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16 悲手足青和求君王 妒良才美人进谗言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最后的结果,林黛玉因为年纪不小了,不能住在黄大人家里,可是,也不能住在荣国府,毕竟她不是一个人,过年祭祖什么的,也不能在别人家。//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因此,林家的二管家忙着进京收拾房庄,而林家明面上的财产,也登记造册,并进行了初次分配。

  黄氏夫人为林如海诞下的长,才三岁的祏哥儿,得到林家的祖产之外,还得到了其生母一半的嫁妆和林如海五成的财产;次尚在襁褓里的祄哥儿得到来了起生母一班的家产之外,还得到了林如海三成的财产;最小的刚刚出生的庶礼哥儿则得到了林如海一成的财产。此外,林黛玉得到了其生母的全部嫁妆私房、贾瑾置办代管的那几个庄,还有部分古籍字画古董玩器,还有五万两银。至于剩下的财产,则被用于安顿林如海的姬妾和放出的下人,以及作为在那场刺杀中身为的奴仆的抚恤金。

  宫里,贾瑾拿到林如海送来的印信以及托孤书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苦笑,自己这么自私的人,居然还让林如海这么信任,还真是讽刺。

  这几件印信是通过密探,先到了皇帝的手里,然后才被交到贾瑾手里的。说实话,面对这么大一笔银钱,皇帝也不是不曾动心过,毕竟朝廷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八千万两银,而朝廷每年都少不了赈济灾民,还有庞大的军费开支,可以说,皇帝也是很缺钱的。不过,考虑到这笔钱在贾瑾的手里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林如海的忠诚,皇帝便亲自将这个交给了贾瑾。

  坐在西内湖心亭中间。贾瑾也很是纠结,她在皇帝面前很少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皇帝第一次发现,原来人的脸上还有这么多的变化。

  皇帝一面闲地用茶。一面欣赏着贾瑾的纠结。这可以说是皇帝的恶趣味,喜欢看人变脸,尤其是熟人。

  “圣上,请问,如今林大人如何了?”

  “十一天之前陷入弥留,第二天一早清醒过一次,然后就没了。清苑和她的弟弟们将扶灵南下。等过了百日才会进京,估计最快,也要来年元月才能到。”

  贾瑾点点头,看来原著里是因为贾元春封妃的事情,贾琏才带着林黛玉急急忙忙在腊月底赶回荣国府的。

  皇帝看看贾瑾,道:“青和有心事?”

  “圣上认为,青和是个怎样的人呢?真的值得林大人如此信任吗?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还不在林家家产的册上。姑爹就不怕我吞没了吗?”

  “那正好,二一添作五。朕与青和一人一半。”皇帝凑过来故作神秘地答道,倒把边上的太殿下给吓了一跳,太也很少见到这样的皇帝。

  贾瑾看看皇帝。更加纠结了。这事儿不大好办呢。

  “圣上,您说姑爹为什么这么信任我呢?青和可不是什么好人呢。”

  “的确,你也不算个十全十美的人,尤其是你的脾气,只怕你的祖母没少吃你的亏吧。不过,若是换了朕。朕也会选择相信青和的。”

  “圣上?”

  “朕将与你的谈话记下来。传给林如海了。那么多的人,也就你。听到相信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清苑的安危。有了这个,就足够了。”

  “圣上,也许其他人更担心朝廷的变化,所以才将清苑的事情放在最后;而臣女到底跟清苑在一个屋檐下过了这么久,清苑又是第一个理解臣女、对臣女的作为抱着极为宽容的人,所以臣女才会认为清苑对臣女是极特别的吧。”

  “哦,难道贾郎中对青和不够宽容?”

  “不一样,父亲毕竟是父亲,做父母出于对女的爱护而宽容和清苑对臣女的宽容是不一样的。青和是父亲唯一的女儿,所以在父亲的眼里,青和是特别的。而清苑年纪虽小,却能够理解青和,让青和感到自己不是孤孤单单的,有些事情,也托赖清苑的支持,青和才能做好。”

  “这个,朕倒是知道。朕记得青和的葡萄庄、药材庄,可借了林家的不少力气呢,还有城南的那些铺,也跟林家借了不少人手。”

  “是的,青和手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很多时候都不够用。而且这葡萄庄也不是顶顶要紧的,用林家的人,足够了。”

  “青和不相信自己家里的人?”

  “圣上莫要取笑青和杯弓蛇影。青和从小就知道,家里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几次清洗下人,青和都是亲身经历过的,那些人,真真是大蛀虫。如果交到他们手里,那些庄说不定就成了一个空壳,说不定还要青和往里面贴银呢。若是让他们插手了,只怕青和什么都做不了,光跟他们扯皮了。”

  “朕听说,你们荣国府有一个规矩,就是长辈屋里的猫儿狗儿,下面的年轻主们都要敬着,可有这回事情?”

  “回圣上,是有这么一回事儿。不过,父亲也说了,主是主,奴婢是奴婢,该怎样就怎样。光为了这个,父亲就不知道吃了老太太多少挂落。”

  “那青和怎么看?”

  “圣上,青和也知道,那些奴才们为了往上爬,可是使劲了手段,即便踩着别人的鲜血也在所不惜。所以,老太太与父亲不合,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因素,就是那些奴才们在使坏。能有如此开明有爱护臣女的父亲,那是臣女的福气。”

  “青和很少说家里人的不是呢。对了,我听说,史家有个大姑娘,也常常出入荣国府,是有这么一回事情?”

  “回圣上,的确如此。”

  “朕也曾听说过那位史大姑娘的事情,青和跟这位史大姑娘还真不一样。也许青和是第一个说自己不是好人的女孩呢。”

  “圣上,怎么会突然打听起这个来了?”

  “上回,青和不是说过,清苑在荣国府里受了不少的委屈吗?朕派人去查了,结果,除了你说的诸多事情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对清苑不利的话,就是这位史大姑娘传出来的呢。”

  “圣上,史大妹妹年纪还小,还请您不要将她的话放在心上。”

  “小?怕是人小心不小呢。你知道吗,这丫头也在打你那位堂弟的主意呢。”

  “圣上取笑了,这可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该有的主意,史大姑娘不管怎么说,也是公侯小姐,应该不会……”

  “好了好了,这个你心里有数就是。不过,青和,你打算怎么安排林如海交给你的银呢?海洋水师可用不到这么多的银钱。”

  “海洋水师的确一下用不到这么多的银。如果一下将银钱都拿出去了,也只会白白浪费了。”

  “青和有什么打算吗?”

  “圣上认为统销法如何?”

  “统销法?的确是好东西,自从盐政用了统销法之后,这盐税就比往年多了一倍。目前虽下降到如今的二十八文,这也是事实。老百姓的日应该会比较好过一点。”

  “是的,圣上。盐税的事情,想必朝堂上的诸位大人会有更好的法,青和想说的是,南面的生丝,也可以用统销法,以达到最大程度地维护丝农的利益,从而安定人心,降低江南的民怨。”

  “需要银钱,是吗?”

  “是的,圣上。”

  “大概需要多少?”

  “大约两千万两银。”

  “这么多。”

  “圣上,这只是初期的一部分投入,此外,为了保证这些生丝不会积压在手里,白白浪费掉,青和还打算建立一批纺织作坊。”

  “这又要多少银?”

  “回圣上,这里大约需要上百万的银,从作坊本身到女工的住宿宅院,还有她们的孩的教养,都要一一考虑到,恐怕道最后,这里面的花费不会少。”

  太在边上忍不住道:“什么,女工?青和的意思是……”

  ‘其实,青和已经有这个打算已经很久了。本朝的律法,如果外面的男人犯了事儿,这家眷也会受到牵连,很多女也会因为父亲兄弟的过错而流落青楼。如果她们真的是活该,那倒罢了,可惜历朝历代都少不了冤假错案。即便日后她们的父兄平反,她们也没了活路。”

  “青和是说,那些扬州和盐政上的官员的家眷吗?”

  “是的,不过,青和也知道,这里面盘根错节,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区分。不过,青和还是愿意相信,那些姑娘们也不全是坏人。青和想给她们一个机会。”

  “青和,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青和知道,青和也不是因为仅仅同情那些女就做这样的决定的。按照朝廷的律法,那些女也有可曾作为杂役,成为宫中的使唤人。可是,青和一直对这条律令抱有怀疑的态度。那些进入宫掖的罪女会不会对朝廷怀有怨恨,而对圣上不利呢?要知道,宫外有很多人为了潜入宫廷而发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