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374小人一误天下千年 长城难阻雄心万丈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回到自己屋的王夫人久久地不说话,她手里的十八罗汉一直不停地转动着,发出清脆的声音。//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玉钏儿和彩云彩霞三个更是战战兢兢,不要说声音了,她们恨不得跟屋里的柱合为一体。

  一个小丫头进来,与彩云耳语几句,彩云这才上前,道:“太太,二爷打发雨薇来给太太请安,还给太太带了一枝海棠,太太要不要见见?”

  良久,才听得王夫人道:“罢了,让她进来吧。”

  雨薇进来,先在地下给王夫人磕了一个头,呈上插着海棠的花瓶,道:“小婢给太太请安,太太吉祥。”

  “罢了,你先起来吧。宝玉如何了,今天都做了什么?”

  “回太太,今儿个二爷早早地就起来了,读了书,又完成了功课,方才去给老太太请安,陪老太太用了早饭。老太太要二爷保重身体,不要累着了。还让二爷去园里散散。二爷推辞不过,就去了旧日住的屋里坐坐。二爷看见怡红院里海棠开得好,就说,这海棠乃是当年二爷生日的那天种上的,一看到这海棠,二爷就想起太太。所以二爷就亲自折了两枝,一枝给老太太送去,一枝让婢给太太送来。”

  “如今,也就宝玉还记得我这个做娘的了。罢了,你先回去,宝玉那里也多尽点心。玉钏儿,拿个荷包给她。”

  “是,太太。”玉钏儿赶紧拿了荷包,送雨薇出去了,等出了屋,雨薇才拉着玉钏儿的手道:“太太这是怎么了?方才还高高兴兴地陪老太太耍呢,怎么这一会儿就这样了?”

  玉钏儿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这才道:“还能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大太太和二姑娘的事儿。”

  “大太太怎么了?难不成大太太找太太的麻烦了?”

  “没有的事儿。不过是大太太有喜了,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还跟大太太说了很久的话。太太回来以后就闷闷的了。”

  “哦,原来如此。那这又关二姑娘什么事儿?”

  “还不是为了二姑娘的嫁妆的事儿。”

  雨薇想了想,忍不住笑了:“二姑娘的嫁妆?这府里还用给二姑娘置办嫁妆吗?光二姑娘手里的东西。不要说二姑娘一人的嫁妆。就是家里再多上十位姑娘,每人还能摊上一百多抬还有剩呢。哪里还要这府里出银。”

  见玉钏儿不说话,雨薇这才指了指屋里,压低了声音道:“该不会是我们太太想……”

  玉钏儿摇摇头。道:“我看,想算计二姑娘手里的东西的人,可不止我们太太。只怕连老太太和大太太都动了心了。至少,这次老太太去看大太太的时候,就说起了二姑娘的嫁妆的事儿。”

  雨薇道:“是了。大太太就要有自己的孩了,自然想要多给自己的孩积攒一点私房。一千万两银,二姑娘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可不招人忌嘛。”

  “反正你心里有个数儿就是。上面的主们是怎么打算的,我们都不相干,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儿就成。”玉钏儿将雨薇送到院门口,匆匆地回去了。

  雨薇从小门回到自己的后院儿。果然,那位宝二奶奶也收到了消息。她的心腹大丫头燕儿也正从前头来呢。燕儿也是急匆匆地往前头赶,完全没有注意到雨薇闪到了桂花树的后头,不住地往这边打量。

  进得屋,里面的薛宝钗已经等得有些急了,燕儿行完礼,就听见薛宝钗道:“燕儿,怎么样,你打听到了吗?”

  “是的,奶奶,婢的确打听到了。自从我们老爷搬出去以后,太太多次到老太太跟前哭穷,老太太也给了好几次东西,基本都是一匣一匣拿回去的。金银首饰珠玉宝石,还有不打眼却又贵重的摆件玩器,老太太可没有少给我们太太。后来,次数多了,老太太实在是拿不出,这才对太太冷了。”

  “当真?这是谁说的?”

  “婢去找了当初跟婢一起进来的琥珀翡翠几个,她们告诉婢的。如今跟鸳鸯一样是大丫头的琥珀还说,如今老太太私房里面的东西,除了那些房契地契之类的,贵重的首饰,还有小件的古董玩器,都到了太太手里。如今老太太的首饰也就那个紫檀匣里的那一点了。”

  “这府里应酬往来,还有日常份例,难道还能短了老太太的吗?”

  “大太太不曾短了老太太的份例,大老爷也常常从外头给老太太带些东西。还有这冰敬炭敬什么的都少不了老太太的,这才使得老太太的首饰匣不至于那么难看。这次林姑娘出孝,按着以往老太太对林姑娘的疼爱,必然会专门给林姑娘准备一些东西。可是偏偏那天老太太送去的东西让人觉得有些薄了。如今,连下面的小丫头都在嘀嘀咕咕呢。”

  “怎么会?是了,是不是宛城县主送了厚礼,所以衬得老太太的礼显得浅薄了?”

  “宛城县主?对了,奶奶,婢方才听说……”燕儿凑近了薛宝钗,将自己打听得事情都说了。

  薛宝钗猛地抬起来头,道:“哼,原来如此。不过那大太太一向是有心无胆,她可不敢动宛城县主。至于老太太和太太,她们想动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奶奶,您是说……”

  “当初我们家也算是薄有家资,太太就那样算计。如果不是宛城县主,我们家最后一点家底也没了。还有清苑郡君那里,听说她们家的东西,也是宛城县主保下来的。宛城县主既然知道太太会算计我们家,会算计清苑郡君家,就一定早有提防。”

  “奶奶是说,那些嬷嬷们。”

  “是呢,我也一直奇怪。别人家的供奉嬷嬷们个顶个的厉害,就是正经的主姑娘也要以礼相待,见面都要矮三节。可是宛城县主的嬷嬷们个个都跟透明人似的,以她们的身份,尚且如此,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那奶奶的意思是……”

  “简单。我们先打听一二。然后去找宛城县主。不管人家需不需要。先讨好她是不妨的。”

  薛宝钗如今也艰难,她只有先讨好贾瑾这个堂姐,至少,这个宛城县主是唯一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态度的人。说不定她的将来就要靠这位堂姐才能有所改变。

  也没等薛宝钗通知贾瑾,贾赦就带回来一道圣命:“着御史台暗中彻查宛城县主名下全部财产。”而陪同贾赦一起回来的就是御史台最高长官御史大夫邵逸之邵大人。

  御史大夫邵大人一见贾瑾就道:“宛城县主,下官乃是奉旨行事。还请宛城县主体谅。”

  贾瑾福了一福,道:“不敢,宛城知道轻重。这也是为了天下。”

  刑夫人担心不已。因为能够惊动御史台的都不是好事。就连贾赦也是胆战心惊的。如果御史台是好惹的,那么御史台也不会被称为官场鬼见愁了。

  好在事先已经屏退了下人,贾赦就问了:“丫头,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查你的私房了,那咱们家岂不是……”

  贾瑾看了看邵大人。道:“不碍事的,父亲。其实早在数年前。朝中就有人提议清查女儿了。如今邵大人来我们家也不稀奇。”

  “看来宛城县主是早有准备了。”

  “也不能说什么早有准备,不过是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邵大人,既然皇上说了,让邵大人暗中彻查,又没有规定时间,那么,就请邵大人不要惊动他人。”

  “怎么,宛城县主手中真的有不能见人的东西吗?”

  “邵大人,宛城可以这样跟大人说。如果宛城手里的东西让不该知道的人知道了,那么有心人就可以据此推断出,目前边关军队的部署详情。所以还请邵大人小心。”

  那御史大夫道:“既然宛城县主这样说了,那么老夫会带着尹大人一起,亲自查看。如此一来,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那宛城就放心了,一切就有劳大人了。”

  邵逸之点点头,表示接下来他和他的副手不定时地会登门拜访,便起身告辞了。

  这里客人一走,贾赦就追问贾瑾,连在后面等消息的刑夫人都顾不上了。

  “丫头,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居然惊动了御史台。”

  贾瑾看了看四周,确认边上没有人之后,这才道:“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是朝廷想要动手了,又赶上今年是女儿的及笈之年,所以特地派了御史台的人过来,借着彻查的名义,确保一切军需的顺利充足而已。”

  “怪不得,皇上还在圣旨中注明了是暗中彻查,原来是这个。”

  “是的。准备了八年,如今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天,也难怪皇上如此小心。如果这事儿成了,那么当今万岁就是开疆拓土的明君,所以,父亲,我们要更加小心。”

  “二丫头,你说的可是当真?对了,我看过之前的卷宗,朝廷每年扔在边关的饷银,就高达四千万,北狄灭亡以后,这边关已经没有少过三千万。就是这样,边关还是不时传出有人饿死、军饷严重不足的新闻。如果发动北伐,那岂不是要两倍的军饷才能支撑得起来?”

  “是的,父亲。”贾瑾应了,道:“不过,关于边关的不时传出的有人饿死、军饷严重不足的事情,父亲知道是哪一支部队吗?”

  “怎么,这个很重要?”

  “是的,女儿怕到时候事情就坏在这里。”

  “那好,回头我就去打听。等弄明白了,就告诉你。”

  有了贾赦的话,贾瑾稍稍地放了心。不过,她还是很奇怪,别的不说,去年,她就往边关运送了超过一千万的粮草,怎么还是有人饿死呢,眼看着这北伐就要开始,出现这样的事情,绝对会影响大局的。

  虽然贾赦尽量避开了人。可是贾家的那些下人们还是神通广大的打听到了御史大夫前来拜访的事情,加上后来御史大夫及其副手也经常出入墙门里的大宅,这贾家的下人们之中也开始了风言风语,不久,连探春惜春邢岫烟这些女孩都知道了。她们联袂来找贾瑾,当然。薛宝钗也厚着脸皮。跟着探春来了。

  “二姐姐,二姐姐,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听说御史大夫频频上门。是为了查二姐姐的事情。”

  “四妹妹,小心些,慢慢来。”贾瑾见惜春一马当先地跑进来。赶紧出来扶住了。

  惜春不管不顾地跑过去,不顾礼仪,也不顾周围嬷嬷们的大惊失色:“二姐姐。你要是再不出来说点什么,家里怕是要谣言满天飞了。”

  贾瑾扶住惜春,拉着惜春进了屋,各自归座,这才道:“这没什么不好的,这朝廷帮忙查,自然朝廷会给我一份单。如此一来。想算计我的人自然就要考虑考虑了。”

  “二姐姐,你还是这样无关紧要。家里就是有人算计你。最后还能够给你留一点,若是是外头,姐姐怕是一点都留不下呢。”

  “三妹妹也不用太担心了,我手下好多东西都是连成一片的,将之分开了,只怕一点用处的没有,反而会引起天下大乱。而且,这几年这摊也越来越大,要想拿捏好分寸,那真是不容易呢。我还想着,如果有一天,将这些东西都交给朝廷,我也能松快些个。”

  “二姐姐你还有心思笑!”探春又妒又羡,她还在为自己的嫁妆发愁呢。没想到同样是贾家的姑娘,同样是庶女出身,可是一个如今是人人尊敬的宛城县主,一个是不能上族谱的坏了名声的旁支姑娘;一个每个月还要为那点月钱发愁,一个却是拿出一千万两银跟丢个石头似的。人身际遇最讽刺的莫过如此了。

  薛宝钗看看探春,道:“盛名之下,活着容易累呢。早几年的时候,就听说二姐姐收留了数以万计的灾民,如今想来,这些灾民的口粮,一年下来一人总要百十斤的,哪怕是十万人,一年也要上千万斤的粮食。这么多的粮食,就是朝廷要一下拿出这么多,也要考虑一下呢。”

  探春也道:“我也算过,在二姐姐那里讨生活的灾民,每年不会少于一百万人,这样想来,二姐姐每年砸出去了粮食少说也要一万万斤吧。赶得上各地常平仓的总数了。也难怪会遭人忌讳。”

  屋里一下静了下来,就听见贾瑾清脆的声音,道:“是啊,的确,这些都是明明白白,掺不了假的。不但你们看得到,上面的人也的确看得到。所以,我才想着将手里的东西都交出去呢。不过,目前开来不大可能。要玩得转这么大的数目的金钱,就不能是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可是如今真正精通六艺的读书人也实在是太少了。”

  惜春听见贾瑾这么一说,也放了心,倒是薛宝钗道:“不过,二姐姐,如果是朝廷呢?毕竟朝廷要人有人,自然就不用担心。”

  贾瑾看了看薛宝钗,道:“如果事情这么简单就好了。朝廷每年发放的赈济物资会少了吗?我敢担保,朝廷在天灾**的时候用在百姓们身上的钱粮绝对会比我拿出去的多。可是为什么朝廷不停地发放赈济,这灾民还是见少,而我不过运作了一下,那些灾民都安生了呢?”

  就听见邢岫烟道:“二姐姐,您是说,有人中饱私囊?”

  “不仅仅是中饱私囊,就是再清廉的官员,涉及到自己的前程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下。作为官员,他们有很多的禁忌,还要考虑政绩和风评的问题。有些办法,明明可以救更多的人,可是如果官员采用了这样的办法,那么就是知法犯法。正因为这样,才会凸显出我的不同来。”

  房中诸女都点点头。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事情,贾瑾也不便跟她们多讲,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明白的。倒是林黛玉,看过那些资料之后,反而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贾瑾相信,贾家这些女孩也都很聪明,给她们机会,她们也许能够做得一样出色。可是,她们就缺了这样的机会。

  探春道:“既然二姐姐这样说,那我就放心了。说实在的,我们家这几年也算是出了些官吏,可是都是明算科出来的,比不得人家进士科金贵。我们家往来的人也大多是差不多的人家,跟这些清贵之家倒是没有多少往来,尤其是姑爹走了以后……”

  大概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探春住了嘴,不在往下说了。

  贾瑾笑笑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家族,若是论上升的速度,当然是武将之家起来得快。可要是论持久,当然是读书人家能够长盛不衰。从古到今,哪个传承千年的大家族不是文人辈出的?反正让族里的男孩多读些书,总不会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