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第十六章 终于有了家
作者: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温慧娘带着几个娃儿回来,刚好在门口遇到常乐,常乐笑着告诉他们,说帮找好了起房子的地方,下午就去买材料,温慧娘忙把决定住破庙给说了。

  常乐一听就给否定,“哪能住到破庙去?那地方不能住人,温妹子,你放心,起房子花不了多少天,钱方面你也不用担心,就当是我借给你的,等以后你们挣了钱,再还给我就行了。”

  温慧娘摇头道:“常老板,我知道你是难得的大善人,你们家人,还有村长、里正,都是大好人,我们能遇到你们,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这份恩情我们铭记在心。。。”

  “温妹子,你怎么又提。。。”常乐才刚开口,温慧娘就举手打断了他的话,诚恳而郑重地说道,“常老板,你做生意赚钱也不容易。。。这起房子,花销太大,我们不能再借你的钱了。破庙那地方我去看过了,修补一下,再围个小院,能住人。就不知那块地方,有没有人买下。”

  常乐还要开口反对,好儿就道:“乐叔叔,我们是暂时住那里,等我们安顿下来,挣了钱,还了你的,我们会好好攒钱起房子的。”

  四双饱含坚定乐观的眼睛,让常乐心里小小地感慨了下,不再提起房的事,带着他们转身再去找村长,很快就把这事情给搞定。

  好儿这才知道,上岭村的陈老爷买下的那片地,属荒地,本就是落日村的,买下都两年了,据说当时是有个地理先生说那是块好地,但破庙那一节,说是阴煞气过重,不吉利,所以陈老爷只买下那块好地,那些石头就是作为界定地线而摆的。

  那背后的两座山,也是落日村的。好儿觉得很新奇有趣,连山头都分的那么清楚,不知她前世的乡下是不是也这样。

  “乐叔叔,那落日河呢?要怎么分呢?”好儿好奇地问。

  常乐解释道:“落日河也分上中下游,沿岸的一共有四条村子,上瑶村在河上游,那一段就归他们,我们落日村,跟上岭村处在河中段,就分成两节,靠中上游的归我们用,最下游那节河,归平尾村用。”

  好儿明白地点点头,又冒出个问题,“乐叔叔,哪段河流的鱼虾最多呢?”

  常乐笑道:“这说不定,也没人去比较过,每段河流都有鱼虾田螺什么的。反正吧,不管多少,都是定了的,除非他搬出村子,到别村落户。”

  当天下午,温慧娘就带着好儿等仨娃儿,从常乐家借了桶扫帚擦布及铁铲,开始打扫收拾破庙。

  常乐父子不仅过去帮忙,平素跟他们家来往最相熟的徐大才、万永林也过来帮忙,给破庙拾漏修补,铲除部分枯草,又从山坡上砍来竹子和藤蔓,把破庙后边的带刺的杂树砍掉一部分,混在一起缠成竹篱笆,稳稳地插固在地上,将破庙门前空地圈成一个小小的院子。

  温慧娘对着人家说了很多感激感谢的话,那徐万两人都笑着说既然是落户落日村了,邻里邻外的相帮一把应该的。常乐父子就留他们吃了晚饭才各自回去家。

  因赶不及去购买被子锅碗等生活用品,大门还没安装,当晚好儿几个依然住在常家。第二天一早,好儿母女就坐上常乐的马车,到罗仁镇买东西。

  阿旺和小树则留在破庙,继续拔除周边的枯草,捡拾那些容易绊到脚的石头。最后小哥俩更是在小院子一角,用尖利的石头开垦出小小一块垄地来。

  “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种上菜?”小哥俩并排坐在破庙门前,小树望着那挖开翻松的垄地,期待地问道。

  阿旺伸手摸摸他小脑袋,望向竹篱笆外的远方,眼神有一丝迷惘怅然。。。温慧娘会一直待他和小树好吗?

  这个问题不断盘绕着他脑海,可每次都好像有个声音在跟他说,这对母女值得信任。这对母女与他没有血缘,他却从她们身上感受到如亲人般的亲切温暖。

  他微笑道:“很快,我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菜。”

  罗仁镇上,温慧娘带着好儿,在常乐的带领下,直奔需要的店铺去购买必需品,且只捡最便宜的买,母女俩坚持不让常乐再掏钱,因为这意味着,常乐越是替她们掏钱,她们欠债就越多,好儿特别不喜欢欠债的感觉,太不美好了。

  温慧娘是很会过日子的,她原本就出身乡下,在乡下待了好些年才离开,如今重回掰着铜板过日子的贫困生活,她没有一丝不习惯。

  被子买了四张,草席两张,洗澡毛巾一人一条,炒菜锅、烧水锅各一只,碗筷四副,菜盘两只,木桶两只,一只做洗澡用,一只专门给提水煮吃。此外还买了盐巴酱醋,买了一小块肥肉给煎油,一小袋陈年糙米。。。

  总而言之,只买最便宜的,只买最必需且刚够用的,决不多花钱。即使这样,原本的九两银子,也只剩下不足三两。

  做门板也简单,常乐爹和徐大才带上砍柴刀,到山上砍了两棵树,万永林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就由他负责做成两扇门板给按上。

  最后,又在破庙门外左边,用泥砖石头堆砌了个小灶头。

  破庙经这么前后里外收拾,看着就有了股家的味道,虽然十分简陋,好儿、阿旺、小树却十分欢喜。

  温慧娘带着孩子们,对三人千谢万谢,等人走后,就忍不住落下泪来。

  阿旺和小树看见温慧娘流泪,有些不知所措,好儿拉着温慧娘的手,用自己的小手轻轻地包住,仰头微笑道:“娘,不要回头。我们有四个人,每一个人就是一股力量,我们四股力量合起来,还怕好日子不会来吗?”

  阿旺和小树眼睛亮闪闪地看着好儿,他们第一次听到这样有分量的话,带着好儿清清脆脆的童音,落在他们心里,仿佛浑身血液都在翻腾,莫名衍生出一股从所未有的信心和动力。

  温慧娘拭去眼泪,一手搂过女儿,一手拉过阿旺和小树到身边,带泪的目光柔和慈爱,“好儿说得对,穷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离心。只要我们四个人齐心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阿旺和小树用力点点头,尤其是阿旺,四处流浪的生涯,亲身经历和所闻所见,让他的心智比同龄人更为早熟,懂的更多。这一刻他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他带着小树,是跟对人了。

  落日村新搬迁来一户人家,不过两天就传遍了村里,因破庙离村里有相当一段路,特意跑去看的村民七八个,有妇人小孩,也有两个大男人,温慧娘对来人一律微笑相待。

  当看到破庙里的简陋摆设,可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些个村民客气地寒暄几句,不多久又先后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就总有人跑去常家或村长、里正家闲嗑,打探新来那一家的具体情况,当得知是江北人,还是个寡妇,因特大雪灾没了家,亲戚不肯收留,拖儿带女地沿路乞讨过来,被常家的小儿子帮带来落户,这些村民真正满足了好奇心,一番同情感慨后,各自散去。

  这些好儿并不知道,当村人打听她们的八卦时,温慧娘把买来的菜种点种在垄地里,阿旺去河边试图抓捞鱼虾,小树则在附近捡拾枯枝树叶。

  好儿年纪最小,也最容易感到疲累,她利用午睡时间,进入空间看到了发芽成长的苗子,已经有巴掌大小,看上去很像生菜。好儿不能确定,就跑进小书店找来书本,对照着上面的彩图细细比较,确定是生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