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54波涛汹涌一石千浪 翻云覆雨数手万安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日,贾母又躺在屋里叫宝玉,贾瑾听了也不出声,只是拿着热帕给贾母擦脸。//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贾母张开眼,见是贾瑾,便道:“怎么是你。其他人呢?”

  “老太太,四妹妹和环儿琮儿已经照顾老太太一天了,都下去休息了。”

  “哦,那宝玉呢。怎么不见。”

  “宝玉成亲了。”

  贾母一下坐了起来:“成亲了?什么时候的事儿,新媳妇儿是谁?”

  “因为老太太身不好,二老爷说给老太太冲喜,就答应了薛宝钗进门的事儿。”

  “老二糊涂,宝玉是个有来历的,要什么样的好姑娘没有啊,要屈就薛宝钗那个女人?”

  “老太太,如今宝玉的名声已经坏了,被逐出宗族不说,还让皇上留下的坏印象。不要说官宦人家的姑娘,就是一般的人家也不愿意姑娘嫁过来。而且,二太太是怎样的人,老太太也是知道的。如今,也只有那个薛宝钗适合宝玉了。”

  “可是宝玉还小呢,等上两年也使得。怎么就急巴巴的成亲了呢?”

  “老太太,二太太名声不好听,二老爷又缺银,那边上上下下也需要有人打理。薛宝钗除了身份低些,名声不好听一点,年纪大一点,却是目前最适合宝玉的人了。她年纪大,会照顾人,又会管家,还有嫁妆。有她在,二老爷那边不会继续出乱了。”

  贾母怒道:“你是巴不得宝玉娶那个薛宝钗是吧?他娶了……”

  “老太太。”贾瑾拦住了贾母,“二老爷不是没有想过其他人选,就好比说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女儿、在寺庙里的云妹妹。可是人家保龄侯也好,忠靖侯也好,连大门都没让二老爷进,那些媒人一听到宝玉的名字就摇头,还索要大量的银钱。二老爷也是没了办法了,这才选了那个薛宝钗的。而且,老太太,您扪心自问。宝玉是个读书的料吗?他会种地还是打算盘?说实话,哪怕宝玉有个一技之长,那边也不会是这个样。如今,也就人家薛姨妈耳朵软,还记得与二太太约定。舍得女儿过来吃苦。换了别人,早就另结亲家了。”

  “她敢,那个薛宝钗又有什么好名声了?难道还会有人要她吗?”

  “老太太既然知道,那么宝玉又有什么好名声?又有谁会要他?老太太,您还是好好将养身体吧。过两天,新人还要过府给老太太磕头呢。”

  “你!都是你尽欺负宝玉。我,以后我的嫁妆都是给宝玉的,不会给你一文钱。”

  “老太太放心,我不稀罕这点的银。我父亲、我哥哥也不会要老太太的私房。您就是都给了宝玉也不要紧。孙女就告诉老太太吧,如今我们家不叫荣国府了,珍大哥那边也不叫宁国府了,之前皇上已经同意了族长和父亲的折,允许我们动土修改房屋了。等和新妇茶的时候,老太太可别弄错了。”

  贾母一直不说话,过了好久好久,贾母才道:“你为什么对我的私房无动于衷?是不是你动了我的体己?”

  “老太太放心。孙女对老太太的那些破铜烂铁没有兴趣。还有,孙女刚刚花了一千万两银从朝廷手里买下了这东西二府和大观园,也不差老太太手里的那点钱。”

  贾母一愣,继而怒道:“你这个败家,这两处房加起来才多大,居然出一千万两银,还有那大观园,建的时候也不过花了两百多万,你居然出到一千万。你大姐姐要银开销。你手捏得铁紧,现在又……你、你要气死我啊!”

  “老太太,您错了,这大观园实际上满打满算才花了一百来万而已。可惜朝廷只接受捆绑,买了一个就要买其余两个,不接受讨价还价。加上如果不买下来,那祠堂里的先祖们就要劳动了,那是禁忌。所以,老太太,您懂的……”

  贾瑾的双眼里一片平静。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让贾母生生地打了个寒颤。贾母赶紧躺下来,给自己盖上被,道:“我知道了,我要睡了,你下去吧。”说着就闭上了眼。

  贾瑾也不矫情,交代了那些丫头好些事情,然后才走到对面,往暖阁上一躺,也开始闭目养神了。

  鸳鸯是贾母如今的心腹,本来贾母的丫头最不用发愁将来的出路的,可是发生了这么多事儿之后,鸳鸯发现自己如今在这座宅里,连贾瑾身边的二等丫头都不如了。等贾母睡下,她就去茶寮找了茶晶。如今,贾母的院里也就她们两个能聊得起来。

  鸳鸯到的时候,茶晶正守着炉上的水打瞌睡呢,见鸳鸯来了,不好意思地道:“鸳鸯,你看我,都快睡着了。”

  鸳鸯道:“可不是,我也犯困,所以来找你说说话。”

  茶晶笑着去找了张坐垫来,道:“鸳鸯姐姐不要嫌弃,这台阶上凉,这个倒是干净的。姐姐坐,我给姐姐倒杯水来。”

  鸳鸯忙说不用,可是茶晶还是忙活去了。

  茶晶将杯端给鸳鸯的时候,口中还道:“鸳鸯姐姐真是太客气了,只是我坐得久了,有些犯困,动一动,倒还好些。”两人笑笑,又重新坐下。

  “茶晶,那个时候你为什么要那么做?你是明白人,又有手段,无论是老爷屋里,还是姑娘小爷屋里,以你的本事,总是站得住脚的。”

  “就是因为我看得明白,所以,我才想进老太太的屋。大老爷和琏二爷屋里,看那几个没了的姐姐就知道了。大老爷和琏二爷都是明白人,不会让我们这等出身的女孩进他们的院的。至于二老爷,打我听说住在荣禧堂里面的人是二老爷和他的妻妾以后,我就决定远远避开了。大房我进不去,二房我又得躲着,自然也就老太太这里可以选了。”

  “那宝二爷呢?”

  “不说别的,就说二太太好了,依二太太的爱之心,会由着下面的丫头们放肆吗?当初二太太手里的事情多,一时之间顾不到也是有的,等二太太有了时间。那些丫头就倒霉了。我不想做被殃及的池鱼,自然也该避开宝二爷。当然,三姑娘那里也一样。三姑娘庶出,连册都没有上,三姑娘自己都保不了自己的将来。做了三姑娘的丫头,还不是朝不保夕?珠大奶奶那里也一样。所以,也只能选老太太这里了。就算是老太太成了如今这个样,老太太依旧是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至少都是孝顺的。”

  鸳鸯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大老爷的确孝顺。二老爷搬出去之后,老太太一次一次地往那边送东西,二老爷也不过来了一次。坐了一会儿之后,说的还是银钱不够,让老太太多送一些过去。倒是大老爷,从来就没有问老太太要过银。老太太这里延医问药,都是大老爷出的银。我也劝过老太太,多多少少身边留一点银。可是老太太……”

  鸳鸯抹了抹眼角,茶晶道:“也许是老太太心里清楚大老爷是个孝顺的,所以才有恃无恐吧。老太太还罢了。怎么宫里的大姑娘也跟着二太太胡闹呢?”

  “你突然说这个做什么?”

  “只是憋了好久。不管怎么说,大姑娘也是这座宅里出去的,这园里出了事情,贾家的名声不好听,大姑娘的名声就好听了?云姑娘已经那样了,大姑娘还跟着……二太太见识浅薄,怎么在宫里呆了这么久的大姑娘也跟着犯糊涂?”

  “也许是太过嫉妒,以致迷了心窍吧。”显然这也是鸳鸯一直都想不明白的地方,只能如此说服自己:“当年。大姑娘还没有进宫的时候,就住在老太太的暖阁里面,而二姑娘,如今的宛城县主就住在这后面的后罩房里。那时候二姑娘还没有上册,不过是大房的不得宠的庶女,比不得大姑娘嫡出,这衣裳首饰也好,日常排场也好,大姑娘都比二姑娘高出一大截呢。”

  茶晶道:“也是呢,二太太当时可是家里说一不二的当家太太。这样说来。我也明白了。后来大姑娘进了宫,偏偏没有做贵人,反而成了宫女。倒是二姑娘,随着大老爷起来也跟着起来了。先是乡君,然后又是郡君,又得宫里的看重。郡君的品级虽然不高,可是到底还有个位,不想宫女,只能趴在地上。”

  鸳鸯道:“是啊,记得有次老太太从宫里出来,说娘娘有意抱养皇长。可惜,这皇长跟娘娘不亲近,娘娘一抱他,就哭泣不止,让娘娘很是失望,最后抱养的事儿就不了了之。倒是听二姑娘身边的人说,每次二姑娘进宫的时候,都会去看皇长,而且两人都很亲近,宫里人都说皇长跟二姑娘有缘。”

  “我听说当初还是郡君的二姑娘救了刚刚出生的皇长吧?小时候,我娘就常常说,不能欺小,小孩的眼睛干净着呢。也许是皇长知道二姑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才跟二姑娘亲近,而大姑娘有别的心思,所以皇长才不要大姑娘接近也说不定。”

  鸳鸯还是想不明白:“也许果真如此。不过,这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这宅里的正经小姐,无论是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中的任何一个出了事情,也会连累大姑娘呢。大姑娘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也许不是大姑娘的主意,而是二太太的主意,大姑娘也只是当作不知道吧。”

  “就算是大姑娘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是大姑娘都不应该由着二太太对二姑娘下这种手啊。你看二姑娘,就是有什么事情,都会尽力约束下面,不让那些嘴碎的将事情传播到外面去。可是大姑娘和二太太呢,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大家的规矩,一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就是怕被外人看了笑话。大姑娘二太太这么做,不是把家里的名声往泥地里踩么。也难怪后来大太太和宛城县主沉默不语,想必人家已经忍不下去了,等着最后一击呢。偏偏老太太……”

  “是啊,大姑娘和二太太做的已经过了,何况泥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儿呢。”茶晶往外头看了看,道:“其实,在宝二爷刚刚离开,雨薇雨荷她们还在园里的时候,雨薇雨荷两个曾经来找过我。也说过大姑娘和二姑娘的事儿。她们说,会不会是大姑娘嫉妒二姑娘来着。大姑娘样貌虽好,可是年纪也不小了,加上在底下熬了这么多年,哪里比得上小姑娘颜色新鲜?二姑娘的年纪刚刚好。在庄上住了这么久,模样是一天比一天漂亮,加上皇家对二姑娘的荣宠,也难怪大姑娘会担心。”

  鸳鸯低头沉思了片刻,道:“也许这根就在这里了。大姑娘之前也是不显的,当初还是太嫔御的时候,无论是宠爱还是地位,都比不得其他人。反而是二姑娘,宫里也好。东宫也好,年节里都会送东西给二姑娘。大姑娘大概是怕来年选秀之后,会被二姑娘压过一头吧。毕竟,当今皇上也曾经乔装来找过二姑娘呢。”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怪难受的。不过,大老爷和大太太接手这宅里的事情之后,这院里冷清了好多呢。”

  鸳鸯道:“你是不知道。大老爷说家里不需要这么多的人伺候,有些家生儿很早以前就出去了,这次二老爷搬走之后,大老爷就把剩下的家生儿中,二老爷二太太和宝二爷三姑娘珠大奶奶用惯的人连着她们的亲眷都送了过去。所以,这宅里的家生儿已经没多少了,就是丫头婆也少了很多。不光我们这里是如此,大老爷那边也是如此。”

  茶晶道:“可不是,二老爷搬出去以后。数数家里的主,也就这么几个,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二姑娘、琮哥儿大姐儿小哥儿,再加上东府的四姑娘和大太太的娘家侄女儿邢姑娘,总共才九个。大老爷没有姨娘,就几个通房丫头,大姐儿小哥儿又小,琮哥儿又在书院求学。二姑娘也多有不在家里的。除了老太太这里还是老样,别的地方还真的没有多少人了呢。”

  “那你是没有进园里去看过,人更少。以前是因为宝二爷他们在园里住着,尤其是宝二爷的丫头多,宝二爷又宠着,最会闹腾,所以显得园热热闹闹的。可是这园里的人,当初都是二太太挑的,等大太太管了事儿,就把这些人都送还给二太太了,另外挑了人。你想,如今大老爷大太太身边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还都是外头采买来的多,大老爷大太太自己都还没人使唤呢,这园里岂不是更没人了?”

  “不是还有二姑娘吗?”

  鸳鸯摇摇头,道:“那不一样。你听说了没?二姑娘身边的茈茹放出去了,听说是他哥哥中了举,还托了二姑娘,找了个行当,说是在下面磨练几年,等有了经验,再参加科举。那边的人都说,茈茹运气好,如果她哥哥争气,考上了进士,那她也是官家小姐了。”

  “哪里还要考什么进士?以二姑娘的本事和能耐,茈茹的哥哥必然是给某个大人做幕僚。如果得了赏识,不用科举,只要那位大人官位高,或者立了功勋,到时候,只要一张推荐,茈茹的哥哥照样可以做官。说不定比人家科举出来的二甲进士到手的官位还好呢。”

  茶晶是无比羡慕。当初她的父亲也是这么交代自己最小的嫡出的哥哥的,可惜,一切都成了过往烟云。

  “原来是这样。看来茈茹以后要发达了呢。”

  “我看不止茈茹一个呢。那个百枝,听说她的父亲做着二姑娘庄上的管事,还管着军需一块。之前我去大太太那里的时候,就听说这次百枝的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哥哥为边关送粮草去了。如果运气来了,边关的将军们看对了眼,指名要她们家做供奉官,虽然说只是从八品,那也是官那。毕竟边关军饷不足,那些商人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也不少。可是二姑娘的庄上却是从来不做这样的事儿了。你看,这不是现成的官儿吗?”

  鸳鸯迟疑了半晌才道:“跟白捡一样。”

  “就是呢。”茶晶对茈茹和百枝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那,当初她们家里费了多少银,也就拿回来一个九品的小官,可是进了这贾家,见过贾瑾之后才知道,自己家有多么的浅薄。茶晶还道:“就是不是供奉官,只是一个副尉什么的,虽然没有品级,可到底也是个官不是?”

  “那茶晶,连翘也是伺候二姑娘的,你说将来她有机会做官家小姐吗?”

  “这个我就说不准了。我没见过她几次,又不知道她家里是做什么的,怎么知道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