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二百零九章:人生哲学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哲学这门学问,不是谁都能研究的。人生哲学,那更是大学问。

  静美夏夜,北京城里三个姑娘同时在研究人生哲学,只不过,俩人越想越闹心,另一个终于找准了方向。

  外城。

  坐在姑妈家的客房里,薄婉儿对着灯火嗟叹。

  姑妈、表哥对她都不错。只是姑父已逝,表哥一个人开了家杂货铺,家境实在算不上好。这回真得做针线补贴家用了。自己主动些吧,还等着人家先开口吗?

  叹口气,薄婉儿拿出在林家时做好的帕子、枕套,准备请姑妈送去东街安家。安家家主的妹妹八月成婚,人家说了,要先看样式和针脚,谁做的好,就从谁那儿大批订做。姑妈这两日正忙着赶,要不是自己来了,早送样子过去了。

  那安氏被休过,再嫁仍是给前夫做正妻,命可真好……

  自己是官家之后,论才学、论样貌俱算上流,只因接二连三的守孝才耽误了婚姻大事。父母兄长给留下的家财本就不多,又被族人分去大半;在林家的一番谋划,已付诸流水,将来……

  如今表哥身有父孝,尚未成亲,一旦娶进个表嫂,若是个容不下人的,自己如何是好?

  自己前世做了什么孽,今生落到这个地步?

  薄婉儿屡遭逆境,向宿命论靠拢了。

  内城。

  皇帝特赐的林岳宅第。

  薄婉儿自怜自艾之时,黛玉也愁肠百结。

  薄婉儿这事,对她打击很大。黛玉自信心受挫,对婚姻生活更不向往了。

  她先前在贾宝玉那儿,已经历了一次幻灭;结识了薄婉儿这个说得来的朋友,又被算计。

  回想薄婉儿的目的,和她步步为营的手段,林黛玉心里发寒。感觉在人家面前,自己就是一个傻瓜,傻傻的顺着人家安排的道儿走,当人家的棋子。

  我活着,除了给二叔和小姑姑添麻烦,还有什么用处?

  最开始因为贾宝玉,二叔和小姑姑为我操了多少心?

  二叔待我尽心尽力,我呢?花了一千两银子的大价钱买了个曲蓝菱进府!还真是仗义疏财,视金钱如粪土了!救人一命也就罢了,哪知她是个奸细,现在还浪费人力监视着!

  这次薄婉儿的事,又是我!一味同情人家,几乎引狼入室!若不是小姑姑和叔叔处理得当,还不知闹成什么样。

  在自家做女孩儿,尚且如此。明年我便及笄,之后……

  世间女子,最大的愿望,是得个一心一意的良人,然何其难也!

  普通百姓一夫一妇,那不过是因为男子无财无势罢了!倘若一朝富贵,焉知不是三妻四妾?更何况公侯显贵之家?纵然本人是个好的,别人也会逼着他纳小,更有人主动做小。以薄婉儿来说,二叔是世上少有的奇男子,这才没遂了她的愿。换成别人会怎样?

  自己的父母已是十分的恩爱,可爹爹仍旧有几房姨娘的。

  那袭人,不过是大家公子身边的一个丫头,可这个丫头,能弄出那许多事来!

  那薄婉儿与我不无情谊,但利用、逼迫我的时候,丝毫没有顾忌!

  唉!她们想过得好些,自然要为自己多方谋划……只是回想起来,当真没意思得很!

  岂止她们,一代又一代的女子,在后宅争斗中消耗青春、消耗性命……

  要我如她们一般,日日算计,坑害别人,我是不能的。

  真像紫鹃说的,将来我如何能活得?

  难道一辈子拖累二叔和小姑姑吗?

  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走入世俗生活的林黛玉,众多的现实问题让她迷惘。自我否定过头,畏难情绪占上风,多忧多思的毛病一犯,病情加重了。

  紫禁城。

  在树下晃悠了一下午,抓乱了发型,头发掉了N根,唐果好不容易寻思出些眉目来:难道大侄女是自信心受挫?另外,她前两年守孝,没有谈婚论嫁。今年出了孝,明年及笄,将要着手婚姻之事。莫非是薄婉儿给她冲击太大,她对这些后宅里的争斗厌烦、胆怯了?连带着对婚姻有了畏惧?对未来的生活丧失了信心?

  很有可能!

  走下神坛的绛珠仙子,面对生活里的琐事,大概是灰心了吧。

  确定了心病的主因,吃过晚饭,唐果开始想词。

  这是个超级难事。

  跟黛玉大侄女这样的人说话,得有内涵、有包装才行。直不楞腾是不可以滴!

  在屋里转了N个圈,引得工作中的皇帝陛下侧目若干次,想起上辈子看到的一个故事,唐果有了主意。

  拿起笔来,给林姑娘出题:

  沙漠里有个宝藏,要想得到它必须穿越沙漠。但一路上有许多的陷阱,稍有不慎,便会丧命。因此,很多勇士在寻宝的路上遇难。宝藏在沙漠中埋藏了很多年,一直没人得到。

  有一天,两个年轻的勇士来到沙漠边缘,他俩都想去找宝藏。

  俩人找来找去,发现了一条布满标记的路。随着标记走了一段,非常安全。这时来了第三个勇士。

  提个问题:如果玉儿是第三个人,你要不要和他们一起走呢?

  多忧多思,嘿嘿……

  思这个吧!比忧心那些过去的和没发生的事更有意义!

  “果儿,怎么笑得那么奸诈?”皇帝合上最后一本折子,笑着调侃老婆。

  白眼。

  “人家这是胜利在望的迷人微笑!真不会审美!”皇帝被嫌弃了。

  “迷人微笑啊?让为夫仔细瞧瞧。”

  皇帝走到唐果跟前,发动突然袭击,对老婆肋下展开进攻。

  “呵呵……”唐果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皇帝陛下非常小心眼儿滴!

  人家不会审美这样的话,不能随便说!

  “亲爱的”、“夫君”、“陛下”、“郎君”、“玄烨”叫了N次,讨了半天饶,唐果才从皇帝陛下的狼爪下逃脱。

  “果儿想好怎么安慰你那侄女了?”抱着老婆坐在榻上,咬着老婆耳朵,皇帝找个话题瞎聊。

  “痒……”唐果缩缩脖子,没躲开,挣脱出去,拿过信来递给他:“借你参观一下。咱这叫心理辅导。呵呵……可以用于皇子、皇女们的教育哦。”

  皇帝接过去细看,微笑:“果儿这法子很好。”

  “亲爱的,你笑得很有阴谋的样子。”

  皇帝白她一眼:“我这是赞赏的微笑,果儿真不会审美。”

  ……

  小心眼儿!

  “又在心里诽谤你夫君的度量!”皇帝立刻揭穿老婆的想法,笑道:“果儿多写几个类似的故事吧,也要这种提问题的。”

  “做什么?真拿来教育皇子、皇女啊?太幼稚了吧?我觉得皇家的孩子都早熟。”

  “我都没嫌幼稚,他们嫌什么?早熟?有时候幼稚得很!再说还有皇孙们呢。”

  “哦,对呀。皇孙们渐渐长大了。好吧,以后我没事就想想,写些备用好了。”

  转下眼珠,唐果奸笑:“说到皇孙,亲爱的,原来你都那么……大年纪了!太面嫩了!夫君!小脸蛋儿拿过来,给为妻亲一下!”

  唐果如此高调的挑衅行为,当场遭到她夫君的坚决镇压。

  激情四溢的美妙夜晚啊,如此的河蟹!

  第二天一早,皇帝御门听政之后,起驾去畅春园。

  唐果封好信,让人送去林家。

  不出所料,林姑娘两天后才派人送信回来。

  唐果感叹:心思细腻的人想得就是多啊!答案很明显,可人家一定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过,才提笔写的。

  林姑娘的智商不用怀疑。

  拆开信,果然。

  黛玉的回答是不与他二人同行。

  理由是,宝藏未被取走,那么做了标记的路必是前人走过的死路。一段路安全,后面也许有难以察觉的陷阱,更加危险。须得自己另觅新路方是正道。

  唐果微笑,又写了一封信:

  不错。

  第三个勇士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做了与你相同的选择。

  他不迷信前人,凭借自己的智慧,重新开辟了一条道路,扎实平稳的走好每一步,战胜了重重险阻,最终穿过沙漠,获得了宝藏。

  送出这封信,唐果长出一口气。大侄女啊,你小姑姑只有这水平了。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既然答应了皇帝夫君,唐果便开始回忆上辈子看过的各类小故事。

  励志的免了,皇家的孩子不缺这个。唐果挑那反应朴素生活道理的,想起来,便结合实际,改一改,写在纸上。

  这事不忙,她每日仍旧悠哉的过日子。

  梨花院落一如既往的平静欢快,畅春园中的暗潮汹涌,唐果一无所知。

  直到路常在难产身亡。

  若不是听乌尔吉嬷嬷提起,唐果都忘了有路常在这号人。

  想想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孩子,唐果心中黯然,路常在跳出来那一天就注定这个结果了吧?

  乌尔吉嬷嬷察言观色,笑劝道:“就知道主子听说这事,心里大概要不好受,奴婢才多嘴先跟您说说。路常在自己,也想靠这个害人。她明知道送来的补汤里被下了药,自己预先备了一碗,打算换着喝来着,借机除掉素日不睦的文贵人。没想到自备的那碗,也被下了药。”

  “好像很多人想要她的命……”

  乌尔吉嬷嬷一叹:“回主子的话,多了去了……但根子在她自己身上,她的心太大了。妄想利用佟佳贵妃来打击德妃娘娘!”

  感谢大家一周来的支持!大家周末开心!

  橙子的加班生涯终于结束!橙子现在主要跑外,白天没有那么多时间。下周会暂时两天三更,空闲多每日双更。

  以下,是水果发疯时间:

  话说,橙子前些日子发银子,瞄瞄自己账户上那小数字,想想迷了将近二十年的,咱被打击了!

  贾家一顿螃蟹宴25两银子。

  康乾时期,米价大概在10——15文一升。按照米价换算,那时的1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170元人民币。

  170*25=4250元。

  大家一个月下来,赚到这个数没?

  反正橙子没赚到。

  撞墙!

  发现红楼梦里的主子们,真的是挥金如土的过日子。

  贾琏跟他老婆说,再发个二、三百万银子的横财就好了……

  薛宝钗跟她妈说,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

  800*170=136000

  薛蟠出去玩一趟,他妹准备了至少136000块让他丢!

  即使是自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打赏起小丫头来,也是一把一把的抓钱。动辄就是几百钱赏人。

  没贬低人家的意思,只是想说,四大家族真不是白叫的!

  清朝七品知县一年的银米折合成白银,不到六十两。

  清朝某郎中,在北京雇了个仆人,每个月付人家六两银子。仆人年收入是72两。

  清朝官员俸禄低,雇来的仆人工资可能也不算高,但普通人的年收入应该不会比这个高很多吧?

  咱们来瞧瞧贾家。

  红学家估算,贾家修个大观园至少花三十万两银子,三十万——六十万两之间。

  清朝房价比较低,四间瓦房80多两便能买下。质量上好的四合院,不过几百两银子。

  用几十万银子堆成的大观园,得是怎样的豪华精致!没有金手指的话,大观园可是不住人的,就是省亲用下。贾家住的,是怎样的豪宅!

  据说曹家在织造任上,亏空的银子是个天文数字。亏空的那些钱有多少花在曹家了呢?曹寅当巡盐御史之后,每年的“羡余”也有十万两。只养戏子一项,每年花3000多两银子。510000人民币啊!

  他家还未必是红楼梦贾家的原型。有研究说,曹家不够格。橙子想象不能,够格的人家是怎样的富贵。