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63生丧冥婚再结连理 亲农采桑又祈丰年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邢夫人又道:“老太太,虽然媳妇儿这样说有些多嘴,不过,媳妇儿还是觉得让宝丫头出了佛堂比较好。//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毕竟她也是宝玉的媳妇儿,也该让她伺候着宝玉才是。何况宝玉这次是因为云丫头才出了谁人,跟宝丫头也不是很相干呢。”

  邢夫人曾经很讨厌薛宝钗,因为薛宝钗的不懂事,也因为薛宝钗的张扬,可是看到如今的薛宝钗,不得婆母的心意,连照顾病中的丈夫都不能够,邢夫人就想起了过去的自己,忍不住求了情。

  贾母道:“宝丫头?不是我说,我总是觉得她的命格太硬太古怪。不说别的,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林丫头是她爹娘为国尽忠、被人算计下毒才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的,是那个位惹的祸。可是宝丫头不一样啊,她家里又没有得罪什么人,又有我们这样的人家庇护着,怎么她一向康健的父亲也没了?”

  贾母不等两个儿媳妇反应过来,道:“还有,你看她哥哥,才拿到家里的产业没有多久,就犯下了人命案,不得不离乡背井。”

  王夫人不说话,邢夫人道:“是了,林丫头来了以后,二丫头就升了位分,接着凤丫头就有了身孕。”

  “可不是,不是我心疼自己的外孙女儿,但是林丫头来了以后,我们家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却是事实。可是宝丫头来了以后呢?娘娘的事儿可不是她带来的,自然不算,除此之外的事情你们自己算算,有多少来着?”

  王夫人自己也低下头却嘀咕了。王夫人这样的女人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就像她坚信自己的儿是好的,不好的都是别人挑弄的一样,同样,她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儿是无辜的,不该被逐出宗族,还为此背地里跟贾政闹过。如今有了现成的出气口。自然这多日来的心火自然是向着薛宝钗去了。

  躺在床上的贾宝玉无知无觉,伺候着贾宝玉的丫头们都垂头不语,屋里的人都知道,贾母这话一出,薛宝钗算是彻底地完了。

  毕竟。古人最怕的就是鬼神。

  一个小丫头不忍心,她到底得过薛宝钗的恩惠,乘着送饭的机会,将贾母的话带给了薛宝钗。听到这话的薛宝钗连眼泪都没有了。

  那个小丫头走了没多久,玉钏儿就来了佛堂:“二奶奶,太太问您支银,老太太要……”

  “我说玉钏儿,你弄错了吧。这家里的账本钥匙银钱什么的,我早就交了。我手里的可是自己的嫁妆。”

  “二奶奶也莫要责怪奴婢,既然二奶奶不愿意,那奴婢还是回去好了。”

  “玉钏儿,你跟你姐姐也是太太屋里的老人了,我记得你姐姐的生辰跟凤姐姐是同一天,说来也可惜,换了寻常人家,你姐姐的孩如今也该读识字了吧?”

  玉钏儿看了薛宝钗一眼。什么都不说,走了。薛宝钗不知道,可是当初薛宝钗在王夫人屋里说的那些话儿,玉钏儿可是听得明明白白的呢。如今薛宝钗就是说得再好听,她也不会认为,这位二奶奶是当初她心目中的大好人。

  在上房得到消息的王夫人很恼火:“那丫头真的是这么说的?”

  “是的,太太。”

  “怎么了,弟妹,可是有什么事儿了?”

  “方才想起那荷叶蓬儿的汤来。我记得当初宝玉是最喜欢的,所以想要孝敬老太太一份,谁知道这东西都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邢夫人一愣,道:“我记得这是当初娘娘省亲的时候,外头想的法儿吧。不外乎是借着荷叶的清香和那份好汤。不过,那模倒是费了不少功夫呢。怎么弟妹这里也有这模?”

  贾母一愣,鸳鸯赶紧低声道:“老太太,当初给娘娘准备的那套模,也是琏二爷花了一番功夫,从宫里弄来了式样。又找了凤栖斋的老师傅,花了好些时日才得的。”

  邢夫人道:“是啊,老太太,当初那凤栖斋的老师傅还不愿意做呢,说这个东西好些图样是不够身份不能使的,后来还是琏儿跟人家磨了好半天,人家才给做了那么一套。”

  王夫人道:“就是些花草,哪里有那么讲究啊。”

  “也是,如果单单是些花草,也是不妨的。”邢夫人看了看王夫人,突然笑了:“然后呢,我记得家里那套模是银做的,弟妹这里的这一套,该不会让下头给贪墨去了吧?”

  “这家里的事儿,之前一直都是宝丫头管着,如今……”

  贾母道:“罢了,这汤我也不吃了,反正宝玉也只能用些米汤,也不用那么讲究。你按着惯例,让厨房里做几个寻常菜就是了。”

  王夫人只得应了。

  贾母说的寻常菜可不是一般人家吃得起的,就跟原著里刘姥姥感慨的那样,炒个茄,也要拿十多只鸡去配它。贾母的餐桌上没有简单的菜肴,她要的是排场,要的是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再简单的菜肴,她都要下面做出几十道工序。

  当初,贾政王夫人是在六部官吏的眼睛底下搬出来的,加上贾政是净身出户,他也只带出了当时的荣禧堂和他的房里面的细软,大件一点儿的东西,一样都没有带出来。可以说,贾政手里是没有多少银钱的。

  王夫人有钱有地,可是在王夫人的心中,自己手里的东西是要给自己的儿贾宝玉的,怎么能现在就拿出来用呢?而且是给贾政养小老婆和小老婆的儿女儿?

  王夫人就叫李纨出去张罗。

  李纨看看贾母,道:“太太,媳妇儿不曾管过这个,怕误了时辰,……”

  王夫人听李纨说了半句,这脸上就不好看了:“当初你刚进门的时候,不是也管过一段时日的事儿吗?怎么现在看一顿饭都不成了?”

  邢夫人见有些不像,又见贾母身上有些不对,只得道:“老太太,看来弟妹这边事情也乱着呢,要不,让家里做好了送来?”

  贾母瞪了一眼邢夫人,道:“混账话。不管怎样,老二都是我的儿,我们这样的人家什么时候也可着头做帽了?罢了,这时候现做也来不及了,鸳鸯,你拿些银,让婆们到外面定个酒席送进来吧。”

  邢夫人赔笑道:“是是是,老太太,是媳妇儿的错,要不,这银还是媳妇儿出好了。”

  “你这会大方,可不要回头又心疼得骂人。”

  “看老太太说的,这点份例,媳妇儿还出得起。”

  没有了王熙凤,又经过了这么多的事儿,在贾母身边凑趣儿的人少了,加上这里地贾政王夫人的宅,当然也少了那句经典,也不会有人跟捧着王熙凤那样捧着邢夫人,变着法儿地说邢夫人孝顺。

  邢夫人开了口,见无人反应,便转头对王善保家的点点头。果然王善保家的就出去,叫了人,往京里最百年老字号去顶酒席了。

  如今这边宅里的这些人,若说吃外面的酒席吃得最多的人,当属贾政,当初他还是工部员外郎的时候,可没有少在外头定酒席。这里邢夫人定了酒席,自然也要往贾政的房送一席过去的,贾政一吃,就知道这是外面的,又听了前因后果,叹了口气,道:

  “罢了,宝玉媳妇就是有万般不好,可是这家里还是需要她出来打点的。难不成老太太到了我这里,不招待老太太好好用饭,反而让嫂出银继续养着我们这一家?至于老太太说的宝玉媳妇命硬的事儿,只要不要让这孩接近宝玉就成了。”

  贾政如今是一家之主,既然他做了决定,王夫人也不好反对,尤其是王夫人迫切地需要有人为贾母在这边的开销买单。

  就这样,薛宝钗出了佛堂,再度拿到了管家大权。王夫人让人另外收拾了一个院落,让她搬了进去,又把开销用度的账本给了她,却没有将库房钥匙给她。薛宝钗在屋里发了一会儿呆,这才开始做事。

  贾宝玉和史湘云的亲事已经办完了,贾宝玉也清醒过一次,又睡着了。但是,这外头还要很多事情要办,还有史家那边,如今也算得正经亲戚,逢年过节也要走动的。

  薛宝钗知道史家这么亲戚对于现在的贾政王夫人来说,有多重要,也知道史家对于贾元春来说有多重要。哪怕薛宝钗手里还有着一条通往后宫的路,也比不得史家一门双侯。所以,即便是知道如今史湘云夺去了她的位,她也不能轻举妄动。

  薛宝钗从自己的嫁妆里面拿出了一笔银,支应着贾母在这边的用度,一面看账本。这次贾宝玉的婚事,用的都是贾母邢夫人带来的银钱,而婚事结束之后,也有很多东西没有收好,还有贾母在这边的开支和贾宝玉的药材什么的,都是个大数目。

  薛宝钗一面听着莺儿跟她的汇报,一面点头。如果不是贾瑾给王夫人出了法,也许王夫人只会糟蹋银钱,而那些汤药也不会对贾宝玉的病情有任何的改善。如今王夫人又紧紧地扣着家里的银钱,也只能依靠她自己的嫁妆应付这座宅的开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