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第十一章 去落日村
作者: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常乐一听就笑了,“温妹子,就这事儿,好办得很,我家就是乡下的,我爹娘我哥嫂,都在乡下干农活,我嘛就坐不住,在外头跑来跑去做点小本生意。。。

  说起来丢人,我以前考过了童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家里日子难过,我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学人摆个小摊,做些小本生意,有点起色后,就盘下个小铺面,专门做南北干货生意。因为住在乡下实在不便,我就搬到城里来了。

  我家是江东县罗仁镇落日村的,离彭城大概一百二三里地的路,村里嘛二十来户人家,不少也不多,村民大都好处。你要不嫌弃,就带着好儿到落日村住去。”

  孰料那煮面师傅一听,大手就拍到常乐肩上,爽朗地大笑,说道:“哎哟,你家是罗仁镇的啊?我也是罗仁镇的,落日村我知道,我家是北河村的,离你们村有三十来里路,说起来咱们可是老乡啊。”

  远离家乡遇同乡,常乐也很高兴,笑道:“是啊,咱们可不就是老乡,我们村有个妹子叫金岚的,去年就嫁到你们村张家了。”

  煮面师傅索性就坐下来,笑得很是开心,“我听说了,那会我没回去,我姓关,单名一个福字,他们都管我叫关大吼,小哥怎么称呼?”

  常乐作揖道:“原来是关大哥,我姓常,叫常乐,村里人管我叫小乐子。”

  好儿一听就想笑,一个大吼,一个小乐子。。。

  关福道:“刚才听你说是做南北货生意的,我这小馆子可比不得你做的,今天这面算我请大家的,常小哥可别跟我客气。”

  又转向温慧娘热情地说道:“我就托大一句,叫你一声温妹子,落日村你要不愿去,那就去北河村,我们那村,面水背山,山清水秀的,早年有地理先生说我们那是个福地来着。村长他跟我爹老交情,你要是去北河村,我管保你十天内就安营落户。”

  不仅恩人愿意帮忙,就连这一面之缘的煮面师傅也热情相帮,着实让温慧娘有些出乎意料,她感动得眼眶一红,忙起身朝两人再次躬身一拜,感激涕零道:“常老板,关老板,慧娘今日能遇上两位大好人,是慧娘和好儿的福气。”

  想了想,接着又道:“关老板,谢谢您的热心相邀,我跟好儿就不给您添麻烦了,我带着好儿,就去落日村安顿吧。好儿,你想去落日村吗?”

  “嗯,我听娘的。”好儿点点小脑袋,这煮面师傅看着也是个实诚人,去北河村安顿也是可行的,不过,毕竟认识常老板在前,从心理上来讲,好儿更愿意选择到落日村,相信温慧娘也是和她一样的想法。

  “那也行啊,等回家过年,我就顺道去看看你们。”关福呵呵笑道。

  常乐也很高兴,温慧娘母女愿意到落日村安顿。因罗仁镇离彭城百多里地远,来回就得两天,常乐要给温慧娘母女找客栈,被温慧娘坚决地婉拒了——母女俩照旧去投宿喜来客栈。常乐无奈,就说好明天一大早过来接她们。

  当天晚上,好儿做了个梦,梦里有三间茅草屋,娘在后院喂鸡,她在前院种菜,那菜绿油油的,散发出很香、很香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常乐驾着辆马车来接好儿母女,马车外表毫不起眼,车厢内倒是很宽敞,可容纳六七个人。

  一路上,好儿发挥小孩子好奇心强、多话的本性,从常乐口中得到不少讯息,这朝代叫东唐,如今是定元十四年,国姓为唐,当朝皇帝年轻勤政,保持着国泰民安,东唐各地没有****,但听说南边境情况不太好,邻国近年颇有壮大之势,常骚扰边城东唐百姓,时而发动小战争,幸好镇守边疆的将军厉害,邻国小打小闹不敢弄出大动作。

  “我说好儿,你个小孩子怎么问起这些来了?”常乐转头瞥眼坐在身边的小不点,马车外风大冷,好儿裹得就跟包子铺里的小包子似地,只露出两眼睛一鼻子。

  “乐叔叔,书上说,知天下,先要从国家大事开始。”

  这么一本正经的话从小娃儿口中说出,常乐觉得很是有趣,逗她道:“好儿,那你说说,除了要知道国家大事,还需要知道什么?”

  “要知道了解民生啊。”好儿想都不想,随即说道。心里补充了一句:才能知道经营什么好赚钱。

  常乐惊讶地挑了挑眉,四岁的小奶娃子,也懂得民生了?忽听好儿小手一指前方惊叫道:“乐叔叔,有人摔倒了!”

  “吁~”常乐也看到了,放缓车速往边上靠,手中缰绳往后稍稍拉紧,那黑马就听话地停下四蹄。

  “好儿坐着别动,我下去看看。”

  “我也去看看。”

  常乐刚跳下马车,好儿也跟着从另一边往下一跳,双脚并拢稳稳着地,正好被探头出来的温慧娘看到,有惊无险地将到了口中的担心话给咽了回去。

  “好儿,以后不许这样。”温慧娘也下了马车,上前拉住好儿,轻声责备道。

  “知道了,娘。”好儿眼睛一弯。

  地上的人一动不动,单薄的衣服破旧得看不出颜色,裹着瘦骨嶙峋的身体,大冷的天打赤脚,上面不仅有伤、还有裂口和冻疮。

  常乐叫了两声没动静,就小心翼翼把人给翻过来,一看那沾了泥尘的脸就是个半大孩子,脖子瘦得青筋暴露,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常乐伸手探了探鼻息,有气儿,估计是晕倒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这孩子怎么一个人大冷天的行走野外啊?”温慧娘同情地说道。

  “我估摸是个小乞儿。”常乐四处走动,见的人和事多,这副模样就跟大街上的乞儿无异。

  好儿瞥眼滚到一边去的破碗,显然是刚才人昏倒摔落的,她起身四下里看了看,前面不远就是个拐弯道。

  “娘,我去那儿看看。”扔下一句话,好儿沿着边道跑去。

  “好儿,你做什么?快回来。”温慧娘忙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