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69小人一误天下千年 长城难阻雄心万丈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华夏华夏,衣饰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衣饰华美,表示生活富足优越,礼仪深大,表示人心之中的善抬头。

  可惜,生活的富足优越容易让人忘记进取之心,也会招来他人的窥觎,而礼仪彰显了地位的尊崇之外,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因为这个世界的基调就是弱肉强食,这是在天地间存在了上千万年乃至更加久远的法则。而人类的礼仪,最多也不过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当世最讲究礼仪的,就是那些文人学,而为之背了黑锅的也是那些读人,为了这个而一次又一次买单的是全部的华夏儿女。

  偏偏有人看不透,反而高举着仁义道德,向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

  贾瑾可以想办法说服太上皇和当今皇帝。因为太上皇和皇帝都是君王,开疆裂土是他们的心愿,可是对于那些大臣,那些有着崇高理想的大臣们,贾瑾就没了办法。

  不要说别的,就是耍嘴皮也耍不过。

  贾瑾除了一再游说,一个一个地做工作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跟那些官场上的老狐狸耍心机,那是班门弄斧自取其辱,反而如今这样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和决心会比较好一点。

  贾瑾这样行为虽然笨,但是不会得罪人,最多也不过是让人叹息一声痴儿而已。当然既然是笨办法,自然这效果也就那样了。

  回到墙门里的贾瑾身心疲惫。为了多日来的一无所获,也为了那些大人们的态度。

  都是为了国家,也都是为了理想,谁都不会那么轻易就让步的。无论是贾瑾还是文臣武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气,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想让其他人看看自己的能耐。

  贾瑾回到墙门里的大宅的时候,贾母也刚刚带着邢夫人从崇德里回来,满腹怨气。在贾母的心中,自己的儿是好的。自己的孙是个有来历将来会光宗耀祖的。所以看到贾政在崇德里那座才四进一共百十间屋的宅,看到贾宝玉的新屋,贾母心里就不痛快了。

  前面说了,因为贾政的命令,贾宝玉如今住在薛宝钗的院里。这处院是后来收拾的,原本是给失了宠的薛宝钗主仆几个住的,自然又小又简陋。即便后来又收拾了一番,到底还是不能让贾母王夫人满意。

  不过,她们就是再不满意又怎样?屋房舍能比得了贾宝玉的性命重要?

  因此。贾母也只是流泪,却没有再提让贾宝玉搬回原来的大院去。

  讽刺的是。因为王夫人对薛宝钗的厌恶和贾宝玉的怪病,贾政这一房总算是在大面儿上过得去了。因为,如今贾宝玉夫妇两个住的那个宅到底跟李纨住的一样大,而且位置还偏了一点。

  可是贾母就是再心疼贾政贾宝玉也无法开口让贾政他们回墙门里,因为还有皇帝的圣旨在那里摆着呢。贾母唉声叹气地回到墙门里,看着领着丫头婆上来迎接的贾瑾,她更加不开心。

  贾瑾在宫里举行过及笄礼之后才回的家,办了及笄礼之后,贾瑾就不再是当初的小姑娘的妆饰了。衣服的纹饰虽然变化不多。可是头上的首饰就大不一样了。这日贾瑾头上就戴着一顶双雀垂珠嵌宝赤金冠,眉间也贴了花钿,脚下踩着高底鞋,腰间还垂着佩玉,越发显得身材高挑,肌肤似雪。

  看着这样光鲜亮丽的贾瑾,贾母越发不满,她心爱的贾宝玉可是瘦了一大圈呢。身上的衣裳都是半新不旧的。自己的堂弟变成那个样,这个孙女又做了新衣裳不说,就是首饰还添了一大堆。真是,太、不、像、话、了。

  看着面前对自己行礼的贾瑾,贾母心中的怒火一点一点地往上冒。皇帝的圣旨,贾母不敢违抗,所以只能看着自己的儿搬出去。贾敬是族长,他的决定贾母也不能反驳。所以只能看着贾宝玉被逐出宗族,但是贾瑾是她的孙女。自己当然可以冲着她发脾气。

  贾母道:“二丫头,你可知道,宝玉虽然成了亲,可是却不及以前的好脸色,人也瘦得很,虽然是新婚,这身上的新衣裳也没有两件。我真的好担心……”

  “是,老太太,那回头孙女就让人给婶娘送些衣料过去。”

  “送给老二家的又有什么用?你还不知道,老二家的是什么人吗?给了她,哪里还有宝玉的份?”

  “老太太,婶娘就是有万般不好,对她仅剩的儿还是极好的。相信有婶娘把关,下面的奴才也会更加老实一点。至于那位薛氏,哪怕她的教养再好,她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怕是不能服众。”

  “二丫头!你既然知道那个薛宝钗不好,为什么当初宝玉要娶她的时候,你不说话呢。”

  “老太太,这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孙女又如何能够干涉婶娘的决定呢?薛氏就是有千般不好,可是打理内宅的手段却是有的,心细又能照顾人。如今他们小夫妻二人的身份,也不用到处应酬往来,如此一来,即便是那样左性,也不会得罪人。”

  “你说什么呢,怎么说不用应酬呢?宝玉可是你二叔的嫡,将来还要科举,还要出人头地呢。”

  “可是他已经被逐出宗族了。而且老太太,他的性外人不知道,老太太会不知道吗?一个任性的、捂着耳朵不想长大的小孩而已,担不起事儿不说,还老是将一些奇言怪论挂在嘴边。这要是真的让他出去应酬,丢人的事儿小,若是得罪了人,只怕会遭更大的罪。老太太,那薛宝钗就是有万般不好,守着他,照顾他一个却是绰绰有余的。”

  贾母恨声道:“有你这样做姐姐的吗?不想办法拉扯一把就算了,还在这里说风凉话。”

  “老太太,孙女的亲弟弟可只有琮儿一个,至于堂弟,族谱上也只有环儿一个。依着礼法,那个被逐出宗族的人,可不是我的堂弟。”

  贾母气得将手里的拐杖丢了过去:“你这个丫头,你是来气我的吗?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你们好歹是一起长大的,怎么就这样没心没肺的?你不帮,那我来。虽然我这个老婆没什么能耐,这私房还是有一点的。告诉你,我的私房将来都给宝玉,没你的份!”

  贾瑾轻轻巧巧地避让过:“老太太,请放心,您的那点私房就是都给了那边也不妨事儿的。孙女已经出了一千万两银,不稀罕那点蝇头小利。至于老太太说的拉扯,好人家的姑娘可不会拉扯外人。”

  贾母冲着邢夫人道:“老大家的,这是你教出来的女儿吗?她然……”

  “老太太,”贾瑾拦下了贾母的话,“孙女是由宫里赐下的嬷嬷们教养的,尤其是这规矩上的事情,都是教养嬷嬷们一点一点按着宫里的规矩教的。老太太何必责怪母亲呢?”

  “你,这是你对我说话的态度吗?”

  “老太太,上也说了,长辈若是有不对的地方,做晚辈的应该及时指正。孙女可是按着规矩来的呢。”

  贾母气得直跳脚,完全忘记了她想让贾瑾帮忙解决贾政贾宝玉父的问题。不过,贾母也是年老成精的人物,见边上的小丫头们忍不住偷笑的神色,她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二丫头,不是我偏心,宝玉实在是可人疼。而且他又是一直养在我跟前的,自然不一样。”

  听着贾母软了声音,贾瑾依旧规规矩矩地站在下面听贾母娓娓道来:“我这些儿孙里面,唯有宝玉最像他祖父。当年你祖父在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家,最牵挂的就是门外的牌,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我老了,难免会想着以前的事儿来。宝玉落到如今的地步,我就怕将来他会走你祖父的老路。”

  “老太太,容貌即便是再像,他也不是祖父,他担不起任何的责任。不说别的,就说当初云妹妹的事情,如果他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担当,云妹妹最后也不会……老太太拿他比作祖父,那是多祖父的侮辱。”

  “你!”

  “老太太,孙女虽然不曾见过祖父,但是父亲曾经不止一次跟孙女说起过祖父的事儿,也知道祖父最是护短,也会护着家人,所以当年老太太也好父亲也好,在祖父的庇护下过着安生的日。可是他哪里是个能够护着人的?如果他知道护着家人,护着家里的姐姐妹妹们,也不会……”

  “二丫头,宝玉还小呢。”

  “老太太,成家了就是大人了。而且老太太不可能护着他一辈,他终究是要长大的。”

  “罢了罢了。”

  贾母见无法说服贾瑾,只得长叹一声,不说话了,反而问起了林黛玉的事情来。贾瑾虽然有些不高兴,可还是回答了贾母的问题。

  而邢夫人也知道贾母一向固执,如果不能遂了心愿,一定不会罢休,所以她这天晚上特地等着贾赦将事情跟贾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