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第九章 再见恩人
作者: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北市的菜市场,在好儿眼里就是一条十字交叉街道,间或有三四家卖早点的,除了烙饼馄饨面条,好儿还见到有卖卤鸡蛋咸鸭蛋做早点,她看了又看,没发现有茶叶蛋。前世她很喜欢吃茶叶蛋呢,一只五毛钱时她常吃,后来卖一块五一只,她就再也没买过。

  温慧娘见女儿盯着那些蛋看,心里愧疚不已,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女儿也不必小小年纪跟着受这许多苦。。。摸摸怀里的钱袋,温慧娘就上前询问卤鸡蛋多少钱一只。

  可不等老板答话,好儿就扯着温慧娘转身走开,说道:“娘,我不吃鸡蛋。”

  “好儿很久没吃过了,娘就给你买一个。”温慧娘忙笑说道。

  好儿摇头道:“娘,我暂时不吃鸡蛋。。。娘你蹲下来。”

  温慧娘一愣,依言蹲下来不解道:“好儿,怎么了?”

  好儿就凑她耳边细声道:“娘,你见过茶叶蛋吗?”

  “茶叶蛋?娘没见过。”温慧娘摇头,心想这茶叶蛋是什么?

  “茶叶蛋可好吃了。”好儿就抿嘴笑说道。

  “好儿吃过了?”温慧娘好奇地问道。

  “嗯。我请老婆婆多送我一只,带给娘吃,可是老婆婆说,好儿要孝敬娘,必须亲自动手去做。”

  好儿说得煞有其事,温慧娘听了很是欣慰,这菩萨真会教育孩子。。。

  “好儿是可人疼的好孩子,等好儿长大了再做给娘吃。”

  “嗯,我一定会做给娘吃的。”好儿肯定地说道。茶叶蛋风味独特,经济实惠,以后她一定做出来售卖。

  菜市场的空气不太好,尤其是卖肉类和禽畜的地方,气味更是难闻,好儿却又勾起了前世的记忆,上高中之前,她家一直住在菜市场旁边,每天楼下都是吵杂不堪,市场里的各种气味混合了直往上窜。父亲不在家时,继母会怨叨数遍菜市场,有时埋怨父亲没本事,让她娘儿俩住这破地方(继母后来生了个儿子)。。。

  一圈逛下来,好儿发现有前世常用做调味的姜葱蒜韭菜,大白菜和白萝卜最多,此外还有冬寒菜、菠菜、竹筒青、芥菜、包心菜、菜花、南瓜以及莲藕、淮山。

  “娘,这些蔬菜种类都齐全了吗?”好儿不懂农事,有问题就问温慧娘。

  温慧娘也在看,就说道:“有几样瓜菜冬天种不了,像黄瓜、扁豆、刀豆。。。不过也差不离齐了。”

  “哦。”好儿就小大人似地点个头,听温慧娘话里的意思,菜的种类并不多啊,忍不住猜想这个叫东唐的朝代,会不会是从唐朝分离出来,不知何故运行到了另一个空间。。。嗯,以后还是得跟人打探多些信息才好。

  午时中,娘儿俩回到码头,这边也有个避风雨的大木棚给客人歇脚。好儿窝在温慧娘怀里,闭眼假寐又进了一趟空间,看种下的物种还没冒芽,好儿就进甜甜圈店,再拿了十只甜甜圈饼出来,和温慧娘分着吃了。

  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雨,温慧娘搂着好儿站在码头上,顶着江面不断扑来的冷风,看着一趟趟大小客船来来去去,直到一艘中等客船徐徐靠岸,搭了岸板,船头走出个壮汉高声喊道:“彭城到了啊!快上岸了啊!”

  好儿和温慧娘不禁精神一振,睁大眼睛期待地看向一个个走下客船的乘客。不多久,娘儿俩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常老板的身影。

  那天在客栈,好儿并没有留意对方外貌,如今端看去,那常老板二十四五年纪,个头儿中等,方正微黑的脸庞,清眉单眼皮,身上穿着藏青色的棉外衣,黑裤黑靴,显得沉稳干练,肩上搭着个袋子,那小伙计则拎了个大包袱,紧跟在他身后。

  “还是我们彭城好,多暖和啊。”小伙计一踏出船板,就忍不住呵呵笑说道。江北那边太冻了,他实在是受不了。

  常乐微微一摇头道:“江北并不算最冷,北寒绝地才是最冷的地方,听说到那儿的人,能生存下来的都被称作神人。”

  “听地名就不是好地方,谁没事跑那去呆啊?”小伙计撇嘴说道。

  “确实不是好地方,因为能去那的人,都是被朝廷流放驱逐的各形罪人。”

  “啊?!那么悲惨?”小伙计惊愣地张大嘴巴。

  “以后多跟我跑跑,就习惯了。”常乐话音刚落,前面忽然传来一声清脆:“常老板。”

  常乐惊讶地看过去,只见一素衣妇人牵着个灰衣小娃儿,大人面带微笑,神态有些拘谨,小孩儿则露出四颗小糯米牙儿,一双眼睛乌溜清透,灰不溜秋的补丁衣服也遮掩不了她的天真可爱。

  “温夫人?好儿?”常乐一眼认出来人,十分地惊讶,“你们怎么到彭城来了?”

  “常老板,我们。。。”温慧娘很是难为情,不知如何开那口,好儿仗着自己是小娃儿,童言无忌道:“常老板,我和娘在这儿等您很久了哦。”

  “好儿。。。”温慧娘脸上发热,神态尴尬,嗔怪地看了眼女儿,话哪能这么说呢,会让人误会的知道不?

  果然,常乐和小伙计都露出了讶异不解的表情,好儿紧接着又笑眯眯道:“常老板,我和我娘还欠着您银子哪,我跟娘说,我们到彭城来,以后还钱给常老板就容易了。”

  “哦。。。呵呵!是为那事儿啊,我都说了,小事一桩,谁人在外没遇个难处,我一年要跑江北十来趟,那点钱跑一趟就赚回来了。”

  常乐笑呵呵地说完,猫腰摸摸好儿小脑袋,对母女二人道:“温夫人,这事就不要挂心上了。。。你们这是有亲戚在彭城?”

  温慧娘欲言又止,左右看了看,觉得站这儿吹冷风说话不大合适,就道:“常老板,可否借一步说几句话?”

  常乐今天忽然遇到这母女俩,也觉得有点奇怪,又想起那天在客栈,温慧娘醒来后,自己曾问过她,大雪天怎么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在外头跑,当时温慧娘面现悲楚,却没有回答。

  如今看来,这对母女必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常乐向来热心好善,心想既然遇到就是有缘,若是能帮,就尽自己本分多帮下忙。

  当下和蔼地说道:“温夫人,这里风大,我们找处地方坐下慢慢说。”

  常乐带着人离开码头,在附近寻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小馆子,又叫了四份清汤光面,温慧娘哪肯让对方再破费,连连推辞不肯吃,好儿却抬眼巴巴地看着她,眼里流露出想吃的渴望。

  “一碗面不值几个钱,好儿也想吃是不是?温夫人要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以后再请我吃回去。”常乐笑说道。

  “又让常老板破费了,这可真是。。。好儿,还不快谢谢常老板。”女儿小小年纪跟着自己吃许多苦,温慧娘哪舍得真去呵责。

  好儿冲着常乐甜甜一笑:“谢谢常老板请我们吃面。常老板,我人小,半碗面就够了,可不可以让师傅煮半碗面,收一半的钱呀?”

  “行啊,怎么不行。”常乐对这小女娃的懂事乖巧颇是喜欢,当即转头对下面师傅道,“师傅,孩子那碗就要一半。”

  “好咧。大人全份,小孩半份。”煮面师傅爽快地应声,往沸腾的水里下面,放调料。

  常乐温言道:“温夫人,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说出来,能帮的地方我一定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