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66开张
作者: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五天,常德兴准时交货,温氏结清余款,告知常德兴,她家要在北大街开蔬菜铺子,明天就开张,请他得空带人过去看看。常德兴惊讶并恭喜,帮忙搬上骡车。

  还是那个好奇心特强的同行,惊叹又郁闷道:“德兴,你叔伯家这个亲戚,不简单啊!这就开上铺子,当老板娘了。你说咱们大老爷们,咋比不上个小媳妇?”

  常德兴拍拍同行肩膀,笑道:“老祖宗讲,落地三声注生死。命薄的担不起财厚,财厚的不定有福去享受,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别瞎想了,把活儿干完,晚上回去搂媳妇吧。”

  其他人听到,纷纷笑了起来,日子可不就是这么过么,他们男人在外头累了一天,晚上搂着媳妇,啥累都没了。

  温氏将货架货柜拉到北大街铺子,好儿三兄妹早已等在门口,等温氏停好骡车,阿旺和小树上前帮卸车。这些货架、货柜不高也不多重,温氏自个就能搬一个。小树年龄小,就跟阿旺合力抬进去。

  铺子墙壁被重新刷了一层石灰,显得空间更加雪白明亮。将货架靠两面墙安放好,两只货柜背靠背摆放中间,另一只靠着两只货柜一端,形成个三角形,过秤收钱的长方形平台和两把椅子,就摆在进门内靠右边。

  歇了片刻,温氏带着阿旺、小树在货架、货柜顶上方,拉一条细绳固定,在绳子上贴上各种菜蔬的价格标签纸条儿。

  为增添新开张的喜庆气氛,三面墙壁悬挂了二十九只如好儿拳头大小的小红灯笼,灯笼上描绘的是一些瓜菜图案,看上去既可爱又新颖别致。这些小灯笼是一家人动手制作,好儿在上面画画,颇是花费了一番心思。

  稍晚时候,韩广斌领了两名伙计过来,帮着把蒙了红绸布的横匾给悬挂上去。

  温氏谢过韩广斌三人,略带歉意道:“今天时间不赶趟,改天,我再回谢韩老板,及两位小哥。”

  两名伙计忙说不用。韩广斌呵呵笑道:“温家嫂子太客气见外了。明儿起,我改口称温老板,你可别不应啊,这开铺了,不管大小,称一声老板是应当。”

  好儿说道:“韩老板,明儿一早,你和钱掌柜早点来哦。”

  韩广斌一把抱起她,爽朗笑道:“好儿放心,明儿一早,我和钱掌柜一定准时到贺。开了蔬菜铺子,以后好儿就不必风吹日晒了。”

  好儿开心地弯起眼眸似月儿,“韩老板,你们以后就直接到我家蔬菜超市拉菜,可以省下无数路程了。”

  “省下无数路程?”韩广斌一愣,忽然反应过来,好儿这是将以往拉菜来回跑的脚程累加起来计算,不禁笑道:“你这小人精,算得这么刁钻,这小脑瓜是啥变来的?”

  送走韩广斌和两名伙计,一家又将地面打扫一遍,把货架、货柜擦了两次,这才锁上铺子坐车回家。

  这一晚,一家洗漱完早早睡下。好儿原以为会激动兴奋难以入睡,怎知一沾枕头就跟周公下棋去了。

  寅时初,温氏就起来了,先是做好早饭,随后换上草鞋进菜园子,将要卖的菜蔬一一摘下。

  她刚摘完菜,阿旺也出现在院子里。母子俩一人挑两筐,出了大门往河边去,因不需要仔细清洗,娘儿俩很快就洗完了所有的菜蔬,将之晾在稀疏的竹篾片上滤去过多的水分。

  等到小树、好儿都起床,温氏和阿旺已将菜蔬都装竹筐、篮子,搬上骡车放好。一家人坐下吃完早饭,阿旺和小树去私塾,温氏和好儿去铺子。

  万永林、林大梅夫妇已站在村头外路边,温氏将骡车停下,让二人上了车厢,林大梅便抱好儿坐在自己腿上。

  在找到铺面的第二天,温氏便将要开蔬菜铺子的事,告知了常四叔、万永林、徐大才及村长等四人。

  考虑到从家中拉菜到铺子,开张第一天,卸车时光靠自己,担心时间太赶出错,温氏便找万永林夫妇帮把手,按一天人工钱二十文算给,万永林夫妇当即答应帮忙,但拒绝人工钱,只说日后生意好了,请他们去家吃顿便饭就行。温氏便说请吃饭是应当,人工钱也是必须给的,要给她白干活,她以后可不敢跟他们来往了,万永林夫妇这才收下四十文人工钱。

  三人一路说着话儿,很快就到了镇上的铺子。三个大人将一筐筐、一篮蓝的菜蔬搬进铺子,再按照菜名标价牌对应位置,分门别类摆放到货架货柜上。好儿也搭一把手,帮着摆放各类菜蔬,当然了,她人小个儿小,只能摆货柜最低那层。

  摆完菜蔬,温氏将早先写好的一张大红纸告示,用浆糊粘贴在店门右手边最显眼位置。

  告示内容是好儿起草,阿旺抄写。阿旺的字稳重中透出粗犷,笔锋凌力,颇具个性。这对于念学才大半年,接触笔墨砚也才大半年,而平日里为省钱,多在地上、沙地用树枝、手指练字的阿旺而言,相当的难得了。

  忙完这些,天空刚刚放亮。三人都累出了汗,温氏忙带两人去后院,打水用毛巾擦洗脸和脖子、手。返回铺头坐下歇息片刻,看看距离选定的吉时快到了,只等钱、韩二人过来,再放一挂鞭炮,便算是开张大吉,正式迎客进门。

  不多会,钱、韩二人同时到达,身后跟了六个扛花篮的伙计,六个半人高的花篮被对称地摆放在店门左右两侧,这几只花篮,是钱韩二人以个人名义,以及云客来、红莲绣坊的名义贺仪。

  温氏连声向钱、韩二人道谢。心里深深的感激,这是在为她的铺子长声势长面子啊。

  六名伙计含笑对温氏道声“恭喜新铺开张大吉”的话,便站到边上去等候。

  北大街虽非繁华的主大街,但它与菜市相邻,只隔一条巷道的距离,而这条街上经营的多为酱醋油盐糖的副食店,米铺,农具,筐蓝瓦罐瓷罐等,来往的人流量也不少,而街道两面多为居民,好儿觉得,这个位置开蔬菜铺子,只要经营得当,应该会不错。

  此时街上来往的人渐渐多起来,开门营业的各家掌柜老板及伙计,知道这要新开一家店,都过来看个新鲜,住在这儿的一些居民,一些路过而不赶时间的,也都围过来看热闹。

  蔡家嫂子牵着女儿秀云,拉了十来个街坊邻居也过来了,还送来了两只花篮,一个是她本人送的,另一个是蒋涛以贵顺酒楼名义贺仪。温氏含笑谢过。钱韩二人看到贵顺酒楼几个字,都有些惊讶。

  围观的人看着那些个花篮上飘带上的名字,更是议论纷纷,看这新开的铺子,有点儿来历呢。

  吉时一到,韩广斌上前点燃鞭炮,温氏捂住了好儿耳朵。一阵“噼里啪啦”热烈响起,烟扬弥漫中,点点红色跳飞得欢快、喜庆,充满了欢乐。

  横匾上的红绸布被撩下来,露出“温好蔬菜超市”六个古朴庄重的大字。

  围观的人纷纷惊讶好奇,这铺子啊店啊的见多了,可这超市是啥玩意儿?

  按照好儿的设计,温氏此时站出来说上几句。韩广斌朝众人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温氏内心有点紧张,面对众人讲话,这可是头一回。但她小闺女说了,作为店老板,这个讲话很有必要,连讲话内容都给她写好了,昨晚临睡前,她还反复练习了七八遍。

  “各位父老乡亲、街坊邻居,早上好。温好蔬菜超市今天新开张,日后还请各位多多关照。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超市,就是将所有要售卖的产品,明码标价,不再讨价还价,分门别类摆在货架、货台上,由顾客自行挑选买下。

  温好蔬菜超市,所售卖的一切蔬菜,都来自温家菜园,价格公道,请大家放心购买。

  最后,大家请注意了,我身旁这张大红告示上注明,本店新开张的头三天,所有蔬菜一律八折售卖。望各位能互相转告街坊邻居,前来享受买菜的优惠。”

  “走,咱们进去买菜,先享受八折优惠再说。”蔡家嫂子一声叫喊,和十几个街坊邻居,各自挎着菜篮子蜂拥而入。

  其他人见状,不管买不买,都好奇进去转转,看看。但见店内明亮宽敞,各类菜蔬摆放齐整,的确是明码标价,再细看上面的价格,跟菜市的一个样。

  但凡常去菜市买菜的,都知道温氏的菜菜相漂亮,口感比别家的都好吃些,还带点儿香气,而且不沾泥巴野草,买回去清洗非常省事。

  进店的人再一想还可以打八折,于是原本没打算买菜的,也纷纷掏钱买上一把,那些本来就是出来买菜的主妇们,更是看这个也好,看那个也好,心中小算盘踢得啪啦响。

  于是乎,明知吃不了那么多,仍是忍不住这个多拿一点,那个多拿一点。进门时菜篮子空荡荡,出门时菜篮子沉甸甸。

  温氏在菜市卖菜这么久,已积累了一大批老主顾,之前几天又郑重告知,因此这一天新开张,老主顾们几乎都光临了,这让温氏又惊又喜。

  钱、韩二人站在一旁看了片刻,见秩序井然无乱,好儿收钱又快又准,相视一笑,便道别温氏和好儿,各自回去了。

  九岁的秀云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她看好儿算数快速精准竟无出错过,很是羡慕佩服。

  蔡家嫂子买了菜,见温氏母女忙碌,看到有万永林和林大梅在旁帮忙,遂打消留下帮忙的念头,拎着菜篮,带女儿回去。

  “秀云姐姐,下次去我家玩哦。”好儿收着菜钱,不忘朝秀云挥挥小手。

  “嗯,等你不忙了,你也到我家玩,我家有很好吃的糕饼糖果。”秀云说完也跟着挥挥手。

  忙到巳时那头,总数一百零七斤的菜蔬,全部倾售一空。店内的货架货台又变得空空如也,温氏虽然疲累,心中却很快乐充实。

  林大梅惊羡道:“慧娘,你家的菜真好卖,要天天都这么卖法,在镇上买房就这一年之内的事儿。”

  说着转头问万永林,“永林,要不咱们也种菜卖算了?”

  万永林道:“你能种出温慧娘家的菜来吗?咱家那些地都种菜了,咱一家吃啥?再说了,种那么多菜,你要往哪销?这些你都想过没有?”

  林大梅被问住了,说道:“我也就是一时兴起说说,种个菜能扯出一堆问题。。。慧娘,你是我见过的最能干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