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35 求签,起房
作者: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是四支签,不是一支签,孩子。”老和尚抬抬眼皮,面无波澜,声音依然低沉,平静。

  好儿眨巴下眼,一脸纯净看向老和尚,“可是,那上面写着解签一次只收十文钱呀!和尚爷爷,我只请您解一次签,解完了,我明年才能再来找您解签。”

  老和尚耐心道:“孩子,解签一次十文钱,你手上四支签,就是解四次签。”

  好儿迷惑地抬头,歪着小脸再看看小木牌,说道:“可是,和尚爷爷,上面写的是解签一次,不是写解一支签一次哦!解签一次,不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支签吗?如果是写解一支签,那就只能解一支了。和尚爷爷,我解释得对不对?”

  温氏带着阿旺、小树站在边上,听得有些头晕。老和尚扬扬稀疏的白眉,眼角抽抽,终于抬眼正视面前的小女娃。

  孩子的眼睛清澈透亮,倒影着他苍老的面容,瘦削的小脸,秀气可爱的小鼻子,小嘴像月牙儿弯弯向上,皮肤白玉般娇嫩,一把声音仿佛春天里冒出的新芽,让人好似看到无限希望。

  这孩子,一身的灵气!老和尚的眼睛瞬间焕发光亮,他露出和蔼祥和的微笑,稍稍前倾,问道:“孩子,哪支签是你所求?”

  好儿拿起左边最后一支,“这支是我的。”

  老和尚拿起那支签看去,“第七签:韩信得志《枯木逢春》中平之卦,暗中有喜之兆。诗曰:风起见云生,时亨运也通,八龙交会日,方遇宝花缘。”慈眉善目看向好儿:“孩子,你姓甚名甚?所求何事?”

  好儿道:“我姓温,名庭好。平时都叫我好儿。和尚爷爷,我谋事求财可成?”

  老和尚眼底掠过一丝诧异,垂下眼睑,说道:“人在山中待好音,君人拨探说知音,如今借得东风力,万里扬帆渐转身。初时小人阻隔,偏财切不可取,刻苦坚持,到底成功。”

  好儿小手合什,眼眉弯弯,“好儿谢谢和尚爷爷指点!”

  老和尚亦合什微笑:“孩子,三年后,过立春,再来求一签罢。”

  “好的,三年后,好儿定来。”好儿笑吟吟说完,爬下椅子,拉温氏过来坐下,对老和尚道:“和尚爷爷,这是我娘亲,您右手边第一支签便是我娘所求之签。”

  温慧娘虔诚道:“民妇求家宅安康,儿女遂心。请师父指点迷津。”

  “禹门跳浪翻,鱼变化为龙,已意成君子,方为吉亨通。今年家中喜气洋洋,需防口舌疾难、盗贼之厄。可求福灯一盏,吊门上化吉,平安符随身佩戴,可保财丁兴旺无碍也。”

  温氏起身,感激道:“多谢师父指点。民妇一会就带孩子去求平安符,福灯。”

  接下来,是阿旺所求的签。当阿旺脸红说出求财两字,老和尚笑了笑。道:“一日赴东升,二日水中明,春风和气暖,禄马进门庭。小施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口舌难断幸无大防,若立智前进心无旁鸢,他日必可名利双收。”

  最后一支,是小树求来的签。小树圆圆的眼睛很可爱有神,最近伙食改善了,虽然不能一下子增肥,但气色好了一些。

  老和尚看了签,伸出枯瘦的手,慈爱地摸摸他脑袋,眼含一丝怜悯,细细端详他一番,尔后有所思。

  微笑道:“小施主,此卦无需老衲解说。老衲赠小施主几句话,你且记住即可。”

  小树不明所以,仍是点点头道:“请和尚爷爷指教。”

  “风雨飘摇几浮沉,振翼飞回伏众禽,一日身荣朝上国,四方钦仰尽名闻。记住,护她,即是护你,失却一方,事必成虚。”

  老和尚神色严紧,语重心长,小树暂时不能理解,却默默地将这番话牢记在心里不忘。

  温氏带着孩子离开后,老和尚立即唤来一名小沙弥,对后面要上前解签的香客道:“众位施主,午膳时间已到,请施主们前去用膳,三刻之后再来。”

  香客们这才感觉肚子的确有些饿,再看天色确实到午膳时刻,遂离去。老和尚让小沙弥取下小木牌,将上面的次字擦去,填写上:“解签一支,十文钱。”

  小沙弥不解道:“师公,一次和一支,有什么不同?”

  老和尚想起方才那小女娃的一番言论,微笑道:“解签一次,包括但不限于解一支签。解一支签,则明确一次只解一支签。”

  小沙弥半知半解“哦”一声。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后一项是城里才有的娱乐活动,乡下就是一家吃汤圆了事。温氏做的芝麻白糖馅汤圆,皮薄馅多,咬一口香甜得全身毛孔都舒展开来。

  出了元宵,好儿家开始忙碌盖房大事。万友田告知温氏,他和村老们商量过了,那间破庙连同那块地皮,如果温氏要买下来,不多收钱,但也不能太低,毕竟当初是村民们凑钱起的,卖价定为八两银子。

  温氏觉得价太高,好儿也觉得贵了,但是,从长远来看,买下破庙这一块地,他们可以当仓库和杂物房使用,整个院子都可以开垦种瓜菜,这是其一。其二,破庙就紧挨自家即将要起的房子和院子,如果将来给别人租了或是买了,她的空间发家致富难保不被人发觉。

  好儿就鼓动阿旺和小树,跟自己一起劝温氏。温氏想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找万友田,把破庙一并买下。

  温氏拿着地契离开后,丁氏和两个儿媳就满脸狐疑和好奇,这外乡女人拖儿带女,短时间里是咋找来这么多钱?万友田嘴上不说,心里也有些诧异的。

  万友田没有食言,几句话一放出,就有十多个村民报名干活。常乐也为此推迟两天去彭城,和父亲兄长一道过来帮忙。挖地基、上山砍树、砌泥砖、买砖瓦等材料,全凭常老爷子帮忙做主给大家伙分工。温氏每天要给一大群人做饭,忙不过来,常老太太、林大梅就主动过来帮忙,三个妇人一起搭手,做饭就轻松多了。

  人多好干活,何况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子,再加上老天格外照顾,天气一直晴好,砌出的泥砖极快干透。不出半月功夫,三间全新的泥砖房紧挨着破庙盖起来了。破庙内则砌了一道矮墙隔开为两间,改为杂物房和厨房。这样,好儿家就一共有了五间房子。用泥砖将房屋前后砌院墙围起来,好儿家就有了一个前院和后院,而且面积非常宽大。

  好儿家买了三亩地,起房子围院落用了不太到一半,剩下的面积,好儿叫温氏也请人用泥砖全部围起来。干活的人觉得有些奇怪,温氏就解释说这儿离山近,怕山上有野兽闯进来,一是伤了孩子,二是践踏菜园子。就有人说自己两月前进山还见到黄鼠狼出没,这些人也就不再问了。

  房屋在建期间,好儿家就请了村里做木匠的常德兴给做家什,常德兴是常老爷子的本家侄子,凭一手木工活养家糊口,平时大都在罗仁镇做活。请他做比买现成的要便宜些。

  好儿家的家什也不需要花哨,简单实用耐用第一,常德兴效率也快,十一天就做出了四张床,两只双开门衣柜,一张高脚四方桌,四张高椅子,两条长凳,一张长形书桌,三个房门,一个院大门,两个窗门。

  温氏特意去山神庙找那老和尚帮挑日子,老和尚问了房屋坐向,以及她的生辰,当即给选了个大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