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276 退避三舍赤子情怀 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276退避三舍赤情怀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王善保家的道:“回太太,这夏姑娘就比我们姑娘大一岁,才十三呢。//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虽然她的月份大一点,可到底是个孩。也是,谁让她父亲早亡,又没有个兄弟,别人看她们孤儿寡母的,又都是妇孺,自然要找她们的麻烦。不过,这夏姑娘也是个厉害的,直接在婚书上注明了,夏家的下一任家主将是她的孩。”

  邢夫人道:“是啊,这家里没有男丁就是不好啊。”

  第二年元月,贾母的寿辰过后没多久,贾瑞就将才十四岁的夏金桂娶进了门。

  贾瑞领着新媳妇进宁荣二府请安的时候,特地专程给邢夫人请安,还给贾瑾等几个姑娘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夏金桂第一次看清楚闻名遐迩的青和郡君到底长了个什么模样。

  夏金桂是专程来看贾瑾的,她原以为,能够让皇帝和太及诸位皇王爷那般荣宠的女,想必是倾国倾城的,可是如今一见,大失所望。容貌虽然出挑,可是也不是顶尖的,最多与自己持平,远远不及宁国府的小蓉大*奶。就连衣饰也是平平,那玛瑙的首饰虽然漂亮,可是也不值几个钱,青和郡君那一身的佩饰,全部加起来,还不如自己头上的那支金簪上的红宝石值钱。还有那身衣裳,不过是石青的倭缎,也比不得自己身上的衣裳鲜明亮丽。

  夏金桂细细的比较了自己与贾瑾的区别。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盏茶的时间,夏金桂就发现了,这位青和郡君是个很安静的人,要不是邢夫人对她爱宠,也许她根本就不会说话。

  夏金桂也迷糊了。到底,这二姑娘有什么好的,一个两个的,都在说她的好?想了想,夏金桂在心里对自己说,管她呢,只要这位青和郡君对自己有利就成。

  这样想着,夏金桂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奉与邢夫人和贾瑾,以及惜春、徐静芝、邢岫烟等人。当然,贾瑾的那一份肯定是众姐妹中最丰厚最贵重的。

  一系列的仪式完成以后,夏金桂才算正式成为贾家的媳妇儿,可以出入荣国府了。夏金桂也读过书,有会玩心计,早在结婚前,就将自己的丈夫拿捏得死死了,贾瑞不比薛蟠,他连对其他女人动点小心思都不敢,直接跟着老婆混了。而贾代儒夫妇年纪又大了,夏金桂出嫁以后,居然过得比自己娘家还要舒服。上面没有公公婆婆只有太公公太婆婆,太公公又有差事,太婆婆年纪大了,也爱安静,使得夏金桂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往荣国府里跑。

  而贾瑞的婚事过后,就是徐静芝的大定礼,不过,韩家传话过来,说要等今年的秋试过了,再看婚期。如果韩七少爷没有中举,那就直接办婚事,如果中了,那要等来年大比过后,再办婚事了。邢夫人和贾赦商量过后,也觉得孩的前途比较重要,自然也依了韩家的请求。

  这里,邢夫人也在搜罗好东西给徐静芝做嫁妆。虽然贾瑾送了好些琉璃玻璃的器皿摆设,也送了好些玛瑙黑曜石金曜石过来,可是打首饰还是要花功夫的。还有新房里的家具摆设和小夫妻两个的家伙什儿,这些都要成双成对的。邢夫人已经写信去了南面,让林如海帮忙找些上好的工匠,打成套的家具了,最快也要四五个月的时候。

  借着邢夫人请林如海帮忙,给徐静芝置办嫁妆的同时,贾瑾也跟林如海贾芸加强联络,尤其是盐和粮食的南运北调,都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世人的眼睛。

  这日,贾瑾就坐在屋里看南面的来信。

  第一封是林黛玉写来的,除了感激贾瑾的生日礼物以外,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自己的弟弟的事情,尤其是抓周上的事情,都写得很详细,此外,还特地谢了贾瑾专门送去了各种零嘴。

  第二封是贾芸写来的,一来是请安,二来,就是报告他所看过的那些负责统销法的店铺的运营情况。贾芸还在书信里面详细地记载了最近三个月,扬州的三家米店里各种粮食的售价。

  至于第三封,则是林如海写来的,上面详详细细地记录了各种物资的出入情况。

  最后,就是林如海给贾瑾的礼物。

  贾瑾摸着手里的信纸,对自己说,开始了。

  可惜,贾瑾到底是个女孩,不可能出二门,更不可能享受那只有男才能够享受到的杀伐气氛。

  就在贾瑾出神的时候,薛宝钗带着厚礼来了。贾瑾只好将屋里的物件都收拾好了,这才让薛宝钗进来。

  薛宝钗一见贾瑾,便道:“二妹妹,二妹妹好自在。这么好的天气,外面又是花团锦簇的,二妹妹为何不出去踏青呢?”

  贾瑾道:“年年都是如此,也不觉得有什么趣味。对了,宝姐姐,我听说如今梨香院里只有你们母女,可有这么一回事情?”

  薛宝钗道:“可不是么。这还要谢谢二妹妹呢,今年,我们家的招牌拿回来了。”

  贾瑾道:“这也是姐姐家的铺的确出色,不是么?”

  薛宝钗道:“看妹妹说的。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这里面,还不是二妹妹的功劳。城东的董家以前也是皇商,他们家的铺的东西其实跟我们家的也差不多,其中几样,还比我们家的要好很多,可是,这一次,他们家却丢了招牌。可见,当初二妹妹的提醒是多要紧。如果不是二妹妹,我们家的招牌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呢。”

  贾瑾道:“话虽这样说,可是如今那梨香院里只有姐姐和薛姨妈住着,会不会不大好?要不要跟二太太说说,让护院们多加小心些?”

  薛宝钗道:“二太太已经吩咐下去了,妹妹放心。对了,这是一点小意思,二妹妹且留着玩罢。”锁着薛宝钗就将手里的盒推了过来。

  贾瑾一愣,看看薛宝钗的神色,笑了笑,将东西收了下来。

  薛宝钗见贾瑾收下了,也松了一口气。这一次,还真是多亏了贾瑾帮忙呢,不然,这皇商招牌还真的拿不过来呢。通过薛家百年经营下的人脉,尤其是宫里的一个从六品的少监传来的消息来看,皇帝的确曾经在宫里公开表示,如今的薛家人根本就不是当初的薛家了,这让他很失望。此话一出,那些大大小小的宫使们不是借故远了薛家,就是抬着架压榨薛家。要不是这次薛家又拿到了皇商招牌,还走了针线房的徐公公的路,薛宝钗还不知道当初花了那么钱,其实都是打了水漂。

  从笑脸迎人由人压榨,到现在的家业再起,薛宝钗这一年过得是极为煎熬,这里面的苦楚,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薛宝钗再一次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牢牢地攀住贾瑾这棵大树。这次也是,她费尽心机,搜罗来了那么一套顶级的蓝田玉首饰,就是为了讨好贾瑾。

  见贾瑾收下了,薛宝钗才道:“二妹妹,说起来,还有一件事情,想问问二妹妹的意思。”

  贾瑾道:“宝姐姐想问什么?”

  薛宝钗道:“二妹妹,我听说北面的军需,二妹妹有三成的份额,此事可是真的?”

  贾瑾道:“宝姐姐哪里听得这些流言,三成的军需,就是我手里全部的产业,都产粮食,也没有这么多啊。”

  薛宝钗道:“我也是在二太太那里听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是,二妹妹在军需这一块有路,此事是真的罢?”

  贾瑾道:“这事儿倒是不假。我庄上作坊里的不少出产,有很多是专门供给边关将士的。宝姐姐问这个做什么?”

  薛宝钗道:“二妹妹,实话跟妹妹说的了罢。其实经过这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家的银已经不多了。尤其是之前为了皇商招牌的事情,不但二妹妹这里送了不少东西,就是二太太那里也送了,还有我哥哥在外面跑关系,也花了不少银钱。如今虽然拿到了皇商招牌,可是我们家的现银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应酬交际,恐怕不等挣银,我们就要动银根了。姐姐听说,军需来钱快,所以,想请妹妹帮忙引荐一下。”

  贾瑾一抬眼,看了薛宝钗一眼,又半阖上了眼睛:“宝姐姐,其实,依我对姐姐家的了解,姐姐家其实不够资格做军需这一块。”

  不等薛宝钗提出抗议,贾瑾就道:“宝姐姐,想做军需,第一个就必须拥有大量的稳定的粮食布帛的来源。宝姐姐,请你告诉我,你们家的庄在哪里,每年出产多少粮食多少布匹?”

  薛宝钗道:“的确,我们家没有很多的庄土地,可是我们家有钱。”

  贾瑾道:“宝姐姐,刚才,你也说了,姐姐家里是因为银根紧张,这才想做军需的。可是姐姐也不要忘记了,军需这一块也是需要本钱的。尤其是姐姐家这样,没有庄土地打底,恐怕在粮草这一块上会压上更多的银。而且粮草这类东西可不比其他,粮草是有保质期的,金银古董什么的,今年卖不出去,可以放到明年后年,可是这粮草就不一定了,若是没有保存好,没两个月就坏了。经营军需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根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薛宝钗道:“二妹妹,虽然我们薛家比不得这荣国府,可也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我们家的人手还是有一些的。”

  贾瑾摇摇头,道:“宝姐姐,如果这话是您的父亲,薛家的前代家主说出来的,也许还有人会相信,可是现在,不会有人会相信姐姐家还有这个实力的。军需不同与后宫采买,后宫里,那些妃嫔们为了能够力压群芳,在衣着打扮上从来就不会委屈自己的。换而言之,在宫里,只要东西有特别之处,自然就有人喜欢。可是这军需比的不是新奇,比的乃是实力。谁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最好的粮食运到边关,谁就是最好的,得到的回报也是最丰厚的。”

  薛宝钗道:“可是妹妹不是也是北地军需的供应者之一吗?你们荣国府的人又不会做生意。”

  贾瑾道:“的确,荣国府的人都是武将之后,很多人都看不起商人,就连下面的奴才都以自己的奴婢的身份为荣,却对后街上经过的那些富商呲之以鼻。这一点我也承认,而且这荣国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可是,宝姐姐,谁告诉你,我手下的人都出自于这荣国府?”

  薛宝钗道:“可是,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二妹妹是荣国府的姑娘,年纪又不大,哪里除了这荣国府的人,又能够使唤什么人呢?”

  贾瑾道:“宝姐姐,这你就错了。早在十多年以前,这荣国府的当家太太是二太太,不是我的母亲。这荣国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都被二太太拿捏在手里,我们大房根本就插不进去手。当初的我又哪里来的颜面使唤这荣国府的奴才?”

  薛宝钗愣住了:“可是二妹妹手里那么多的产业,没个可靠的人,又哪里运转得过来?”

  贾瑾道:“这也是皇恩浩荡、祖宗庇佑。当初我与哥哥在父亲的指点下弄出了红苕之后,就引起了圣上的注意,后来,我置办印书作坊的时候,有投了当今圣上的缘分。蒙圣上恩宠,对我青眼有加,所以京师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对我礼遇三分,就是那些泼皮无赖,也因为京兆尹大人的约束,对我的产业退避三舍。不然,别人置办的铺,常常出事情,而我的庄铺,却总是平平安安的。”

  薛宝钗道:“可是,妹妹也说了,军需供给,拼的是实力。没有这荣国府的人脉帮忙,妹妹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将边关军需打理得妥妥当当的?”

  贾瑾道:“边关稳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些军需供应商的功劳,更多的是因为璐国公和英国公以及诸位将士的共同努力。至于我,一开始就没有借用这荣国府的力,我父亲虽然名为这荣国府的爵爷,可是这荣国府的事情,不论哪个,都会第一时间报与荣禧堂。连我父亲都不能使唤这荣国府奴才,何况是我?我手下的那些管事们,大多都是直接在庄上挑的。他们可不是这荣国府里的人呢。”

  薛宝钗愣住了,她见贾瑾身边的积雪薄荷紫鹃等人都是家生,还以为,贾瑾的庄上也是这样,都是荣国府的奴才在做大管事,哪里会想到,贾瑾的那些铺庄作坊的管事都不是荣国府的人?

  薛宝钗道:“可是,可是,妹妹就这样相信下面的人?”

  贾瑾道:“我要求下面的账本必须用龙门帐的格式,还有专门的人去查账,我当然不怕下面的人闹事。如果他们敢闹事儿,那么就必须有身败名裂的准备。”

  薛宝钗没想到会是这样,以贾赦贾瑾为首的大房居然跟二房分裂到这等地步。薛宝钗定了定神,惯他呢,还是自己家的事情比较要紧。

  薛宝钗道:“二妹妹。既然二妹妹说我们家是实力不够,那我们家与凑个份如何?既然我们家实力不够,那么我们家借二妹妹的光总是可以罢。该有的孝敬我们一样都不少。”

  贾瑾摇摇头,道:“宝姐姐,你能告诉我,在粮食里动手脚的方法有几个吗?”。

  薛宝钗一滞,她也想到了。

  贾瑾道:“看来宝姐姐也明白过来了。不错,这就是我最坚持的事情。那些边关的将士为国流血流泪,难不成,为了那么几个钱,我就会放松警惕,白白地让那些将士们因为吃了霉变处理过的食物而降低战斗力吗?”。

  薛宝钗道:“可是,那些流民吃了就没有事情,不是吗?”。

  贾瑾道:“那些流民来到京师的时候,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身的身弱体虚,就有一身的隐疾暗伤,这样的流民,就是有个什么,也不会让人怀疑。可是,这边疆的将士却不行,他们有个什么闪失,那些蛮夷就可以直击京师。我没有那么蠢,为了几个钱,让自己处于险境。”

  薛宝钗道:“二妹妹,你放心,我们家一定会做到二妹妹的要求的。”

  贾瑾转头盯着薛宝钗道:“宝姐姐,你们家做不到的。如果你们家按着要求做到了,你们家就就离完蛋差不离了。宝姐姐,你我都是聪明人,我们也不要打什么哑谜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宝姐姐家里按着朝廷颁布的要求准备军需,姐姐家里一定会亏钱。一次两次宝姐姐家里也许不会放在心上,可要是次数多了,姐姐家里一定会有人心存不满,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在宝姐姐家的某人的耳朵边上嘀咕两声,那些军需,八成就是不合要求的。”

  薛宝钗道:“可是,可是我听说,大家都这样做的。”

  贾瑾道:“所以那些人会一批一批地换,而我始终荣显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