夫人就下帖邀请林黛玉和贾瑾过府做客了。梁丞相家里只请了林黛玉和贾瑾两个人。贾母很高兴,可是王夫人还是有些不开心。因为这一次,除了林黛玉和贾瑾以外,其他的姑娘们就不能去了。偏偏贾母还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梁丞相的家里很简单,偌大的一个宅,居然只有梁丞相夫妇住着。梁丞相的儿如今正好是知府,携着家眷在任上。梁丞相的女儿早早地就嫁了,之前还有黄氏夫人陪在梁丞相夫人身边,可是去年,这个外甥女儿也嫁了。好在林黛玉又送了一份礼物,向二人贺中元。

  老实说,梁丞相夫妇还是很高兴的。不过,考虑到贾家的实际情况,他们只能邀请林黛玉和贾瑾两个。贾家的人实在是太极品了,去顾太傅这样要紧的人家家里,居然戴个商家女,那不是膈应人嘛。所有,梁丞相故意只邀请了林黛玉和贾瑾,还故意弄得他们邀请林黛玉是因为他们只承认林黛玉是他们的侄女婿目前唯一的女儿,而邀请贾瑾完全是因为林黛玉年纪小,需要有人陪同。

  269论律令公平为根本话承恩知度方长久

  269论律令公平为根本话承恩知度方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