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重生记 三一六章 舅母
作者:萦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跟-我-读wen文-xue学-lou楼记住哦!

  顾忌着俞清瑶跟沐天华是嫡亲母女,杜氏不好多谈,只是紧紧握着外甥女的手,感概万分——谁能想到,八年前那个年仅十岁,大胆妄为又偏激固执的小女孩,会成长为重情重义、勇敢聪明的女,成为她全家的救命恩人?当初她觉得丈夫心软,对女孩儿太过宽容。//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如今看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有当日的“好”,才有今日的回报。

  患难见真情,没有这场大难,杜氏冷情的性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出她对俞清瑶的观感,最多年例节礼送得丰厚些,以视不同。但此刻,礼物能表达吗?再多的感谢也不能啊!只是两眼含泪的望着外甥女,轻轻拍着她的手背,

  “好孩,你做的一切我都知道。以后,你就是我的亲生女儿,嫡嫡亲的女儿!”说罢,用帕擦拭了眼角——即便是亲生女儿,又有几个在娘家落难的时候不顾一切的伸出双手?而俞清瑶肯,并且做成了,杜氏不知道其中具体的情况,但想想期间的凶险处,当真从心里认了这个女儿!

  私心想着,哪怕俞清瑶不愿意认她为母,她今后也只有掏心掏肺的,恨不能回到八年前嘘寒问暖、体贴备至!

  俞清瑶诧异的睁大双眼,见杜氏一片真情流露,那么真挚,忍不住鼻头一酸。“舅母……”

  “好孩,你舅舅没白疼你一场!他是真心待你,只是脾气性情……不适合官场。他一点也不知道你暗中做过的事情,所以,你别怪他!”

  “清瑶明白。清瑶怎么会怪舅舅?”

  俞清瑶的声音哽咽了——说真话,她这些天的郁闷根本不是“做了好事无人知晓”,希望别人如何如何感激。而是不被人理解!被当成外人似地隔开!杜氏在没有人告诉的情况下,猜到了真相,还亲自上门。她所有的埋怨都化解了。

  “在金陵知道舅父舅母下了牢狱,清瑶当时只想着救人的念头,别无它念。只要舅父舅母和表哥平安。清瑶再无所求。”

  “好孩!”杜氏更加感动了。别人说这话,杜氏或许以为是“矫情”。可俞清瑶说的,她完全相信。毕竟当时整个安庆侯府被查封了,以前来往人家避之不及,哪肯帮助?俞清瑶若不是一门心思救人,怕是丈夫和儿现在还在牢里呆着!

  若说以前,杜氏对俞清瑶的性格固执、喜欢男装种种有些许的不满,那现在。她是彻底改变了!尤其问明白救人的过程,她更是感叹,幸好景暄双目失明,默许了外甥女以男装出现的身份。幸好外甥女聪慧果决、执拗勇敢,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否则,简直不敢想象后果!

  杜氏是空着手来的,没有携带任何礼品——她来的目的,明着是走亲戚,暗地里是认女儿。走亲戚的话。以现在安庆伯府的混乱情况,能备什么像样的礼物?而认女儿,更不需要了,只要一颗真心!

  “好孩。别怪舅母没把你做的事情告诉旁人——咱们女人,再聪明再能干,都比不上一个‘贤惠’的名声。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连你舅舅,我也忍着没说。就让他糊涂的以为别人做的吧!而你表哥,知道不知道都是一样,早把你当成亲妹妹……”

  “舅母,清瑶明白的。”保护她才为她着想呢。

  杜氏再次拍了拍俞清瑶的手,两个人,心灵第一次如同“母女”靠近,只觉此刻压根不需要更多的言语,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一个是只生有独,第一次发现有女儿多么好,贴心小棉袄啊!另一个是自幼缺乏母爱,沐天华那样的母亲……提起来都让人难为情吧。虽然之后谁也再没提起“认母”的话,可彼此心中有了默契。

  舅母,不也是“母”么?

  谁说外甥女就不能当成“亲生”来疼了?

  ……

  俞清瑶跟杜氏的关系有了本质的改变。原来的客气不见了,越是相处,关系就越发融洽。杜氏一腔诚意,对俞清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人生的经验教训、管家心得,甚至女人小日那点事情也再三提点。感情,不就是这么一点点累积的么?你用真心,我也用真心,怎么可能处不好?

  越来越熟悉了,俞清瑶才试探着问了一个困扰她许久的问题。

  前世,杜氏在生活起居上待她极好,一应待遇比得上嫡出千金,唯独为了打消她对沐薄言的想法,接杜芳华来小住,很是打击她的自尊。到后来,杜芳华也没嫁给表哥,表哥另娶了家世门第一般的表嫂。

  这件事,让俞清瑶根本无法理解。也是从那时起,她觉得舅母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待她只是面情。

  谁晓得,杜氏的回答让人意外。

  “唉,说穿了也没什么。为了下一代,为了孩。你跟阿吽是表兄妹,血缘关系太近了。舅母怕你们成婚,将来生下的孩有问题。”

  会有什么问题呢?痴呆,聋,五官不正,手脚不全……什么都有可能。

  当然,嫡妻不能生,也可以让侍妾生,但杜氏的看法跟其他侯府夫人不同。正妻所出的嫡就是嫡,庶再多也比不得。再说,身为女人,若是没有亲生的儿傍身,那该多么悲哀!

  原来杜氏根本不是对她有意见!也不是怕外甥女做媳妇不好管教。那杜芳华也是同样的原因拒绝了。俞清瑶知道后,真是又喜又悲。悲的是自己前世小心翼翼,以为哪里得罪了舅母而不知情,烦恼了很久;喜的是舅母是个真体贴宽容的——不然她默许了婚事,将来受苦的还不是自己!

  杜氏还提到了一件事,

  “……侯府的后花园只有女眷才得进入。舅母的娘家兄长出面告发,这事必定是我那娘家嫂的算计。细想想,她刚嫁过来我也出嫁了,平时里相处不错,也没什么利害关系,她之所以要陷害我们侯府上下,恐怕是为了芳华吧!

  当初她有意亲上加亲,把芳华许配给阿吽——亲上加亲固然好,可生下残疾的孩,我们做长辈的痛苦,你表兄和芳华何尝不是一世拖累?于是我就婉拒了,想着以芳华的人品出身,怎么寻不到好人家?何必非要嫁过来?

  谁知道,后来芳华竟然做了齐世的侍妾!唉,她不思反省教育女儿失当,还来责怪我,认为是我耽误了她女儿的幸福!后期上门渐渐的少了,只有瑶儿你在国公府当家时来过。那时芳华跟国公府里的春姨娘同时怀孕,她让我与你说:想办法把春姨娘胎打掉,让芳华一家独大。

  我拒绝了。再怎么也是一条性命,她不让自己女孩儿背上人命官司,凭什么让瑶儿你来下手?这话我断断说不出口。只劝她,既然芳华已经做了妾侍,要么认命,要么想办法让齐世松口,写了放妾文书,不拘在哪个庙里待上几年,势头过了再远远的寻可靠人家发嫁了,不失为一条出路。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原来背地里还有这么一出,俞清瑶恍然。

  多年的芥蒂一扫而空——单凭杜氏不肯用“幼年抚养”的恩德逼她对春姨娘下手,就足够赢得她的尊重。见到多少女,偏帮娘家都掏空了夫家。杜芳华可是舅母杜氏的亲侄女,比自己而言亲多了!

  杜氏的品行正直高洁,几乎无可指责,相比空有美貌品德上尽是漏洞的沐天华……俞清瑶觉得自己越来越偏向前者了。甚至忍不住的想,若她是杜氏亲生的,那就好了。

  感概中时光飞逝,转眼又过了三五日。且说这一天是五月十八,钱氏的……冥笀。前世,落魄的她跟钱氏相依为命过,所以这一天记忆深刻且心情非常低落。

  但这辈钱氏还活着呢!有什么好难过的!俞清瑶一大清早抚着胸口,感觉急促的心跳,不停的劝说自己。可随即,她怔怔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眉梢一皱,不知怎么想起舅母的话,

  “亲上加亲,不是好事啊!孩……四肢不劝、五官不正……痴呆儿……”

  天啊,她怎么这么迟钝!这么明显的事情竟然忽略了!

  “嬷嬷!胡嬷嬷!”

  “怎么了,夫人?”胡嬷嬷熟练的拨了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在俞清瑶的脸上滚啊滚。俞清瑶第一次不配合,猛的站起身来,

  “嬷嬷,你还记得在老宅对我说过的话吗?”

  “什么话?”

  “就是钱……祖母,她跟祖父生了四三女,为俞家的开枝散叶立下大功劳……”

  七个女,父亲俞锦熙不是亲生且不说,长痴呆儿,早死;三个女儿,大女儿瘸,小女儿结巴。若说是祖上风水不好,怎么俞家三房四房的人没没事?独独钱氏所出的孩有问题?

  难道说……

  俞清瑶想到曾祖活着的时候,对钱氏的无比偏心,明知道她在残害俞家孙也不插手过问,甚至,也不容许祖父纳妾养伎。看来除了这种解释,没有别的可能。

  跟-我-读wen文-xue学-lou楼记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