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重生记 一七三章 尘埃落定
作者:萦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沐天华出家了。//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轰轰烈烈闹腾了三四个月的“侧妃事件”.最后是这么个结局。老百姓很失落.“天作之合”“郎才女貌”.怎么就散了就散了?叫人家以后怎么相信童话.相信爱情啊?就是跟了端王.也好过出家常伴青灯古佛啊拍手叫好的是赌坊的人.他们赚翻了.因为这事阄得太大.无论沐天华跟俞探花复合.或者不复合.他们都赚不到钱。唯有出家……哈哈.出家好啊

  皇帝曾经有个受宠妃.也出家了.道号“文妙-真人”.据说当年谈玄论道.颇有见地。知道沐天华出家.非常兴奋的赐了道号“文华真人”——据说沐天华小时候.曾经去宫廷拜见过这位文妙-真人.相处得还不错。皇帝想起旧事.就将报恩寺后的青云道观.赐下了.正式发了度碟。

  从今后.再也没有云阳公主的外孙女、定国公府的外甥女.安庆侯府沐天恩的嫡妹.有的.只是脱离万丈红尘的文华真人了。

  对俞家而言.好过出了不贞的媳妇。也算是面上的挽回?毕竟.和离的沐天华没有成为端王侧妃.出家后就不是俞家妇了.再还俗.再嫁.跟俞家没有任何关系。对俞锦熙而言.他十年前写了放妻文书.与妻体贴.十年后回来.与国有功.不能让功臣蒙羞。逼妻出家……这个罪名也无法加到他头上。所以.他的名誉还是好端端的。想要给他做媒的.包括丞相大人、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大有人在

  对端王而言.这是“缓兵之计”。朝堂上反对意见太强烈.出家是婉转些.过个三四年.绘制地图的功劳淡化了.再册立侧妃·不是水到渠成?十年都等了.没道理三四年等不了。至于惠太妃.本就不太喜欢沐天华.看在俞皓的份上才勉强同意。正妃彭家的人这几个月来来回回闹了好几次·周芷苓、周止戈这一对嫡孙嫡孙女对她也不似以前敬重亲切了.没得为奸生压制嫡出、疏远嫡出的道理。惠太妃便没有坚持。

  那上表册立侧妃的事情没改.只是换成了端王府原先了一个姨娘.那姨娘姓谢.与博望侯谢家有些关系.加上生育了庶长女、庶次.有功·册立也不为过。

  侧妃的名额只有两个.那沐天华知道了.急不急?本来是着急的.可不到一个月.就听说先头林侧妃一病呜呼.没了这下可好.又把侧妃位置空出来。她知道自己在端王心中的地位稳稳的.也就不操之过急。出家不受世俗拘束·反倒可以自由出入各家权贵府上了。

  最大的好处在俞清瑶、俞皓这儿。

  俞清瑶耳边彻底清净了.再也没有人拿着她母亲说事——她今年十三.过两年及笄·只要沐天华在改嫁之前嫁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俞皓也开心了.朝廷明令靠科举“家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可没说不准出家啊尤其皇帝崇尚道教.亲自下了度碟.封了“文华真人”.还有谁能就生母指责他.不让他考科举?

  皆大欢喜。

  俞锦熙仍旧是安庆侯沐天恩的妹夫.是世沐薄言的姑父·仍旧是定国公府的座上宾.一切亲戚关系都没变。唯一变的只有沐天华一个人。俞清瑶离开京城前.随着父亲见亲朋故交.大家都不似以前.仿佛是个忌讳。有些人心直口快.“好好的家不要·非要出家作甚冤孽”

  俞清瑶心有戚戚。

  有时候她会想.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愿的。可她真的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吗?

  反正不管如何.她是绝对不会为了任何一个男人.抛弃自己所有.沦落到看人眼色存活.就像个货物任由人摆布——哪怕是打着“爱”的名义.也绝对不行

  三月.春暖花开.绿草茵茵。

  送别亭边的柳枝发了新芽.融化的雪水冲刷着圆滑的小石.顺着小河沟欢快的流向远方。天空明澈.偶尔有几朵扬的白云慢腾腾的游动着.几只鸟雀叽叽喳喳的叫唤着.似乎诉说着离情别绪。

  沐薄言骑着汗血宝马.本就英俊潇洒.迷倒万千美少女.如今更显得出类拔萃、英姿勃发。就是脸上的神情依依不舍.说话的语气太低三下四.“好表妹.你到了地方.千万给我送信来别忘了表哥啊。”

  “放心吧.表哥”

  俞皓是从国监请了假送父亲跟姐姐的.他几乎哭了一整夜.两只眼睛桃似地.爹爹、姐姐······”未语泪先流。

  奈何俞清瑶早看穿他的真面目.知道他此刻真情流露.过后该于嘛于嘛.未必会念着姐弟之情心慈手软。也就淡淡一笑.“弟弟以后在国监.用心读书.早日靠个举人回来”

  俞锦熙更不用说.他没揭穿俞皓的身世.把他打入绝地.就已经算客气了还疼爱?圣人或许能做到.他俞锦熙万万做不到随口嘱咐几句“用心功课”.就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他的坏脾气.朝野皆知——连宰相大人做媒.都被他不加颜色的顶了回去。何况俞皓做小辈的.只能眼巴巴望着.羡慕嫉妒姐姐可以天天陪伴在父亲身

  可他哪里知道.俞清瑶对父亲也是又爱又恨.自从母亲出家.她大石落定后.每天想的只是一件事:怎么“对付”不着调的父亲。

  天底下有这种父亲吗?以看女儿出丑为乐

  太不正经了太坏了

  不能让他欺负人.欺负成习惯.早晚有一天.她要扳回来

  不多时.靖阳候府的杜芳华也来相送.钦安侯府的柳沾衣、柳染衣.定国公府的元姗儿、元清儿.连宜春侯府后的阮雪萍也派人来.各自送了礼物.只阮星盈没有来。

  俞清瑶还是很怀念静书社结社的日.知道阮星盈的心结在哪里.亲笔写了一封书信.告诉她.自己没有责怪阮星盈的决定。因为换了她自己.也是要疏远的.不为自己名誉.也为家族姐妹。若是她当时自顾个人感情.不顾其他.反到叫人不敢信任。现在尘埃落定.那段美好的日是大家最美丽的记忆.不想破坏.也永远把阮星盈当成好朋友。如果乐意.三年后回来.大家仍复如旧。如果不乐意.那也不强求.总之.自己从来没有怨恨。

  等阮星盈看到信.俞清瑶早就走了.她骑快马追之不及.后悔自己的小心眼.错过了这样宽容体贴的好友。不过一个月后.世家又有新动向.竟然一连派了十几个世家侯爵府中的女孩去金陵.阮雪萍已经订了婚事.阮星盈则在名单中。她不想其他女孩哭哭啼啼.反而充满喜悦.大包小包带了许多.准备与金陵书院跟俞清瑶分享。

  顺娘谄笑着.从早就准备好的食盒里摆上几样果脯.酸酸甜甜.对付晕车最好不过。俞清瑶面无表情.往车厢里坐了坐。这车厢.是特质的.比俞清瑶见过的所有车厢都被要豪华.里面用锦缎做装饰.后面铺着厚厚的毛皮垫.仿佛路途上的颠簸都少了些。里面空间极大.可容两个人卧眠.白日的时候就把中间的案板一抽.变成可容七八人并排坐的座椅。旁边有磁石做的桌案.茶具也都是磁石.放在上面不用担心会掉下来.即使放在桌案下面.也会牢牢吸住。

  赶车的人.是风里来雨里去.从北疆走过来的.等闲土匪不在话下.彪悍之气吓得顺娘差点尿了裤。对了.还没说她怎么过来的。

  原因也简单.俞清瑶摆出一副死活不接受的样.越如此.沐天华越要派顺娘来了.而且话说得很谦逊和蔼.什么怕身边没人伺候.为娘不放心云云。俞清瑶只是咬牙不松口。母女对峙.以顺娘一家老小的卖身契全送来为终点。

  这不.顺娘就紧紧巴结着.讨好着.生怕一个不如意.俞清瑶就把她的女三个.都发卖到她不知道的地方去了。问什么.回答什么.老实极了。

  “姑娘别闹.奴婢是昏了头了.才口出狂言.说了那起没良心的话。”

  “省了吧?你要反省.出去反省.姑娘没空听你嗦。”

  顺娘哭丧着脸.“姑娘想听什么?”

  “为什么呀?”

  “那、那就跟姑娘实说了吧其实锦娘塞了我几个钱.说夫人对姑娘很不满.但不好直接撒气.叫我说几句痛快话.替夫人解忧。”

  “哦?”俞清瑶微微皱眉.本要相信了.听得后面俞锦熙嗤笑一声.立刻反应过来.

  “既然你嘴里没真话.我也不想听了.下去”

  “别啊.姑娘、姑奶、奶我说.我全说了中不中?是、是王府那边.说夫人早就得了势.将来位置稳稳的.要是信了姑娘.更倚重姑娘.那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就全要靠后站了。所以······”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