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51波涛汹涌一石千浪 翻云覆雨数手万安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作为荣国府里唯一一个还在京城里的嫡公,作为贾元春的同胞弟弟,贾宝玉的社交范围一向很广,他不同与贾环贾琮几个,是庶出,又要准备科举,尤其是贾元春封妃之后,贾宝玉的日就更加清闲了,就连贾政都拘束不了他。//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因为贾母和王夫人都认为,有贾元春在,有她们给贾宝玉攒下的私房,贾宝玉的将来肯定是吃穿不愁的,自然也不用出去打拼。

  在祖母和母亲的支持下,贾宝玉越发松懈,每日里也只顾去找进得了他的眼的人玩耍。不过,北静王地位高,最会装样,贾宝玉也不好天天去找这位“很忙碌的我辈中人”,至于冯紫英卫若兰这些同样出身公侯之家的纨绔弟,也不是个个有这个心性儿带贾宝玉这个长不大的孩的,一次两次还犹可,次数多了,他们也没这个耐性。

  所以,贾宝玉听说了那位写出的年轻解元之后,自然跑去贾瑾的庄上找这位解元郎了。当然,这样效仿古之访贤的妙事,他回来以后自然会讲给家里的姐姐妹妹们听。

  “我还以为解元都是禄蠹呢,谁知道那个郦解元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不会将什么上进之类的挂在嘴边,也不会言必曰诗云,更不会想着怎么去揣摩上官的心思。跟他说话,还真是开心。”

  自然有人很好奇:“这个郦解元多大年纪啊?”

  “跟宝姐姐差不多大。不过很是清瘦,不要说宝姐姐,就是二姐姐看着也比他壮实些,跟林妹妹差不多,又极为风雅,就跟画里走出来似的。”

  “宝玉,亏你是在宝姐姐跟前说呢,如果是在二姐姐林姐姐面前,只怕二姐姐和林姐姐都要恼了。”

  “才不会呢。林妹妹才不是这样的人,倒是二姐姐就难说了。二姐姐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也满口经济学问的,还把环儿琮儿送到那里去,真是白白地污了女儿家……”

  探春赶紧道:“二哥哥,仔细老爷听见了又要锤你。”唬得贾宝玉住了嘴。

  倒是薛宝钗道:“宝玉,那位解元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你还没有说完呢。”

  “那个郦解元的学问也是极好的。说起书来也明白,不像老爷和之前的那些先生那样,我听了还是糊里糊涂的。就着晚风,听他说书、说文章。字字清朗,好听得不得了,等回过神来,都已经过去不少时间了。”

  “我看是人家模样生得好,所以你才坐得住吧?”

  “说起模样,这位郦解元让我好生眼熟,不知道在哪里见过呢。”贾宝玉有些困惑,“不过,他那样的人物。想必就是林妹妹见了,也会很喜欢的。”

  此言一出,薛宝钗和探春两个都默默不语,只顾转着手里的扇,让薛宝琴有些疑惑。

  一般人家的姑娘,在薛宝钗这样的年纪,只怕已经做了娘了。可薛宝钗还待字闺中,加上名节已毁,就是普通的商人之家,如今也嫌弃她。除了贾宝玉,她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偏偏两人的身份相差太多,贾宝玉身后还有个眼界甚高的贾母和身为皇妃的贾元春,更不要说养了一位皇妃的王夫人,更是在赴宴的时候。见了好几家官宦千金了。如今,大观园里的日虽然轻松,可是她的下半辈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贾探春也是个没着落的。庶出,只能依靠王夫人,可是王夫人对她也不过是面情分,就是她百般奉承也一样。说不定哪一天就拿她的一辈给贾元春或者是贾宝玉铺了路。探春如今也只有祈求上天,让自己的运气好一点,能够嫁出去堂堂正正的做正妻,别的,她已经不敢奢望了。

  贾宝玉道:“说起来,太太对这位郦解元的事情也很关心呢,还问了我很多话。”

  “当真?”

  “宝玉,太太没有对你生气吗?”

  “没有。我原以为,至少老爷太太会考考我跟郦解元都学了些什么。可是太太都没有问,反而问我那个郦解元多大年纪,样貌如何,问了许许多多。”

  探春手里一顿,红了脸,想了想,才道:“二哥哥,太太当真问了这些?”

  “嗯,还问了我,那个解元是哪里人,住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之类的话。真奇怪,好端端的。太太怎么会想知道这些?”

  贾宝玉都这样说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探春是分外惊喜,而薛宝钗却是满腹的辛酸。贾探春比她小好多呢,如今这亲事也要定了,可是自己的又在哪里呢?

  探春心乱如麻地回到秋爽斋,她的大丫头翠墨迎上来,道:“姑娘,赵姨娘又来了,还在姑娘这里等了好久,见时候不早了,这才走的。”

  探春不屑地道:“她来做什么?她找我又能有什么好事情?还不是为了我手里的这几百两银。”

  “回姑娘,赵姨娘说,如今环哥儿已经过了童生试,是正经的读书人了,又在京里数一数二的书院里面求学。只是这天渐渐冷了,环哥儿的物件多有不齐全的。所以,想问姑娘借些银给环哥儿做几件袄。”

  “环儿不是有自己的份例吗?”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赵姨娘说,这些日天气变化快,份例又迟了,她担心三爷,这才来找姑娘。赵姨娘还说,府里的份例实在是太奢华了,不适合在书院里读书穿。”

  “哼,什么是份例迟了,根本就是她多事儿。太太每每心疼我,她必出来闹腾一番,表白表白才罢,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是她养的。”贾探春气苦,忍不住落泪。

  翠墨迟疑地道:“我也劝赵姨娘来着,可是赵姨娘却说……说……”

  “她说什么了?”

  探春一瞪眼,翠墨只得道:“赵姨娘说,以前二姑娘在家的时候,有琮哥儿的,必有环哥儿的,尤其是这衣裳料,一次都不落。就是人家不在京里,也照样按时送来。这次要不是二姑娘在宫里呆得时间久了些,加上二姑娘又没有正式搬回家来住,她也不会来烦姑娘。”

  探春恨声道:“我拿什么跟二姐姐比?”

  一方面是厌恶赵姨娘每每给自己难看,一方面是担心王夫人起了嫌隙,探春越发不理赵姨娘了,就连赵姨娘的请求也当做不知道。倒是在邢夫人那里的惜春和邢岫烟听说了之后,让人送了些银。还有衣料和棉花之类的东西来。赵姨娘自然是感激不尽了,随口就将王夫人对郦解元的关注告诉了惜春和邢岫烟两个。

  年轻有为的解元郎,不但青春年少,还未婚。文采更是出色,本来就奇货可居。大户人家遇见了,哪个不算计一番?邢岫烟也很喜欢,自然对这位郦解元也很有些好感,所以,当她知道王夫人也在相看那个解元郎的时候,她就坐不住了。

  “姑妈,侄女儿听说,那位二太太在打听写的那位少年解元的事儿呢。”

  邢夫人很奇怪:“你怎么知道这个的?”

  “宝玉去找了那个解元之后。二太太就拉着宝玉问东问西的,也不问宝玉的功课,反而问了很多对方的事儿。如今,不要说别的地方,那大观园里几乎都传遍了,二太太在给三姑娘看人家呢。”

  邢夫人转过身,继续画眉。口中却道:“这才几月呢?人家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师,不四处走动拉关系,反而找了个庄温书,自然是为了来年春闱,哪里会在这等要紧的时候分心?就是二太太现在找上门去,也是自讨没趣儿。”

  “可是……”

  从镜里,邢夫人看见邢岫烟的神色,这才反应过来。邢夫人将自己收拾好了。这才转过身,对邢岫烟道:“也是,你跟三丫头一样的年纪,看那二太太如此作为,你会多想也是自然的。”

  “姑妈,是侄女儿的不是……”

  “不过。我也这样告诉你好了。”邢夫人正色道,“无论是三丫头还是你,最终都不可能攀上这么婚事。”

  “姑妈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我还配不上一个举?”

  “如果是寻常的举,那也就罢了,运作一下,那也容易。可是少年解元却不行。就算皇家和宗亲们不动手,那些宰相尚书家里也有适龄的嫡出姑娘呢。哪里轮得到三丫头一个庶女,还有你。”

  “太太!”

  邢岫烟又羞又恼。邢夫人却不管不顾地道:“你只要记得就好,这种少年解元可是在皇上的文治武功上面锦上添花的鲜花,如果人家真要中了会元,皇上想必会点人家做状元,接下来,自然就轮到宫里赐婚了。说什么都不会轮到你的头上。你还是多花些功夫在功课上吧。横竖你的年纪也不算大,如今也就看看人家的份儿。要是你坚持要读书人,那么等下一科也使得。总之,这个郦解元你就不要想了,人家可是在宫里挂了号的。”

  邢岫烟羞惭满面,转身跑了出去。

  邢夫人叹了口气,王善保家的道:“太太,表姑娘还小呢,太太好生教导些个就是。”

  “不是我说,这个丫头,真真有些眼高手低的,也不看看她有什么资本。若是再这样下去,难道跟我一样做填房?我是运气好,二丫头一直都跟我亲近,又是个能干谨慎的,老爷也是个体贴的,又经过了多年经营,才有了今天。你看看那个尤氏,她还是我们贾氏一族的正经族长夫人呢,过得是什么日?上回在老太太屋里,丫头居然拿下人吃的白米饭给她,她还不敢生气。难道要我看着刑丫头也吃这个苦头?”

  “太太,表姑娘也不过是小孩心性儿,等长大了就好了。”

  “不是我说,家里来来去去这么多的女孩,也没这个刑丫头这么难搞的。二丫头徐丫头打小苦过来的,会体谅人不假,可是林丫头在家的时候,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也不见林丫头折腾来着。也不知道这孩哪里学来的这副做派。”

  王善保家的嘀咕了一句:“很像那个云姑娘,不知道体谅大人,反而……”

  邢夫人一瞪眼:“你说什么呢。罢了,还是让刑丫头少去园里吧,也免得学坏了。”

  邢夫人到底不放心邢岫烟,不管怎么说,邢岫烟都是她的侄女儿,若是有什么出格的事儿,丢脸倒霉的可是邢夫人,邢夫人自认自己的脸皮没有王夫人那么厚,对邢岫烟的看管也越发紧了。不但将邢岫烟丫头们都一一敲打过,就连那些洒扫的小丫头也不放过。又自掏腰包,将邢岫烟的规格排场提了一提。

  虽然刑丫头比不得二丫头和林丫头有爵位,那就减一点,不要八个大丫头,六个总可以了吧。不过,那些嬷嬷可要好好挑一挑,还有,自己有时间的时候,也要看紧一点,可不能让刑丫头长歪了,落得跟云丫头一样的下场。

  邢夫人一下决定,就忙活开了,不但采买了很多丫头,还给邢岫烟添了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铁了心,要将邢岫烟好好管教一番了。

  王夫人在给探春相看人家的流言,不过吹皱了大房的池水,风过无痕,可是大观园里却是炸了锅。上至大观园里仅有的几个主,下至粗使的丫头婆,都在讨论探春和那位郦解元的事儿,就是李纨竭尽全力也没能遏制住这些流言。

  王夫人呢,忙着算计贾瑾,自然没有注意到大观园里的动静,而探春却认为这事情已经是十有**了。探春是个自视甚高的主儿,即便对着解元郎有些意思,可是面上还是端着架,每逢她身边的人说起这郦解元的事儿,她必出言呵斥。可是私底下,她的针线活做得越发勤快了。还一式两份,一份给贾宝玉,一份留着送人。

  当然,在探春有意无意的提醒下,贾宝玉往贾瑾的庄上跑得越发勤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